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评论》问世,正值上海的世博年。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展品向人们显示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硬件,而且应该是一种理念,“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软实力)。像历届世博会一样,展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 不过,上海世博会上最大的展品,是我国国民的素质。与奥运会相比,世博会历时更长,国民素质经受考验的时间也更长。我们在面对百年未遇的机遇时,也面对着百年未遇的挑战。我国的国民素质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在扩大。30年前,我国的经济几乎跌到了低谷,而现在离顶峰已不太遥远。中国人民确实站起来了。但今天,我国的国民素质是不是跌到了低谷了!?我们能不能花30年时间把国民素质提高到世界水平?提高到与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相称的水平,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站得更直、站得更稳? 提高国民素质,要靠教育,靠法制,也要靠舆论。《蓝色评论》正是这样的舆论。笔者每天会收到七八种报刊,不可能什么都看。但只要在国内,《联合时报》上潘真的“蓝色评论”专栏是必看的。因为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敢于讲真话,敢于针砭时弊。百余篇专栏文章中,她写得最多的是教育。批评现行的教育制度,为国家的未来担忧。如《应试,中国人心头之痛》《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人才吗》《作文抄袭事关民族未来》《校园暴力同样事关民族未来》《“应试作文”影响人生质量》《不敢“试水”高考作文》《最牵挂教育》《这样的语文,不考也罢》等,都是观点相当鲜明的评论,不人云亦云,言人所未言。 由于长期在时政类报纸当记者,作者还写下不少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如《“两会”的体温》《我们今天怎样做记者》《我投了崔永元一票》《为官的境界》《说话、读稿子与会风、文风》《公认的缺点?》《重建媒体的善意》《无事就是本事?》《重新学会讲心里话》《正常话语之难》《“白话运动”之下的基层话语》《预算案,该不该看得懂》……光读这些标题,就足以使人激动起来了。 作者也写世博,同样角度独特,富于批判性和建设性。2008年10月写的《苦苦等待一条消息》,说的是我国参加西班牙世博会没有得奖,国内媒体对此竟不作报道。作者问:“正在轰轰烈烈迎下一届世博的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正视这一届的铩羽而归?为什么面对别人的成功竟作鸵鸟状?”她写道:“苦苦等待一条消息,实在是期望中国真正拥有泱泱大国的心态——不惮承认人家比我强,敢于参与国际竞争,服从游戏规则,败不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胜不骄、从胜利中总结经验,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新闻界的同行朋友对作者说,凭《苦苦等待》和另一篇《“倒钩”出没》,她可以在上海新闻史上留下名字。其实,潘真已经在上海新闻史上留下名字了。2009年,她获得了上海新闻记者的最高奖项——上海长江新闻奖。同年,她又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本《蓝色评论》,有论者称之为“议政散文”,可以说是作家兼记者潘真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 我作为复旦前校长,真为复旦有这样出色的校友而骄傲。 (《蓝色评论》潘真/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原载:文学报 2010年06月04日 原载:文学报2010年06月0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