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走进社会的精神“邮递员”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朱星辰 参加讨论

    对于上世纪末在文坛上刚刚兴起的一股年轻而崭新的创作力量80后而言,十几年的光景已然让他们所处的文学创作氛围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随着文化市场的迅猛发展,80后也在用自己独到的创作方式来迎合这种变化,并试图找到更有利于自己作品生存处境的创作方法。关于80后文学作品的本体,可以从内容与形式双方面进行剖析,而这两者则具备一个共通的特点,即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后现代意识”的烙印。
    可以先从一个宏观的以作家本身为依托的前提下对80后作家进行一个分类:第一大类80后的作家通常从小学习生活氛围比较优越,在褒扬声中长大,幼年及童年得到了积极且肯定的评价,然后他们顺利地读重点大学,出国深造,用严肃的笔调对生活进行诠释,被定义为学院派80后。第二大类的80后作家从小则比较叛逆,对生活观察犀利而敏锐,因此很难得到主流教育系统的认同,于是他们索性放弃校园生活,或者在无奈中就读于自己心目中并不理想的学校或专业,甚至过早地融入社会,用调侃的方式来发泄自身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不满,被定义为草根派80后。两者之间尽管在创作初衷及创作原动力上有所不同,但内容和形式却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
    从内容方面考量,80后作家的作品在尚未成熟时期就出现了一种无中心、无主题的状态,而中心的缺失及边缘化的呈现正是后现代思潮对中心及主题瓦解后所呈现的结果。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80后的成长环境和物质生活水平比照20世纪70年代甚至更早期的作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正是发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段时间,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的同时,80后能见到甚至享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在没有自然灾害、战争以及大面积政党思潮运动的相对平和的环境中,80后只能从小事情,从生活本身去寻找素材进行创作,而个体的生活相对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大进程来说,就是边缘的,琐碎的,拼贴的。这些细枝末节的事件在80后成长的早期通过日记呈现出来,网络成熟以后再以博客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点点先从字数上组成一个宏大而零散的“系列化”叙事群。之所以用这个词汇,则是因为能够清晰地发现80后作家的作品的事件通常不是连贯的,而有些像电视作品中的情景剧,一切需要依靠人物来进行串联,而事件与事件本身并没有一个紧密的因果关系。在事件被零散化的基础上,固然很难形成一个坚实有力的中心,而造成了作品感性因素强大,理性逻辑缺失的局面。
    依然是内容方面,80后作家的作品的题材普遍集中在两个时空,一是现代进行时,以第一人称“我”为中心,形成一种自传体的叙述方式;二是一个不定的虚幻时空,可以没有具体时间,也可以没有具体空间,对时间和空间的描述都是笼统而模糊的,这恰恰又是后现代思潮的一种体现。根据这两个时空所带来的叙事内容本身,则会贯穿着这样几个常见的元素:性爱、无所谓、郁闷、不知所措、不屑一顾。对这一系列蓝调色彩情绪的模写,有些是积极的享受,而有些却是消极的放纵。张悦然的《嫁衣》是一部比较经典的女性80后学院派作品,文字的功底毫无疑问被誉为80后的佼佼者,在这部讲述一个女生在婚前出现的种种状况的作品中,是很难从文字本身中总结出那么一两件有因果、有逻辑的事件的,多数是感受性的东西,甚至对往事的回忆也成为了一种感受,即便这部作品有一种调侃及无所谓的意味,但是笔调却是极其严肃的,这就涉及到了80后作品的形式。而单从内容上来看,我们却依然能够在这部作品中找寻到一种积极的东西,甚至可以叫做一种美好的希望,即对美本身的向往。80后在表层无所谓、不在乎的文字掩护下,内心深处是非常希望能够让自己作品中的主人公做到主流社会所期望的那个状态。而其他80后作家的作品也能够比较清晰地突现这个规律,非主流及叛逆者都有着悲哀的结局,尽管作者对非主流和叛逆者显示出在文字上的认同,甚至称赞,但是潜意识里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状态,否则就不会冠以消极的结局。从这点上看,80后的文学作品同第六代导演的早期作品有那么几分相像。
    再来谈谈形式,80后作家作品的形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个方面是文字本身的一种状态,另一个方面则是作品本身的组成规律,先来说前者:80后文字本身的状态通常体现为创作上的风格样式,张悦然式的严肃、郭敬明式的非主流及韩寒式的犀利构成了80后作家中最典型的三种文风,而这三种文风的形成根源又恰好是三个人成长的不同经历及生活的不同环境所造成的。以张悦然为例,出身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她一直就读于重点大学,然后出国深造,所走的路线显然是主流社会对青年所认同的路线,她的成长轨迹是比较“规矩”的,所以她的笔墨也是“规矩”的,尽管其作品中会出现不“规矩”的内容,但是文风却非常传统,她的作品也会比较频繁地在严肃文学期刊如《收获》《中国作家》等中出现。而严肃、非主流及犀利的风格发展到极致则会形成未来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再来说80后作家作品本身的组成规律,这一点在前面已经稍有涉及,即板块式的结构,同一个人物可能在一部完整的作品中经历一系列不同的事件,事件和事件之间偶尔会有因果联系,但是独立出来也不为过。这样的形式是比较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首先阅读起来就比较轻松,其次即便没有连贯的读完,也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进行重读,基本不影响阅读效果,因为中心和主线是缺失的,由众多边缘板块组成的80后作品不论怎么读,都不会出现内容上的误解。需要补充的还有一个形式上的特质,就是80后作家的作品会用大量的笔墨去描述一段情绪上的感性东西,而不会用过多的笔墨去描述一个事件本身,事件是两笔迅速带过的,情感却是众多墨水慢慢渗透的。
    以上是对80后作家作品特性的一个简单剖析,并不否认会有一些例外出现,但是这一系列特质却是时代烙印的浓缩,是一个时代赋予文本的一种精神。无疑,80后作家在书面上担当了这一种精神走进社会的“邮递员”。
    原载:《文艺报》2010年06月09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6月0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