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网纸两栖写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列耀 蒙星宇 参加讨论

    北美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发源地,至今仍是海外华文网络文学创作最活跃的区域。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二十余年,北美华文文学网站为海外华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和宽广的天空。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身处异国的华文创作,既远离中国文学中心,又处于所在国文学的边缘,所以当互联网首先在美国实现民用后,北美华文文学写作与没有边界又无中心的网络平台一拍即合,网络写作迅速流行起来。总体而言,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家群主要由纸质作者和网络作者两部分演化组成。
    一、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展与分化
    
    追本溯源,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八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开始在美国的英文网络中,通过软件技术实现了华文写作、传输和脱机阅读。一九九一年全球第一个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夏文摘》诞生,华文网络写作开始有了公开发布和长久存储的平台,因而一九九一年成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研究有资料可查的元年。
    第一阶段,“借船出海”:在英文网络系统中发泄苦闷(80年代末~1992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的网络系统开始在高校科研机构里通用,中国理工科尤其计算机软件专业的留学生们最早接触到网络,网络免费、高效、便捷的传输功能,为分布零散、经济拮据的中国留学生提供了最佳的交流信息和感情的渠道。
    当时的电脑DOS系统和网络运行环境还不能支持华文,无法实现华文输入、传输和显示,文学创作只能在全英文的UNIX网络系统里颇费周折地实现。1988年,美国RICE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严永欣开发出了第一个普及使用的汉字处理软件“下里巴人”。这个小软件攻克了DOS系统里不能进行汉字输入和阅读的问题,又因其输入快捷、免费使用,而在北美中国留学生中迅速流行。1989年,中国留学生魏亚桂、黎广祥、李枫峰等人,开发出了HZ汉码,解决了汉字在互联网上的传输问题。第一代华文网络文学作者们实现了在全英文的电脑和网络系统中的创作和传播华文文学。1991年4月,第一个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在美国诞生,当时海外华文网站独此一家,五洲四海的华人、留学生都聚集在此,作者众多,创作繁盛。
    这一阶段比较活跃的作家,有丁键、少君、严永欣、阿羊、黄谷扬、方舟子、朱若鹏等。因为这个阶段很长一段时间,电脑和互联网都没有汉化系统,没有华文网站,所以当时的作品在虚拟空间里面没有地方保存,现在很难看到了。而且当时需要掌握很多专业的网络软件技术才能进行网络华文写作,技术的高门槛,限制了华文网络写作的普及,所以第一代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者,都是具备使用英文计算机软件的技能甚至研发能力的理工科留学生。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创作由理工科留学生开始,这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具特色的一点。
    这一阶段华文文学网络创作最集中的主题是发泄苦闷。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黄谷扬的《乡音》、阿羊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少君的《奋斗与平等》、《图兰朵》、《大厨》等。这些网络文学作者多是公派的留学生,怀着梦想来到这个政治经济体制不同,文化风俗迥异的国家,经历了短暂的震惊和兴奋后,立即感到身份落差、经济压力和情感孤寂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重压。网络无发表门槛、无把关人、传送免费,成为海外学子们发泄异国苦闷的最好的平台。目前发现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篇小说,是一九九一年四月发表于同年同月诞生的全球第一家华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上的小说《奋斗与平等》。这一阶段很多作品都在讲述身在异国的苦难和梦想,如《奋斗与平等》讲述了一个从大陆赴美的中国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时仅剩下三美元,不断地面临在国内想都没有想过的生活磨难,妻子弃他而去,自己生存在孤独与贫困当中,但他顽强地完成了学业,经过拼搏,在美国安家立业的故事。少君笔下人物的这把心酸泪是当时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共同的心路历程,倾诉自己的美国遭遇,也是当时第一批华文网络作者创作的共同原动力。
    第二阶段,“造船环游”:在汉化视窗系统中回望故国(1992年~1996年)。1992年,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W indows视窗系统实现了华文的直接输入与阅读,华文写作和阅读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大批华文网站涌现, 1992年6月,第一个华文新闻组ACT诞生,紧接着第一批华文纯文学网站创建: 1993年4月《窗口》, 1993年6月《枫华园》, 1994年1月《未名》, 1994年2月《新语丝》, 1995年3月《橄榄树》, 1996年1月《花招》, 1996年11月《涩桔子的世界》等。汉化网络视窗系统的出现和华文文学网站的涌现,华文写作者不再需要非常专业的电脑软件和互联网技能了,创作队伍大大扩展,这个阶段创作了大量作品的作家有图雅、少君、方舟子、散宜生、莲波、阿待、王辉云、瓶儿、顾晓阳、啸尘等,网络文坛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当时的盛况,美籍华人学者苏炜说:“弹指之间,今天的‘留学生’文学早已从‘前现代’跳入‘后现代’,完全成为‘网络’语境下的产物了。” [1]
    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回忆故国旧事,是这个阶段最集中的两大创作主题。九十年代初新加入北美华文文学队伍的作者带来一股关注中国时事的风气,关注中国社会现实成为当时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主潮。同时,以回忆故国旧事的形式把理想寄予过去的纯真岁月,间接地抒发对祖国的关注,也是较为集中的创作主题。
    这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密切关注中国现实社会的作品,总体来说现实价值高于审美价值,文笔直白,内容引人入胜、问题发人深思,代表作品有《处女塔》、《遥远的汽笛》、《故国回望》、《康哥》、《板儿爷》、《记者》、《嫖客》、《模特儿》、《保姆》、《导演》等。如少君笔下的《棚儿爷》是一个“少年得志”利用中国音像制品管理混乱创造了巨额财富的暴发户,《嫖客》们坐在“麻木专车”上,醺醺然地陶醉在肉林舞池、骄奢淫逸的肉体体验中,《康哥》从一个卖水果、摆茶水摊,倒腾衣服、翻制黄色录像带的小商贩,成为横行各地海关,名震京城的企业家。这类作品以自然主义的笔调刻画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拍案惊奇”现象,在海外华人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个时期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创作,很多都是记录描绘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现象,表现中国人在金钱面前扭曲的心灵和麻木痛苦的灵魂,或以春秋笔法,或激情洋溢地针砭中国时弊。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鞭长莫及的无奈和遗憾,与强烈的思乡浓情杂糅在一起,使回忆故国旧事,成为这一阶段另一个突出的创作主题,代表作如:莲波的《藕园忆茶》、《歌台留思》、《红裙记》、《老淳》、《小南瓜》、《永无阳光》,图雅的《养鸡记》、《小野太郎的月光》、《头人的龙门阵》、《马蜂的故事》等,作者们把理想的生活寄予故国家乡的过往时光,以或柔情或轻松或幽默的笔调回忆宅院田头的桃源生活,如图雅的《养鸡记》,幽默地细细回忆小时候在家乡大院里,和三妞、麻敲子等童年朋友合作,与高老太太比赛养鸡的趣事。图雅在网上创作的那段时间,受到网络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被称之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教父”,在他突然停止创作消失之后,网友们还为他出版了《图雅的涂鸦》纪念和呼唤他。
    第三阶段,“四海欢腾”:在全球化华文网络语境中多元创作(1997年至今)。随着万维网(www)的启用和发展,网络在中国大陆也越来越普及。1997年底美籍华裔朱威廉回中国创办了第一个华文原创网站“榕树下”,于是诞生于北美的华文网络文学,从1997年开始延伸到了中国。
    这个阶段,由于中国文学网站巨大的聚焦力和数量众多的读者,北美华文网络创作逐渐流向中国文学网站。当然,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仍然很多,但规模都不大,《新语丝》、《橄榄树》等还继续定期发稿,这一阶段又涌现出:《一角》(1997年12月)、《晓风》(1998年1月)、《音像评论》(1998年3月)、《华人之声》(1998年6月)、《汉林书讯》(1999年1月)、《六朝评论》(1999年6月)、《青青草》(1999年9月)、《北美行》(1999年12月)、《文心社》(2003年)、《纵横大地》(2004年)、《北美女人》(2005年)、《火凤凰》(2006年)等文学网站,其中人气最旺的是1999年初创建2003年初结束的《银河网》,它是当时全球华人网络写作最集中、最活跃的平台,曾推出了海外160位著名网络作家的专栏,并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合作出版了“银河网络丛书”。
    这个阶段,北美华文文学作者更为广泛,比较稳定的有两个群体:一是从第一或第二阶段开始一直坚持写作的网络作者。早期的网络作者很多都是理工科学生,很多不具备文学背景和爱好,经过近十年打拼,生活比较安逸了,最初到美国的苦闷和焦虑已经淡化,但是仍有少部分作者坚持创作,如林达、少君、王伯庆、方舟子等。二是女性作者群。早期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至此很多成家立业了,新移民家庭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作者,她们多为家庭妇女,也有部分职业女性,在安逸的生活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描写美国生活的点点滴滴,创作出一系列反映美国华人生活的作品,如陈谦、曾宁、秋尘、施雨等。
    这个阶段的文学主题,因为网络的延伸、读者的增多、作者的扩展、多层面的生活经历,变得多元化。最突出的有反思留学移民生活、品味闲适的生活点滴、记录旅游行走的体验、反映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四大类创作。
    经过多年的奋斗,北美留学生、新移民逐渐拥有了较为安定舒适的生活,开始反思为什么来美国,反思自己的美国梦,所以在第三阶段,深刻反思留学移民生活的创作最为突出,闫真的《白雪红尘》、陈燕妮的《遭遇美国》、程宝林的《美国戏台》、雷辛的《美国梦里》、李舫舫的《我俩的1993》、顾晓阳的《洛杉矶蜂鸟》、阿城的《秋天》、薛海翔的《早安,美利坚》、刘荒田的《纽约的魅力》都是优秀的代表作品。如闫真的《白雪红尘》,描写了主人公“我”大陆青年讲师高力伟,为了和在加拿大留学的妻子林思文团聚,来到加拿大,依靠妻子的帮助得到历史系研究生奖学金,但觉得读历史系难以就业遂停止学业,到处打零工赚钱补贴家用,其中遇到经济、语言、感情、婚姻、心理、生理、前途等各方面生命不可承受之折磨,主动选择离开北美的故事,文中还穿插描述了其他“洋插队”的痛苦内心和窘迫处境,以冷漠的笔触、滚烫的血泪写出了对美国梦深刻的反思。《白雪红尘》一问世就立即在北美留学生、新移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其影响力和认可程度远远超过了当时在中国大陆走红的、渲染“美国淘金梦”的纸质作品。
    风格幽默闲适,内容聚焦生活点滴,写忙乱人生,写闲情逸志,写对月伤心,写油盐酱醋等题材的作品,是第三阶段一大突出的创作主题,如斯绛的《戏缘》、奕秦的《雨晴》、沈方的《冬天》、施雨的《美国儿子中国娘》、王伯庆的《相识何必曾相逢》、《英雄无奈是多情》等,都是以生活化的笔调,描写的美国华人中产阶级恬淡而温婉的生活,语言富含机巧与幽默,表现出经历了人生磨砺之后的睿智、风趣和乐观。
    随着中国留学生身份的转变,事业家庭的稳定,他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越来越大的能力自由行走美国,行走世界。他们在游历千山万水和穿梭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同时,兴致盎然地用作家的敏感兢兢业业地写下了一大批旅游文学作品,如赋格的《寻欢》、《库玛里的烟雨楼台》、《香格里拉的地平线》、《偷渡伊比利亚》、《夜航车》,少君的《阅读成都》、《约会周庄》、《走近澳门》、《维也纳交响曲》、《台北记事》,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一路走来一路读》等。各家文字风格各异,有的偏重历史文化的探寻,有的偏重异域美景的描绘,有的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他们以身在海外的便利,用优美的文字和大量的图片为国人拉开了域外风景和风情的画卷,很多都被中国两岸三地的纸质媒体发掘,出版热销,深受网络读者和纸质读者欢迎。
    随着中国飞速发展,中美差距缩小,中美之间的交流交往越来越便捷,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经过批判中国社会现实、反思自身追求阶段,进入了一个更深层面的思索阶段。于是,越来越多反映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创作出现。如陈谦的《爱在无爱的硅谷》、秋尘的《时差》、木愉的《孤帆》、水影的《漂泊的心》、风在吹的《等一个晴天》、白广的《距离》、李树明的《寂寞的彼岸》、施雨的《纽约情人》等,其中李彦的《嫁得西风》以清新犀利的文笔描写了一群在加拿大的中国女性生活奋斗的故事,体现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中对女性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冲突和融通,以及对人生的重塑和影响,很具代表性。
    二、网纸两栖写作的特色与困境
    
    1997年至今,越来越多北美华文网络写作进入中国纸质媒体视野,并在图书市场上连连博得喝彩,出现了跨媒体创作的网纸两栖写作现象。所谓网纸两栖写作,即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第三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网络作家一方面接受纸质媒体的策划、编辑、出版和推广,另一方面坚持在网络上创作和发表,开创出融网络写作和纸质商业版权写作于一体的创新写作风格。最早的网纸两栖写作,可以追溯到1997年5月中国大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北美华文网络作家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之一《历史深处的忧虑》,之后我国出版社又陆续出版了林达的《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带一本书去巴黎》以及系列译作等。1997年11月,美国报纸《达拉斯新闻》开始连载少君在网上创作的“人生自白”系列小说,这些文字后又陆续在《世界日报》、《人民日报》、《联合报》、《世界华文文学》等北美、中国两岸纸质媒体上与读者见面,成都时代出版社成立了“少君工作组”专门策划和打造少君文学,制作打造了《阅读成都》、《约会周庄》、《素描台北》等畅销书。1999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伯庆的《十年一觉美国梦》,在图书市场引起抢购,之后又陆续推出《成长1+1》、《改正了也是坏同志》等畅销书,同时,王伯庆还坚持在网络上继续创作《新燕山夜话》系列作品。
    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三阶段,这一部分优秀网络作家的创作引起了纸质媒体的关注和投入,成为纸质媒体和图书消费市场的宠儿,他们的写作目的、写作主题等发生了变化,但仍保留着网络文学的写作方式、写作风格等特点,这种不变与变给北美华文文学添了新意,同时也孕育着某种困境。
    最初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创作者们都是匿名写作,写作不能出名得利,只可能实现自我的宣泄和快乐。如少君, 1988年在北美网络平台上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 1997美国报纸开始转载他的网络创作, 2000年中国出版社开始出版他的网络作品,至今已出版了四十多部纸质作品,而他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在网上在线创作,是北美华文网纸两栖作家的重要代表。网络创作早期的少君,再三强调那时的创作是自己的“手淫文学”,是自己在离开中国流寓美国的生活中,面对来自学习、工作、金钱、文化、感情方方面面的压力,以网络写作来自我渲泄的选择,通过网络写作达到身心的自我平衡,当时“我不能不写作,写作使我在与金钱游戏的压抑中得到释放,写作也使我在异域的漂泊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所在。”这番言谈对大多数网络写作者早期网络创作目的而言是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写作是作家娱乐自身的重要途径。
    当网络写作进入纸质媒体视野,进入主流阅读市场,网络写作不再停留在私人的娱乐的层面,而成为文化产品生产链上的一环,读者市场的介入,使网络写作的目,从单纯的娱乐自身转变为娱乐自身的同时要考虑娱乐他人。如少君曾对读者说:“1998年之后,网络进入我国和大陆及台湾地区后,更多的纸质媒体开始联系我,出版我的创作给我的创作带来了改变,以前我的创作是为自己写,写着玩,很私人化的语言和思路,而现在我写作时我会考虑到我的读者的感受,考虑到我的文字的可读性。”可见,从网络写作到网纸两栖写作,市场的介入,网络作家们不再纯粹地私人化写作,写作目的由从自娱转化成自娱娱人。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纯粹网络创作阶段(第一、第二阶段),写作主题以反思人生为代表,而进入到网纸两栖写作阶段,闲适的生活、逍遥的旅途等主题逐渐取代了反思的主题,享受生活成为新的创作源泉。如王伯庆的网络创作《新燕山夜话》,那些杂文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各种社会风气,言人所不敢言,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而进入网纸两栖阶段,他推出的是《十年一觉美国梦》、《成长1+1》、《改正了也是坏同志》这类幽默闲适的作品。林达早期创作的《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表达了对美国的法制体制的深入了解和反思, 2004年后出版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带一本书去巴黎》、《一路走来一路读》则以记录生活情感、逍遥旅途为内容。当网络作家进入网纸两栖写作的阶段,写作主题多由“为人生”转变成“享受人生”。这样的转变,一方面源自作家经历了岁月的打磨后,思想和审美趣味有了转变,另一方面源自文化市场对网络写作的介入和影响。
    网络的搜索功能,为网络写作提供了便捷的查找和利用资料通道。网络写作者在写作时直接切换到搜索功能,网络上显示的相关资料就可以直接粘贴到文本中,而且网络的虚拟空间,让文章篇幅不再受限,可以无拘无束地容纳所有作者觉得有关系的内容。这一写作特点,当网络作家进入网纸两栖写作的阶段仍保留,并成为网络作家的特色之一。
    进入了网纸两栖写作阶段,网络作家少君创作的游记和城市散文的篇幅通常很长,他把每一次游历当作是一回温习人类文化和历史的机遇,总是不惜笔墨地把网上搜集到的关于旅行目的地的资料长篇累牍地粘贴在一起,和他纯粹网络写作阶段的写作方式和习惯有密切关系。如《阅读成都》这篇游记,一篇文章四万八千多字,成都远古以来的历史、地理地貌、城市规划、诗歌典故、美食美酒、景点介绍、男女性情、语言特点这些他山之石经过作家的巧妙摆放,构成了文章的重要部分,如“成都不但是四川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的大都市之一。它又名‘锦城’和‘蓉城’,地理位置在四川的中部,东界龙泉山脉,南临云贵高原,西靠邛崃山,北依秦岭山脉……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寻觅,这是一座神秘的城市,她亭亭玉立于汉赋里,永远鲜活在唐诗中……周太王从梁止岐,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华阳国志·蜀志》曰:“惠王二十七年,仪与若城成都。”《成都记》亦云:“府城本呼为锦城。秦灭蜀,张仪所筑” [2]。这些文字如果没有网络搜索功能,需要很多时间查阅纸质资料,并且需要一字字输入电脑,但网络作家借助网络搜索功能,信手摘来、增删自如,很容易就与作家旅途中眼见耳闻的感悟粘为一体,文章内容除了个人抒怀,还有丰富的信息、翔实的数据、如数家珍的史料和典故、耳闻目睹的现场,读来言之有物,犹如佳肴配美酒,一派酣畅淋漓。
    言为心声、浅显直白是网络语言风格的基因,网纸两栖写作继承了这种语言风格。浅显直白的语言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如王伯庆的创作,无论是《新燕山夜话》这类杂文,还是《改正了还是坏同志》这类幽默闲适散文,都保持了生动流畅、通俗有趣、心平气和、娓娓道来的语言风格。林达更是“努力地用平白的言语、优美的文笔来表达原本枯燥无味的史实,消除朋友和读者的阅读障碍。试看如下文字:‘后来的大批移民,其状况并不比他们(先前的移民)好多少。英属殖民地的开发是从北方开始的,大多数移民落脚的地方,冬天都相当寒冷。后来者除人多势众一些,所有的问题还是要每一个人自己去解决。他们的房子还是林中的树木。他们与奔跑的野兽之间,谁是谁的食物,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们幻想中的农田,还是长满灌木和荆棘的处女地。他们的种子和工具却还在海上漂泊的商船里。冬天却不肯推迟脚步,坚持要如期而至’。寥寥数语,形象又俏皮,还原了最初移民面临的困境,丰富了史书一笔带过的历史细节,也让读者感同身受,心生悬念,不由得追着文字行进。” [3]北美华文评论家陈瑞琳评论少君的语言是“特有的口语化的个性语言风格,这不仅拉近了文学与读者的距离,而且使人物的风貌立刻鲜活地突现出来。那理性而明快率真的文字,将人生舞台上的复杂故事,缩写在一幕慕的方尺之中,绝不絮叨,绝无拖泥,该停的时候嘎然而止” [4]。
    网纸两栖写作浅白的语言特征,源自网络平台从一开始就提供了匿名写作的选择,匿名写作孕育了网络写作坦诚、自白的血统。进入后现代艺术语境中,浅显直白的语言风格正好是精英写作、高雅写作与大众写作、通俗写作融合的粘合剂,网纸两栖写作继承网络写作遗传的浅白的语言风格,备受读者市场欢迎。
    网纸两栖写作,是从浩如烟海的网络写作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创作,它继承了网络写作言为心声、便于粘贴、篇幅“无限”、语言浅白等特点,同时进入了文化产品的生产领域,在市场和读者的介入和影响下,又具备了采用热门题材、预设读者等创作手法,从而快速赢得了中国大陆、两岸三地、海外华文文学市场的认可,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创作指引了新的发展路径。
    但是,进入了文化产品消费市场后的北美华文网纸两栖写作的模式化趋势明显。如少君写《人生自白》,一百篇人生故事的结构模式都是以不动声色的直录笔法,描写第一个“我”(作者)在听,第二个“我”(故事主人公)在自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作品涉及的社会各个角落的各色人等,但是每一个故事的精神内涵都是展现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经济浪潮中灵魂的煎熬或扭曲。这种模式化写作,一方面是进入文化市场的商业化写作固有的弊病,根据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凡经过市场考验,被消费者接受的写作模式,会被不断复制,直至没有任何市场利润;另一方面也是作家创作风格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这两方面的原因可能单一起作用,也可能同时在影响。无论如何,模式化对于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创作进一步提升作品审美力度、思想深度造成了阻碍。
    网络写作到网纸两栖写作的演变之路,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北美华文网络写作探出一条新途的同时,也带来了创作提升和发展的瓶颈。即一方面它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探索出一条融合网络和纸质两类媒体优势,同时发掘两种媒体的能量,尽最大可能地打造、传输、推广和宣传北美华人作家的创作,展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的创作、阅读、出版、宣传、再创作一体化的新路。另一方面,这种市场化创作的模式化趋势,会带来作家创作疲惫、写作水平提升停顿、读者审美疲劳等困境,也许会把网络上最有资质和潜力的作家拖入机械复制生产、境界停滞、艺术性被商业性取代的黑洞,无声无息隐没。
    参考文献:
    [1]苏炜:《美利坚的天空下序言》,《美利坚的天空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年。
    [2]少君:《阅读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5年,第4页。
    [3]马国兴:《事关林达》, http: //www. tianya. cn/new/Pubiicforum /Content. asp? strltem =no01&idArticle=97361。
    [4]陈瑞琳:《阅读成都序言》,《阅读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5年。
    [作者简介]
    王列耀,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蒙星宇,暨南大学博士生。广州 510632
    原载:《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原载:《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