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既是唐代民族宗教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道教在西域传播的热点区域。本文以敦煌道经写本题记为中心,并结合史籍、道经的记载,对唐代敦煌的写经活动作一探讨,以展现道教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情况。 一 唐代《道藏》的编纂和道教的写经 敦煌藏经洞的五百余件道经写本,是研究敦煌地区道教传播的重要文献。唐代道教国家宗教地位的确立,唐代《道藏》的编纂传写,社会上写经风气的形成,是敦煌道经传写的历史条件。敦煌道教的写经风气,与唐代《道藏》的编纂有关。道教学界谈唐代《道藏》的编纂,多言玄宗开元中发使搜访道经、纂修成藏之事。但《开元道藏》的编纂,自有其基础。李唐王朝立国之初,即重视道经的收集整理。贞观二十一年(647),蔡晃、成玄英等三十余名高道,齐集长安五通观,“日别参议,详核《道德》”[1]。这次对《道德经》的整理,开创了唐代重玄学派解老的风气。到唐高宗时,长安昊天观主尹文操编《玉纬经目》,著录道经7300卷。据员半千《大唐宗圣观主银青光禄大夫天水尹尊师碑》载:唐高宗以晋王旧宅为太宗造昊天观,以尹文操为观主,兼知宗圣观事。据此可知尹文操时为长安道教领袖人物。据宋敏求《长安志》卷七载:“昊天观,尽一坊之地。贞观初,为晋王宅。显庆元年,为太宗追福,立为观。”尹文操死于武后垂拱四年,则《玉纬经目》应撰于显庆元年(656)至垂拱四年(688)之间。 《宝刻类篇》卷八著录初唐道士王悬河在成都刊立的四种道教碑:《追尊老子号玄元皇帝诏》;《太平公主出家敕》;《置天下诸州观诏》;《道藏经序碑》二。其中的《道藏经序碑》一为高宗制,另一为武后制,于宏道元年(683)十二月刊立,此碑明确称道书为《道藏》。此外,道士史崇玄于唐玄宗先天(712—713)中,奉敕撰《一切道经音义》,谓“据京中藏内见在经二千余卷,以为音训”[2],亦称长安收藏道经为“藏”。唐代道经《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载:书写好的道经须用巾帕包裹,将约五卷十卷的一部道经装成一帙,然后再将成帙的道经装入经函,盛放经函的三层或七层橱柜称为经厨,经厨按照三洞四辅的顺序排列成经藏。按照道教的经法科戒,道经都须作藏保存,而且有总藏、别藏的区分。三洞四辅同作一藏称为总藏,三洞四辅各作一藏称为别藏。所谓“京中藏内”的道经,就是这种汇集数千卷道经的经藏。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在高宗时期,唐代《道藏》已编纂成立。尹文操所撰《玉纬经目》7300卷,应是在北周道经的基础上编成,北周玄都观道士上《玄都经目》(6363卷)和通道观道士王延校《珠囊经目》(8030卷),是北周武帝敕命编校道经的成果。北周通道观收集的近万卷道经,经历隋末农民起义的战火,大多已经流散损毁,这就是尹文操收集重撰《道藏》的原因。尽管如此,当时长安的道经仍很不完备,道士史崇玄等修《一切道经音义》时,已经发现长安《道藏》散逸不全、错讹伪妄等问题,他在《妙门由起序》中说:“其所散逸,佇别搜求,续冀修缮,用补遗阙。”为此,唐玄宗在开元年间要重修《道藏》,敕命搜天下道经,对各地“好尚之士,秘之岩穴”[3]的道经进行全面征集。开元九年(721),司马承祯将桐柏观道经三百余卷运至长安[4],即为开元搜访道经之例证。在全面搜集基础上,玄宗组织人将那些“或为无识加增,或为传写妄误;或持浮伪之说,窃揉真文;或采箐华之言,将文释典”[5]的道经重新校勘,玄宗亲自寻阅,御制其名为《琼纲经目》,后世称之为《开元道藏》,它的卷数,文献中有三种不同记载。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卷五十二称: 玄宗著《琼纲经目》,凡七千三百卷。复有《玉纬》别目、记传疏论,相兼九千余卷。[6] 杜光庭是唐末五代著名的科教宗师,其撰著在道门有深远影响。据杜光庭的记载,玄宗著《琼纲经目》,仍沿袭《玉纬经目》卷数,著录道经7300卷,但入选经目似有不同,所谓《玉纬》别目,应是未选入《琼纲经目》之玉纬经。史崇玄先天中奉敕修《一切道经音义》,参与撰修的有两京诸观高道大德、两宫文人学士。《开元道藏》之修撰,亦应有这些人参加,其编撰必较严格审慎,故有《玉纬》别目、记传疏论近二千卷,未选入《琼纲经目》。《开元道藏》卷数的另两种记载,都为宋元时期文献。《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四引《宋三朝国史志》载: 唐开元中,列其书为藏,目曰《三洞琼纲》,总三千七百四十四卷。 《宋三朝国史志》为仁宗天圣八年(1030)修成之《三朝国史》的艺文志部分。此外,《道藏阙经目录》书末附《道藏尊经历代纲目》载: 唐明皇御制《琼纲经目》,藏经五千七百卷。[7] 此见载于至元十二年(1275)之刻石。对《开元道藏》卷数的三种记载,陈国符先生认为是卷数分合不同所致[8]。 安史之乱中,两京秘藏多遭焚烧,《开元道藏》亦不能幸免。安史之乱后,唐王室又重新恢复长安《道藏》。据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卷五十二载: 肃宗上元年中,所收经六千余卷。至代宗大历年,道士冲虚先生殿中监申甫海内搜扬,京师缮写,又及七千卷。穆宗长庆之后,至懿宗咸通年之间,两街所写,才五千三百卷。[9] 道士申甫是唐后期重建长安《道藏》的重要人物,据《唐故太清宫三洞法师吴先生碑铭并序》载:道士吴善经“从冲虚申先生受三洞经法。……冲虚之师曰清简泉君,泉君之师曰来君,来君之师曰万君,皆有遗像在开元观。”[10]可知申甫是唐代长安一道派的传人。唐宪宗元和二年(807),道士由原来的隶司封检校,改为隶两街功德使检校,两街功德使成为唐后期管理道教的机构。穆宗长庆(821—824)至懿宗咸通(860—874)计54年,杜光庭说两街写道经5300卷,如理解为数十年间共写经5300卷,显然不合情理。《道藏尊经历代纲目》载: 唐文宗太和二年,太清宫使奏陈,止见五千三百定数。[11] 可知重建之《道藏》,定数为5300卷。故杜光庭记载两街所写的5300卷,应指两街功德使组织缮写的《道藏》之卷数。唐末黄巢义军攻占长安,长安《道藏》再遭兵燹,“玉笈琅函,十无三二”。僖宗入蜀避难,杜光庭作为崇玄馆大学士,亦随僖宗入蜀,他在成都欲重建《道藏》,“再为搜捃,备涉艰难,新旧经诰,仅三千卷”。因《开元道藏》曾在全国十五道传写,巴蜀地区道经并非仅三千卷之数,所以杜光庭在光启二年(886)后,“重游三蜀,更欲搜扬”,只是“累阻兵锋,未就前志”[12]。 应该指出的是,在唐代官方文书中,多泛称道经总集为“一切道经”。敦煌文书S.1513号《一切道经序》说: 今者黄离遽陨碧旋虚,翔鹤可羁,奄促游仙之驾;鸣鸡载响,无复入谒之期。瞻对肃成,惨凝烟于胄序;循临博望,吊苦月于宾阶。拂虚帐而摧心,俯空筵而咽泪。兴言鞠育,感通堪胜,故展哀情,为写一切道经卅六部。龙经宝偈,还开垂露之书;凤箓英词,更入飞云之篆。九宫秘册,罄金版而无遗;五岳真筌,窥琳房而毕备。所愿以兹妙业,式祜储灵。总万福以扶维,严十仙而警卫。靡流星之琳旆,上星甸以游衿;驭驰日之琼轮,下日门而弭节。镇升光碧之宇,常安泰紫之庭;天地之所包含,阴阳之所播植。并乘六辨,俱出四途。 文中所言的孝敬皇帝,为唐高宗第五子李弘,生母为则天武后,显庆元年(656)被立为皇太子,上元二年(675)死,年二十四。此序题为御制,应为唐高宗撰写,当作于上元二年(675)或仪凤元年(676)。高宗爱子李弘死后,高宗敕写一切道经三十六部以为济度。高宗以道经济度李弘,此度人之法有道教义理的根据,唐代道经《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二说道经的书写流通,“随我本心,广写供养。书写精妙,纸墨鲜明,装潢条轴,函笥藏举。烧香礼拜,永劫供养,得福无量,不可思议”[13]。《旧唐书》卷八十六《孝敬皇帝传》载“太子多疾病”。因此,唐高宗曾敕命天下道士写经,以为太子李弘祈福。敦煌道经P.2444号《洞渊神咒经卷第七》,P.3233号《太上洞渊神咒经·誓魔品第一》,经末题记皆为“麟德元年七月廿一日,奉敕为皇太子于灵应观写”。《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一《誓魔品》说:“道言:汝等受此经二十卷,供养行住持之,身中万病自瘥。”[14]《太上洞渊神咒经》通篇宣扬受此神咒,并写经转读,能消一切疫病,有一切福利,可以万愿从心。唐高宗敕写此篇经文的用意很清楚,是期望道教的神咒经能禁断恶鬼,治愈太子的疾病。而写经的地点在长安永崇坊的灵应观,此道观的选择似乎也有象征意义。贞松堂藏[二]《太玄真一本际经》末题: 冲虚观主宋妙仙入京写一切经,未还身故,今为写此经。 当时,敦煌冲虚观、神泉观都曾有道士入长安,为太子李弘写经祈福。汤用彤先生《从〈一切道经〉说到武则天》称:“而为孝敬皇帝所写的道经则超过七万卷。”[15]据此可知,在麟德元年(664)至仪凤元年(676)的十余年间,都有道士奉敕为太子写一切道经。《道藏》就是传世道经的总集,唐代一切道经的传写,是《道藏》经典得以传播的方式。 二 唐代敦煌道经写本所见道教的传播 唐代雕版印刷尚未流行,社会上传诵的道经多为写本。唐历代帝王皆尊崇道教,唐王朝敕命写道经,成为倡行道教的重要举措。宋俞文豹《吹剑四录》说:“《黄帝阴符经》,唐太宗令长孙无忌写五十本。高宗又令写百二十本。”[16]《开元道藏》编成后,已在全国十五道传写流播,《混元圣记》卷九载唐玄宗于天宝七年(748)诏: 令内出一切道经,宜令崇玄馆即缮写,分送诸道采访使,令管内诸道转写。其官本便留采访,至郡亲劝持诵。[17] 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分十道为十五道,置十五道采访使,采访使有颁行道经之责。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尊《庚桑子》为《洞灵真经》,《文子》为《通玄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并于此年二月二十九日制:“其《洞灵》等三经,望付所司,各写千卷,校定讫,付诸道采访使颁行。”[18]唐玄宗还直接向道观颁赐道经,宋钱易《南部新书》称:“天宝十载,为一切道经五本,赐诸观。”天宝十四年(755),“御注《道德经》成,分付宫观”[19]。当时崇玄馆专置经生写经,《唐会要》卷六十四“崇玄馆”条载: 贞元六年十二月,给事中卢微奏:“太清宫崇玄馆元置楷书二十人写道经已足,请不更补置。”敕旨依奏。 崇玄馆所写道经为范本,经过严格校定,供各地转写。唐代道教写经有严格的程式规定,据《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置观品》,道观要设写经坛、校经堂、演经堂、熏经堂。该经卷二《写经品》,对写经的形式、书体、装潢、收藏等作了具体规定,仅写经形式就有十二相:金简刻文、银版篆字、平石镌书、木上作字、素书、漆书、金字、银字、竹简、壁书、纸书、叶书。道教重视道经的功用,认为因经悟道,因悟成真,“天人之良药,为生死之法桥”[20]。该经卷五《上清大洞真经目》,规定道士女冠所受经戒法箓,应照目录抄写,装订入藏。 早期道教经典的传播,主要依靠手写笔录。东晋王羲之写《道德经》,以换山阴道士鹅之事,在道教史上传为佳话。三茅观因有唐代褚遂良小楷《阴符经》,被视为镇观之道经墨宝。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崇道,曾在天台山桐柏观,“藏金录字经二百函”[21],此“钱氏手写金银字道经”[22],被视为仙经之尤异者。唐代写经之风颇盛,写经与造像成为奉道的两大功德,为道俗两界所看重。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二《写经钞》说: 《本际经》云:若复有人,纸墨缣素,刻玉镌金,抄写素治,装褫条轴,流通读诵,宣布未闻,当知其人,已入道分,名书金格,列字玉篇。[23] P.3371号《本际经》卷一《护国品》,即有此段文字,不过“素治”为“书治”,“装褫”为“装湟”,显然敦煌本道经的文字更准确。 唐代道经在社会上广为传写,与道教兴盛的江淮吴蜀地区相比,敦煌并非道教热点区域,但藏经洞发现的古道经写本,仍有五百多件。这些道经写本,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道教在敦煌的传播。敦煌道经多系唐代写本,从敦煌道经所附写经的题记,可知分为长安写本和敦煌写本两部分。流播至敦煌的长安写经,印证了唐政府向各地颁赐道经的史实。敦煌道经中最早的卷子,是隋大业八年(612)的长安写经,S.2295号《老子变化经》末题: 大业八年八月十四日经生王俦写。用纸四张,玄都玄坛道士复校。装潢人秘书省写。 隋代长安的玄都观,其地位类似北周的通道观,是道教的学术中心。隋炀帝杨广改道观为玄坛,故玄都观亦称为玄都玄坛。玄都玄坛作为隋炀帝重视的内道场,承担了隋代官方写经之责,此由玄都玄坛道士复校的道经,作为秘书省的官方写本,得以流播至敦煌地区。 唐代长安的写经,写经人为国子监学生、经生、道士,并经过三校程序。兹举四例如下:P.3725号《老子道经卷上唐玄宗注》末题: 国子监学生扬献子初校,国子监大成王仙舟再校。开元廿三年五月日令史陈琛,宣德郎行主客主事专检校写书扬光乔,朝仪郎行礼部员外郎上柱国高阳郡开国公扬仲昌,正仪大夫行礼部侍郎上柱国夏县开国男姚弈,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成纪县开国男林甫。 P.3233号《太上洞渊神咒经誓魔品第一》末题: 麟德元年七月廿一日,奉敕为皇太子于灵应观写。初校道士李览,再校道士严智,三校道士王感,专使右崇掖卫兵曹参军事蔡崇节,使人司藩大夫李文日柬。 P.2444号《洞渊神咒经卷第七》末题: 麟德元年七月廿一日,奉敕为皇太子于灵应观写。道士李览初校,道士辅俨再校,道士马诠三校,专使右崇掖卫兵曹参军事蔡崇节,使人司藩大夫李文日柬。 P.2457号《阅箓紫仪三年一说》末题: 开元廿三年太岁乙亥九月丙辰朔十七日丁巳,于河南府大弘道观敕随驾修祈禳保护功德院,奉为开元神武皇帝写一切经,用斯福力,保国宁民,经生许子写。修功德院法师蔡茂宗初校,京景龙观上座李崇一再校,使京景龙观大德丁政观三校。 四件唐代长安写经题记都署记校对人姓名,由此可以推知《开元道藏》的官方写本,亦经过严格的三校程序,其编撰水平是较高的。 敦煌道士的写本占敦煌道经的大部分,这些道士中的经生、写经生、写经人书写的经卷,其题记内容则详略各异。有的题记载写经时间和写经人,如P.2475号、S.3563号《太玄真一本际经卷第二》,S.2999号《太上道本通微妙经卷第十》,P.2369号《太玄真一本际经卷第四》,其题记皆为:“开元二年十一月廿五日,道士索洞玄敬写。”敦煌索氏是魏晋至唐代敦煌的大姓,此索洞玄写经不止这几部,兹不赘举。有的题记仅录写经人名,如S.3109号《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末题:“道士□□,道士茂林”;P.2170号《太玄真一本际经圣行品卷第三》末题:“女官赵妙虚敬写”;P.2584号《老子道经上》、S.1857号《老子化胡经卷第一并序》末题:“道士索洞玄经”。有的题记仅记载写经时间、地点。如P.2361号《本际经疏卷第三》末题:“景龙二年三月十四日于神泉观写了”;P.2424号《洞渊神咒经卷第八》末题:“神泉观敬写”。有些写经题记较详,载明写经时间、地点、人物、写经缘由。如P.2861号《无上秘要目录》、S.80号《无上秘要卷第十》末题: 开元六年二月八日,沙州敦煌县神泉观道士马处幽并道士马抱一,奉为七代先亡,所生父母,法界苍生,敬写此经供养。 敦煌道经中另有一类题记,写经年月及施主姓名皆空,似属写以待售之经卷。如P.3235号《太玄真一际经卷第二》末题: [前空]弟子比缘染患,沉痼积时,针灸不瘳,药石无损。爰发弘愿,委命慈尊,遂蒙大圣匡扶,宿疾除愈。谨抽妙宝,割舍净财,敬写《本际经》一部。愿是功德,资益弟子,九玄七祖,内外亲姻,长辞地域之酸,永受天堂之乐,傍周动植,爰及幽明,同会胜因,俱沾此福。 唐代敦煌有十座道观,尤以神泉观道士的写经最多。敦煌道经中一部分经卷,是道士为亡人追福而写。如S.3135号《太玄真一本际经卷第二》末题: 仪凤三年三月廿二日,女官郭金基奉为亡师敬写《本际经》一部。以此胜福,资益亡师,惟愿道契九仙,神游八境。 上海图书馆一八号文书《太玄真一本际经卷第二》题记说: 大周长寿二年九月一日,沙州神泉观道士索玄洞,于京东明观,为亡妹写《本际经》一部。 P.2806号《太玄真一本际经卷第四》末题: 证圣元年闰二月廿九日,神泉观法师汜思庄发心敬写,奉为一切法界苍生,同会此福。 在敦煌道经中,《本际经》的写本最多,据吴其昱先生的研究,敦煌写本中的《本际经》共计106件[24]。《本际经》的流行,与唐代帝王的提倡有关。《混元圣记》卷八载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十二月: 宜令天下诸观,自来年正月一日至年终已来,常转《本际经》,老君所降以富国安民者也。[25] 《本际经》卷一为《护国品》,所以唐玄宗提倡抄写转读。唐代道士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二《写经钞》说: 抄写经文,令人代代聪明,博闻妙赜,恒值圣代,当知今日明贤博达,皆由书写三洞尊经,非唯来生得益,及至见在获福。《大戒》云:抄写尊经一钱以上,皆得七十四万倍报。万钱已上,报不可称。[26] 而在该经的《受持钞》中,更认为与金玉重宝的施舍相比,道经的“讲说书写受持供养功德,胜彼百千万倍”[27]。写经成为道士道学修持的重要内容,亦是唐代写经盛行的原因。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十二《杜简州〈九幽拔罪经〉验》,说杜武请古道士置道场,转读《九幽拔罪经》有灵验,古道士“因为写百余本《九幽经》,行于奉道之家,劝其持奉矣”[28]。 敦煌道经题记中最长为《十戒经》和《老子道德经》。如P.2347号《十戒经》末题: 大唐景龙三年岁次乙酉五月丁巳朔十八日甲戌,沙州敦煌县洪闰乡长沙里冲虚观女官清信弟子唐真戒,年十七岁。但为肉人无识,既受纳有形,形染六情,六情一染,动之弊秽。惑于所见,昧于所著,世务因缘,以次而发,招引罪垢,历世弥积。轮回于三界,漂浪而忘返;流转于五道,长沦而不悟。伏闻天尊大圣,演说十戒十四持身之品,依法修行,可以超升三界,位极上清。真戒性虽愚昧,愿求奉受,今赍信如法,谨诣北岳先生阎履明,奉受十戒十四持身之品,修行供养,永为身宝,僭盟负约,长幽地狱,不敢蒙原。 敦煌道经的《十戒经》写本有九件,S.6454号、P.2350号,贞松堂藏[一]《十戒经》题记行文格式同上,仅受法时间、地点、弟子姓名、法师姓名不同,可知此类题记为道士受戒之用。唐真戒受的十戒十四持身之品,可以在道经中找到此经戒法授受的根据。据张万福《传授三洞经戒法略说》,唐代道教传授的戒目中,第八种戒目就是天尊十戒十四持身品,其注文称“此清信弟子久志局所受也”[29]。按照唐代道士受法位的等级,凡得法师传授三戒、五戒的道士,则称为清信弟子。《传授三洞经戒法略说》称:“凡受戒,皆须诣师伏受抄写。”[30]这是受戒道士抄写《十戒经》的规定。除《十戒经》外,道士还受《老子道德经》,P.2347号《老子德经》末题: 大唐景龙三年岁次己酉五月丁巳十八日甲戌,沙州敦煌县洪闰乡长沙里女官清信弟子唐真戒,年十七甲午,既耳目贪于声色,身心染于荣宠,常在有欲。无极元年七月甲子日,将欲西度,而关令尹喜好乐长生,欲从明君受一言之经,老子曰:“善哉!子之问也,吾道甚深,不可妄传。生道入腹,神明皆存;百节关孔,六甲相连。徘徊身中,错综无端;胎息守中,上与天连。行之立仙,拜为真人;传不得法,殃及其身;身死名灭,下流子孙。”真戒既肉人无识,窃好不已,专志,实希奉受。今依具盟科法,赍信誓心,诣三洞法师北岳先生阎履明,求受道德五千文经,修行供养,永为身宝。断金为盟,违科犯约,幽牢长夜,不敢有言。 此外,P.2350号题记为李无上,P.2417号题记为索栖岳,P.2735号题记为吴紫阳,三位清信弟子所受经文皆为《老子道德经》。从敦煌道经题记中可看出,道士唐真戒先后受《十戒经》和《老子道德经》。据。2350号1《老子道德经》、2《十戒经》的写经题记,清信弟子李无上亦先后受此二经。《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卷下《明科信品格》载:“凡人初入法门,先受诸戒,以防患止罪;次佩符箓,制断妖精,保中神炁;次受五千文,诠明道德生化源起。”[31]据此可以推断,敦煌道经中所存九件《十戒经》的受戒人,亦必按道教经法仪轨受《老子道德经》。 三 后论 现存敦煌道经的题记,可见敦煌地区道经传写之概况,说明敦煌是大道传播之地。按照《本际经》写经人“已入道分”的记载,敦煌写经人毫无疑问是奉道之士。但敦煌道经题记中写经人、受经戒者及传度法师的姓名,似反映出奉道者主要是敦煌的汉人。敦煌作为民族宗教汇聚地,道教在敦煌及丝绸之路沿线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是否曾在少数民族中传道,是值得深入挖掘史料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知道,道教并不仅是汉民族的宗教,道教在创立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曾有少数民族入道[32]。在历代道教的经典中,都有关于吸纳少数民族入道的教义。南北朝道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天师教》说:“观视百姓夷胡秦,不见人种但尸民。”同经之《大道家令戒》亦云: 胡人叩头数万,贞镜照天,髠头剔须,愿信真人。于是真道兴焉。非但为胡不为秦,秦人不得真道。[33] 文中“夷”、“胡”皆指少数民族,“秦”则指汉人。北周道经《无上秘要》卷七《二十四职品》载:大都功要主管“秦胡氐羌蛮夷戎狄楚越”[34]。《无上秘要》卷五十载:斋醮科仪的“出官”仪格,要出“东九夷胡老君,南八蛮越老君,西六戎氐老君,北五狄羌老君,中央三秦伧老君”[35]。唐宋时期科仪经书的“出官”仪格,都有请出“四夷”神将吏兵的内容,说明在道教的神仙世界中,包括少数民族的神礻氏。唐代道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主张对“夷狄”、“蛮戎”,要使之“心修正道,渐入仙宗”[36]。唐杜光庭《广成集》亦说:“夷蛮戎狄,皆知慈育之深。”[37]南宋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主张使道法“至戎蛮夷夏正化不及、日月不照之地”[38]。《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有“治化中国,旁摄四夷”之说[39]。《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六十六说:“凡人世四夷八蛮、九州十道、六戎五狄”之人,都在道教的救度范围[40]。明张宇初《岘泉集》,亦立有“道化四夷品”[41]。道经中所谓的“四夷”,是沿袭儒家的说法,泛指中原周边各少数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合称为“四夷”[42]。 从人类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道教既有向少数民族传播大道的教义,处于兴盛时期的唐代道教,其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传道,必定在西域少数民族中产生影响。本文讨论的敦煌道经之传写流布,不过是道教在西域传播的一个缩影。我们知道:北朝时期关中的羌族部落有道教造像碑,西晋时期吐鲁番有早期天师道的符箓,十六国高昌时期吐鲁番地区的随葬衣物疏,更反映出当地人的道教信仰。敦煌写本中《老子化胡经》的传写,说明道教确曾致力于向西域少数民族传道。 附注: [1]《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史传部四第386页,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 [2]《妙门由起序》,《道藏》第24册第722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下同。 [3]《妙门由起序》,《道藏》第24册第722页。 [4]张联元《天台山全志》卷11《桐柏观碑记》。 [5][6][7][9][11][13][14][17][23][25][26][27][28][29][30][31][33][34][35][36][37][38][39][40][41]《道藏》第24册第722页、第9册第346页、第34册第516页、第9册第346页、第34册第516页、第24册第749页、第6册第5页、第17册第867页、第6册第925页、第17册第856页、第6册第925、931页、第10册第841页、第32册第184页、第32册第185、185页、第18册第236页、第25册第335页、第25册第183页、第17册第9页、第11册第241页、第30册第934页、第2册第31页、第3册第990页、第33册第342页。 [8]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121页,中华书局1963年。 [10]《全唐文》卷501。 [12]以上参见《太上黄箓斋仪》卷52,《道藏》第9册第346页。 [15]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第350页,中华书局1983年。 [16]《吹剑录全编》第129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1819《唐会要》卷50、卷36。 [20]《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2,《道藏》第24册第749页。 [21]《天台山志·重建道藏经记》,《道藏》第11册第94页。 [22]《天台山志·重修桐柏记》,《道藏》第11册第95页。 [24]吴其昱:《敦煌汉文写本概观》,《敦煌讲座》5,《敦煌汉文文献》第77页,东京,大东出版社,1992年。 [32]张泽洪:《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初探》,《民族研究》1997年第6期92—99页。 [42]《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纹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原载:《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春之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