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代文学视野下的满族作家 ——全国满族当代文学论坛暨《满族文学》创刊30周年庆典举行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陆梅 参加讨论
今天的满族文学究竟是怎样一个状态?它的独特处在多元书写的今天还有可挖掘的优势吗?回顾上世纪满族文学的辉煌,“老舍时代”还能不能够被超越?———在近日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丹东市文联和《满族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全国满族当代文学论坛暨《满族文学》创刊三十周年庆典”大会上,来自京津沪辽等地的专家、学者纵论满族文学的传承与未来。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火炬、一个国家的精神载体,在一个地区,它又是这个地区的文化地标和品格象征。坚持纯文学办刊理念的《满族文学》,今年喜迎创刊30周年。30年来,它培育和扶持了一批批文学爱好者,是满族作家的摇篮,也是辽东文化发展群落中的一方重镇。庆典大会上,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满族作家舒乙从父亲老舍解放前如何羞于称自己是“旗人”,到解放后怎样骄傲于自己是满族作家的身份说起,深情回忆了老舍的创作心路历程。身居西安、生在北京、又多年留学海外的满族女作家叶广芩称自己像个“无业游民”,有一天去了东北的叶家镇,也即叶赫那拉氏家族的根脉,突然找到了“归属感”,觉得身为满族作家,是得天独厚的上苍的安排。而她近些年取材于个人家世的一系列“闺秀遗风”小说,与其说带着她理性的文化审视与思考,莫如讲更是她一腔深重的文化乡愁。
    下午的论坛上,与会的满族作家和学者们畅所欲言。《满族文学》首任主编、老作家路地梳理了从老舍先生起,当代文学视野下的老中青三代满族作家的创作。对满族文学深有研究的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民族文学研究》主编关纪新思考:历史发展到今天,满族文学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满族悠长的历史不必说,但我们缺乏的又是什么?比之其他少数民族,满族人的优势是否往往也成为自身发展的劣势?满族作家缺少一种像老舍先生那样的为民族充当代言人的意识和天问式的冲动。《民族文学》副主编李霄明认为,今天的满族作家作品的民族意识不够强烈,比如满族的音乐、舞蹈很少有人去挖掘,而从事文化工作的作家有责任去记录和展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如此,才有与其他民族文化对话、交融的可能。满族诗人巴音博罗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建立一个满族历史文化博物馆。老作家牟心海、华舒认为,在开放多元的时代,满族作家们应强调差异性、吸收民族性,在创新和承继中探索满族文学新的辉煌。
    庆典大会由丹东市文联主席吴多良主持。丹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保权致开幕词,丹东市副市长于梅出席会议。辽宁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邵永胜,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民族文学》主编叶梅,《满族文学》主编于晓威等先后发言。来自《文艺报》《文学报》《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的副主编和代表石一宁、陆梅、刘书棋、李朴等也在大会上发言。参加论坛的作家代表还有孙春平、林和平、赵志忠、赵晏彪、田永元、宋长江、胡冬林、周建新、格致、礼露等百余人。中国作协《民族文学》丹东创作基地挂牌仪式,翌日在宽甸河口举行。
    原载:《文学报》2010年10月2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