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走向深入与开阔 ——第八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丹红 参加讨论

    第八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于2010年9月11日在福建厦门市隆重开幕,9月13日圆满闭幕。
    这一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是由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印华写作者协会、菲律宾华文《商报小说集》研究课题组、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厦门大学中文系、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泉州师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漳州师院新闻传播系等单位联办。
    研讨会在民主、热烈的学术交流的气氛中展开,突出表现了如下的几个特点。
    研究走向深入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在近三十年逐步开展,已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此次研讨会同以往几届研讨会一样,既有东南亚各国华文文学总体研究,如东南亚华文文学及其研究走向,又有国别化文学特点及发展的探讨,但都有新的议题和研究视野,特别是对某些议题的深入探讨,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如印华文学的历程及特点、菲华《商报小说集》等新鲜和前沿课题的研究。
    (一)印华文学发展及特点的深入探讨。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的历程及当代发展是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比之以前的讨论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更深入的探讨。
    国内学者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研讨印华文学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独特性。厦门大学郑楚研究员在《印华新文学异彩探究》一文准确概括印华文学史诗性、本土性、多样性、坚韧性四种特性。厦门大学庄钟庆教授也在《印华新文学多面观》一文中指出印华新文学更多的是面向自己的居住国,在这方面印华新文学较之别的国家更早得到表现,且相当充分与丰富。印华新文学在意蕴与审美方面都有独特成就。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刘红林女士在《论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的族裔性与特殊性》中首次提出,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中很少有别国华文文学中的“双乡意识”,它所咏叹的“祖国”、“故乡”,基本上都是指印度尼西亚,而非中国,这个观点极为新颖。福建社科院萧成、江苏南通大学魏静、厦门大学郭惠芬、《厦门日报》主任编辑洪泓、厦门大学王丹红等分别阐述了印华文学中的诗歌、小说等不同体裁创作的特点。这些研究尽管角度各异,既有宏观把握也有微观透视,但都立意鲜明,直指印华文学的特点和价值,不乏深刻新颖的见地,开启印华文学研究的新篇章。
    印度尼西亚、其他东南亚国家和中国作家、学者也踊跃发言,阐发印华文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思考,为我们带来华文文学第一线工作者的素材和研究启示。印华作协主席袁霓报告印华写作者协会成立的缘起、所取得的成果,从而窥探印华文坛最近十年的发展。印度尼西亚作家晓星、香港作家东瑞总结当前印华写作者的处境、强项、弱项与发展方向。还有印度尼西亚作家林义彪、文莱诗人海庭先生也积极发言。无论是印度尼西亚还是其他东南亚华文作家都从切身感受和血泪经历中,提炼出对印华文学发展的理性思考和感悟,给予研究者感动和启示。
    (二)“商报小说”虽是首次系统研究和总结,然而却有深度。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华文报纸《商报》陆续编选出版了四册其文艺副刊上的小说——《商报小说集》,可谓50年代菲华文学的重要收获。可惜,60年代《商报》被禁,商报小说也因此淹没于历史的烟尘近半个世纪。本次大会将“商报小说”作为专题研讨,也是国内外首创。
    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柯清淡在会上声情并茂地报告了一则离奇的《寻人启事》,寻找《商报小说集》作者同工,然而竟是死人寻找活人的天下奇闻,引起与会代表的深切关注。菲律宾华文老编辑庄文成高度肯定研究商报小说的重要性,称之为“商报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对今后研究菲华文学史和了解菲国华人历史,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中国大陆最早对商报小说进行研究,始自厦门大学郑楚研究员1999年发表的《50年代菲华文学侧影——〈商报丛书〉谈片》,此后人们才慢慢注意到它的独特价值。他在2001年、2002年广泛详细研究小说的题材、人物,2007年全面概述了小说在菲华文学中的地位。厦门大学苏永延副教授也在大会上作了《关于〈商报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主题发言,总结了这几年商报小说研究的态势。他还进一步概述商报小说的鲜明特点:正直地叙述现实的艺术,具有时代性、本土性、艺术性和鲜明的创作主体性,成为菲华文坛划时代的代表作。研讨会上不少学者也对商报小说进行讨论,如菲华学者陈小萍、国内学者聂和平探讨商报小说的特色及其时代意义,颇引人注意。厦大不少老师及研究生也积极探讨商报小说的艺术特点和主题表达。商报小说真正意义上地得到广泛深入的探究,这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
    扩展研究视野
    (一)国别化研究的拓展。此次研讨会除了对传统中东南亚六国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等华文文学的探讨,还拓展到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引起重大反响,这是大会的显著突破。
    对于越南华文文学的介绍和了解。越南学者谢振煜在《越南华文文学现况与前瞻》一文中说出了越南华文文学的现状,越南华文恐怕谈不上文学。华侨大学学者林明贤则提出不同意见,不仅肯定越华文学,而且还进一步阐述越华文学的历史发展,包括分期和特点。
    柬埔寨和老挝华文文学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华侨大学副教授涂文晖在《柬埔寨华文文学》中回顾了柬华文学的历程,认为“早期的柬埔寨华文文学就相当于越南华文文学的一个侧影。”涂文晖也对老挝华文文学做了梳理,结论和柬华文学一样:“老华文学也与越华文学的命运紧密相连,被战乱纠结长达40多年,如今的老华文学在异地开花”,有待于深入研究。
    缅华文学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有着历史性意义。澳门代表许均铨在《浅论缅甸华文文学走出缅甸的机遇》中提到缅甸涌现了许多卓越的文人与优秀的作品,却很少受到外界注意,更没有推荐到海内外的华文文学作品研讨会中,希望缅甸华文文学作者早日走出缅甸。涂文晖在《缅甸华文文学》中比较清晰的地阐明了缅华文学的历史发展及某些特点,却仍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地带。因此呼吁缅华文学需要更多的关注!除了对缅华文学的整体关注以外,还有学者开始研究缅华文学中的具体作品,比如北京的许世儒、于元元论述了缅甸洪琴棋的短篇小说;陕西学者马越民研读缅华作品《滇南千里行》,认为这是一部记实文学作品,可供文史研究者参考。
    对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华文文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更多的是介绍性阐述,目的是抛砖引玉,冀有更成熟、深刻、细致的研究。但既然有了开端,便有了希望,也开拓了华文文学的研究空间。
    (二)拓宽角度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从多种视角观照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特点,比如保留了传统中对主题、题材、人物等的研究,还推广到文学语言的研究、各种体裁样式的探讨。
    此次研讨会所涉及的体裁非常多样,比如小说(包括微型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评论等都被关注。像商报小说的专题研讨,冯世才诗文的评价,印度尼西亚华语戏剧的研究、新加坡当代华文戏曲文学研究,林义彪长篇《千岛之梦》的研究评说,文学史书所描绘的印华文学述评等,表明对各种体裁作品的全面重视。即使同一作家不同体裁的创作也分别得到论述。研究同一个作家同类体裁作品的也能角度各异。
    还有以前不太被关注的作家作品也陆陆续续被提及、被论述,如厦大何耿丰教授等对于莎萍诗文的评析,厦大副教授郭慧芬对印度尼西亚女诗人茜茜利亚的诗歌的评析,福建社科院萧成对印华女性诗歌的阐释,厦门著名作家陈慧瑛对泰华文艺界新兴的“小诗磨坊”的赏析,都令人耳目一新。
    华文教育、华文报刊书籍等对华文文学的影响也是讨论热点。印度尼西亚代表吴秀吟、新加坡陈福义、马来西亚作家杰伦等倡议重视华文教育。代表们对于华教与华文文学的紧密关系和培养新人的意义取得共识,问题是如何实行华教的实践活动依然是见仁见智。华文报刊书籍向来是孕育华文文学的摇篮和园地。除了商报小说的文艺副刊得到研究外,马来西亚代表梁冠中(伍良之)着重介绍马来西亚的《爝火》文学季刊。袁霓也欣喜地指出,印度尼西亚华文报刊从原有的一家发展为全印度尼西亚十家华文报刊,副刊园地增多,从一稿难投到一稿难求。新加坡文艺协会会长骆明在会上报告了新加坡文艺协会克服种种困难,十多年出版了300多本华文书,为推动华文文学发展竭尽全力。厦门大学张长虹博士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东南亚文学研究中文书目试析》中对东南亚的相关书籍进行分类与研究。当然也有研究者指出,提高华文作品的质量、培养接班人将是今后的当务之急。
    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前景的多方面研究
    此次研讨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对东南亚华文文学今后的发展道路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首先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主流性问题,这是在大会上引起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的。不少代表认为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文学应与各自的国家顺应历史发展的主流文学在方向上必须一致。如印度尼西亚黄东平的《侨歌》、林义彪的《千岛之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些都与东南亚文学相交融。印华作家陈冬龙等许多学者坦言,所有海外华人文学,有别于两岸三地,都属于小众或弱势群体,应尽量地和所在地国家主流文学界积极进行交流。同时他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几个办法,比如推动会员的双语写作和翻译工作,这是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其次,华文文学本土性方向也是大会重点研讨的议题。东南亚华文文学植根于东南亚蕉风椰雨的环境中,反映本土风貌,有着鲜明的本土色彩。学者们对此讨论得比较充分,各个国家的本土性特点显现得不太一样。郑楚认为印华新文学的本土性,除了具有东南亚华文新文学的共同性外,还有其独特性,印华新文学的本土性表现得较早而且明显。厦大学者朱立文等也认为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重在扎根,即扎根于居住过当地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土壤。菲律宾华文文学的本土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像印度尼西亚那么早、那么鲜明。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王鹂指出《商报小说集》作品中诸多“本土化”的信息显示了华侨文学向本土文学渐进的趋向。厦门学者张碧红谈到了作家本土性呈现出复杂性。菲律宾作家张琪从多元文化疆域及大时代背景变迁联系起来剖析本土性。因而本土性的书写也将进入千变万化的疆域,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探究,是一个可以挖掘的丰富课题。
    还有关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大中华性的研究。东南亚华文作家用汉语写作,汉语言包涵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内核,作品中会透露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反映中华民族的生活内涵和思维方式。所以东南亚华文作品既有本土性,也有中华性。关于这个问题,研讨会也热烈探讨。泉州师范学院戴冠青教授鲜明地论及:菲华作家“形象地传达出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对故国家园的守望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反思。”白舒荣、刘红林等不少论者将本土性与中华性结合起来探讨。北京的学者许琼玲提出在世界华文文学多元化背景下理解中华性与本土性的关系。所以,不能简单地定位为中华性,准确地说应该是全球范围的大中华性。另有论者认为这种中华性会引起“本土性的焦虑”,“本土的文化传统”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忽略轻视。这个问题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关于东南亚华文文学大中华性的问题还存在不少争议之处,需要学术界的深化研究。
    关于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主流性、本土性与大中华性的研讨与争鸣还远远没有结束,但指明了今后探讨的方向。
    厦门大学1987年首次举办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1993年厦门市成立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从而吸引了海内外学术团体和学者加入研究行列,并取得丰硕成果。厦门学者将海内外的赠书及数据7万多册重新整合,建立国内第一个华文文学数据库。以“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集刊”名义出版的研究论文集,已出版了九集,从第十辑开始,以研究辑刊的形式出版,旨在使以往的学术成果更成体系,也使未来的学术努力更有方向。厦门以其显著的成绩被公认为海内外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基地。
    本次研讨会得到厦门市领导和厦门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碧玲,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力文莅临大会并致辞,厦门市领导杜明聪、庄亨浩也出席开幕式。
    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老作家、老学者,如92岁高龄的著名作家白刃、“伤痕文学”作家卢新华。还有新加坡作家骆明、专家杨松年、马来西亚作家朵拉,印度尼西亚作家袁霓、林义彪、莎萍,菲律宾诗人云鹤、作家柯清淡,文莱诗人张银启,又有澳洲、日本等学者。尚有一批新人,他们大都是文化人,不少是博士。来自十几个国家的海外学者、作家和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几十个城市的研究者200多人共聚厦门,展开研讨,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将掀起新的热潮,推向新的高峰!
    作者王丹红,女,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原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4
    
    原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