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当然是为两岸三地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大作家,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们就曾为这位老人的“丑陋的中国人”、“酱缸文化”等一连串的妙语和犀利的思想锋芒所折服。从那以后,柏杨先生的不少著述就陆续被介绍到祖国大陆,包括卷帙浩繁的柏杨版《资治通鉴》。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必要再新出一套柏杨先生的著述吗?今天的读者是否还有兴趣来阅读这位老者的东西?一言以蔽之:我们现在出版“典藏柏杨”系列作品的理由何在? 理由之一:作为作家的柏杨,其写作生涯在中国现代史上绝对是一个“另类”,对此,先生曾有自道: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当然还有十年牢狱。作为作家,这哪一个十年都是不能小觑的。况且柏杨先生创作数量甚丰,称之为著作等身一点也不夸张,迄今他一共创作了各类著述170余部计2000余万字。在这样一个庞大且又是跨门类的文字海洋中,一般读者既很难全盘悉数通读也有点无从入手。因此,的确需要一套系统概括地反映柏杨先生创作概貌的读物来满足一般读者的这种阅读需求。这套“典藏柏杨”共分小说、杂文和历史三个系列,每个系列又由数种柏杨先生在这一门类的若干代表作品所构成。区区十余种固然只是柏杨先生作品中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代表性的作品,也大致浓缩地描摹出柏杨先生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的创作轨迹,所谓“典藏”在这里有了点精选浓缩的意思。 理由之二:我相信,如果仅从数量上比较,柏杨先生的作品未必是最多的,况且并非所有写作数量庞大者就天然地取得了“典藏”的资质,历史、时间比之于人为的操作更加无情,它们对文字的淘汰与选择才不管你的数量是否庞大,是否被带上“典藏”的桂冠呢!尽管如此,柏杨先生的创作则肯定是值得部分“典藏”。如果说前一种意义上的“典藏”只是一种数量上的精选,那么这里所说的“典藏”则是文化价值上的选择,而这恰是“典藏”的真谛之所在。 有论者将柏杨先生与同属于上世纪中国文化巨人的鲁迅先生相提并论,是否合适那是学界的事儿,不是这则小文所能回答的大问题。但柏杨先生对社会痼疾及社会黑暗的抨击,对中国国民性的独到思考与深刻剖析,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探究则无不打上了强烈的柏氏烙印,影响并警醒着一代读者,则是不争的事实,而这又必然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而被传承,同样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此这般,“典藏”二字在这里的使用就是名至实归而绝非奢侈夸张了。 原载:《文汇报》2007/12/01 原载:《文汇报》2007/12/0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