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黄广明 参加讨论
一个是受过中国传统教育但有着开放心态的作家母亲,一个是满脑子西方文化观念的儿子,当龙应台发现自己与儿子安德烈存在年龄与文化“代沟”时,她试图沟通。让龙应台始料未及的是,她与 18 岁的儿子沟通起来如此艰难,充满了挫折感。
    在一般读者的想象中,龙应台应该是一位具有“大男子”气息的作家,她的多部作品,其主题或是反抗专制,鼓呼人权,或是家国认同,文化冲突,或是世道人心,社会变迁,无一不显示出这位女知识分子对宏大主题的偏好,对公共问题的关注,再加上她轮廓鲜明的面庞,更让人感觉她是一个典型的忧国忧民、具有传统士大夫情结的知识分子。事实上,作为一名女性,龙应台身上一直有着“大男人”与“小女人”的两面。 20 世纪 80年代,在写《野火集》这样忧国忧民振聋发聩作品的同时,她同时也在创作《孩子,你慢慢来》这样喁喁细语充满母性气息的“育儿日记”。
    在最新的《亲爱的安德烈》书里,龙应台则直接亮明了自己的母亲身份,这本书收录的是2004年至2007 年间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的通信集。这期间,龙应台多数时间在港台两地,而安德烈主要在德国。 说起这些通信的起因,竟是龙应台“ 哀求”、安德烈“妥协”的结果。1999年,龙应台应台北市长马英九之邀,离开旅居十多年的德国,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这时她与德裔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一个14 岁,一个10 岁,“自然是牵肠挂肚地思念”,出任局长三年一千多天,龙应台一天一通电话打给孩子。但电话多了,龙应台难免热脸碰上冷屁股。安德烈正在长大成人,再不是她从前“可爱可亲可抱”的安安了。“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莫非就像无数西方的家庭一样,随着子女的长大成人,两代人之间便渐行渐远,逐渐陌生?龙应台不甘心。她提出建议,愿不愿意以通信的方式交流两人的思想感情?没想到安德烈同意了,条件是,你不要打那么多电话“骚扰”我。
    2004年,母子俩的通信开始了,那年,龙应台52岁,安德烈18岁。
    让龙应台始料未及的是,她与18岁的儿子沟通如此艰难,充满了挫折感。安德烈给妈妈写信,“你——身为母亲——能不能理解、受不受得了欧洲十八岁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能,我就老老实实地告诉你:没错,青春岁月,我们的生活信条就是俗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只有伪君子假道学才会否定这个哲学。”龙应台收信后紧张得要命,“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 安德烈回信给母亲,“‘性、药、摇滚乐’当然是一个隐喻。所谓‘药’,可以是酒精,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该你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摇滚乐’不仅只是音乐,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品位的总体概念:一种自我解放,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自由自在地生活,对不可知的敢于探索,对人与人关系的联系加深……”安德烈写信给母亲,“妈妈,你跟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权利!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龙应台也意识到两人的差异,“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他对我嘲笑有加,我对他认真研究。”
    曾有记者问安德烈,如果龙应台现在二十岁,她可能成为你的女朋友吗?安德烈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可能!”终于,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差异在一次对抗中得到最充分最彻底的体现。2007年夏天,安德烈和飞利普都计划到上海来作暑期实习,龙应台也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一个做母亲的快乐想像:母子三人共处一室,在上海生活一个月,多幸福。
    但是现实击碎了龙应台梦想的和谐图景。21岁的安德烈说,“我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为何又要和妈住一起?难道以后我到某一个城市去工作了,做妈的都要跟着吗?”龙应台可怜巴巴地说,“难道,连一个周末都不肯跟我去玩?”二人眼晴都不眨一下,异口同声地说,“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自己探索?”
    无奈之下,到了上海,龙应台只得与安德烈和飞利普分住两处。龙应台后来写信对儿子说,作为一个母亲,她当时真的很受伤。“我尊重你们独立自主的‘欧洲价值’,你们能否也照顾一下老妈注重亲情的‘ 亚洲价值’?” 当然,在双方的信中,话题所至,不仅仅有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差异与交锋,更有对这些差异来由的各自说明;有贫与富、左与右、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这样严肃的话题,也有关于着装品位,谈什么样的女朋友这样的轻松话题。中年父母与青少年子女的隔膜是一个普遍现象。龙应台与儿子的通信与其说是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不如说是给出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姿态。
    《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  安德烈  合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载:大众日报 2009年06月12日
    
    原载:大众日报2009年06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