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文学的上海与经验的上海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陈思和 参加讨论
今年六月我两番南下参加会议,随身都带着张鸿声教授主编的《上海文学地图》的打印稿,行色匆匆,也未必翻阅得了几页,但总也像上瘾似的,能看多少算多少。前一次在香港时,鸿声已经来电话催促写序,我漫声应道,快了快了,回去就写; 不料回到上海后又是杂事缠身,暂且放下了。所以这回去香港走澳门一共才四天,在飞机上飞船上都像赶考,一路翻阅,还特意提早一天返回上海,趁着电话铃声还没有响起,我想,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把这篇序写出来。
    其实,所谓“序”,只是一篇读后感,说说这部书稿勾起我的某些记忆,对书中某些内容略作一点补充和笺注。王国维考据学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的二重互证,我想人的经验在尚未消失之前深藏于脑海深处,如同深埋于地底下,把这些经验写出来也如同出土文物,与书中描写的细节两相对照,以证其说不虚。我生在上海,一生中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离开过这座城市,又因幼时频频搬迁,原来上海行政划为十个区十个县,我倒是居住过其中的五个区,同时还在当时隶属宝山县的复旦大学念书,所以要说居住上海的经验,我还是有一些。
    书中所叙述的南京路淮海中路等中心地段,杨浦虹口那些边缘地段,我都是居住过的;上海的各式住房,除特别高级的花园洋房和特别低级的滚地龙之类我没有住过外,一般老式石库门、新式里弄、街面房、写字楼、工人新村、现代公寓等等,也都领略过风情,正因为如此,这部书稿在我读来非常亲切。
    先说巴黎大戏院:它坐落在淮海中路成都路口,斜对面弄堂直通渔洋里2号,1920年代中共领袖陈独秀领导的《新青年》编辑部就设在这里。戏院两旁是两家食品店,左边一家野孛荠食品店,右边一家是冬夏点心店,做赤豆糕等甜食著名。法租界霞飞路屡屡改名,1950年起改为淮海中路,“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进行的淮海战役”。巴黎大戏院也跟着改为淮海电影院。以戏院为邻的是飞龙大楼,这座大楼后面本来有一个十字型的商场,中间有露天水池,四周是店铺,主要顾客大约是飞龙大楼上居住或办公的外国人。当时的商铺一般都在楼下,楼上可以住人。到了抗战胜利巴黎商场已经改观,变成了居民住宅区,大多数房客都是用金条为“定金”住进来的,一楼一底带厨房卫生间。我在那里住过整整20年,不过那是在“文革”后期,十字街中间的水池早已被填了土成了一个花坛。花坛边还有几株夹竹桃、玉兰树,都长得很高大,大概有几十年以上的历史了,年年春天都盛开着花朵。书稿里引用施蛰存先生的小说 《在巴黎大戏院》,写一个失意的小知识分子与女友坐在戏院里胡思乱想的意识流,顺便写出了这个戏院的空间逼仄和空气混浊。淮海电影院在1970年代还是二等影院,比国泰、大光明要差一些,但也不是最差的戏院,中等居上。施蛰存先生之所以选这个电影院作为小说场景,可能是这地方比较适合于知识男女约会,因为它不是高档奢华的场所,但在市民的眼里又是一个高雅之处,符合小知的身份和情趣,繁华的霞飞路、近旁的巴黎商场和不远的复兴公园(当初大约叫法国公园),也都是闲逛散步的好去处。施先生是接受了西方现代文艺表现手法的作家,他写人物偏重心理描写,又是偏重性心理和猥琐心理的描写,这种手法似乎累及了巴黎大戏院。
    不过这不是我要讲的主要内容,要紧的是:巴黎大戏院背后的长乐路上有一条杨家弄,从里面穿过去,在一排石库门中间有一家著名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创办人吴朗西先生就住在这幢楼里。当年他办出版社,合伙人是一批大名鼎鼎的作家:总编辑是巴金,还有散文家丽尼、陆蠡等等。抗战爆发,巴金、吴朗西等人都去了内地,上海的大本营让散文家陆蠡镇守。陆蠡新婚燕尔,雄姿英发,与巴金的哥哥李林、科学家朱洗自成一个文人圈子,办杂志、出丛书、搞翻译、写散文,在恶劣环境下保持了一股知识分子的正气。为了更好地促销图书,陆蠡就在附近的巴黎商场里开设一个图书门市部。但是好景不长,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开进租界,借口出版社有抗日书籍,查封了巴黎商场的书店,还点名要抓出版社负责人。天真的陆蠡仗着精通法语,自己跑到法国巡捕房去讲理,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队,在魔窟里萧然失踪,没有留下任何档案。1980年代我住在那里,80多岁的吴朗西先生来我家做客,站在我家门口,看着当年的门市部旧址,浑身颤抖不已,与我说了这段往事。
    第二个例子是想写写闸北的上海民间生活。闸北不是天生的贫民窟和棚户区,那是上海的中国地界,原来也是热闹富庶之处,我听外祖父说,他当时就住在麦根路(现在的火车站南面秣陵路)附近的一幢洋房里,条件相当好。这一带地段因为近火车站,在“一二八”日本军队进攻上海时,被炸成废墟,从此才一落千丈,沦为贫民窟。战争爆发以后,难民越来越多,上海的居住环境越来越恶劣,闸北之所以首当其冲,可能是因为离老火车站近,人多且杂,交通便利,才造成了鱼龙混杂,藏污纳垢的局面。但在战前,那里文化底蕴也相当深厚,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就设在闸北宝山路上,对面是号称“亚洲第一图书馆”的东方图书馆,其规模之大、设施之新、藏书之丰、善本之众,都是国内一流。当时世界语学会设在宝山路宝光里,轰轰烈烈地推广世界语和人类大同的思想,1929年巴金从法国回来,曾经寄居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包括 《激流》第一部《家》的前半部。1920年代宝山路上还有一个台湾青年会,许多台湾青年从日本或者台湾到上海都曾在那里寄居和聚会。可以想见,战前的闸北,以商务印书馆为中心凝聚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力量,有多少现代著名知识分子在那一带进进出出,从事着庄严的文化建设工作。战争才毁灭了一切。
    这样的书阅读起来真是有趣味,每一章每一节,鸿声教授与他的团队都作了认真的考证,结合文学作品的描写,将历史的上海和文学的上海互为见证。记得十多年前我在日本东京访问,有朋友计划带我去海边旅游,特意给我看一张东京周围文学地图,上面标出许多著名作家的足迹所至之处,令人向往。只可惜那次旅行刚刚出发就遇到意外,又折回了东京,成了一个美丽的梦。现在读这本 《上海文学地图》才突然发现,其实文学的旅游之梦就近在身边,只要迈开双脚,放开想象,真是处处有奇想中的瑰宝。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07月2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