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成功的跨越——由《母系氏家》谈李骏虎小说创作的转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杨占平 参加讨论

    2009年对于李骏虎来说,是值得记忆的年份。这一年,他如愿获得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青年作家最高奖“庄重文文学奖”。这是山西文坛青年作家继1988年张石山,1993年李锐、张平、吕新4位作家之后,16年以来再次获得此项文学大奖。李骏虎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凭借的是他无可争辩的创作实绩和他在全国青年作家中的影响力,正如该奖项评委会在评语中所说的:“李骏虎开始文学创作已有十几年,他的创作势头一路走高,尽显其写作才华,面世的各种体裁的作品达200多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及评论随笔集多部。为了获取创作素材,扩大知识面和生活积累,李骏虎到县里挂职,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李骏虎用小说的方式为同龄人画像。他对同龄人的生存态度、思维方式、情感特点体验得特别深刻。他努力表现一代人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轨迹。他能从司空见惯的普通生活中,发现人生的内涵,悟出生活的本质。他的小说中充满许多闪烁着智慧的细节,许多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
    李骏虎的创作实绩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出版有长篇小说《奋斗期的爱情》、《公司春秋》、《婚姻之痒》,中短篇小说集《李骏虎小说选》(上下卷),评论随笔集《比南方更南》,还有大量散见于全国重要文学期刊上的小说、散文、评论等等,在创作实力雄厚的山西文坛打下一片天地,获得过第四届“山西新世纪文学奖”。同时,李骏虎在全国文学界也已经崭露头角,不少有影响的文学刊物和出版社跟他约稿。在网上,李骏虎作品的点击率也相当高,比如,长篇小说《婚姻之痒》没有正式出版之前还在网上连载时,“一直跟读的读者数十万”。(《婚姻之痒·后记》)
    获奖之后的李骏虎,并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在创作上怠慢起来,而是把获奖作为动力,激发起新一轮写作热情,发表了中篇小说《五福临门》等,特别是把此前写出初稿的长篇小说《母系氏家》,作了全面、详细的修改和补充,使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品格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全新的《母系氏家》、一部值得咀嚼玩味的长篇小说、一部标志着李骏虎新的创作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可以说,这是李骏虎创作生涯中的一次成功的跨越。
    我之所以把《母系氏家》定性为李骏虎的跨越之作,是缘于此前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奋斗期的爱情》、《公司春秋》、《婚姻之痒》,和中短篇小说集《李骏虎小说选》里所收的中短篇小说,在题材选择和主题方向上,他都是在用小说的方式为同龄人画像。应当说,从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出,李骏虎确实对同龄人的生存态度、思维方式、情感特点体验的特别深刻,因为他与同龄人都是“文革”之后出生的一代人,也即现在人们通常说的“七O后”,他们没有沉重的历史重负,没有坎坷的人生体验。然而,他们却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轨迹;或许他们的人生态度让老一辈人难以接受,却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奋斗期的爱情》,是一部耐读、耐看、耐人寻味的作品。可以说,李骏虎是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为基础,构思这部小说的,从主人公李乐身上,我能够感受到他的许多影子。如果说写作《奋斗期的爱情》时期的李骏虎还是走在城市边缘上,那么,短篇小说《把游戏进行到底》、《流氓兔》、《解决》等,则表明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城市主流社会。像《把游戏进行到底》中的李乐,已经与《奋斗期的爱情》中的李乐有了本质上的不同。此时的李乐是一位典型的城市青年一族,不再为生存奋斗,不再把爱情看得多么神圣,他是有妇之夫,却与有夫之妇齐丽来往密切;他们都没有离婚的打算,追求的是一种情感游戏或精神寄托。应当说,像李乐这样的城市青年,非常普遍,是一种世纪之初的人生态度。我能感觉到,李骏虎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展示这些城市青年的人生态度时,在一种非常客观、非常自然的叙述中,包含着许多文化的、哲理的、伦理的内质,留给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长篇小说《公司春秋》的写作构思,李骏虎仍然是以同龄人的人生体验为基础,从主人公邵儿身上,读者能够明显感受到七十年代出生人的特征。到了《婚姻之痒》的问世,标志着李骏虎的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期。从题材上看,继续是在为同龄人画像。作品中的主角马小波、庄丽以及他们周围的人物,都是李骏虎的同龄人,这些同龄人随着李骏虎的成熟而成熟。正是因为对同龄人的思维特点、生活方式、处事原则等等的极其熟稔,所以,李骏虎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显得是那样游刃有余,他已经能够把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物的独特理解,艺术化地表现到作品中,让读者的情绪随着他的叙述而完全进入他所设置的故事中。
    为同龄人画像的写作,对于李骏虎而言,或许还可以继续写下去,“七O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支撑力量,无论在政界、军界、商界还是学术界、文化界,越来越多的“七O后”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不断创造着令人称道的业绩;他们的经历同样在创造着丰富的故事,广阔的写作题材,靠着李骏虎的敏锐观察力和理解力,自然是能够有写不完的小说的。然而,李骏虎不是一个默守陈规的写手,他要做不断开拓创新的作家。他感觉到继续写同龄人很难避免重复过去的尴尬,表现的人生世界比较狭窄一些,展示艺术探索的天地不够大。因此,他在寻求突破自己、跨越过去的路子。幸运的是,他获得了下到一个县里挂职体验生活的机会。李骏虎学习赵树理、马烽等老作家当年挂职生活的经验,不做走马观花的旁观者,而是实心实意地融入到当地干部和群众中,担负上县里好几条重要战线的领导者与决策人,工作量很大,责任也很重,他暂时放下写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而繁重的工作中,他想轻松都没有可能。三年下来,李骏虎虽然写作数量少了许多,却获取到无尽的创作素材,社会知识面和生活积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作上突破自己、跨越过去就成了必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挂职岁月对于我来说非常珍贵,可以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念。那段经历是美好而又刻骨铭心的,我经历过热火朝天的建设,也目睹了苍凉的落幕。挂职对于我对于社会和人心的认知是深刻的,对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对人间冷暖的体验是切肤的;同时,我对现实也产生了很多的思考。”
    之后,省作协又送李骏虎到鲁迅文学院学习了近半年,这让他从理论上吸取到丰富营养,文学观念和理论素养有了很大提高。他自己的感受是:“我一直觉得当下的小说创作过于快餐化和功利化,作家的创作丧失了对艺术品格的追求,更多的是复述现实、制造故事。其实小说应该警惕故事,对于小说来说故事不过是一个‘核’,而小说的力量更多的来自于细节。我觉得作家应该重拾重视人物的老传统,学习雨果、哈代这些大师在人物塑造上不偷懒、不讨巧的‘笨’办法、‘笨’精神,敢于直面人的精神世界,并甘于用最笨、最费劲的方法去展示他精神世界的全部和与之相关联的外部世界。好的小说作品,往往通过一个人的眼睛和心灵去看世界,通过对一个人生命轨迹的表现,去展现整个人类的命运,比如说《悲惨世界》、《德伯家的苔丝》等。从中国小说的源头来说,重传奇、轻命运,重人物、轻人性;后来我们学习了西方经典,会写命运了,也会写人性了,但是,我们还是没太学会写人,写人的精神世界。在世界文学大交流的今天,我们要学会在保持中国气派的前提下,加强作品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引自李骏虎《答〈山西日报〉记者问》)
    经过挂职生活的磨砺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加上已经跨过了而立之年,李骏虎的生活习惯和处事能力逐渐老练,小说创作自然走向了驾轻就熟境界。在这种状态下,他开始了《母系氏家》的写作。可以说,李骏虎把他挂职生活的感受和新的文学观念,都体现在《母系氏家》之中了。《母系氏家》的笔触完全从为同龄人画像和表达对城市生活个人体验上跳了出来,转到了探究中国乡村女性内心世界和描摹乡村风俗画卷上。作品中倾力描写的兰英、红芳、秀娟二代三个乡村女性的生活方式与态度,真实地折射出现代中国社会里乡村女性的命运遭际。她们既不是有远大理想和追求的令人尊敬的模范人物,也不是卑鄙无耻令人反感的落后角色,她们就是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活生生的人,她们的生存环境和时代特征决定了她们的所作所为只能是那样而不是别样。她们的个性非常鲜明,比如兰英的善于心计,红芳的憨厚直率,秀娟的固执内向,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这几个女性生动形象的话语、行为、心态,呈现出一幅幅清明上河图般的乡村风俗画景象。他们生活得并不是多么美好的、富裕的,也不是多么愚昧的、贫穷的,跟大多数中国的乡村一样过着轮回日月的日子;然而,他们有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当然也有自己的痛苦与麻烦,可他们都能够从容地应对,能够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文学内涵。
    《母系氏家》在艺术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李骏虎叙述方式的成功。这种成功是一种有独特个性、有创新意义,将叙述与结构、与细节融为一体的成功。可以说,整个故事的叙述节奏做到了几乎无懈可击的程度,无论是对现实状态的描述,还是对以往事情的追叙,或者是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都是那样地自然顺畅,该详写之处决不偷工减料,比如写到兰英与公社秘书偷情时,两人的渴望却又紧张的心理,是那样真切,那样细腻,将两人的性格特征展示得一览无余;该简略之处决不冗长繁琐,比如有一些年代过渡期,就用几句话带过,让读者感觉到时代已经前进了就够了,不去做过多的交代。可以说,故事整体的力量,细节描写的魅力,语言丰富的张力,思想内涵的冲击力,等等,都得到了充分发挥,让读者不能不有一种阅读时的愉悦享受;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女性情感、乡村社会等问题的多方位思考。
    有人说,李骏虎有写小说的天赋,从他的作品中自然能够读出这一点;不过,我感觉,这并不是李骏虎小说写作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因为,如果没有一点天赋,他根本就写不出小说来。我强调的是,李骏虎的勤奋与悟性,才是成就他创作成功的核心。从一些关于他的访谈文章中就可以看到,他阅读过许许多多能够找到的文学作品,包括《红楼梦》等经典文学名著,昆德拉、博尔赫斯、杰克·伦敦、马尔克斯、哈代、福克纳等外国名家名作,王小波等国内当今影响很大名家的作品。看得出,这些作家作品的思想深刻性和艺术独特性,已经渗透到了李骏虎的整个创作过程,他在回答《山西日报》记者问题时就坦言,自己写作《母系氏家》时,就是要“学习哈代小说里人心与自然浑然一体,用自然风景烘托人心,又用人心去考量风景的笔力,并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刻画人物的简约传神之美。”事实上,李骏虎在成名前,也曾经尝过许多退稿的味道,但他却能够坚持不懈地写下去,这些都是他的勤奋。而他的悟性,则表现在能从司空见惯的普通生活中,发现人生的内涵,悟出生活的本质。像《母系氏家》小说中的许多闪烁着智慧的细节,许多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许多质朴却内涵丰富的语言,没有他的独特悟性,是写不出来的。
    从李骏虎小说创作成功跨越的事实,来看待当今国内小说创作状态,我以为,作家能够写出让普通人拿起来就放不下并且不低俗的小说不容易,能够写出让读者和评论家都看好的小说尤其难。不过,难并不是不可能,这要作家拿出真才实学的本事来,故弄玄虚或者功力不够是要露怯的。李骏虎“真才实学的本事”,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生活积累与努力读书。关键是要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凭借《母系氏家》成功转型的李骏虎,在新的天地里一定会孜孜不倦地探求,自然会不断写出成熟之作。我相信我的这个判断不会错。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04月09日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04月0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