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强视传媒、金砖传媒等联合出品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剧《最后一战》,日前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该剧以1945年春天中日之间在正面战场最后一次会战为背景,全景式再现了抗战时期湘西会战、决战芷江的真实历史事件,从空中到地面,多层次地展现了战争的宏大场面。自开播以来,该剧取得了单集最高收视率超过2.5%、单集收视市场份额最高达到8%的优秀成绩。 不仅如此,在抗战剧“扎堆”的当下,《最后一战》选题上颇有胆识,让历史说话,用事实发言,既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也凸显了对于历史的尊重。同时,该剧还融合了谍战、陆战、空战、乡土等各种元素,在一些影视作品戏说成风、靠偶像面孔博取眼球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为总结该剧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并为抗战题材影视剧创作总结经验,日前光明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在京联合主办了《最后一战》专家研讨会。本报特刊出与会专家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抗战正剧彰显史诗品格与史学价值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现抗战历史的影视作品数量上呈现井喷之势。抗战题材影视作品虽然数量可观,总体上还是存在“有高原,缺高峰”“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最后一战》被专家们认为是同类作品中的“完美收官之作”和尊重历史的“良心之作”。 “当下的抗战剧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这就是娱乐化倾向比较严重,有不少抗战剧为了吸引观众,对抗战历史进行戏说甚至曲解,严肃的历史题材变成了可供随意把玩的素材。”《最后一战》出品人、强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建鸣说。他认为,《最后一战》的一大特点就是尊重史实,追求真实。他讲了一个细节,剧中高云翔饰演的主人公张怀滨的发型,就是严格按照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飞行员当时的真实发型设计的。为了再现剧中人物真实的发型,剧组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从历史照片中找到了真实依据。尽管剧中人物的发型设计只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但主创人员始终认为,作为一部历史正剧,细节无小事,他们对自己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目的只是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当年的真实历史。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电视剧中,《最后一战》堪称真实全面反映正面战场最成功的电视剧之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对该剧对历史真实的坚守赞赏有加。在他看来,第一,该剧选择表现正面战场最后一场战役这一独特视角,揭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地位。第二,该剧生动地体现了国共双方相互配合是中国抗战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一大原因。第三,该剧既真实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在抗战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揭露了国民党内部的政治腐败问题。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丁振海认为,《最后一战》的史诗品格体现在对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追求的平衡上。该剧的情节虽然有很多艺术虚构,但是艺术虚构是建立在坚实的历史真实基础上的。作品把家族的悲欢离合、个人的离愁别绪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结合了起来。“这是正面战场最后一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走向灭亡,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开端,电视剧把剧中人物的命运、故事放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格局中进行展示,这是真正的史诗性作品具有的品格。”丁振海说。 “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最后一战》真实反映了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役,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社长马国仓说:“只有真实记录历史,才能不忘历史,才能用历史来教育人民,用历史建筑未来,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张胜友表示,《最后一战》的历史真实性建立在该剧同名报告文学作品尊重历史的追求之上。该剧的蓝本是作家曾凡华在20多年前写的同名报告文学,在作品中,曾凡华做到了尊重历史,尊重报告文学创作规律,体现了一种正确的、成熟的历史观,展现了中国全面抗战在东方战场画下的完美句号。正是忠实于原著、忠实于历史,电视剧《最后一战》才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也认为,曾凡华尊重历史的创作态度为该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曾凡华在写作中走访了湘西20多个县市,体现了“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方法。刘玉琴说,好作品一定要从实践中来,从生活中来,从深刻的历史感悟中来。《最后一战》全体主创深入生活、钻研历史的创作态度令人感佩,也是所有文艺创作者应该学习的。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指出,《最后一战》在史料上有较为细致的展现,同时巧妙融入了湘西的乡土风情,围绕几个家族的命运展开,主角张怀滨个性张扬,摆脱了常规战争题材剧作主人公人物形象高大全的窠臼,更加符合历史真实,这也是该剧取得高收视率的一个因素。 “《最后一战》再现了湘西战役在日本投降中起到的历史作用,填补了抗战剧的一个空白。”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认为,在最近抗战剧扎堆荧屏的情况下,这部剧可以说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完美收官之作。在讲述湘西会战的故事中,《最后一战》呈现出了点状的故事、线状的叙事线索、网状的人物关系,让历史具体可感,让细节真实可信。总之,该剧在如何讲好抗战故事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融合。 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融合 《最后一战》不仅尊重历史,并且独具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在艺术创作方面,仲呈祥认为,该剧展现的“地域风情”是美学意义的再现,也是艺术特色的展现。“地域风情是一个民族性的重要标志,《最后一战》中正因为对湘西风情的完美再现,才让电视剧有了独特的视角。与此同时,该剧也把这种地域风情打造成了一张历史的名片,增强了电视剧的可看性。”在仲呈祥看来,“历史的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平衡是该剧创作上的一个亮点,尽管加入了不少虚构的戏份,但却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李准认为,《最后一战》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新鲜、独特、多彩,有吸引力。在艺术表现上,这部剧最突出的特色是把个人生命和民族情怀进行了有机结合,而且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个人生命在面对国家大义时要如何取舍,这部片子对此处理得很好,特别在人物塑造上,将个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都升华在了人物形象中,将家族叙事与个人生命叙事完全融为一体,体现了创作者深厚的功力。”关于《最后一战》的艺术特色,侯光明将着眼点放在了电视剧特效的制作上。他认为,这部电视剧特效制作精良,给人非常震撼的视觉冲击力,显然是一部良心之作。 高小立认为,《最后一战》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高度融合。以往观众看到的很多抗战电视剧要么虚构了大量的爱恨情仇的精彩故事而忽视了历史的基本真实,要么为了呈现历史真实而丢弃了许多艺术之美。这部电视剧对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把握恰到好处,把湘西抗战的宏阔历史置入家族戏、青春戏之中,让观众在获得审美的满足感的同时,了解了历史,认识了历史,感悟了历史。 一部充分尊重历史、没有过度演绎的电视剧,如何才能吸引观众?游建鸣称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芷江人,从小听着剧中的故事长大”,因此一直有用艺术化的方式来把曾经的真实故事表现出来、还原家乡抗战的真实状态的强烈冲动。为了用艺术的形式塑造出历史的真实感,《最后一战》主创团队颇费心思,比如为了呈现出真实的空战场面,他们甚至花巨资1:1制作出7架二战时的飞机模型,尽最大努力让观众感受到细节的真实。此外,该剧将家族剧、青春戏以及谍战剧的一些元素都有机地融合到了主体故事的叙述中,大大增强了剧作的观赏性,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 作为一部40集的长剧,《最后一战》观看起来却没有一点拖沓冗长之感,这是张胜友的观剧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该剧运用了大量电影化的表现技巧,镜头切换更加明快,戏剧冲突更加紧凑,战争场面更加激烈,人物特点更加突出,同时大胆使用高云翔、秋瓷炫等优秀演员,使得该剧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现战争中的家国情怀与人性之美 在内容题材、思想内涵上,《最后一战》以小见大,通过局部战争铺展开了一幅整个抗战历史的画卷,抒写了波澜壮阔的人性史诗和家国情怀,既实现了政治意识上的正本清源,同时也展现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一部充满不屈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忱的正能量大剧。 据《最后一战》编剧刘晓波介绍,《最后一战》故事发生地是湘西,而出品人、强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建鸣和报告文学《最后一战》的作者曾凡华都是湘西人,浓浓的乡情促使他们拍摄一部反映家乡抗战历史的作品,这决定了家国情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成了这部电视剧的主要基调。 “《最后一战》之所以让人耳目一新,在众多抗战剧中独具特色,因为它表达了一种浓厚的乡情,表达了对父老乡亲的热爱,而不是被收视率牵着鼻子走,甘做市场的奴隶。”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指出,《最后一战》在表达这份乡情的时候,揭示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物关系,再现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伟大壮举,因此该剧呈现出来的不是个人私情,而是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单纯用抗战类型片来概括这部剧是不准确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最后一战》灌注了芷江人浓郁的乡情和乡愁,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在外漂泊的文艺工作者向家乡、向历史致敬的作品。”仲呈祥进一步分析说,该剧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主创团队很好地把握了文艺创作中源和流的关系,而不是像现在诸多“神剧”和“雷剧”那样脱离现实生活的“源”去胡编乱造。相比之下,这部剧严格从“源”出发,兼容并包,不拘一格,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 “怀化曾经出过一本回忆录,记录了当年怀化抗战的历史和许多中共地下党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我们党当时在基层群众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刘晓波介绍说,这本回忆录中的叙述,再现了当年湘西抗战史上的真实情况。不光湘西,在敌后战场尤其是华北,群众心中更是有一个普遍的观念:只要有共产党在,中国就不会亡。因此,任何抗战题材影视剧,都不能忽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基本事实。《最后一战》虽然讲述的是湘西正面战场的故事,但在正面抗战的故事主线之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坚持抗战这一暗线始终贯穿始终,这就做到了对抗战历史的真实还原。 “这部剧题材的开放和立意的前瞻,体现出创作者的勇气和担当。”刘玉琴说,《最后一战》能够面世并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本身就是当今时代思想解放的产物,这是在社会良性竞争、思想兼容并包的时代环境下,才能结出的硕果。 对抗战时期的精神价值进行挖掘,既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当代人不忘教训,也有利于激发国人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去。而《最后一战》不仅执着于对抗战精神的坚守,更与时俱进,融入了时代思想的浪潮,架设起沟通百年华夏精神脉络的桥梁。 高小立认为,不同于以往的抗战剧,《最后一战》在人物塑造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亦即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上。“剧中主角本来可以以死来应对日本鬼子的机枪,但是他选择了尊重生命,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尊重他的兄弟们的生命,以伪军的身份混入了日军内部,以迂回的方式取得了战役的胜利。”高小立接着说,“通过全剧人物命运的突变和扭转,《最后一战》很好地体现了‘非性格决定命运,而是战争改写命运’这一潜藏的主题,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性的碾压,突出了它的反战内核。” 此外,在侯光明看来,空战题材是《最后一战》这部抗战剧的一大亮点。“此前空战剧在国内很少有人拍,所以《最后一战》在选题上的确很特别,同时该剧还将空战、陆战、谍战等元素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敢于创新,敢走新路的勇气。”侯光明说。 体现主创的艺术追求与责任担当 王鹏举说,《最后一战》传承了宝贵的国家记忆,抒发了浓郁的家国情怀,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抗战正剧。“正”是《最后一战》的底色,可因为太“正”,该剧在制作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竟遭遇了一段“无电视台问津”的尴尬。尽管一开始就面临市场压力,《最后一战》的制作方还是投资7000多万元,精心制作了这部抗战正剧,没有去做市场的奴隶,没有将严肃的抗战故事演绎成娱乐化的“雷剧”“神剧”,这充分彰显了全体主创的艺术追求和责任担当。在地方电视台屡屡拒绝该剧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以独到的眼光,在很短的时间里买下该剧,并将其作为央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压轴之作,体现了国家级电视台的风范。 一段时间里,“神剧”“雷剧”盛行,进一步助推了观众对影视剧作品“快餐式消费”的浮躁风气。张胜友说,《最后一战》在国家级媒体平台上播出并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成绩,充分说明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优秀艺术品质的电视剧,必定会受到观众的认可。 仲呈祥以《最后一战》的热播为例进一步指出,观众审美品位的提升是需要引导的,而作为影视剧播出重要平台的电视台,应该在这方面起到引领作用。中央电视台这次主动播出《最后一战》在电视媒体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仲呈祥看来,良好的文艺创作生态的形成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对于《最后一战》这样的优秀文艺作品,有关部门应该从创作、宣传、播出等各个环节予以支持,只有这样,优秀的文艺作品才能不断产生持续的影响力,良好的文艺生态才能逐渐形成。 除了“雷剧”“神剧”,当下很多抗战题材影视作品,都刻意回避宏大叙事,希望从抗战中的小人物切入来完成对抗战历史的解读。这也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上,仅仅有这些作品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批正面表现抗战历史、凸显中国共产党抗战中流砥柱作用的作品。“《最后一战》就是这样一部难得的精品佳作,该剧原作者曾凡华以及全体主创拍摄制作这部作品时所表现出的勇气、胆识和担当令人感佩。”刘玉琴说。 马国仓指出,《最后一战》也为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早在22年前,曾凡华就跋涉数十县、采访数百人,创作出《最后一战》的同名报告文学作品,经过了22年的沉淀,这部报告文学被改编成电视剧,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了对那段历史新的思考,并吸收了具有时代感的东西。反观当下一些影视剧创作,要么闭门造车,要么抄袭模仿,连最基本的史实都搞不清楚,又怎能创作出精品佳作? 原载:《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9日15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