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现代人生的无常与幻灭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颖 参加讨论
滕肖澜《小么事》《上海文学》2010年第2期
    无论对都市题材还是现代中国来说,上海都是个绕不过去的标志性的话题,而因为张爱玲、王安忆等人的珠玉在前,书写这座城市更是需要勇气。滕肖澜凭借有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气质的上海故事,在年轻女作家中脱颖而出,从此让我们怀抱着期待,期待从她的笔下,读出一个更年轻的、新世代的上海。
    这篇中篇新作《小么事》,标题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内容则仍如滕肖澜在大部分小说中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哀怨的情爱故事一样,虽用尽心力却并不圆满如意。滕肖澜的小说一贯擅长亦受到读者喜爱的,是她对都市凡人的描写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但这部小说给人最直接而深刻的印象,却是情节的几度辗转与戏剧性。从一开始父亲顾长荣被天花板砸中,顾怡宁托老同学沈旭帮忙,沈利用开发商千金郑琰琰使郑老板低头,顾沈因此机缘开始了恋情,然而郑琰琰对沈恋慕不改,郑老板的暴力胁迫使沈屈服,顾沈恋情迅速告吹;到大年初一郑老板开发项目中“钉子户”之一的美容院突发火灾,顾长荣成了惟一的生还者,却因为揭露实情卷入官司,开庭当日又遭车祸送命;顾怡宁为阿爹惨死对沈旭和郑家展开报复,用的正是沈旭当初帮助她的老法子。小说的最后,顾家的天花板再度脱落,这次却是顾怡宁被砸中,而且被确诊为粉碎性骨折,郑老板因此啷当入狱。乍一看,这此起彼伏如云霄飞车般的剧情多么像坊间“洒狗血”的社会新闻般的浓墨重彩。这类情节的高度集中,虽最能直接有力地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但凑巧的情节太多、起承转合的铺垫又不够,便自然而然要面对说服力的问题。显然,这些戏剧化的腾挪转移以目前作者的把握能力写来是生硬的。
    然而抛开小说这些戏剧化的表面,那些上海男女的小心思、小机锋,这个并不新鲜的痴男怨女的老故事,却还是有许多动人之处。细节和情绪一直是滕肖澜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细腻的描摹、慢慢的逡巡和停留,显示出她对人物的体贴入微来。如顾怡宁与她父亲的那些生活场景,日常的烟火轻描淡写又丝丝入扣地在她笔下晕染开。小说两次写到顾怡宁在厨房择菜,顾长荣和她琐琐碎碎絮絮叨叨的对话。读起来是再平常不过的,却如白水青菜一般滋味绵长。尤其是过年那一段,顾怡宁麻利地刮鱼鳞,顾长荣怯怯地说话,将上海女人的硬、上海男人的软,父女之间不愿表露却浓酽的亲情,节日的喜庆、相聚的温暖,同时又似诀别一般的清冷,表达得复杂而节制。再如顾怡宁对沈旭,明明已认定你死我活刀刀见血的,却在某些不经意的当口,泄露了心底的缠绵悱恻缱绻不舍,爱恨的纠结更见交手的惨烈和伤心。小说丰沛的细节和情绪都展现了现代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
    小说自天花板的坠落始,到天花板的坠落终,如此兜兜转转,费尽思量,事情恍若转了个圈般回到原点。只是这其中,早已伤痕累累物是人非。有人赔上了性命,有人失落了真心。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顾怡宁数度经历了人生的重大遭遇,领教了人心的深不可测与世事的变化无常。聚散离合是那么轻易,利益与交换让真情变得苍白脆弱。在小说的末尾顾怡宁结婚了,然而这个婚姻并没有让她与读者感到丝毫的欣喜,那不过是她在懂得了现代人生的无常与幻灭后,所能做出的最实际的选择。现实的残酷将人心磨砺得无比坚硬,爱却变得不坚定不纯粹。那么一些些真情夹缠在互耍的心机与怅惘的回想中,却又如游鱼般难以把握与捉摸。沈旭和顾怡宁、顾怡宁和李东,都深陷其中。
    当然,世界还是日新月异地朝前迈进,个人的命运在大时代面前,不过只是件“小么事”罢了。小么事,上海话里“小东西”的意思,既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又为全篇定下了基调。如此惊心动魄的剧情却以平静卑微的“小么事”为题,有着作者特意为之的强烈的对比感。顾与沈分手、顾父横死、顾被天花板砸中、郑老板出事,表面上,人物是处在舞台的中心上演着自己的剧目,实际却更像隐在暗处的命运之手的牵线木偶。于是生死爱恨、悲欢离合,都在一声声“小么事”的轻唤中,变得渺小而淡漠。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28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