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繁荣,近年来,我国电影业发展势头喜人。但应该与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同步发展的电影批评却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中国电影批评生态堪忧。
“学院批评”的尴尬 目前从事电影批评的专业人员大多集中在高校和电影研究机构,他们的批评文章主要 刊发在高校学报和电影专业学术期刊上。一般来说,这些文章都有较强的理论背景,或者从某种理论出发来阐释当代电影,在逻辑上是比较完备的。但恰恰因为这样,造成的结果却是这种批评文章越来越难被人们理解。但是对于专业批评者来说,这却是一套稳定的话语系统,他们可以凭借这套系统进行行之有效的对话和交流,所以,很多学者也不忍心放弃这套话语体系。于是,学院式电影批评逐渐变成一个圈子内的沟通平台而很难被其社会大众所理解,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中国电影批评理论化现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电影批评经历了伦理批评、社会批判、政治批评等阶段,批评者或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评价电影的标准,或是以政治标准作为衡量一切的标杆,没有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意识。直到国门初开,我国的电影批评者才发现,西方的电影理论和批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谱系,成为一个较完备的学科。于是,引进西方电影理论以改变中国电影批评缺乏规范的状况,就成为必然。 当前,随着中国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很多中国电影在生命哲学、叙事、视觉体系、天人关系、生命意识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简单借用西方的电影理论来解释中国电影已经不切实际了。如何在策略性、权宜性地借用西方理论之后,寻找到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阐释语言,用中华民族的话语体系和标准来评判中国电影,这是电影学界需要慎重思考的重大课题。 “民间批评”的芜杂 相对于“学院批评”,“民间批评”显得更加生动而芜杂。 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现代传媒,特别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往往都会定期不定期地开辟专题、专栏、专版,针对电影作品或电影现象组织文字展开讨论。和“学院派批评”相比,这些“民间批评”往往不仅能及时追踪热点和焦点,而且文风活泼、形式多样、通俗易懂,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很多电影爱好者甚至就是从这些报纸和杂志中得到鉴赏电影的初步知识。 然而,也应该看到,这些“民间批评”却常常因为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商业逻辑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得良莠不齐、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很多“民间批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写影星的绯闻、行踪、影片拍摄花絮,而真正对影片进行艺术和价值批评的很少。有些“民间评论”则因为媒体和电影工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全是冒电影批评之名行影片广告之实,这样的批评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存在于电影论坛、博客、播客、手机报等各种网络载体上关于电影的批评文字,则是较新的批评形态了。这种网络的开放性也培养了一大批存在于“民间”的电影批评者,这些批评者的文章往往文辞犀利,百无禁忌,对电影的评价也大多能够切中要害,读起来痛快淋漓。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评论带有太多的主观色彩,感性有余,理性不足,那种完全凭个人口味而评价某一个作品的文字比比皆是。所以,互联网上充斥的个性化批评文字和严格意义上的电影批评尚不能完全划等号。但是由于其受众面广且互动性强,它们的影响力反而比传统媒体上的电影批评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尤其是对电影观众的绝对主体——青少年影响更大。 “批评土壤”的培育 电影作为一种较新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今天,一方面和现代工业相结合,形成了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电影产业链条;另一方面,电影也还是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的传播和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中国越来越重视电影产业的发展,也从来没有忽视过电影在文化构建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然而,作为沟通作品和观众、产业和艺术之间的桥梁的电影批评,却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社会对电影批评的不满之声不绝于耳,电影批评的土壤分外贫瘠,健康的电影批评生态亟待培育。 显然,从电影理论、批评实践、电影创作以及电影产业等环节入手,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科体系,是让电影批评土壤肥沃起来比较可行的办法,也是学院式电影批评走出自说自话的窘境的有效途径。现在,电影课程也逐渐走进了中国的大学课堂,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始设置电影院系,这不仅对于电影创作和评论人才的培养、对大众电影鉴赏能力的提高、对电影工业专门人才的储备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科体系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 中外电影发展历史表明,凡是批评生态健康、优秀电影批评家涌现的时候,就是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最富活力的时候。正是因为法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安德烈·巴赞一系列对于电影的批评影响了几代年轻导演,才最终促成了火山爆发般的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20世纪30年代,也正是在“左联”进步电影批评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关注现实生活、关心民族命运、契合时代精神的电影作品,出现了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的一座高峰。 优秀的电影批评者总是能够凭借丰富的社会体验、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艺术素养,通过精心的电影批评创作,实现电影作品和观众的良好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批评的发展和完善,不仅需要坚实的人才培育基础和一批才华横溢的批评家,更需要一个健康、宽容的电影批评生态。面对中国当前纷繁芜杂的电影批评状况,那些有广泛影响力的电影批评者的优秀作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们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电影的种种“误读”。即使在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一个独立于电影工业之外的、有公信力的影评人的批评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电影的票房和电影工业的走向。 无论是为夯实中国电影批评的基础,还是为培养中国电影批评的高端人才,培育一个良好的批评生态、建立一个合理的优秀影评人培养机制,在当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中国显得尤为必要而紧迫。 原载:《光明日报》2010-06-2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