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缩影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谢东升 袁琳 参加讨论

    文学史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黄曼君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1月22日不幸去世。我们在哀恸之余,重新瞩望先生的学术道路、精神品格,将其馈赠的丰厚精神遗产传扬下去,并谨以此表达沉痛的悼念之情!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领域,黄曼君先生声名卓著。先生的学术生涯始于50年代末,因参与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工作而知名。他的代表作有《论沙汀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与新文学主潮》《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等,另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等。这一系列分量厚重的学术论著,充分展示出了先生深邃的史家眼光、丰沛的人文情怀,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也凸显了先生鲜明的治学品格。
    黄曼君先生具有宏阔的学术视阈和新锐独到的学术眼光。黄先生学术主攻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从这两个领域来看,他既能研治文学史,又能融通文艺理论。这种深厚的知识底蕴,避免了一般文学研究格局狭小、条块分割的弊病,他能够把坚实的文学史知识和理论上的穿透融为一体,他的研究具有大气恢弘的学术气象。黄先生早期的第一本专著《论沙汀的现实主义创作》,不仅详细考察了沙汀艺术创作的历程,对其艺术优长作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更从理论的层面,对当时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现实主义问题作了阐发,这种建立在扎实个案考辨和理论提升的学术路向,在他晚年的论著里依然可以追寻到踪迹。此外,以研究对象而论,黄先生不仅关注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学经典作家,更在古稀之年,较多关注新时期当代小说,在文化诗学的理论烛照下,作出了精到的艺术判断和解读。黄先生涉足的学术领域穿越了古代、现代、当代界限,熔铸古今中西文论话语,又瞩目两岸三地,他和享誉华语文学界的诗人余光中结为莫逆之交,在学界传为佳话。
    黄先生善于吸纳各种新理论、新思潮,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学术品格。从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到“创造性转换”、“经典传承”、“范式论”等新锐命题,他保持了浓厚的理论兴趣和敏锐的学术眼光,在不同时期都推出了颇有影响的学术成果。黄先生之所以能够在文学研究领域取得诸多丰硕的成果,是和他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分不开的。这在早期可能成为潜隐在研究之后的无意识追求,经过长期的学术实践,则化为一种自觉、严整的方法建构。他善于将研究对象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加以考察,做到了“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统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注意到历史的原生态,回到历史的原初语境,“作家作品放在历史潮流中去考察、定位,要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与前后左右的关系,不要急于作结论,要将观点寓于史的叙述之中,由史见论”。这种深邃的历史感,保证了文学研究的史学品格,重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文化维度,在多维视角的观照下,使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考察推向深入。在研究格局上,黄先生的研究既以宏阔缜密的逻辑思辨见长,又不乏深入细致的个案考察,呈现出理性精神和审美感悟圆融的张力,最终臻于学术研究的上乘境界。
    在学术路向上,黄曼君先生做到了由体验性研究向体系性研究、微观局部研究向宏观整体性研究、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研究的方向发展。源于深厚的理论素养,他是一位在研究中既能进入具体的问题场景探析,又有足够的理论底气对文学史乃至学术史进行思想穿透的一代学人。在单个研究对象上,以不厌其烦地多方搜求、考辨、爬梳资料,将学术工作建立个扎实可靠的资料基础上。另一方面,他又能对整个现代文学学科研究进行宏观反思,提出了文学研究范式转换、经典承传、传文学统资源的追寻等深远影响的命题,这些论域具有学术史、文化史的宏阔视野,也标示了黄先生从事学术研究达到的境界。
    他致力于建构“诗、思、史”融通的文学研究范式。黄先生认为:“文学教育与研究中,以诗性为核心,做到诗、思、史的交融与结合,并化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才能永葆学术青春。”这既是一种自我期待,又以其扎实的学术成果为这种文学研究范式作了注解。同时,黄先生还是颇具才情的诗人。他在从事学术研究之余,也进行诗歌创作。这种健全的文化人格,也熔铸到了他的学术研究中。他善于将严格的学理逻辑演绎和审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较早地突破了文学研究中单一的政治、历史、文化的维度,而注重文学回归自身的审美维度。这种将学术和才情、生命打成一片的治学风格独具魅力。
    黄先生一生以学术为志业,为快乐,在他的学生圈内流传着种种因他痴迷学术而造成的佳话。即使在退休后,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学术激情,自2002年起,七旬高龄的黄先生又爆发了令年轻学子瞠目的学术创造力,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新华文摘》等全国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刊物发表或转载。先生以自己一生献身于钟爱的学术事业,这种精进不息、死而后已的学术精神,也成为鞭策后学的精神动力。黄先生的学术道路,几乎浓缩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历史进程,他以自己不竭的创造力实现着高远的学术追求,收获了丰厚优质的学术成果,也给后辈学人树立起执著精进、视学术为生命的精神品格。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01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0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