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原作者究竟是谁?多少年来,人们观点很多,争议很大。一方面红楼梦描写的故事是将真事隐去、在时间上无考,这造成了背景上的模糊,因而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作者既没有留下具体的生平记载,也没有留下与红楼梦具体联系的证据资料,仅在书中提到有关作者的一段叙述:“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其实这同红楼梦的故事内容“真事隐去”一样,同样是在模糊人的视线,别说情僧、吴玉峰、东鲁孔梅溪是否真有其人,就连曹雪芹肯定也是一个化名。作者为何将真事隐去,同时隐藏自己的身份呢?说明作者的后半生必有一段与故事相似的难言经历。 一、历来对曹雪芹的认识。 原作者究竟是谁?曹雪芹究竟是谁?自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发表以来,主流的观点普遍认可胡适的说法,即红楼梦的故事是以清朝江宁织造曹家的家事为背景的,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就是作者曹雪芹的形象,曹雪芹是曹寅之孙。到目前为止,人们的对此观点的争议依然很多。考证自身也有一些欠缺的地方,象关于曹雪芹的证据资料就不足,推测的成分较多,而且有些证据资料反而不支持胡的观点。比如,他所引用的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条就说:“康熙间,曹练亭(练当作楝)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在这里反说曹雪芹是曹寅之子而非其孙。尽管存在着这诸多问题,但胡适的观点依然是今天主流的观点。正如一位红学大家讲的:要想别立新说,首先要有足够的证据推翻以前的观点,然后再讲自己的观点。在这里我首先讲,对胡适的“曹家说”本人没有疑意,因为考证将红楼梦与曹家的联系已经论述的比较清楚了,然而对于作者曹雪芹的说法却持不同的认识。虽然较多人信奉这一说法,可只要仔细分析,就能看出这其中的证据不足,推测的成分较多。也就是说作者是曹寅之孙的观点,同其它的观点一样,本身就没有成立起来,因而也就不存在推翻不推翻的问题。 说到曹雪芹是谁,他到底是曹家的什么人,就不得不再回顾一下曹家的家世情况: 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月无考。 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此作为第一代人。 曹玺,原任工部尚书;曹尔正,原任佐领。第二代。 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曹荃,原任司库。第三代。 曹(顒),原任郎中;曹(頫),原任员外郎;曹颀,原任二等侍卫,兼佐领;第四代。 曹天(祜),原任州同。第五代。 世系表如下: ---------------|-玺-|-寅-|-(顒)-天(祜) ---------------|---------| ------- |-(頫) 曹锡远-振彦-------|-宜-----颀 --------------| --------------|-尔正--荃-|----顺 ----------------------------------|-------硕 ----------------------------------|-------颜 曹家作为皇帝的包衣之家,与皇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康熙南巡,除第一次到南京驻跸将军署外,余五次均把织造署当行宫。这五次之中,曹寅当了四次接驾的差。曹家的家业在曹寅这一代达到了鼎盛阶段。究其原因,曹寅与康熙皇帝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曹寅的母亲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寅又曾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因而得到康熙皇帝的格外庇护,自然与众不同。在红楼梦中就提到“甄家接驾四次”,是明确点明了这一联系。 经过人们的考证研究,确定了红楼梦与江南曹家的联系,也就基本确定了红楼梦故事的大致背景和时间定位,也就基本确定了作者的人物范围。在以前我们就提到红楼梦具有家事、国事两重性,它描写的象征意义是极其广泛的,但它描写的现实基础仍然离不开作者的家事。有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结合红楼梦的故事描述,我们应该不难分析出故事针对的大致年代和部分人物原型。可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究竟是谁?与原作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确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大都是一些化名,现实中的证据资料较少,认识他们需要综合分析判断。到目前为止,人们针对红楼梦的原作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曹寅说、曹頫说、曹寅之孙说等等,这些说法到底能得到多少书中故事内容及现实中事实的印证呢?其实了了。 之所以有的人认为曹寅是书的原作者,是因为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且藏书极富,是当时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他会作诗词,又兼作戏曲,有《楝亭诗抄》、《楝亭词抄》、《楝亭文抄》等著作。他曾奉旨主持刊刻了《全唐诗》和《佩文韵府》。他跟当时一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如施闰章、陈维崧、尤侗、朱彝尊、洪昇等都有过交往,在家庭中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另外他对书画、医道也非常精通。因此认为只有他才有能力创作出象红楼梦这样的“百科全书”。 曹寅曾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在任期间,对江南的情况皆密奏康熙皇帝。从留下的史料档案中也能看出,红楼梦的内容里也不时闪出一些相似的说法。象曹家先人进贡的礼单,在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这些物件,礼单的形式与庄头的进贡的礼单相似;密奏江南的盗匪情况与红楼梦中有关盗匪提法也基本一致;与皇帝讨药说明曹寅与康熙皇帝都深谙医道,向皇帝讨药只是借皇帝的吉祥,红楼梦中对中医论述的就比较多;再就是红楼梦中对布匹、衣物、穿着等方面的描述也说明了作者的职业技能。因此有人认为是曹寅留下了这部艺术作品。因为红楼梦涉及到了曹家被抄家这一事件,曹寅是红楼梦原作者的可能性就不大,至多能说他留下了其中的部分内容。 如前所说,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说法就是作者即曹寅之孙曹雪芹。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讲:“曹寅死后,曹(顒)袭织造之职。到康熙五十四年,曹(顒)或是死了,或是因事撤换了,故次子曹(頫)接下去做。织造是内务府的一个差事,故不算做官,故《氏族通谱》上只称曹寅为通政使,称曹(頫)为员外郎。但《红楼梦》里的贾政,也是次子,也是先不袭爵,也是员外郎。这三层都与曹(頫))相合,故我们可以认贾政即是曹(頫):因此,贾宝玉即是曹雪芹,即是曹(頫)之子”。人们之所以相信这一说法,主要还在于红楼梦中故事的主人公很难在现实中找到恰当的原型。贾宝玉是贾政唯一的亲生宝贝儿子,在贾家倍受宠爱,长大后又经受了家庭的变故,人生经历存在巨大的反差。在曹家这种亲生儿子的合适角色,一个是曹寅之子曹顒,可史料记载他死去了,另一个是曹頫之子,可惜没有史料说明他的具体情况,也就没法与书中的贾宝玉进行对号了。从贾宝玉的身上不好找原型,也就只好从贾政和贾赦的形象上进行对号。有了贾赦和贾政的原型,自然贾宝玉的原型就是其下一辈了。另外,曹雪芹晚年朋友圈里的敦诚在《寄怀曹雪芹沾》诗中写到:“扬州旧梦久已觉(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就明确的说雪芹之祖就是曹寅,那曹雪芹也就只有是曹頫或曹顒之子。敦诚在《四松堂集》中还有一首挽曹雪芹的诗:“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垌。” 曹雪芹大约死于“壬午年”即乾隆二十八年,按“四十年华付杳冥”权做曹雪芹的年龄是四十岁算,他的出生应在雍正二年,从这一时间上分析只能是曹頫之子。可是曹家在雍正五年被抄家,此时曹頫之子尚是幼儿,对曹家大好时光的感受应是一无所知,贾宝玉的形象大受怀疑。于是有人认为作者应是曹顒的遗腹子,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这样在曹家抄家之前也就十二三的样子,从年龄上好象初步能说得过去,可遗腹子的形象与贾宝玉相比岂不是又走了样? 近来有人又得出了原作者是曹頫之说。主要是从人物的对应关系上得出的结论,在书中元春是贾宝玉的姐姐,现实中曹頫是曹寅长女纳尔苏王妃的弟弟;书中贾政的书儒形象更象曹寅的形象,因此曹寅之子曹頫才是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这一新的说法好象比胡适的观点又进一步。 以上关于原作者究竟是谁的观点,只是涉及到曹家的几种说法,对于其他的观点在这里不做讨论。就上面的三种观点来说,都存不少的疑问。 二、历来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其实关于以上的几种说法都经不起仔细的分析。曹寅说只是强调了曹寅的能力,没有更多的证据或故事的内容能够印证这种说法;曹頫说看起来有点道理,可也经不起仔细的推敲,曹頫是长大成人以后才过继给曹寅妻的,仅从这一点,曹頫的贾宝玉的形象就大打折扣。曹家抄家以后,曹頫调京治罪,被枷号中,根本就没有出家的经历;对于曹雪芹是曹寅之孙,即曹頫或曹顒之子的说法,在前面已经指出它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继续分析这其中的问题。 根据胡适的观点,贾赦、贾政就是曹顒或曹頫的形象,理由是他们的官职相称,贾赦和曹顒都是先袭世职;贾政和曹頫都是员外郎而且都是次子,因而将曹顒或曹頫认做了贾赦和贾政。从现实情况很容易看出,这种人物的对比是多么的不相符!曹顒在其父去世后继任父职,年龄还很小。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初四日“曹寅之子连生奏曹寅故後情形摺”中有一句:“奴才年当弱冠,正犬马效力之秋”。说明不过二十岁左右。曹顒在继任父职两年后也去世。之后将曹荃的儿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的未亡人马氏,由曹頫再继父兄之职。此时曹頫的年龄应该还小。在档案中曹頫当时就称自己是“黄口无知”,说明也就十几岁的样子。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书中贾赦和贾政情况。贾赦和贾政在书中是同时存在人物,而且也都是中年不小的人了,就贾赦讲,连他的儿子贾琏都娶了媳妇王熙凤,是到了相当不小的年龄了。现实中曹顒在二十岁上就没有了,只留下了一个遗腹子,曹顒与贾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物形象。再看一下贾政与曹頫相比的情况,曹頫在康熙五十四年十几岁上继父兄之职,到雍正五年被抄家治罪,抄家时最多到三十岁左右,这又怎能与贾政的形象相比呢?所以胡适的这种说法与红楼梦中的人物、经历根本就对不上号。这是片面的强调了一个小的方面,而忽视了故事的整体,是只看到了芝麻,而忽视了西瓜。 进一步说,如果曹雪芹是曹寅之孙,他就是曹頫或曹顒之子。曹頫或曹顒之子的经历和学识如何,无人得知,这怎能与书中贾宝玉的形象进行对比呢?将曹頫或曹顒之子看成作者,并拿他与书中贾宝玉的虚假形象相比,完全是一种“虚”对“空”的嫁接,没有任何说服力。从时间定位上来分析,曹雪芹不管是曹頫之子或是曹顒之子,其实也都存在着问题。如果将曹顒的遗腹子作为贾宝玉的形象,曹顒的遗腹子最早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那么到雍正五年曹家抄家时他也就十二三岁的年龄,这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抄家之前的形象其实是不符的。根据书中的线索,贾宝玉是在长大成人并结婚后才遇到抄家的,更可能是宝玉出家以后家庭才出现了问题。这样抄家应该是在宝玉二十多岁后发生的事。在《红楼梦》的第四十五回就曾讲到人物的年龄问题,书中明确说林黛玉此时是十四五岁的年龄了,可见贾宝玉在后面的年龄应该更大。从红楼梦的整个故事看,一方面是讲贾宝玉的爱情波折,这决不是十二三岁小孩子的事;另一方面是讲贾宝玉的人生经历和转折,也不应该是对十二三岁孩子讲的。所以书中贾宝玉的形象不是曹顒的遗腹子。相对于曹顒的遗腹子来说曹頫之子年龄应该还小,更不可能是贾宝玉的形象。所以从时间上分析,就几乎否定了胡适的观点。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不是认识不到的,为了自圆其说,现在的某些红学大家又转而支持所谓的“曹家再度兴隆”之说,讲贾宝玉的经历是曹家在北京的一段经历。曹家在抄家治罪后允许在北京少置房产,自然比一般人家要好,猜测在乾隆初年曹家再度兴隆,曹雪芹就是经历了这样的一段经历,曹家的最终结局是又经历了二次抄家。这好象为曹雪芹这一人物又找到了现实背景。事实上,二次抄家之说本身就没有证据的支持,完全是根据小说的推测。即使北京的曹家“再度兴隆”也不符合红楼梦中描写的繁华之盛,何况敦诚兄弟在诗中就已经明确讲到,曹雪芹经历的是“秦淮旧梦”。从时间上分析,“再度兴隆”显然也是说不通的。试想曹家要达到红楼梦中那种人丁兴旺的程度,短短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况且红楼梦一开始就讲到是“身逢末世”,家族已处于繁荣的尾声,这在时间上更要靠后。我们做一下大致的计算,从雍正去世,曹家有机会出现转机算起,到小说的开始,最早也到乾隆八、九年这一时期。整个红楼梦的故事从开始到家族的彻底败落,又历经十五、六年的时间。此后小说的酝酿写作需要几年的时间;增删修改又进行了十年时间。这样整个算起来,红楼梦书要写到目前存世的情况,在时间上就推到了乾隆四十年以后,可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八年就已经去世了。“再度兴隆”之说既没有证据的支持,也不合时间推测的情理。 三、故事的历史背景。 根据以上的分析,曹寅、曹頫、曹頫或曹顒之子都不符合原作者的基本情况,哪原作者究竟是谁?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先讨论一下红楼梦故事对应的大致年代。 1、故事对应的大致年代。 作者在红楼梦开始谈了一段作书的前因后果,其中就隐含了一些故事的背景。“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在稍后还有一段石头与二仙的对话,也含有这方面的内容。“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这里说的“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以及“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都说明书中的主人公曾经历了一段繁华的生活。对应于曹家来说,就是抄家之前的江南生活经历。根据前面的分析,抄家之前的这段生活经历应发生在康熙年间以及雍正年间前期这一时间范围内。 现实中,曹家的繁华生活在曹寅这一代达到鼎盛,可也是在这一代,因曹寅的四次接驾以及日常的挥霍无度使曹家出现巨大的亏空,曹家由此出现危机并开始走向败落。到康熙四十九年,曹家就已经有巨大的亏空。康熙皇帝就曾一再批示:“两淮情弊多端,亏空甚多,必要设法补完,任内无事方好,不可疏忽。千万小心,小心,小心,小心!”、“亏空大多,甚有关系,十分留心,还未知后来如何,不要看轻了”。只是由于康熙皇帝的一再庇护,才使曹家继续安于往日的繁华生活。到康熙五十一年曹寅辞世,曹家仍没能补上全部的亏空。李煦在上奏中就说:“江宁织造衙门历年亏欠钱粮九万馀两,又两淮商欠钱粮,去年奉旨官商分认,曹寅亦应完二十三万两零,而无赀可赔,无产可变,身虽死而目未瞑。此皆曹寅临终之言”。曹寅死后,在康熙皇帝的亲自安排之下,让曹寅之子曹顒直接继任江宁织造。两年后曹顒也去世,为了保持曹家的家业不断,又在康熙皇帝的亲自过问下,将曹荃之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之妻,继续继承父兄的职务。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曹家是多么的格外开恩和倍加关心,康熙皇帝是曹家生活事业的总依靠。红楼梦在一开始就全面介绍了这个家族的情况,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从红楼梦反映的整个背景来看,应该是对应着康熙年间的这段时间。红楼梦在前半部分就反映出贾家存在的问题,只是维持着虚假的繁荣而已。红楼梦作者在书中讲的“生于末世运偏消”的“末世”,就应该是指康熙末年这一时期。历史上康熙年间被称为“康熙盛世”,即使到康熙晚年全国亏空较多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着繁荣的假象。 到雍正年间,雍正皇帝一改其父皇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大反奢侈之风,从上到下都以俭朴为荣,在这种情况下,曹家即使表面的繁荣也不该存在。同时雍正皇帝还在全国全面清理亏空,此时的曹家如惊弓之鸟,已失去往日安宁的生活。曹家为设法补上亏空,四处活动,也因此触犯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对曹家的态度与康熙皇帝相比出现较大的变化。在档案中雍正皇帝有批:“诸凡奢侈风俗,皆从织造、盐商而起。”、“今三处织造差人进京,俱于勘合之外,多加夫马,苛索繁费,苦累驿站,甚属可恶!”。雍正皇帝也一再警告曹家:“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声名,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从这里能够说明曹家的生活在康熙年间和雍正年间有着本质的不同。故经历了这两个朝代的人物,才感叹生于康熙晚年是“生于末世运偏消”。 2、故事中人物与现实的比较。 曹家人物生活的时间大致如下: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其子曹顒在康熙五十二年继任父职,两年后在康熙五十四年去世;其后曹頫再继兄职;曹顒的遗腹子曹天佑在这一阶段出生;康熙六十一年,曹家的后台康熙皇帝去世;雍正五年曹家被抄家。 根据上面的人物生活时间,敦诚讲的“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的说法是无法证实的。很明显在曹寅去世时,他的孙子还没有出生呢!随曹寅在任的是他的儿子曹頫和曹顒这代人。曹頫和曹顒在康熙末年正处在少年时代,长大成人后,相继承接了父职,是顶着父辈留下的巨大亏空艰难任职的。曹顒去世后,曹頫经受了抄家的巨变。从红楼梦的前半部以及暗示后来的情节来看,曹頫和曹顒这代人是比较符合红楼梦描写背景的。他们在前半生的成长时期,曹家因受康熙皇帝的关照,他们自小无忧无虑,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受曹寅的影响应该较多,有条件读很多的书,因而能掌握很多的知识,有能力写诗作画。红楼梦中的人物就是这个样子,他们能诗会画,养优处尊。 红楼梦的故事反映出了曹寅时期的一些特点。虽说家族收不如支,可依然维持繁华的生活,兴教育、建园子、养活着众多的家丁,家宴、唱戏、灯会逢节必办,儿女们也是兴诗社、搞聚会,一片繁荣景象。到曹頫和曹顒的后一代就已经是雍正年间了,雍正皇帝大反奢侈之风,曹家在表面上决不能有这样的景象了。 在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十二日内务府奏中有一段康熙的批文:“曹(顒)系朕眼看自幼长成,此子甚可惜。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他者……”。曹顒是康熙皇帝看着长大的,曹顒小时候自然有一种优越的地位。做为曹頫和曹顒的后代自然没有这样的优越感。 另外,曹頫和曹顒的姐姐是纳尔苏王妃,这是书中元春的部分形象,从这里也能说明贾宝玉的形象应该是曹頫和曹顒他们。在书的前面写到了一回,回题是“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现实中曹寅奉女北上与王子结婚是在康熙四十五年。“贾元春才选凤藻宫”是在红楼梦的开始部分,紧接着就是元妃省亲一回。至于现实中王妃是否省过亲,在什么时间省亲,没有历史资料,可与王子结婚在康熙四十五年是事实,说明了红楼梦的故事对应的时间就是康熙年间。王妃省亲自然比不上皇妃气派,从形象的角度讲,将元春描写为皇妃省亲而不是王妃省亲,其实就是融进了康熙皇帝南巡的形象,历史上康熙南巡就亲自到曹家看望自己的乳母孙氏,也可以说是“省亲”了。不管是王妃省亲也好,还是皇妃省亲也好,它都应该发生在康熙年间。书中脂批就讲到:“真有是事,经过见过”“批书人领过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作书人将批书人哭坏了”说明作者和批者都是亲身经历之人。曹頫和曹顒有机会经历这一阶段,曹頫和曹顒的后一代自然没有经历的机会。 【庚辰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这句话完全是针对康熙南巡讲的。在书中是这样说的:“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庚辰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从这里说明作者与批者都是亲身经历过康熙南巡的人物。现实中,曹家的最后一次接驾是在康熙四十六年。在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五日的“曹寅奏报雨水收成并请圣安摺”中说:“窃臣包衣下贱,蒙皇上豢养多年,屡沐天高地厚之恩,捐麋莫报。今年銮舆巡幸,复蒙圣恩有加无已,举家妻孥老幼,尽沾雨露。臣自分何人,辄邀如此宠眷。虽粉身碎骨,不能仰报万一,惟有朝夕焚香顶祝而已”。可见康熙接见了曹家的所有人。在康熙四十六年,曹頫和曹顒正处在少年和儿童时期,从从时间上讲,曹頫和曹顒是经历过这段时间的人物。 在红楼梦书中第十六回是“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是“大观园试才题封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十八回是“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从这里看出,故事中贾元春当选为元妃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省亲的情节,两件事是连着发生的。现实中曹寅奉女北上与王子结婚是在康熙四十五年。曹寅的最后一次接驾是在康熙四十六年,如前所述,档案资料中就讲:“举家妻孥老幼,尽沾雨露”。可见曹頫和曹顒都受到了康熙皇帝的接见。现实中的这两件事一个发生在康熙四十五年,一个发生在康熙四十六年,也是连着发生的。 裕瑞在《枣窗闲笔》中写到:“闻其所谓宝玉者,尚系指其叔辈某人,非自己写照也。所谓元迎探惜者,隐寓原应叹息四字,皆诸姑辈也。”这句话是将曹雪芹认做曹頫和曹顒的后代而言的。裕瑞是离敦诚、敦敏兄弟俩较晚的人物,对曹雪芹的认识自然是受敦诚、敦敏兄弟俩的《四松堂集》和《懋斋诗钞》的影响。假设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等自然是叔、姑辈了。这也正是我们前面分析的结果,故事对应的仍然是曹頫和曹顒这些人。 在红楼梦中贾政是主人公的父亲,贾政在书中是一个读书人的形象,他为政勤勉,教子很严,地道的雅儒形象。贾政的形象就是以曹寅为原型的。书中的贾母威望很高,一派慈祥的样子,对贾宝玉等后辈爱护倍至,实际是以曹寅的母亲,也就是康熙皇帝的乳母孙氏为背景的。既然是皇帝的乳母,自然有很高的地位,曹寅之妻李氏自然比之不及。孙氏大约在康熙四十六年左右去世,与曹顒大约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的时间,虽然时间上短了些,可祖母留给作者的印象是很深的,这妨碍不了她在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至于其他人物仍有证可考。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初四日的“曹寅之子连生奏曹寅故後情形摺 ”中有一句:“九月初三日,奴才堂兄曹颀来南”,说明曹颀是曹顒的堂兄。这符合书中贾琏是宝玉堂兄的关系。这样说来,红楼梦中的人物与现实中曹家的人物就有了明确的对应关系。贾母对应的是曹寅之母孙氏;贾政对应的是曹寅;贾赦应指曹宜;贾敬应指曹荃;贾琏应是曹颀;元春既是曹寅之女、曹顒之姐纳尔苏王妃;贾母的史家对应的是江南三织造之一的孙文成的孙家;贾政夫人的王家对应的是江南三织造之一的曹寅内弟李煦的李家。江南三织造同是包衣之家,又是亲戚关系。以上与现实对应的人物关系,请参照下面的人物表。如果象胡适所说将贾政比做曹頫,将贾母比做曹寅之妻李氏,那么人物的对应关系就有些错乱了!不只家内的人物对应不上,外部的亲戚关系也对应不上。我们抛开胡适的观点,转换一下角度看,荣府中人物与现实的对应关系真让人惊叹不已! |-曹玺(贾代善)---|-曹寅(贾政)----------|-----曹佳(元春) | ----- |-孙氏(贾母)--|-----|-李氏(王夫人)-----|------曹顒(?) | ----------------------------| --------------------------------|-----曹頫(?) 曹振彦---------------------|-曹宜(贾赦)------------曹颀(贾琏) | |-曹尔正(贾代化)-----曹荃(贾敬)------| 四、书中的主人公是谁? 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来看,完全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批书者也在一边不断的提醒读者,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故事的经历者。象“非经历者、如何写得出”;“谁说得出,经历者方说得出,叹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等等。在红楼梦的前面就说:“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从上面的一段描写结合前面的分析,可得出几点结论:一、作者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二、书中主人公贾宝玉的形象在现实中是曹頫和曹顒这代人;三、作者讲的“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生活现状,符合与敦诚、敦敏兄弟交往的曹雪芹的形象;四、根据敦诚、敦敏等人留下的资料证明曹雪芹就是书的作者。这同时得出的几点结论带来了一个问题:既然书的主人公是曹頫和曹顒这代人,而作者又是与敦诚、敦敏兄弟交往的曹雪芹,那曹雪芹就应该曹頫和曹顒这代人。可从人们的认识上却很难将他们联系到一起。 究竟能不能将曹雪芹与曹頫和曹顒这代人联系在一起呢?我们接着做进一步的分析。敦诚在《寄怀曹雪芹沾》诗中写到:“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扬州旧梦久已觉(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且着临邛犊鼻裈。”敦敏也有一诗写到:“可知野鹤在鸡群,隔院惊呼意倍殷。雅识我惭褚太傅,高谈君是孟参军。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从“扬州旧梦久已觉”和“秦淮旧梦人犹在”两句来看,曹雪芹是过来人,那就应该是书的主人公,作者与主人公都是曹雪芹一个人。在前一首诗中解释说: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如果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在曹寅去世时其孙子还没有出生。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其子曹顒遗腹子在康熙五十四年之后出生,曹頫之子出生就更晚,何来“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一说。随寅在任的只有他的儿子,这是一个实际情况。这样说来,这句话要不就是错误的,要不就是表达的不清楚,可能是一种含糊的意思。如果将“先祖”理解为“先辈”的意思,这样一切还能讲的过去。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里就说:“康熙间,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又说:“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都是在说雪芹是曹寅的儿子。关于这一点,胡适在他的考证中就进行了否认,讲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曹雪芹应该是曹寅之孙。他的这种否定显然缺乏足够的分析。根据袁枚的说法,曹雪芹就应该是曹寅的儿子曹頫和曹顒,只有这样,曹雪芹“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的说法才能讲的通。袁枚是曹雪芹健在时存在的一个人物,他所说的“随园”应该叫做“隋园”,原是曹家的一处花园。曹家被抄家时,执行任务的是隋赫徳。在隋赫徳继任织造之职后,他占有曹府,将曹家花园改为“隋公园”。几年后隋也被抄家,“隋公园”被袁枚购买。至于袁枚说的“随园”即大观园的说法,不过是为了提高“随园”的价值罢了。从这里讲,袁枚对曹家应该是比较了解的,他讲曹雪芹是曹寅之子应该可信。 讲到曹雪芹是曹寅之子,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从敦诚的一首诗句:“四十年华付杳冥”以及曹雪芹的卒年推断,曹雪芹当生于雍正二年。如果是这样的话,证明曹雪芹就不是曹頫和曹顒。其实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敦诚、敦敏兄弟的说法含糊不清。“四十年华付杳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指四十多岁上死去,真正的意义在后面涉及到这一问题时再讲。 确定了书中主人公是曹寅的儿子,可究竟哪一个儿子是书中的主人公呢?他有三个儿子:曹顒是曹寅的长子;曹頫是在曹顒去世后过继给曹寅之妻的;曹寅原来还有一个儿子,名珍,不幸早夭。在书中贾政也是三个儿子:主人公贾宝玉;还有宝玉的一个兄长叫贾珠,也是早夭;还有一个庶出的弟弟叫贾环。贾宝玉是父母唯一的亲生宝贝儿子。对于曹頫来说,是长大后才过继的,此时,曹寅已经去世,曹頫没有书中贾宝玉的那种宝贝儿子般的生活经历。最恰当不过的就是曹寅的亲生子曹顒了。前面说的“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嗣君更应该是指曹顒!在内务府奏中有一段康熙的批文:“曹(顒)系朕眼看自幼长成……看起来生长的也魁梧,拿起笔来也能写作,是个文武全才之人”。说明曹顒也受到康熙皇帝的关爱,其受宠的优越地位与贾宝玉无二。曹顒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育,其文学修养应该是很高的,从受康熙的夸奖也能看得出是个能写作的人,这同样符合红楼梦中贾宝玉善于写作的形象。从文学修养的角度分析,曹顒也比较符合作者的基本素质。曹寅的后代除曹顒曹頫以外,其受教育的程度应该是越来越差的,特别是抄家以后,家庭的文化氛围,教育的基础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能培养出一代文学巨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总之,分析来分析去,曹顒与书中的主人公以及作者相比都是再符合不过的了,但曹顒却在康熙五十四年去世了。 五、一个大胆地假设。 前面我们从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和曹家的人物身上,一路分析过来,在即将找到作者和书中主人公的时候,一个现实中肯定存在的人物,却一下子消失了踪影。如上所述,作者也确实是一个神秘人物。前面我们分析过,在西山著书与敦诚、敦敏兄弟俩相交往的曹雪芹同样是一个神秘人物。敦诚、敦敏兄弟俩对他的年龄和经历的表述就存在着矛盾。这个在曹家当中找不到的神秘人物与西山著书的曹雪芹有着相同的神秘之处。然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曹雪芹又很难跟曹顒或曹頫他们划上等号。抑或是西山的曹雪芹的年龄错了,抑或是曹雪芹根本就不是曹家人? 如果曹雪芹不是曹家人,那作者的自述以及书中活生生的自我描写,加上批者“见过、经过”的亲历者的表述,都是说不过去的。曹頫是故事的亲历者,但他不是书中的贾宝玉。曹顒是一个合适的人物,可他又去世了。怎样去找红楼梦的作者和故事的原型呢? 1、书中的根据。 不妨我们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最符合故事原型的人物曹顒没有死去,而是隐藏起来,或是出家了,作为一个这样的人物,他的身后会发生什么呢?假设做出以后,我们感到,如果曹顒是真出家了,那他的身世岂不是更符合贾宝玉的形象了!作者在书的前面,就借喻自己是一块“无才补天”的石头。“补天”之说可能就是针对“弥补曹家巨大亏空”而言的。如果是这样,“无才补天”对曹顒来说就是非常恰当的,曹顒既任过职,又从任职上神秘的死去,只有任过职,才能体会到自己的能力。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还感到曹顒的经历最符合前半部书中贾宝玉的描写情况。贾宝玉后面的情况怎样,书没有写完就神秘地中断了。现实中曹顒在经历过贾宝玉般的生活之后也神秘的死去。书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走到了同一个交点上。 贾宝玉在书的后面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书中虽然没有明写,却暗示出了一些内容。根据红楼梦中有关的暗示以及脂批的提示,贾宝玉是“悬崖撒手”出家做和尚了。“悬崖撒手”就是出家做和尚的代名词吗?其它地方没有这一讲法。其实“悬崖撒手”更象是对曹顒的一个自我写照。“悬崖”是面对着茫茫债海,就如同走到了一个悬崖边上。“撒手”是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任职,一走了之。在红楼梦的开始,甄士隐(真事隐)出家就有一些批语:士隐便笑一声“走罢!”【“走罢”二字,如见如闻,真悬崖撒手。非过来人,若个能行?】。说明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个人物和事件。书中脂批对主人公还有一段很精辟的说明:【庚辰双行夹批:宝玉恶劝,此是第一大病也。】、【庚辰双行夹批:宝玉重情不重礼,此是第二大病也。】、【庚辰双行夹批: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说明书中的主人公不听劝,情急只下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对宝玉的“悬崖撒手”确切是怎么描写的,我们看不到后面的内容,可在书的前面就有这方面的征兆描写,如宝玉讨厌仕途,对宝钗的劝说尤其反感;宝玉的一再摔玉,也是暗伏了将来的弃职而走。玉是与生俱来的,而宝玉对这种生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一点也不留恋。可见“悬崖撒手”不仅仅是弃宝钗、麝月而去,更可能是离职而去。 在第三十二回的开始,对宝玉的这种性情表述的很清楚:话说宝玉见那麒麟,心中甚是欢喜,便伸手来拿,笑道:“亏你拣着了。你是那里拣的?”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在红楼梦的第五回警幻仙子就讲: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甲戌侧批: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甲戌侧批:二公真无可奈何,开一觉世觉人之路也。】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这一段说明宝玉本应是曹家的继承人。在书的前面作者也讲到“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的悔恨,就是辜负了他们的这种希望。根据以上对书中内容的分析,将现实中曹顒的“离奇死亡”与书中宝玉的“悬崖撒手”相假设,不是随意地乱猜,而是有书中根据的。如果曹顒真是这样的话,那不是弥天大罪吗?曹家肯定也会遭灭顶之灾,所以就讲曹顒“死去”了。 2、现实中的可能性。 根据书中内容作出的这一假设,在现实中有多大可能性呢?我们且做进一步的分析。 先从曹家的角度说起。曹寅在康熙五十一年去世,在此之前的病情和病危的情况,家人都密奏康熙皇帝。作为包衣之家,就象现在的情报人员一样,凡事都密报上级。曹顒在康熙五十二年继任父职,两年后突然死亡。在此之前没有一点迹象表明曹顒生病,死亡以后也没有说明到底是患何病而亡,比较突然和神秘,只提到“於本月内择日将曹(顒)灵柩出城,暂厝祖茔之侧,事毕即奏请赴江宁任所”。这是可能性之一。 再从曹顒的任职环境上分析。从曹顒的两年任职看,情况是很糟糕的。在康熙五十二年李煦有奏:“窃我万岁如天如地之仁,轸念曹寅身後钱粮,特命臣代理盐差一年,将所得馀银尽归曹寅之子曹(顒),清完所欠钱粮”。是说曹家的亏空已经清完。可在康熙五十三年李煦又奏请再派盐差以补亏空 ,是说补苏州的亏空,皇帝就批:“此件事甚有关系,轻易许不得。况亏空不知用在何处,若再添三四年,益有亏空了”。另外在康熙五十三年也有奏批:“上令曹寅、李煦管理十年,今十年已满,曹寅、李煦逐年亏欠钱粮,共至一百八十馀万两,若将盐务令曹寅之子曹(顒)、李煦管理,则又照前亏欠矣。此不可仍令管理。先是总督噶礼奏称,欲参曹寅、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朕姑止之。” 从曹顒两年的任职看,不光没有弥补上亏空,反而亏空越大,以至于到了被人参劾的地步。尽管曹顒有较高的天赋,但确实没有能力继续承担前辈留下的职责,这是事实证明的,至于是否悬崖勒马,中途放弃而出家,事实说明存在这种可能性。这是可能性之二。 关于曹顒的这种可能性,一方面可能瞒着皇上,让曹顒永远的隐姓埋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曹家的总后台康熙皇帝一手导演的。看到曹顒的任职情况,亏空愈大,又遭到参劾,如果将曹顒治罪,肯定于心不忍,那样的话整个曹家都受到牵连。让曹顒“死”去,再换新人,一方面可转移人们的视线,另一方面也就保住了整个曹家。以上不管是那一种情况,注定了曹顒要成为一个永远不能再出面的神秘人物。如果曹顒真有这样的遭遇,那埋藏在心里的痛苦正是他著书的动力,想表达而又不敢表达是非常现实的矛盾。红楼梦中透出的原始思想就非常符合这种逻辑,而为什么后半部一直不能面世,是否也是因为这种可能性呢?以上只是在假设的基础上,分析假设曹顒没死的可能性,那么有没有这方面的证据或者旁证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