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在底层发现善和美——评王保忠短篇小说集《尘根》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段崇轩 参加讨论
偏居晋北一隅的青年作家王保忠,越来越受到了文坛和读者的青睐、喜爱。
    王保忠是一个起步很早,创作勤奋的作家。他的《张树的最后生活》,在《小说选刊》转载,随后获得“2004-2006年度赵树理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作品刻画一个卑微而善良的普通农民,在现实困境中的被侮辱和被毁灭,显示了作者对底层社会和人物的把握能力。由此,保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也坚定了他主攻短篇小说的决心。之后,保忠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井喷”态势,五六年来短篇小说接连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权威选刊转载,标志着他已走向成熟,进入了一个稳定的高产期。《前夫》和《长城别》,代表了他近年来的创作风貌和水准。前者逼真地展现了一个农村女性细腻而博大的精神情感世界,后者强烈地比照了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同的人生状态,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入反思。保忠对底层社会和人生的洞察,特别是对那种真、善、美的发现,是他看到了深藏在民间生活中的这些“古董”,正是民族和人类进步的“火种”,是人类任何时代都需要的精神元素。亘古而弥新。他要用它点燃现实生活的希望,照亮人们前行的路途。
    精心塑造具有质朴、善良、宽厚、仁爱精神品格的底层人物形象,是王保忠小说最突出、最动人的艺术特色。当前的底层文学,硕果累累,方兴未艾。但有一个严重的缺憾是普遍忽视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那么多优秀作品,能让我们记住的人物有几个呢?保忠对这种现象很有看法,他说:“我们对技术热情了,而恰恰冷淡甚至忽略了最该表现的‘人’。文学说到底还是人学,这可能很功利,但是我还是要说,忽略了人,再这学那学都没用,一点用都没有。”(王保忠:《尘根·文学应该温暖世界》)因此,保忠对人物塑造有着高度的自觉。他对底层社会各种各样人物的谙熟,成为他写人的丰厚资源。运用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方法并借鉴西方的现代手法,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在有限的空间,雕塑出一个大写的人物——伦理道德层面的独特人物形象来。这大约就是王保忠塑造人物的“绝活”吧。保忠写了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有农村的年轻姑娘、中年妇女、老辈农民、进城农民工、村干部、学校教师、乡镇干部、企业老板等等。这些形象单纯、逼真、坚实,有些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意义。是一种货真价实的短篇小说人物。但他最出色的有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农村中的青年、中年女性形象。《长城别》中的女教师巧枝,是在一种对比中显示出她的美好人情人性来的。从城里来的摄影师和女模特,他们对名利的追逐,在情欲上的放纵,精神生活上的空虚;强烈地反衬出巧珍以及他的丈夫,置身底层而乐天知命、职业卑微而矢志不渝、家境贫困而温暖踏实的生存状态。保忠在城里人和乡下人两种不同人生状态的比照中,否定了外表华丽而内里虚无的现代人生,肯定了物质虽寡而精神丰富、不断进取的传统人生。这也许是一种偏激,但却揭示了生活的某种真谛。另一类人物是农村中的老一辈农民。如果说保忠笔下的女性形象带一点“理想化”色彩的话,那么他的老一辈人物则多一点现实性、多一点理性分析,更富有社会内涵。《张树的最后生活》中的张树,因取悦卖东西的女人和花钱去找小姐,在养老院和村人眼里成为不光彩的角色。其实他一直想做一个安分守己、以苦为生的放羊汉。他把卖东西的女人当作“梦中情人”,绝不想也不敢去冒犯她。他找小姐是受了别人的怂恿。这是一个诚实、勤劳、善良、厚道的典型农民,是贫困、压抑的生存环境、以及他内心的情感需求,促使他走上了悲剧道路。保忠对这一人物寄寓了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在小说的叙事角度和方法上,保忠潜心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路子。就是把叙事者(作者)的讲述化入全部情节和人物中,以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发展为主干,熔故事推进、人物活动、环境展开为一炉。叙事语调一以贯之,视角自由转换,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社会和人生,形成一种朴素、流畅、变幻、深切的叙述风格。
    原载:《文学报》2010-08-05
    
    原载:《文学报》2010-08-0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