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评论语言更加大众化些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房向东 参加讨论

    现在学者的学问是大为精深了,精深到常常让人看不懂的程度。读目下一些学问家的文章,我看了几行甚至几十行还是不知所云。于是我想,像我这样所谓的读书人都看不懂的东西,一般的读者能看得懂吗?如此,我甚至怀疑自己的理解力了。因了怀疑,我不得不向自己挑战,把著名学者几段看不懂的话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喔,突然懂了,说的不就是一个老问题吗?敝人茅塞顿开,原来,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玄化,这就是某些人的学问。
    这种的表述方式,在高校的学术刊物中真是俯拾即是。我随便打开一本,扑面而来的就有这样的标题《后儒家:以现代化超越前现代》,随便切入一段:“……后儒家实际上是试图凭借以儒家仁爱观念为基础的普遍主义架构,消解以传统儒家孝悌观念为基础的特殊主义架构……”什么是“后儒家”?什么是“前现代”?什么是学理意义上的“消解”和“架构”?又什么是“特殊主义”?所有的概念一无规范,装作很有学问的样子。这类论文的学问就在于让人看不懂。都让你看懂了,怎么体现我有学问?这还算好的了,虽然表述得古怪,但硬着头皮看,勉强看得懂。我觉得,鲁迅的文章是不好懂的,但一些教授、博导的文章,要比鲁迅作品本身更让人费神。我们来看两段已经是“大学者”的某先生对鲁迅有关问题的阐述。在谈到鲁迅的反传统问题时,他是这样表述的:“一方面,由于在‘反传统’的过程中确认了自己与传统的关系,因此,‘反传统’的最终表达形式就是对自我的否定;这是一种‘原罪’式的自我意识,它把在社会生活中的‘反传统’同时作为一种‘自我救赎’的内在冲动。”在论述鲁迅的尴尬处境时,这位学者是这样表述的:鲁迅“不仅‘在’而‘不属于’一个社会,而且‘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他要阐述的道理并不复杂,无非是鲁迅的矛盾性,但为什么要把它搞得如此玄乎呢?也许在这些学者看来,不玄乎不足以成为学问;而在我看来,其实是不玄乎不足以吓唬人。
    有话不好好说,这在中国是有传统的。几千年来,中国人日常用语与书面用语属于两套语言系统。古代士大夫的日常对话,用的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文言文。但他们的文章就是属于玄化的文言文,以让人看不懂为终极追求。新文化运动以后,胡适提倡用白话文写作,极大程度地扫除了阅读障碍,让文化不再成为士大夫的专用工具,使得普通的青年人稍事学习,就能掌握语言工具,也使民主与科学的启蒙,很快成燎原之势。胡适的文章、鲁迅的文章,都是让人看得懂的,鲁迅在说一件办不到的事情时,说这种人是要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这多形象!这样的例子,在鲁迅的作品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鲁迅著作中,绝对没有“架构”和“消解”之类面目可憎的怪话。
    中午逛书店,看到东方出版社的“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一口气买下了陈衡哲的《西洋史》、蒋百里的《欧洲文艺复兴史》、高一涵的《欧洲政治思想史》、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同时,还买了团结出版社的“民国珍本丛刊”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老实说,我家里已经有了这几本书的同类书,为什么要买呢,最大的理由就是这些书是真学问,表述得都非常平白,没有任何复杂玄化的东西。以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为例,总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剿夷与抚夷”,是关于鸦片战争的;第二章是“洪秀全与曾国藩”,这内容就不用说了;第三章是“自强及失败”;第四章是“瓜分及民族复兴”,内容也是一目了然的。细想想,近代史的主要内容也就这几条脉络,看我们现在出版的博导们的著作,轰轰烈烈,煞有介事极了,但是,经常连脉络或框架结构(“架构”?)都搞不清楚,甚至还是抄来抄去的。再看蒋著的开首:“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有了联系,但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的一时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可比。”这是百分之百的人人可懂的大白话,但同时通过对比,立即指出了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境况。我今天所购的书,其他各本,一律不搞古怪,平白如话。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公认的最难懂的书之一,他为什么要把书写得“令人费解的晦涩”呢?亨利希·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主要著作,……这部书之所以拖延了很久才为人公认,其原因可能在于它那不寻常的形式和它那拙劣的文体,关于后者,康德比其他任何哲学家都该受到更多的责难;……然而康德为什么用那样灰色、枯燥乏味的包装纸一般的文体,来写《纯粹理性批判》呢?我相信,那是因为康德摒弃了笛卡尔、莱布尼茨、伏尔泰的数学形式之后,害怕如果用轻松愉快迎合口味的笔调来叙述这门科学,会有损于这门科学的尊严。所以他才赋予它一种僵硬的、抽象的形式,这种形式冷漠地拒绝了较低智能阶层的人们来接近它。他想和当时那些力求平易近人的通俗哲学家们严格地区分开来,并且给他的思想穿上一种宫廷般冷淡的公文用语的外衣。在这件事上康德充分表现了他的市侩气质。
    思想总是朴素的。思想不需要外衣。活的思想让它的读者直达心灵。我想,康德的文章虽然也穿上了外衣,但它里面还是有深刻的思想——这也不足以证明他这件外衣穿得对,正如海涅所说,这件外衣只是表现了他的“市侩气质”。假如他不穿这让人生厌的外衣,他的思想将更有光彩——而我们当今的不少学问家,是内里空空,不得不求助于复杂玄化的东西,还是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表达吧:银样镴枪空牌头,绣花枕头一包草。
    原载:《文艺报》2010年08月09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8月0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