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文学联姻所形成的网络文学正在日益逼近我们,虽然它还不够成熟,但网络文学在当今文坛越来越突出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属性、基本特征、范式、精神取向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对大量出现的网络文学作品本身缺乏细致的个案分析。笔者通过“榕树下”、“小说阅读网”等网站搜索,发现了大量以中国古代小说为创作由头的网络翻新小说。这类翻新小说在网络上的流行,这一文化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民间普及:网络翻新小说选择古代小说作为创作由头的标准 我们仔细浏览一下今天的网络翻新小说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这些小说选择作为创作由头的古代小说都是民间普及率非常高的作品,以四大名著为代表,另外再加上《聊斋志异》、“三言”等。笔者看过的网络翻新小说作品均如此:取自《西游记》的有《悟空传》(今何在)、《唐僧传》(明白人)、《唐僧情史》(慕容雪村);取自《水浒传》的有《扈三娘们传》(水泊人)、《孙二娘日记》(王小枪)、《Q版梁山好汉》(无事忙)、《缺钙水浒》(无事忙);取自《三国演义》的有《乞丐说三国》(小乞丐)、《大话三国》(牛黄);取自《红楼梦》的有《贾宝玉日记》(叶青);取自《聊斋志异》的有《聊斋新传》(普菘菱);取自《警世通言》的有《鹤顶红之杜十娘》(玻璃唇);等等。 这些古代小说在民间的普及方式主要有“说话”、戏曲、阅读、影视四种。“说话”,相当于后来的说书。在古代小说还没有成书之前,有关这些古代小说内容的平话已经在民间广为普及了,并通过说书艺人的表演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西游记平话》等平话作品极大程度地使后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得到了普及。戏曲,也是古代小说很重要的一种普及方式,它的普及在小说成书前后都起了巨大作用,因为戏曲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古代小说成书之前,关于《三国演义》的戏曲有《单刀会》、《双赴梦》、《襄阳会》等,关于《水浒传》的戏曲有《双献功》、《燕青博鱼》等。在古代小说成书之后,然后将小说改编为戏曲又反过来普及了小说,如《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刊行后,在清代就出现了大量的“红楼”戏,如《葬花》(孔昭虔)、《红楼梦传奇》(仲振奎)、《潇湘怨传奇》(万荣恩)、《十二钗传奇》(朱凤森)等。小说文本的阅读,仍然是古代小说民间普及的重要方式。特别是明代以降,由于刻印技术的发展,书商的牟利追求,他们大量刻印古代的通俗小说,再加上《三国演义》等作品本身故事性强,语言也比较浅显,非常适合一般老百姓阅读。所以,古代小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几乎形成了市井之间粗略识字之人“手挟一册”的局面。根据古代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更是极大地使古代小说普及到民众之中,拍成电影的有“红楼梦系列”、《杜十娘》、《画皮》、《胭脂》等,拍成电视连续剧有“四大名著”,“聊斋系列”等。 网络翻新小说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民间普及率很高的作品呢?这是由网络小说的读者群所决定的。“网络文学所传达的更可能是大众的声音,来自民间的声音,文化精英的私人话语空间转变成众声喧哗的公共空间。”(1)网络小说也一样,它是来自民间的,这决定了它的读者群也必然是来自民间的,而民间的读者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只能熟悉普及率很高的小说,因此,网络翻新小说也只能以普及率很高的古代小说作为翻新的蓝本,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比较高的点击率。网络小说的阅读者一般是15-30岁的上网族,文化程度一般在本科以下(包括本科)。另一方面,网络翻新小说的作者也大致是15-30岁的上网族,他们对普及率不高的古代小说可能本身也不太熟悉。“榕树下”文学网站的用户群体就明确锁定为都市青年中的白领和准白领,所以,网络翻新小说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必然是拥有比较固定的收入,喜爱且有足够的业余时间来创作和阅读网络翻新小说的社会群体。 二、当代生存体验:网络翻新小说的自我书写 网络翻新小说是当代社会的文化产物,虽然借了古代小说这个“旧瓶”,但它所反映出来了的是当代人浓厚的自我书写的生存体验。“榕树下”作为一个文学网站,把“生活、感受、随想”定为自己的宗旨,“CEO朱威廉将其阐释为‘始于平凡生活,源自真实情感,挥洒浪漫随想’。他创办榕树下的初衷便是‘打开一扇属于心灵的窗户’,‘促进文化的发展,补足一种精神方面的缺憾’。” (2)很明显,网络小说十分强调自我书写的意味,其中的翻新小说亦不例外。在生存竞争激烈、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复杂而微妙、感情泛滥的当代社会中,无疑,“我”是平凡的,“我”是孤独的,“我”充满了对真情的渴望等生存体验成了当代人的“感觉”主流,网络翻新小说很好地注脚了这些生存体验。 “我的平凡”。“我的平凡”总是以日常生活的描写作为表现平台的,“日常生活成为90年代小说的内在主题话语” (3)。其实,岂止是90年代小说,当代的网络翻新小说何尚不是这样呢?这些网络写手重点描写了取经路上、梁山泊、贾府中的日常生活,大力铺叙了日常生活中人的世俗欲望。《唐僧传》中的唐僧已不再是《西游记》中那个对取经事业非常执著、关心徒弟的唐僧了,而是一个有着世俗欲望的世俗人。 “我的孤独”。在当代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了名利而熙熙攘攘,人与人没有真实的感情,只有利益的相关,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在《悟空传》中,一开始便以师徒四人的吵架拉开了小说的序幕,唐僧说着“打死一个少一个”的时候,便早已没有了《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同心协力战胜一切困难的崇高精神。 “我”对真情的渴望。当代社会,虚情泛滥成灾,于是,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真情,人们便视为至宝。在缺乏真情的时代,人们渴望真情的光临。《悟空传》中,天篷和阿月、小白龙(在《悟空传》中是女性)和唐僧的真爱之情,写得非常凄美,感人。天篷被贬下凡间变成了一只猪,他不愿意让阿月见到自己的丑陋的脸,在他们约定的地方没有现身。阿月在那里等天篷的到来,每天用星星排出图画,那是只有天篷和阿月才能懂的图画,她相信天篷一定会来的!即使大风、火焰也不能使她离开!当这只“猪”出现的时候,阿月已经知道他就是天篷了,她从背后抱住了他,并叫着“天篷……天篷,你好……”,这时火焰猛一卷,吞没了猪八戒还没有完全绽开的笑容。 三、调侃:网络翻新小说以揶揄的笔调折射现实社会的弊病 网络翻新小说大多数是以调侃、戏谑、嘲讽的面目出现,但绝对不是一味地追求游戏。它之所以在网络上流行,也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实生活的影子,尤其是对社会弊病的反映。不过,这些网络翻新小说的作者大部分在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感方面还缺少一定的自觉性。我们以常见的社会弊病为例来看看在网络翻新小说中的折射。 领导的官僚相刻画。在《乞丐说三国》中,王允召集大臣开了一个名曰《关于如何有效地刺杀董卓的几个注意事项》的讨论会,会议一开始王允便摆起了领导架子,作了冗长的领导讲话,先简单地讲了四点,每一点包括十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分二十八条要点,每条要点还有很多分要点。听得下面的人十分不耐烦,以致于曹操说起了“还不如把董卓请来直接把他闷死算了”的风凉话。在《扈三娘们传》中,清风山简直就成了当代官僚机关。 评选优秀、杰出人才的徇私舞弊。在《扈三娘们传》中,梁山搞起了评选“梁山十杰”的竞选活动,本来选出的十杰是鲁智深、林冲、武松、燕青、李逵、阮小七、时迁、孙立、花荣、史进。但宋江为了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第二天早间新闻最后公布的结果却完全变了,原来的“十杰”一个也没有了,换上的“十杰”是:宗教领袖—公孙胜、文艺奇才—乐和、少数民族英雄—刘唐、神医—安道全、学界领袖科技精英—吴用、被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呼延灼、妇女运动的早期领导人—顾大嫂(女)、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柴进、幕后英雄廉洁奉公—蒋敬、警界楷模—雷横。真是对当代某些活动的绝妙讽刺! 网络一夜情的泛滥。自从网络聊天兴起以后,在都市里寻找刺激、寻找新鲜体验的一夜情慢慢蔓延,几乎已成泛滥之势。 四、交叉式—对话式—直接现身式:网络翻新小说的独特叙事方式 简而言之,叙事就是“讲故事”。但故事怎样讲,对于小说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蒲安迪说:“叙事就是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 (4)所以,讲故事的方式是小说魅力的重要所在。网络翻新小说作为一种新起的小说形式,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 交叉式叙事,是指在小说中交叉叙述两个相关的故事。在《鹤顶红之杜十娘》中,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事视角,就是六百年后的杜十娘。而六百年后的杜十娘是一个“复合体”,她披着孙宝儿的人皮囊,却又有着杜十娘的鬼魂。孙宝儿是当代生活中的人,杜十娘是六百年前的人,这样,杜十娘就有了双重身份,小说便在现实生活和杜十娘对往事的回忆中展开了。当齐天乐很熟练地和她调暗情的时候,杜十娘便想起了李甲的温情。李甲是她深爱的男人,虽然爱错了,她却永远也忘不了他。她总是时常想起李甲,但又不时提醒自己“他”不是“我的李郎”,并一定找出差距,“我的李郎”没有这等言语巧妙的!小说通过“复合体”的“杜十娘”交叉演绎着当代的孙宝儿和六百年前的杜十娘两个人的哀怨故事! 对话式叙事在网络翻新小说中的运用,就是让古代小说的作者和他笔下的人物同时进入小说作品之中,并互相对话、交流。在《聊斋新传》中,作者蒲松龄和他笔下的人物冯相如在聊斋见面了,二人(还有其他人参与)开始了关于“侠”的讨论。冯相如是《聊斋志异·红玉》中的人物,邑绅宋人逼死了他的父亲,又抢走了他的妻子,他时刻想要复仇。冯相如为了孩子才没有去刺杀宋人,后来虬髯侠客帮他复了仇,杀了宋人一家数口。在《聊斋新传》中,冯相如就发表了他关于“侠”的见解:“侠隐而忍”。蒲松龄同意了冯相如的看法,但这并非完全是《红玉》中的侠思想,《红玉》中还强调了侠是善报,是“子贤父德”的结果。 直接现身式叙事,就是作者时不时直接出现在作品中来讲述故事。这种叙事方式强调了故事讲述者的“在场”,同时也在提醒读者“我”是在讲故事,把读者从小说中拉出来,把小说与现实分开,从而产生“间离”的审美效果。《悟空传》中,当青年时期的唐三藏救了那条小白龙变的金色鲤鱼,一溜烟跑出城去了的时候,故事讲述者直接现身了,“哈哈哈这就是唐三藏青年时期与金色鲤鱼的故事,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5)这里,故事讲述者有意打断了读者的阅读,让读者明白自己原来在看故事,从而强调读者自己是"间离"于小说的,是阅读、欣赏小说的独立个体! 网络翻新小说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打破了读者对于小说惯常的阅读期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获得了较为广阔的“市场”! 网络翻新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还无法与传统纸质小说相提并论,更没有达到取代传统纸质小说的实力。欧阳友权先生所指出的目前网络文学(包括网络翻新小说)对人类审美精神的解构便是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匿名写作对主体承担的卸落、网络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读屏模式对诗性体验的拆解(6)。但令人欣喜的是,网络翻新小说正在朝着克服自身缺点的方向努力、发展,《悟空传》、《鹤顶红之杜十娘》便是很好的明证! 网络翻新小说是新事物,它在发展,我们期待着更优秀的网络翻新小说问世!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刘月新:《传播方式与文学活动》,《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第44页。 (2)陈阳:《网络文学资源的跨媒体经营》,《编辑之友》2003年第2期,第16页。 (3)权雅宁:《日常生活与民间》,《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第110页。 (4)[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5)今何在:《悟空传》,http://www5.readnovel.com/novel/1709/6.html。 (6)欧阳友权:《论网络文学的精神取向》,《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74-77页。 原载:《文艺争鸣》2006年04期 原载:《文艺争鸣》2006年0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