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作家杜文娟对话《当代女报》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赵鲜 参加讨论

    1、首先祝贺您成为新一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次加入作协是在意料之中吗?
    谢谢。这次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在意料之中。对于我这种成长期比较慢的作家来说,今年入会和五年、十年以后入会差别不大,入会只是迟早的事。
    2、听说您并不是专职作家,什么机缘让您走上写作这条路?
    我业余创作已经十年有余了,开始只是自娱自乐。因为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大山的褶皱之中,北边是秦岭,南边是巴山,碧水汉江从我窗前静静流过,杨柳依依,水鸟嘻嘻,虽然闭塞,也如诗如画,写一些歌赋诗词一类的文字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促使我将文学当回事的原因是一次聚会,我大学读的是政治专业,很多同学都事业有成。有次同学聚会,一位女同学说:我当乡长的时候怎么啦,怎么啦。一个男同学说:我当县长的时候怎么啦,怎么啦。他们的神情令我惊讶,也让我反思,难道我就这样做一名普通政工师吗?我不能再虚度年华,自我感觉良好了,我得有自己的事业,得让自己的青春光鲜亮丽一些。
    3、我知道您很喜欢读书,那么读书带给您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最喜欢的书是什么?最喜欢的作家是谁?
    说起读书,还得从生活环境说起。在高峻的大山深处,远离城市和喧嚣,不读书又能干什么?久而久之,读书就成为一种习惯。读书使人安静和充实,也使人痛苦和挣扎,书读得越多,思考就越多,思考多了,各种情绪随之而来。我喜欢读的书很多,俄罗斯文学和欧美文学都是我喜欢涉猎的,最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小说,福克纳的《喧哗与躁动》、《我弥留之际》也是我喜爱的作品。其中《喧哗与躁动》的结构为我开启了一扇窗户,《小说选刊》选载的《月亮弯弯》,就借鉴了这部小说的结构。
    4、现在的文坛风气越来越浮躁,有些女作家利用各种方式找话题、搏眼球,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
    文坛和其他任何领域一样,鲜花和掌声同在,质疑和批评共存。没有谁会拒绝名和利,但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5、在2007年底成为陕西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之后,您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签约作家、加入作协,这些对您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2007年底,有幸成为陕西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一年多来,对文学的思考更多,业余创作十余年,现在似乎才理清头绪。2008年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长篇小说《走向珠穆朗玛》,另一本是散文集《天堂女孩》。省作协还为我的长篇小说开了研讨会,对我是一种鼓励。签约和加入中国作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前期作品的肯定,也对我今后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荣誉和压力同在。
    6、最满意自己的哪部作品?为什么?
    近年来主攻方向是小说。写了两部长篇,出版的只有其中一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近五十篇(部)。至今还没有写出令自己和读者满意的作品,其中短篇小说《挂在树上的灵魂》、《秦岭走失案》、《雨菊在阿里等你》,长篇小说《走向珠穆朗玛》自己稍微满意一些。这几个短篇在小说结构和思想性上,较以前有所突破。长篇在视野上更加宽泛和高远。
    7、从塞外边疆到青藏高原,从巴山蜀水到岭南风情,有人说,您的作品会让人想到徐霞客或者是三毛,那么您为何如此执着于行走在大山河川之间?
    中学阶段我一直是班上的地理科代表,高考的时候,想报考地质大学,但未能如愿。上大学以前,看到的太阳都是山顶上的太阳,看到的月亮都是山峦遮挡过的月亮,不知道什么叫地平线,什么叫海上日出,什么叫沃野千里,什么叫平原。最开始行走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见识一下大山以外的世界。后来在不断的行走中,越来越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句伟大的至理名言。行走逐渐成为我生活和生命体验的一部分。用脚步丈量前辈书写过的巍巍昆仑、寂寥猩猩峡、红色火焰山、神奇的三峡、朦胧的泰山日出、清冷的江风渔火、恬淡的小桥人家……在大漠戈壁自己给自己唱歌,自己给自己跳舞,把自己完全融化在江河日月之中,融化在波动着的、潺潺着的、发芽着的生命之中。
    8、最难忘的一次旅行是哪次?
    难忘的旅行很多,最难忘怀的还是川藏线之旅。那次旅行从成都出发,走川藏公路,一直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历时十多天,翻越数座5000米以上的高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风雪交加,高原缺氧,好几次都死里逃生。后来我对朋友说,世界上什么路都可以走,千万别走川藏公路,今生今世,都不想再走那条路了。
    9、这种阅历带给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行走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视野,见识了路上的风景和路上人的各姿各雅,增强了毅力和体质,对很多事物更加敬畏。
    10、先后两次进藏,您对那片土地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情?
    西藏是一个地名,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高地。那里是世界第三极,是地球三极中唯一有人生存的地方,长期以来被宗教和遥远遮掩,人们看西藏的眼光多的是神秘和好奇。青藏铁路通车后不久,我第二次进藏,夜里十点以后,朦胧的大昭寺广场还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这种叫卖声令我停住了脚步,我的心疼痛了一下。这是千百年来拉萨不曾有过的声音,也是整个西藏不曾有过的音符。青藏铁路的通车,给青藏高原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脆弱的生态和人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印痕。在一次又一次的震颤中,写了小说《走向珠穆朗玛》、《相约拉萨》、《在雅鲁藏布江歌唱》、《我把一朵鞋花丢在了拉萨》、《邂逅纳木错》、《西藏归来》等四十余万字,有着浓郁藏元素的小说。
    11、是什么动力支持您一个弱女子一定要登上珠穆朗玛?走向珠穆朗玛的那一刻是什么心情?
    在前往珠穆朗玛峰的大雪纷纷中,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登上珠峰大本营,会与心中的圣山如此亲近。在此以前,我觉得走到哪里算哪里,没必要强求自己登上多高海拔的雪山,或许是圣灵保佑吧,竟然顺利的拥抱了万山之宗。当我第一眼看见珠穆朗玛那纯洁无暇的面容时,特别想唱歌跳舞,我试着唱了一嗓子,气喘得厉害,跳舞就更谈不上了。当时穿了一件军大衣,觉得军大衣沉重极了,压得肩膀摇摆不定。
    12、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力的下降,您还会继续坚持这种游记的形式吗?
    写作和行走是我生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这种状态能够持久。在陕西,人们称我为作家,在旅途中,人们称我为驴友。驴友有很多种类和组织,有小驴和老驴,中国驴和外国驴,我见过很多五六十岁的中外驴友和背包客,甚至还有千里走单骑的独行侠,风餐露宿,风雨无阻,我很佩服他们。
    13、地震后您第一时间赶往四川灾区做志愿者,回来之后却不是很愿意提起那些痛苦的回忆,如今一年过去了,再次提起四川、提起汶川,还是会回避吗?
    汶川地震,牵动所有善良人的心,在第一时间,我去了那里,作了一名志愿者,去到了汶川、映秀、都江堰、北川、青川等几乎所有重灾区,亲历了前所未有的大灾大难。时间过去一年多了,依然无法释怀,不愿意回答任何与震区有关的话题,包括你现在的提问。不好意思。
    14、当时安康也是受灾地区,您身边的情况如何?
    地震当时,安康有明显的震感,我家的水管被震裂了,水流不止。地震前四天,我应邀去靠近重庆的一个地方采风,看见了很多蛇,还有绵延二三十米的蚁群,晚上听见猫在哭,哭声如同婴儿啼哭,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和恐惧,记得当时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还泪流满面。
    15、去四川震中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安危?身为女人,是什么支撑您一直和男人们一样战斗在第一线?
    当时在震区,思考最多的是怎样为灾民多作一点实事。害怕当然是有的,特别是经过三天两夜的长途跋涉,翻越4000米以上的夹金山和梦笔山,从西线将消毒粉押运到汶川的途中,飞石、塌方、雨雪、余震、撞车随时发生,当时都支撑过来了,反倒是事过以后,不敢回忆,有些后怕。在那个特殊时期,没有男女之分,没有老少之别,只要把药品早日送到病人手中,早日握紧惊慌失措的孩子们的双手,就是最大胜利,很少有其他考虑。
    16、那段经历带给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我借用在震区写的五万多字的《震区亲历记》开篇一段回答你这个提问:来到灾区才知道什么是震撼、什么是惨烈、什么是不屈和顽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保护着学生的教师,家人全部遇难还积极营救其他生命的战士,与家人失去联系多日还加入到送粮送药队伍中的志愿者,将全村仅有的粮食集中起来为军医熬煮一锅稀粥的灾民,在余震中抢修公路的工人,翻山越岭搜救灾民的干部……
    当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千里迢迢将消毒粉从西线押运到汶川,为映秀一对夫妇联系上久无消息的儿子,为灾民找到运送他们的车辆,在帐篷学校给孩子上课,四处联系志愿者给多处帐篷学校执教,当我的震区亲历记在《波士顿记事》报上连载,波士顿华人纷纷传递这张报纸,将报纸作为募捐的宣传资料,当我荣幸的被温总理接见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幸福。在每天的感动中,不但看到了国力的强大,领导人的温情,军队的坚不可摧,志愿者的无私大爱,更看到了国民素质的高洁与友善,还看到了我们的80后、90后是值得信任和赞美的一代。
    17、今年您为什么又一次前往灾区?去了哪些地方?
    2008年12月和2009年5月,前后两次回访了震区。与第一次不同的是,后两次主要是体验生活,为我的小说积累素材。另一个原因是看看灾区的变化,看看曾经教过的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后两次去了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地。
    18、一年时间,您感觉那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您的心态又有什么变化?
    地震一年多了,灾后重建非常迅速,特别是国家出台的对口援建政策力度很大,这项举措特别有效。这大概只有我们国家才会有的国策,才能创造的奇迹,很多灾区群众受益匪浅。但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心灵的创伤难以弥合。在北川中学校园内,看到那些被痛苦扭曲的脸庞,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如果用我的生命能够挽回那些花季少年,我情愿代替他们。
    19、您怎样评价生活中的自己?
    生活离不开三样东西,事业、家庭、环境。很多人处理不好这三种关系,特别是艺术领域中人,女人尤其如此。多年的磨砺,自我感觉还行。生活上衣食无忧,心灵上自由放飞。足矣。
    20、您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庄子的《逍遥游》是我喜欢的,逍遥游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是我追求和向往的。
    21、情绪低落时如何调整自己?
    情绪低落的时候,坐在僻静的地方发呆,发完呆以后,吃火锅,吃完火锅,情绪就高涨了。
    22、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和家人嘻嘻哈哈,和朋友海阔天空。
    23、家庭对于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家庭对我来说很重要。在家里,我行我素,自由自在,歌之舞之,足之蹈之。
    24、对于未来,有什么计划和愿望?
    未来的路还很长,写作和行走依然相伴左右,写作是有计划的,行走是随意性的。一切都在路上,在大地的路上和心灵的路上。
    时尚问答:
    1、如果有时间有条件让你完成一个梦想,你会去做什么?
    我会尽早写出令读者和自己满意的作品,然后背上行囊,继续上路。
    2、如果可以带3样东西去一座孤岛,你会带哪3样东西?
    火柴、镰刀、旅游地图。
    3、你相信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
    两种状态我都相信,三十岁以前,更相信第一种,三十岁以后,倾向第二种。
    4、你做过的最浪漫的一件事是什么?
    最浪漫的事,是我横穿了“横断山路难行”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组成的“三江并流”区。
    5、男性身上的哪种特质让你欣赏?
    男性身上的果敢、坚毅让我心生敬意。
    6、你如何看待女人之间的友情?
    女人之间的友情要么长久,要么短暂,但在友情期内,都很真挚。
    7、你觉得最适合女性生活的城市是哪里?
    我不知道别的女性喜欢生活在哪些城市,但我喜欢拉萨。拉萨是一个安详、平和、虔诚的地方。我曾对家人说:以后如果找不到我的时候,就去拉萨八廓街找我。
    8、对你而言,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
    生活中不能缺少热情,对万事万物的热情。如果失去了热情,人就成了行尸走肉,世界也会暗淡无光。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年07月10日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年07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