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读梦蝶的《梦里天方》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高 深(回族) 参加讨论

    满族诗人梦蝶经常在网络上发诗,因此就被归入“先锋作家”的行列,中国文联出版社在出版“先锋作家文丛第五辑”时收入了其网络诗选《梦里天方》。读这个集子,我有了两个认识:第一、在网络上发表的文学首先得是文学,必须具备文学的基本要素,和传统的文学应该没有质的区别;第二、网络文学应该更加百花齐放、异彩卓姿,因为“发表权”基本掌握在作家、诗人自己的手里,所以风格就可能更多样化,更便于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创新。
    我读了《梦里天方》,觉得梦蝶善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汲取中国传统诗歌的优秀因子,使其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意。如《阿福!让我再读你!》。阿福的名字叫黄福荣,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香港居民,他不顾身患重病,赶到玉树震区救灾,不幸在救人过程中牺牲。诗写得极其朴实,几乎没有任何华丽辞藻和狂想式的抒情,却感人落泪。
    “阿福!认识你,已经永远错过了你的眼睛/阿福!认识你,让我看到的却是你永诀的遗体/当我想把所有美好称谓给你的时候/世界在为你举行着一场葬礼……”诗就这么深情而又沉重地开篇了。全诗有叙事有抒情,不论叙事或抒情,都以发自内心的爱呼啸天地,感染读者。诗人对阿福不仅是礼赞式的爱和对一种英雄行为的歌颂,也是一种呼唤、一种寄托、一种怀念,更隐匿着一种遗憾。诗人说:“我好想有人画你,画出你的面容,画出/你灵魂的光辉/可是达·芬奇永远走了/你也永远走了/好想捧一束鲜花给你/可花市里的鲜花太容易枯萎……”这些文字不论发在网络上,还是发在传统媒体上,都会让人反思许多东西,怀念许多东西,并感到一种深深的惋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诗在汲取传统和外来诗歌的营养下不断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基本结束了以前文学中只倡导一种“颂歌”题材、“豪放”风格和较为“直白”的表现手段等单一的局面,逐步开始与世界诗坛接轨。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转折,也是中国诗歌创作的大转折,后来的网络文学还成为这种转折的有力推手。这种转折在梦蝶的《梦里天方》中有较为鲜明的体现。《梦里天方》中的一些诗,体现了作者对人的命运的深刻思考,唱出了诗人关于人的觉醒、尊严、价值和信仰等的呼唤。梦蝶的一些诗不是以探求远离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为主旨,而是开门见山地回答时代向诗人提出的紧迫课题,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心。
    《从大洋彼岸走来的中国男人》是一首很值得赞许的诗作。就是在某些高官、富豪、艺人匆匆办理移民手续或怀揣移民意愿的浪潮中,这首诗在网上流传开来:
    “我不知道/你带着怎样的新奇/走向遥远而华美的国度/……许多灰色的日子,你总是/深深藏起无处诉说的孤独,面对困境/你总是掩饰着忧郁,竭力用阳光的眸子/走进人流,多少酸甜苦辣,甚至无奈和愤怒/而你把这一切都冶炼成一个中国男人/不卑不亢的深度”。
    梦蝶也写了中国男人在域外的得意与成功,但他们还是“扑倒在草原深处”,“像一只温柔的羊羔”,“故乡的原野/已经为你展开生命又一次纵横的天空”。这位生活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的诗人,总是写自己所熟悉的草原和羔羊,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诗人的视野,诗人在诗的结尾写道:“从大洋彼岸走来的人儿/好像在月光明媚的午夜/让我为你斟上佳酿,和你对饮/对饮你在滔滔江水中的浪奔浪涌/对饮那些漂泊中的激越与沉重/和那些/悠悠的愁思与温情”。
    梦蝶的诗歌题材丰富,涉及的生活面广阔,除了写有大量并不另类的爱情诗外,还涉猎了人生、理想、信念、人性、民族、宗教、哲学等方方面面,诗人的思想状况与其阅读范围是一致的,这在《生命之书又一次打开,谁在发光》一诗中可见一斑。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较为满足,但却觉得精神文明的发展不甚令人满意。经济大发展带给人们五彩缤纷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是日趋严重的污染,以及日益逼仄的都市生存空间……对于这些现象,诗人并没有掉以轻心,在《西部牛仔、马车和水晶鞋》《不知道那场风沙又去找了你》《你要到茫茫的青藏高原去》《今夜我好想为你疗伤》等诗作中都给予了诗性的关照。我不想更多地引用梦蝶的诗篇,因为从这些作品中我早就看到了诗人的清醒。梦蝶坦诚地告诉读者:“对文学这座巨峰,我才刚刚走到山脚。”
    原载:《文艺报》2012年12月0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