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固守与创新——评《你在高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亦 参加讨论

    《你在高原》出版前,张炜已经出版了《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刺猬歌》《丑行与浪漫》等长篇小说和《芦青河告诉我》《秋天的愤怒》《美妙雨夜》等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的故事和《你在高原》的故事一样,都来自东部半岛,来自作者心中的“那片平原”。这样算起来,张炜的“东部平原”已经产生了十七八部长篇、几十部中篇和上百篇短篇小说。如此惊人的高产,不免引起人们的疑问:同一个领域果真能产生那么多作品?会不会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曾有人指责美国高产作家索尔·贝娄重复写作,对此贝娄并不争辩,他用自嘲的口吻说,我并没重复任何人,我重复的是我自己的心。事实证明,贝娄连自己也没重复,他的貌似重复的作品其实包含了不同的命题,自然,明眼人不必费力就可以看出来。另一位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以“约克纳帕塔法”的杰弗生镇为背景,创作出了由十五部长篇和几十个短篇小说组成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在这个世系中,长短篇各自独立,彼此又有些衔接和连带关系,主要人物会在不同的作品中穿插出现。从文学表现形式上看,《你在高原》更接近这一书系。但《你在高原》与贝娄和福克纳的作品都有不同:在形式和内容的融会中,在时代与历史的渗透中,在本土化和世界性的互换中,《你在高原》又有新的拓展。也许这意味着中国文学又悄悄地向前迈出了一小步。
    《你在高原》是一部极具实验性的长河小说。所谓实验,就是作者走出了前人没走过的路,奉献了前人没有创作过的作品。《你在高原》对前人的经验有所借鉴,但更在创新,全书450万字可以看作主人公“我”(宁伽)的一场内心独白,其他几十个、上百个人物出场时,“我”依然在场,“我”是所有故事的亲历者和讲述者,“我”的视角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其他人物的定位和结局。如果故事局限在“东部平原”的某个村镇,碰巧“我”又是村镇的一员,这可能没有太大难度,但《你在高原》的故事发生在“东部平原”的角角落落,发生在平原之外的海滨城市和内陆城市。“我”虽然出生在这片平原上,但现在早已离开。“我”的心跟这片土地息息相关,但“我”却不属于它。“我”是个访问者,是个游走者,或者就是一个“流浪汉”。只不过,这种带有自我放逐式的流浪,正是“我”拯救灵魂的必要措施,而全景式的“东部平原”正是“我”永不厌弃的家园。“东部平原”上,千奇百怪的故事层出不穷,各等“异人”异事数不胜数。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七彩世界里,“我”既在其中,又在其外,“我”是一个看不见的人物,“我”又无处不在。这是一种高超的结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提升了整部作品的品质。
    “我”让人感触最深的还是他的独特性。他是一个引领者、一个导游,他将带领你走进“那片平原”,走进一个个村镇,走进荒野里破败的茅屋,走进矿井的黑暗工棚,走进古堡,走进神话和历史。他又是一个解说者,他用自己的学识和见解,破译了一个个难解的历史谜题。他更是一个思想者,在他的潜意识里,一个无比重大的命题时刻闪现:人类的出路何在?这种深层的意识流动并不玄妙,也不艰涩,大部分时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在一定范围里很有节制地进行。他的这种独特性,时常淹没在“东部平原”的共性中,使他隐身于人群和旷野。这是一个少有的文学形象,这个“我”有阔大的视野,更有超人的勇力。
    《你在高原》全十部小说埋下了一个贯彻始终的大故事,在每一部小说里都有一个中心事件,这不仅与他过去所有的作品有所不同,也远离了我们的文学传统,但整个作品又处处闪耀着传统叙事的无限魅力。三言两语,便可勾勒一个人物,一个细节则能绘出一幅乡村风俗画。“异人”、“魂魂收集者”、“独蛋老荒”、乡村半仙、沙妖、合欢仙子等等,就是这张风俗画上的精灵。我能感觉到整部作品里弥漫的浓烈乡土气息,这气息一再告诉我“东部平原”的故事是现实的、也是浪漫的,是民俗的、也是文化的。凡此种种,都源自作者的一种内在动力,这动力就是革新和创造。他要用全新的文学形式和理念重塑一个“东部平原”。这里,“东部平原”已经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已经成了一种文学景观、一种文化现象。
    《你在高原》的创新还表现在精巧的文本结构上,章节排列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使得整部小说都能在作者的严密操控中,众多人物和场景,众多细节和故事都任作者随意铺陈。没有雷同的角色,没有类似的场景,更没有重复的细节。每个人物都在表演自己的故事和人生,每个场景都在加深你对“东部平原”的认识和理解。螺旋式的进发、多点式的透视、神秘惊悚氛围的渲染,织成了一张“东部平原”的大网,在这张大网下,激流翻涌,鱼虾蹿动,无论你从哪里下手,都会大有斩获。
    在所有章节安排上,有三个章节的题目值得注意,一是“驳夤夜书”,一是“得一词条”,一是“自传片断”。“驳夤夜书”几乎出现在《人的杂志》的每一章,这些看似与故事无关的内容,实际是隐于书中的某些“独白”,这种独白有非常规范的句式,还有非常缜密的逻辑与推理,他把几种截然相反或相近的观点摆在一起,让读者思考和评说。“得一词条”和“自传片断”同时在《海客谈瀛洲》中交替出现,这是一种有意思的现象。“自传片断”讲述了一个现代人的历史,基本属于刻画人物的范畴;“得一词条”就不一定写人物,它围绕整部小说的中心,时而描写一个地名,如桑岛、稷门、徐村,时而又写一个事件,如斋戒、登瀛等。“得一词条”的设置,是创作《海客谈瀛洲》的必然选择,要想把一个几千年前的事件写得有声有色,把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找对找准,就必须在写作手法上下一番功夫。“得一词条”和“自传片断”的运用,让故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上下驰骋,收放自如。这不仅显示了作者深厚全面的文学功力,也预示了《你在高原》的全面创新。
    原载:《文艺报》2010年08月11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8月1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