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富贵闲人——贾宝玉 ——一个处于僵生未死之间的知识分子形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肖旭 参加讨论

    据统计《红楼梦》实际描写的人物有577人之多,其中贾宝玉是最重要的形象,这个形象贯穿了全书的始终。作者对他著笔最多,寄托最深,而且在这个形象身上也溶进了作者的一些亲身经历。我们应怎样来看待这一形象?
    贾宝玉是有一定反封建、叛逆性的贵族公子,他有背叛封建主义精神的思想行为。我们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所生活的环境来看,这是可贵的,应当给予肯定。但这个形象又是复杂的,因此我们在对人物做出评价时应该掌握分寸感。我们同时还要看到,贾宝玉没有背叛自己的阶级,他没有找到新的生活道路,在他身上保留著浓厚的封建贵族特点,所以这是一个保留封建阶级局限又有新特点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个由贵族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叛逆者。在第三回,曹雪芹借【西江月】词,概括地介绍了他的叛逆性格:“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所谓“愚顽”、“偏僻”、“乖张”就是指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活道路。
    贾宝玉叛逆思想总的特点是:要求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他出身于贵族之家,过着极其富贵豪华的生活,他又是贾府的继业者,他被封锁在这个大家庭中处处感到不自由。他曾经说:“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富贵’二字真把人荼毒了”。他在很多方面与这个家庭发生越来越多的冲突矛盾。贾宝玉的思想性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鄙弃功名利禄,反对走读书应举、为官作宦的生活道路。我们知道读书做官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道路,是贵族家庭给子孙所规定的生活道路。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这应该是宝玉的必由之路,而且对他来说这也是一条轻松的生活道路。贾母、贾政、王夫人、宝钗、袭人等,在这方面对宝玉是软硬兼施,让他读圣贤书、作八股文,学习和封建官僚周旋,但宝玉不愿意这样。他明确地表示鄙弃功名利禄,平时更“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最厌恶“峨冠礼服贺吊往还之事”。他对儒家所提倡的最高标准“文死谏”、“武死战”进行了批判,认为此“皆非正死”。
    对读书做官感情上厌恶,行动上逃避,思想上抵触,他采取的是消极抵抗态度,他对八股文更是深恶痛绝,斥之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它誆功名混饭吃”的工具。他说程朱理学等儒家的书,“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杜撰”出来的。贾宝玉有强烈的求知欲。我们从小说描写来看,他很有文才,他想摆脱四书、八股的局限,看自己所喜爱的书,“杂学旁搜”如饥似渴地阅读《西厢记》、《牡丹亭》一类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淫词”。他希望过自由的生活,走自由的生活道路,对贵族的富贵生活感到束缚和窒息,他说:“可恨我为什么生长在这侯门公府之家,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把人荼毒了。”
    蒲松龄、吴敬梓反对科举制,是揭露科举制在精神上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而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却是一个坚决不走科举之路的贵族青年——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做官”的道路。虽然如此,但宝玉没有找到好的出路,他充满了贵公子的习气,他依靠他所厌恶的家庭过着留恋风月的生活,他是个富贵闲人。当然了,《红楼梦》最后写宝玉中举,那是续书者高鹗的局限。
    2、反对封建主义的伦常秩序和道德观念。在对人的关系上,贾宝玉表现了朦胧的平等的观念。贾宝玉不重视封建的等级和名分,反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他主张男女平等,他曾经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黍末”。他特别尊重未婚的少女,主要是未婚少女没有更多涉足社会,受封建意识的玷污要少一些。
    贾宝玉还主张嫡庶平等。在封建大贵族的贾府内,嫡庶之间是壁垒森严的,贾宝玉并没有嫡尊庶卑的思想。如赵、周姨娘至怡红院去看他,他起身让坐;贾环因是姨太太生的孩子,受到很多人的歧视,可宝玉从不拿嫡庶的尊严来压制他。
    贾宝玉还主张主奴平等,对奴婢态度比较宽厚,甚至能体贴、同情他们。他厌恶贾雨村之流的官僚,不愿与官宦交往,却去与演员艺人蒋玉函结为好友,在贾府内,他无视“主仆之分”,与丫环小厮“没上没下”毫无拘束,正如兴儿所说:“也没个刚气儿,有一朝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很随便,都过的去”。对女奴他更是亲切的关怀,他做了“芙蓉诔”歌颂女奴晴雯,“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他赞扬女奴是高贵的人,这和儒家的观念是公开的对质。虽然如此,但贾宝玉没有否定君权、父权,他也不敢公开地违背家长的意志。所以他的思想只是一种朦胧的关于相对平等的观念,距离现代的平等观念还是相当遥远的。
    3、违背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的爱情。宝玉、黛玉都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他们爱情的基础主要是思想性格的相投、生活道路的一致,他们两人的恋爱完全出自个人的意愿,根本没有考虑家世的利益,所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他们本人也有不可克服的软弱性,这样的爱情就必然是悲剧结局。
    4、热爱人生和悲观厌世的矛盾。贾宝玉是热爱人生的,他珍惜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他有广泛的爱好,也颇有才华,非常重感情。由于生活在不自由的环境中,他感到压抑,他说:“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做不了主,行动就有人知道”。因此他经常陷入苦恼之中,逐渐接受了佛老哲学的思想,希望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到了《红楼梦》的后半部,贾家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故,他被迫与宝叙结婚,黛玉又死去了,探春远嫁,贾家被抄,所有这一切使他在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于是重整家业的重担还是压在他的肩上,他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状态,终于由极端的热爱人生变为极端的感伤,变为心灰意冷,只好出家为僧。他的出家不过是为自己的痛苦找到一副精神上的麻醉剂,并没有给封建社会带来损害。
    贾家在清初是个新兴起的贵族,贾宝玉的祖先贾演和贾源,在清兵征服全国的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获得了“宁国公”、“荣国公”的爵位。到贾宝玉这一代时,贾府“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这告诉你贾家已衰败了。正是这贾家的衰败,才为贾宝玉提供了典型环境。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十八世纪时,已达到烂熟的程度。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使贵族官僚在追求奢侈豪华生活方面,经常受到新的刺激。他们不择手段地掠夺财富,腐化的速度很快,而广大人民不满和反抗的情绪也在滋长。贾宝玉自幼没有受到严格的封建主义教育,相反却接受了社会上进步思潮的影响,以及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丫环们的影响,还有古代忧秀文化遗产的影响。因此,他没有随着贾珍、贾琏等堕落下去,而是对那帮人非常厌恶。总之,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缝隙和缺口的出现,封建阶级丑恶面目的充分暴露和丧失人心,乃是促使少数人产生叛逆倾向,甚至从这个阶级中分化出来的重要原因。
     到《红楼梦》后半部,贾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故,如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驱逐和死去,迎春嫁给一个极坏的丈夫,贾宝玉被迫与薛宝钗结婚,林黛玉死去,贾探春远嫁,贾家犯罪被查抄,贾母死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贾宝玉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陷入走投无路的状态,终于由极端热爱人生变为极端感伤,再变为心灰意冷,悬崖撒手,出家为僧。鲁迅说:“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但在作《红楼梦》时的思想,大约也止能如此,即使出于续作,想采未必与作者本意大相悬殊。(《<绛洞花主>小引》,载《集外集拾遗》)这段分析非常精辟。当然,在贾宝玉身上体现的所谓“色空’观念,并不是《红楼梦》主题思想的主导方面。读者并不会随着贾宝玉看破红尘,只会从他身上汲取热爱生活的力量,而且看到他的不幸结局后,会更加痛恨那个毁灭了他的万恶的旧社会。
    贾宝玉的爱情理想、生活追求、思想方式,以及他反封建的足迹,在《红楼梦》以前是不曾见到的,这个形象以一种新鲜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新的东西,是一种微微觉醒的,还显得睡意朦胧的意识。因此,可以说贾宝玉是一个处于僵生未死之间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在叛逆中有保留,在反抗中有痛苦,表现了僵生未死历史过程中某些本质的方面。
    

    原载:惠稿
    
    原载:惠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