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近年的电影,总觉得“一蟹不如一蟹”,真正可看的实在不多,能够称得上好的就更少。有人说,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淘宝时代,好电影像价值连城的古玩一样难求。我觉得,找古玩比找好电影容易。因为只要有一双识货的眼睛,不管有钱没钱,好东西就摆在那儿;而“好电影”,演的总没有说的好看,于是让人不由想到一个词:信口雌黄。雌黄本是古人抄书、校书时用的涂改液,因为用起来极其方便,人们便乐得恣意胡为,所以,今天我们管乱改文字、乱发议论叫“妄下雌黄”,管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那些为了影视剧宣传不遗余力但同时却将事实置之不理的人岂不正是这样? 作为观众,我们总希望能有一部好电影问世,不负多时的期待,但这美好的愿望多数时候都会落空。当我们看了《战国》,看了《关云长》,看了《神奇侠侣》,看了《刀见笑》,忍不住面面相觑,心里充满悲哀。有人说,中国电影就是美女多、明星多、广告多。虽然言辞过激,但我们又不得不认可这种观点。俗话说,铁怕落炉,人怕落套。许多观众进电影院之前内心火一样热,看完电影后化作冰一般冷,就如断线偶戏,手足掸软,连话都无了。 当然有人不这么认为,别人只要一提意见,他们就说,你不懂,你不了解,他们说:“你看我们的电影事业多么地繁荣、多么地兴旺,年产量是多么地高,票房成绩是多么地好,演员阵容是多么地庞大,场面是多么地恢宏,观众又是多么地多。”却从来不提质量。但数量多就一定好吗?他们纠结在数量上,用数量愚弄观众,转移人们的视线,让他们自己觉得:“斥不知大鹏,河伯不知海若。圣贤一段苦心,庸夫岂能测度?”却不知,观众真正需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综观我国现在许多影视剧,仿佛都是为了娱乐而生。它们就像快餐,没有营养,没有咀嚼的价值,唯一的作用就是迎合部分观众的趣味,看过,笑过,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余什么都没有。尤其是某类港产喜剧片,就是几个明星在台上走走过场,走完秀,拿了钱,就“沙扬娜拉”了。而真正能反映生活现象,对人们起到警示或教育作用的,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也是寥寥可数。 这样的影视剧就像是一具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有皮相,没有骨相,更别说什么余味悠远了。正如温暖不是来自阳光,而是源起心底。影视剧应该是人民的艺术,它该有自己的灵魂和精髓,就算不能做到让人百看不厌,但至少要有几分值得回味。因此,影视剧的发展不应只是一味追求娱乐和数量,而要放慢脚步,等一等灵魂,给思索留点时间,留点空间! 原载:《文学报>2011年8月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