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深情礼赞知识分子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包明德 参加讨论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国之兴衰,匹夫有责,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刘继明的长篇新著《江河湖》,以传统为背景,以现实为依托,真切地刻画了甄垠年、沈福天和沈如月等中国当代人文科技知识分子的心灵状貌和奋斗业绩。以同情和厚道提示了他们的弱点,以深情和赞佩讴歌了他们的功业与贡献,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时代眼光,张扬了崇高的人文精神。
    作品在拓展情节、刻画人物时的突出特点是没有规避历史维度,而是紧贴时代生活,再就是以时空的跳跃和对比的艺术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声情并举,格外鲜明。由于家庭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沈福天本来就是一个谦慎朴实型的人物,加之“反右”扩大化和“文革”阴雨的摧打窒闷,使他为人处事更加小心翼翼。然而他本质上并未扭曲或异化,始终是“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百年大计的宏伟工程。它有防洪、发电和航运的巨大功能。在这个工程的建设中,牵涉到生态环境、地质结构、文物保护和移民安置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作为参与这项工程的重要工程师,沈福天始终秉持为国为民的负责精神和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既使一时不被理解,甚至和领导有了歧见,他也锲而不舍,以温婉的态度、艰辛的努力去坚持正确的主张,争取最好的效果。
    而甄垠年则是别一种风范。他从生活习性到衣着打扮上都完全是另一码事,处处显露出那种在大都会熏陶下长大的时尚做派。这是怎么造成的呢?作品中另一人物沈如月的分析和议论很是精当,也颇有意味:“这跟二舅(甄垠年)受大舅甄士年和那个时代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的影响,少年义气,以叛逆和追求思想新潮为荣耀,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青年热爱爵士乐,中国青年热衷于造反,以及现在的青年迷恋上网交友、视频聊天和MP3那样,充其量只是一种时尚。当时风卷过,阅历增长,一切都尘埃落定,人的真实性情也就暴露无遗了。”对于甄垠年来说,时尚是浮表,真才实学和有所作为才是内涵。他“理必求真,事必求是”。他留学美国,可对中国国内的状况却不甚了然。对此他始终保持积极清醒的姿态,他回国效力并决心在国内找一个技术部门,以便填补这个空白,也好为将来的建设作一些知识上的准备。具体实际工作做久了,他就会又想到在国内及国外继续充电的问题。在甄垠年身上,焕发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品格,是个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钱学森先生在世时曾一再强调,搞科技的人一定要学点文学,学点艺术,钱老本人在这方面就有很深的修养。因为这不仅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保持人性的美好与人格的健全。对于这个问题,《江河湖》也体现了类似的想法。如甄垠年从少年时就酷爱文学、政治和哲学方面的书籍,除了国外的一些名著,“他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最新出版的国内书刊,如《新青年》《创造》和《小说月报》,尤其对胡适之、陈独秀的政论文以及鲁迅、茅盾、郁达夫和巴金的作品情有独钟”。
    《江河湖》在正面书写历史经验和我国发展前进的问题时,表现出艺术的勇气,紧密联系时代的律动,紧扣世情和人心,呈现出一种宽广的视野和恢弘的气势,是一部有独特品质和追求的好作品。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30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