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根植泥土就不会失重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洁冰 参加讨论

    青花是我家从前的保姆,我因为母亲身体不好,请她来做护理工的。刚来的时候,这位四十多岁的鲁西南女人穿着本地少有的蓝布褂,头巾在颔下打着结,是山里人常见的那种系法。当时我的长篇小说临近杀青,女主人公还没有合适的名字。这时候听见母亲喊她青花,我心里一动,觉得这个名字虽然普通,却是苏北特色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那种。青花在我家做了半年就走了,听说她男人在外打工出了工伤,需要回去照应。
    在苏北广袤的平原上,有多少棵庄稼,就有多少青花在那里生活。她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年匍匐在土地上劳碌着,她们的手像竹节一般粗凸,她们的脸上总是布满岁月的风霜。她们的青春是极短的,只有那么几年,然后就嫁人、生子、伺候公婆,便再也没有机会打理自己,她们生命的花甚至还没开呢,就迅速枯萎了。而某种程度上,在以流水线的形式批量生产的各类文字里,青花们的影子却如风随形,几近消逝。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度,各种观念在世纪交替时代不断碰撞和裂变,世相百态淤积了丰厚的文学土壤,但在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似乎并不容易触摸到生存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命肌理、闻听到他们的歌哭,乃至嗅到更多来自民间真实、充满粗砺感的烟火气息。时尚之风裹挟着流星雨刮过城市的的每条街巷,少男少女的头发黄了又绿,绿了又黄;香风呓语将一帘幽梦演绎到让人难已消化,却很少有人越过迷离的霓虹灯,将眼睛的余光投到离他们的生活圈子更远的地方。时下大量的低层叙事和文本实验,距离生活的本相依然不近,他们笔下的乡村或农民,或许早已“星星不是那颗星星,月亮不是那个月亮”,而是被异化了的、隔靴搔痒式的借人说事。更兼有一些气色很好的“新概念”农民,其服饰的光鲜,在主流话语上跟时代标高的“接榫合缝”,从标准意义上来说,与现代工业文明蚕食下远离家园的异乡人或城市边缘人早已不是一个概念了。
    这个社会一路势头很猛地前行着,前景看上去有诸多的光明。更多时候,路边上随地而眠的打工者、操着山地口音被城管撵得东奔西走的地摊女人,亦不免让人心生疑惑。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们的悲欢是什么。这些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的青花,青朵,或青枝们,没有金钱和地位,甚至没有尊严,较之于社会上那些功成名就、拥有足够话语权的商界精英,白领女人,他们是如此的卑微、低下,不具有标志性。这样的群体,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已经被我们这个时代有意无意地屏蔽掉了。但他们的存在,不能像小学生做作业一样,看着不爽气的时候用橡皮擦掉。他们一样在这片天空下面生息,劳作,繁衍,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多少个母亲或姐妹之一,人类真实存在的生命范本,漫漶如长河的的文学画廊里,何以能缺失这些人的位置。
    新意识形态的车轮已经辗过半个多世纪,当女性在时代的几经变革中褪掉枷锁,赢得自身所谓的位置后,却从未像当下这样被推向尊重和轻慢的两极。一方面,在以各种现代传媒手段支撑的主流话语平台上,诸多女性气质不俗,侃侃而谈,以女性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在各种场合;另一方面,从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的左上角或右下角,我们也时常看到扫黄打非的快讯、坐台女被劳教的花边新闻。如果我们愿意把目光拉得更长,还会看到在风雨四季的农田里,在路边小吃摊、水果摊或拳头大的树阴底下,那些疲惫到极致的女人,她们的鞋子绽着开花的后跟,她们的脚踝由于长年露在外头,以至于分不清哪些是灰垢,哪里是肤色;而在修车摊的旁边,一位病恹恹的女人半躺在水果摊前的长凳上,吃力地照应着生意和孩子,她的无法为她提供照料的丈夫,正忙着给修补的轮胎充气……这样的家庭,是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一个个底层民众的符号,一道不应该被忽略的风景。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一个诸多观念和言行依然徘徊在原地的社会;一个强调和谐的社会,一个存在各种矛盾的社会。所有这些,作为文学的渊薮,都成为激发我创作长篇小说《青花灿烂》原初的冲动。以平民化的视角,直接切入社会的最低层,揭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改革开放及商品大潮的推动下,性,暴力,金钱以及权欲对苏北底层女子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勾勒一批匍匐在黄土地上的女子众生相,是我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诚然,以我目前的笔力,我只能写出她们中间为数不多的几个,远没有涵盖并提炼出她们的全部。但我理解她们,就像理解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这些社会的弱势群体,她们有的被拐卖,有的被改革的潮头抛到人生的谷底,有的处在性被扭曲的异化状态,每个人都经过挣扎、炙烤,从被动到主动,从毁灭到再生。米兰·昆德拉说过,所谓小说,就是把生活中荒谬的东西揭示给人看。我想自己所能做的,就是以文学的形式传递出我对底层人物个体的悲悯与思考。除此以外,我实在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即便穷尽笔墨,又如何能写尽她们皱纹里深掩的沧桑。
    在创作过程中,曾经有一个始终困扰我的问题,就是书中女主人公青花的人生基调是否太灰色,面对多舛的命运,她的性格里有多少反抗的成分?最终,我选择并尊重了生活的本相。青花浓缩了许多苏北社会底层妇女的形象。因为经济地位低下,她经常无端地被患性无能的男人暴打,最终在社会环境的压力下出轨并离家出走,这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真实的青花们的生存状态,其细节更繁复,冲突更剧烈,也更让人触目惊心。尽管如此,苦难可以拿走青花的一切,却依然磨不掉她内心的棱角。
    我庆幸自己的创作一开始就根植在泥土里。它能让我在任何失重的时候,重新找回感觉。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28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