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柴春芽:流浪者之歌 长篇小说《寂静玛尼歌》引起广泛关注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金莹 参加讨论
2005年,《南方周末》的摄影记者柴春芽年满三十。此前,他已先后在西安、广州等地的媒体当过多年记者、编辑。他身在同业梦寐以求的《南方周末》,曾经的文学青年身怀一种美好的理想主义,却又见过各种怪现状,对现实充满困惑和迷惘。就在那个而立之年,他决定去“做一件纯粹的事”。
    柴春芽的选择,是将自己放逐到藏区。从2005年8月到2006年8月,整整一年间,他只身前往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义务成为30个藏族孩子的乡村教师。在那个叫做戈麦的高原上,没有公路,没有电和通讯,他就在草原之上星空之下,阅读被他称为“达到叙事艺术巅峰”的《史记》。他感受自然,寻找宁静,时不时写日记和诗歌。近日,世纪文景推出了他的长篇小说《寂静玛尼歌》,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来自这一年的经历。小说在虚构与真实之间,讲述了他所经历的青春秘密和生命苦难。
    台湾《联合文学》杂志这样评价柴春芽的作品,“时时复奏着凯鲁亚克式的反叛与抒情。藉由荒凉旅途上的流浪,追寻精神王国的自由。不同于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消极与颓废,柴春芽的小说更多地体现人道主义者的悲悯、禁欲主义者的清洁和宗教徒般的救赎。”台湾文坛将他称为“青年大师”。
    这部最初曾被命名为《慈航与流放》的小说,是柴春芽的处女作。在台湾的联合文学出版时,书名更为直白——《西藏流浪记》。这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生转折的作品,对柴春芽而言意义巨大:“这是一部不可能再度重复的作品,因为她是一次青春的告别。她的行文造句的肆无忌惮,她的口出无忌的指点江山,她的漏洞百出的玄思冥想,她的泥沙俱下的戏剧性独白,等等,都是年少轻狂的杰作。但是,正因其青春的稚嫩,才使我警惕,害怕自己会在此后的文学道路上举步不前,于是,我不断地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技艺的操练。毫无疑问,没有《寂静玛尼歌》,也就绝不会有我以后其它的小说,和正待付梓的《我们都是水的女儿》与《你见过央金的翅膀吗》。”在与朋友才旺瑙乳交流时,他这样阐释这本处女作对于自身写作的意义。
    玛尼是什么?“玛尼是一种咒语。打个比方,我们平常听到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就是一种咒语。玛尼的涵义很复杂,它们是说,宇宙中有很多能量,当我们唱这样的歌时,心就和这些能量产生共振。玛尼歌的本质是激进的,但这种能量我们是感觉不来的,所以叫‘寂静玛尼歌’。这个也可能跟老子讲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有相似之处。”柴春芽解释。在藏区的一年,他在那个并未被外界真正了解的古老文明里,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和精神皈依。
    在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高山牧场,柴春芽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我所在的学校只有两个老师,一个我,一个民办的藏族老师。他不会说汉语,而且经常要请假,因为他是我们草原上很少的几个文化人之一,有时候一些牧民家里有人去世要请人念经,他要跟着僧人一块念经。他一请假就是十天半个月,只剩下我一个人,什么都教。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我整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们会经常劳动,比如去牧场建石房子。草原上分冬营地和夏天的牧场,到了每年9月底,下了第一场雪之后,我们要去牧场上把住在牧场的人和所有的牲口接到冬营地;到了4月份草慢慢长出来,我们再把羚羊赶到牧场上。这中间的路程平均5个多小时,所以我们要经常在冬营地和夏季牧场之间做很多工作:建房子、赶牦牛、给牦牛看病、在宿营地种青稞等。”这就是柴春芽那一年里的生活,“我去的藏区草原,不像内蒙古草原是平原,它是大山,悬崖边有一条小路,旁边就是悬崖。每次去德格县城,我都要骑马或者徒步八九个小时。那种流浪者的孤独体验,那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那种在比较极端的环境下对一切本质问题的思索与拷问,都是真实的。”
    一年时间,脱胎换骨。从西藏回来后,柴春芽把自己关在家里,关掉手机,拔掉电话线,写了整整三年,几乎与世隔绝。这三年里,他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写了四部书,把《慈航与流放》前前后后修改了12遍。他似乎找到了之前一直寻而未得、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
    “以前,我读当代的中国作家的作品,发现一个问题。一本书里讲那么多人和事,却没有一株植物,没有一个动物,没有一只鸟,大家都赤裸裸地站在小说里面。”“不对呀,我们天天都在跟这些生物打交道!”在这些作品中,柴春芽找不到血脉相连的亲近感。他没有很多作家笔下的城市经验,“有20年我是在农村度过的,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我没有一个亲人。”他说,“我从小是跟各种动物长大的,我骑过马,骑过牛,骑过羊,甚至骑过猪,养过兔子。兔子有家兔、长毛兔、野兔。小野兔有很多,我们就去抓。所有的野兔脖子上都有一块白毛,我们叫‘气死毛’。抓到了要赶快把这些白毛拔掉,如果这些白毛拔不掉的话它就被气死了。白毛拔掉后,带回家把它养大。我养过红嘴乌鸦,养过黄鹂,还养过戴胜鸟。戴胜鸟的头顶有一个花冠,可以一合一开。这种鸟特别好看,但是特别臭,老家叫‘臭不死’。我养它每天身上也带着一股子臭味。我还养过花栗鼠。花栗鼠跟松鼠不一样,松鼠身上没有黑白的道,花栗鼠是有那个道的。我们一看母鼠背部鼓鼓的,就知道它肯定带了食物要给它的小孩子喂,于是就跟着它。它进了一个洞,我们就开始挖。挖的时候特别紧张,因为母鼠会像剑一样突然蹦出来。挖到最后挖底的时候,特别特别可怕。我们找到小的花栗鼠,带回来每人养一只。上课的时候在兜里装着,有时候上课老师过来找你,你一跟老师说话花栗鼠就跑出来了,非常好玩儿。”
    “我生长在一片魔幻现实主义的土地上。”柴春芽的家乡在甘肃陇西的一个农牧地区。除了“非常好玩”的自然,他还有一个在外界看来近似“魔幻”的家庭。四舅爷因为14岁时做的一个梦,花了二十年时间,以一己之力在荒凉的山沟里建了一座庙。一个远方姨娘声称天天可以看见神灵鬼怪的世界。“那片土地上的人,我的祖母、祖父,他们的道德状况和生活方式,和我后来去的藏区草原上的人是很像的。我发现,原来在大地上生活的人都是一样的。这跟语言没有关系,跟民族没有关系,跟宗教信仰没有关系,就是一种古老的道德观念,一直传承下来。”这样的成长,令柴春芽天然地具有了与西藏神秘主义靠近的可能,也使他在阅读拉丁美洲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时,本能地感到一种血缘上的亲切。这是他在多年的都市生活中一直缺少又一直寻找的精神血脉。在30岁这一年,在与世隔绝的高山牧场,他又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从藏区回来后,柴春芽“顿悟”了。从《寂静玛尼歌》卷七“寓言书”开始,他走向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对他而言,这不是写作策略,而是一种真实存在。之前的柴春芽,一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写作。
    虽然是半自传体的作品,但《寂静玛尼歌》写的并非柴春芽一人。书的背后,或许代表着一群人、一代人的精神轨迹。他们的身份可以是诗人、小说家、摄影师、画家和歌手,但他们身上有些共同的烙印: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青春期信奉并追随理想主义和启蒙主义,或许都曾是热切的文学青年。他们更多接受西方文明的浸染,注重内心,希望保持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无法接受精神的平庸和世俗的喧闹。他们对现世有悲观的热爱,又有勇敢的批评。在一切都被娱乐化的时代,他们希望通过写作,拍电影,来掀起诸如“新浪潮”式的运动。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追求意义,来抵抗世俗的功利主义、金钱崇拜,以及各种粗糙的文字、伪装的艺术。他们出现的方式和经历的人生各不相同,但都在寻找某种精神。所以,“这并不是简单的志愿者日志,它里面有精神的维度。”柴春芽这样说。
    原载:《文学报》2011年04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