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电视剧批评的多元视角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吴素玲 参加讨论

    什么是电视剧批评?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说:“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拥有的任何一种文学艺术现象,总是伴随着人们对它的理性思考一起生存和发展的。这种理性思考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就是批评。批评表现这个民族在相应的时代对于人文精神和审美理想的追求。这种审美理想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象在人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风尚、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等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品格和情趣,又是这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象的外化的、物化的生动而又鲜活的表现。批评还表现了这种审美理想对于相关文学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审美价值做出判断的标准体系,力图引导人们怎样从观赏、鉴赏、思考、言说等等方法上去进行判断。这样的批评当然会涉及到它所批评的文学艺术现象的所有相关的方面,会形成一个相当宽广又有一定深度的层面。
    由此,电视剧批评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电视剧作家、艺术家、电视剧艺术作品和电视剧艺术现象(包括运动、思潮、流派及相关文化现象)所做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从本质上说,电视剧艺术评论是一种科学审美活动,它以电视剧艺术鉴赏为基础,同时又是电视剧艺术鉴赏的深化与提高,又以一定的电视剧艺术理论为指导。它要从电视剧艺术创作实践出发,又反作用于电视剧艺术创作实践。一方面,电视剧批评能够影响电视剧作家、艺术家正确地或错误地认识和理解电视剧艺术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从而促进或阻碍电视剧艺术创作的发展;另一方面,电视剧批评又通过对电视剧艺术作品的分析、评论,影响着广大观众对电视剧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从而直接关系到电视剧艺术作品的各种社会功能的显示,各种社会作用的发挥。于是,电视剧批评也就是要致力于“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既要把追问人文精神当作电视剧批评的第一要义,也要倡导以美为指归追寻艺术语言本体的诉求,并且在这两个方面的和谐统一上予以展开。
    近几年,在电视剧艺术发展和繁荣的总体态势下,理论界对中国电视剧的定位有了新的说法。比如,仲呈祥先生论定电视剧是当今中国各种文学艺术门类中的一门“显学”,曾庆瑞先生认为电视剧在当今中国各种门类的文学艺术中具有引领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王者气势”。安徽电视台在一台名为“国剧盛典”的大型晚会中颇有创意地把电视剧称作是当今中国的新“国剧”。
    而当今的电视剧批评,大体上存在着以下的不同流派。
    其一,着眼于电视剧作品的社会学、文化学和文学的批评,通常的话题是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社会价值与意义。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李准和仲呈祥。其代表作是两位对于《长征》和《延安颂》等作品的批评,都集中在作品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不凡的意义上。
    其二,在兼及电视剧作品的社会学、文化学和文学批评的同时,特别注重于作品美学构成中的镜头或者画面,注重于电视剧的叙事语言,其中包括画面造型的时、空、声、光诸元素和导演的现场调度及镜头运动。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王伟国。其代表作是他论《长征》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摄影造型的文章。
    其三,把上述两种流派结合起来,同时在电视剧作品的社会学、文化学和文学批评与作品美学构成中的镜头或者画面语言修辞及语法批评两个层面上展开,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为曾庆瑞。其代表作是他的论《太平天国》的系列文章,既专论作品品格、英雄群像塑造,又专论作品历史与艺术的融合、审美艺术和格调、史诗叙事结构等。
    不同流派的形成,实际上是电视剧批评不同视角的多元呈现,也可以说,我们的电视剧批评应该在电视剧的外部关联和内部构成两个层面以及两个层面的结合上展开。
    比如,对于电视剧《闯关东》的批评,我们既要从外部关联的层面上评价以高满堂为代表的创作者书写齐鲁儿女“闯关东”的艰难辛酸的历史,把朱开山的“家族史”和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史”融合在一起,通过描写朱开山家族的历史命运,透视中国社会的兴衰变革,观照由“闯关东”这样的民族大迁徙的历史事件所折射出来的时代风云。当然在注意表现历史和时代给予了剧中人的外在影响,以及这些人物的群体性的活力又怎样推动了时代发展、历史前进的时候,还应特别注意对这个家族里的人物在历史和时代背景下,人性不断升华的审美价值,评价朱开山一家人以及朱家之外的一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同时,也不要忽略从作品的内部构成的层面展开评价。应该说,《闯关东》中有很多画面都是精心营造出来的。据说,由于拍摄规模大、制作难度高,摄制组从黑龙江开始,穿越辽宁、吉林、山东、上海、江苏等地,行程数万公里,时间跨越夏、秋、冬三个季节。为真实地艺术地再现历史,在上海影视基地搭建了哈尔滨老商业街,在黑龙江黑河地区雪乡搭建了农耕时期的乡村街道村落,在无锡太湖岸边、胶东海滨搭建了闯关东的水路场景等,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多达150多个。淘金、伐木、放排、采参,种种极富传奇色彩的场景令人目不暇接。剧中营造的“绵延十几里大田中的朱家大院”、“千帆竞发的海中逃难”、“雪深齐腰的马帮货运”、“小桥流水的山中人家”等风格统一、意境各异的生活画卷,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其中,在中俄边境的黑河,为拍摄木帮放排那场大戏,剧组制作了一条宽30米,长100米的木排,由100方直径在20厘米以上的圆木扎成,与当年闯关东人真实制作的木排尺寸相同,场面蔚为壮观,画面非常好看。我们的电视剧批评也应该对这样的画面做构图的、场面调度的分析与评价。
    应该提及的是,早年对于84集《三国演义》的批评堪为典范。难以数计的批评文章曾由已故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主任赵群选辑并主编出版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艺术评论集》,收有65篇文章。除了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文学角度的评论,还有关于文学名著改编的评论,摄影造型、导演艺术以至于音乐分析、服装设计等评论。近年,《当代电影》杂志的“电视剧个案分析”栏目也形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电视剧批评阵地。比如, 2004年第2期的有关电视剧《大染坊》的一组个案分析的文章,作者全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师生。这组评论视角各异,层面多元,篇目分别为:编剧分析:《撼天动地谱新篇》;导演分析:《谁持彩练当空舞》;表演分析:《群贤毕至塑雄风》;摄影分析:《光影流转写春秋》;音乐分析:《敢有歌吟动地哀》;美术分析:《浓妆淡抹总关情》;文化分析:《沧桑正道在人间》。尤其是“主持人导语”的一段精彩陈词说出了这一组文章的总的立意:“《大染坊》的剧作厚实峭拔,导、演、摄、美和音乐等艺术元素亦相当出色。它用平民视角抒写英雄史诗,以传奇手法彰显民族大盖因其恢宏与细腻兼备,理智与情感俱全,所塑造的人物才如此亲和而坦荡,所铺陈的故事才这样凄美而雄浑!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艺术的要义在于奇瑰与谐美;思想的价值在于深刻与实用。迄今为止,在我国已然汗牛充栋的电视剧作品中,鱼与熊掌兼得的佳作仍不多见。如果我们有幸走进《大染坊》,或许能兼得悦目与赏心的快乐,共享娱情与养性的收获。”
    我们看到,电视剧批评的多元视角与多种层面正在得到艺术教育的重视和提倡。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在招收博士生入学考试的笔试试卷上,有意做了这样的引导。再如,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广播电视艺术史论》科目,试题中除了有对于金庸武侠电视剧的评论,对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广告词、剧中歌词、导演看法以及有关我国近几年电视剧创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还有以电视剧《三国演义》为例阐释电视剧作品用镜像语言叙事和文学作品用语言文字叙事的区别等问题。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
    原载:《现代传播》2009年0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