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呼吁幻想性写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程永新 参加讨论

    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方面,写作和出版变得格外的容易和轻率;另一方面,文学加速度地边缘化。要实现文学的突围,就只有通过一种幻想性的写作来提振元气,来刺激原创。未来的文学肯定将包含很多种元素,但幻想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
    “幻想性”是艺术的生命,精神产品的特性。新世纪的文学写作趋于集体性低迷状态,表现为处理题材艺术精神的缺乏和对文本结构技巧的轻视。缺乏艺术性,其实就是缺乏幻想性。我们不支持“底层写作”的提出,就是因为它无法解决原创力衰微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幻想性写作呢?莫言的《生死疲劳》将转世的民间传说作为小说的基本框架结构,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将早晨、中午、黄昏象征一个鄂温克女萨满的一生,贾平凹的《秦腔》以一个古老剧种的衰落来展示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两难处境,王朔的《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将故事发生的时空搁置在距今几十年后的某些日子里,这些文本体现了人类精神产品的创新精神,它们是对幻想性写作的最好注解。
    文学需要整合。未来的文学将是开放多元的,一个有出息的写作者,必能汲取网络文学、类型小说、民间传说甚至手机信息的所有资源,将其融进文学艺术的创造过程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许可以说:狭隘意义的纯文学已经死去。替代它的将是一种更丰富、更多元、信息量更大的文学形态。
    原载:《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
    
    原载:《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