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金婚风雨情》属于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作品。说它是为年青人拍摄的,是因为可以引发当下不少陷于物质与精神、感情与利益冲突的年青人思考:有没有真正纯洁的爱情?有没有真正“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持久的婚姻?说它是为老年人拍摄的,是因为经过50多年的爱情、婚姻的磨炼,老年人愿意借此反思自身,品味总结走过的人生历程。 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孤立地而是在社会的风雨中写爱情、写婚姻。爱情、婚姻是文艺创作中的永恒题材。优秀的爱情、婚姻题材的创作,都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生活相联系的。因而,爱情、婚姻题材创作的水准与价值,便不能不看它蕴涵、折射、反映了多少社会、历史的内容,并达到了怎样的深度。 仅仅以耿直、舒曼的五六十年代爱情、婚姻的初始为例,我们就看到了时代的矛盾性。我们鼓动起了英雄的崇拜,但我们并没有对英雄的爱情选择给予充分的尊重。时代激情的背后,隐藏着悲剧性。及至“文革”,舒曼被批判,被下放,受尽屈辱。耿直追随舒曼,也下放到了干校。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时代的荒唐与荒谬,它可以把忠诚诬为反动,把知识诬为罪恶;但我们也看到了时代的公正,正是这些被诬的干部与知识分子,都在严峻的考验中,证明了自己对党与人民的忠诚;而农村群众对于知识、技能的渴求,也证明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轻易可以打倒。 此后的人物关系与矛盾冲突中,我们也看到了诸多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然而它们更多蕴藏在人物的性格、行为上,需要我们去细细地体察。 《金婚风雨情》的最为动人的笔墨,还是对于耿直与舒曼的爱情描写。耿直对于舒曼的爱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的爱,那就是它是不顾一切的爱,是无私忘我的爱,是永不变心、永不放弃的爱。为了这一个“爱”字,耿直放弃了军中的职务与成为将军的理想,引来赏识他的军长的怒骂。为了这一个“爱”字,他可以在“文革”中放弃被“解放”、被“结合”,追随爱人去五七干校摸爬滚打、吃苦耐劳。为了这一个“爱”字,他可以放下大男子主义的架子,甘为爱人做后勤,使舒曼可以在业务上进步,终于写出了有影响的科普著作。 作为耿直的“爱”的感应与回馈,舒曼同样也把深切的爱给了耿直。为了尽到妻子为家庭承担的责任,舒曼放弃了第一批去苏联进修的机会。同样为了一个“爱”字,舒曼不愿让人感到她拖了耿直的后腿而更刻苦地锻炼自己,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致怀孕早产,几乎死去。为了这一个“爱”字,她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还悉心照料耿直的父母,几乎放弃了自己专业上的更高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这一对表面上看来并不般配的夫妻,争吵不断,却能一路走来,直至金婚;而且是愈到晚年,情意越来越浓,内蕴越来越深,相融越来越洽。其中的关键正是一个“爱”字。 耿直这一形象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创作者在多种人物关系与多种艺术情境之下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他尊重军长,却不借此利用关系往上爬。他鄙视同事楚建的“实用主义”,却能给予充分的理解与谅解。他与几位女性都有亲密的接触,但都没有超越同志、友情的举动。他对季诚,可谓又爱又恨。爱的是他的才干与品德;恨的是他心中永远装着舒曼,而舒曼心中也永远装着他。但耿直的可爱可敬在于他并没有心怀嫉恨,对其打击报复。相反,他信任季,尊重季,理解季,赏识季,不但与之成为朋友,而且力荐季担任副局长,以至局长,接了他的班。 写爱情、婚姻的电视剧,常常容易胶着于爱情、婚姻本身而无暇旁顾。能在专注爱情的描写中,把笔触,镜头扩展到主人公的“社会关系”上,不仅意味着创作者视野的开阔,也意味着他们对主人公性格的刻画达到了一个新的广度与深度。由此,我们看到的耿直,不仅仅只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他带着时代的风雨,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同时,在他的身上,也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在耿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家追求真实、追求超越,追求在真实的基础上,灌注进永恒的理想性。 原载:《人民日报》(2011年01月04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