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奥古斯丁《忏悔录》的文化意蕴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建军 参加讨论

    一
    圣·奥古斯丁(353-430)并不属于欧洲中世纪的思想家、宗教家和哲学家。他只不过是古代基督教神学的拉丁教父而已。但由于他生活在罗马帝国及其古代文化已近解体,基督教逐渐开始占据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转折时期,加之他的思想对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学说影响极为巨大——在12世纪以前,基督教教义基本上是按照奥古斯丁的阐发和解释来建构自己庞大的体系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奥古斯丁的文化成就做一番介绍。
    奥古斯丁出生在罗马统治下的北非的努米底亚的小城塔加斯特。他的出生地是一个种族和信仰混杂的地方。他的父亲是一个不信基督教的人,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据奥古斯丁自己的记载,他的母亲几乎将一生都花费在照料她的任性的儿子和为他祈祷上了。12岁时,他被送到马杜拉接受教育,17岁时到“非洲的污水池”——北非的首府迦太基上学。“他在学习拉丁文方面颇有成就,在修辞学、数学、音乐和哲学等亦均如此;……他厌恶希腊文……但是他对柏拉图很为着迷,而称他为‘半神’,当他皈依基督教后,仍然还是一位柏拉图的信徒。他在逻辑和哲学方面所受到的训练,使他成为基督教会中最精微的神学家。”[1]53但是,这个有才华的青年却是一个放荡不羁而又特立独行的人。他早在17岁的时候便与一个女人同居(大约13年之久),并生下一个儿子。他的母亲多次劝导他,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大约在30岁前后,他来到罗马,教了一年修辞学后转而到了米兰。
    他的思想和人生的转变来自于在米兰的生活。在米兰与安布罗斯主教的相识以及接触到的新柏拉图主义学说,使他接受了洗礼,成为基督教徒。公元395年,他被推举为里朱港的主教。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基督徒。他和其他的人一起,过着严格的独身与贫穷的生活,不断精研教义,克己修身,并经常与异教人物论战,名声日隆。他在此地当了三十五年主教,最后病死在汪达尔人围困该城的战斗中。
    奥古斯丁的著述很多。他写下的230多篇论文,几乎对基督教每个方面的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忏悔录》和《上帝之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散文中的诗篇,《上帝之城》(413-426)则是历史中的哲学。”[1]57
    作为罗马社会晚期和中世纪早期基督教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家,奥古斯丁本身的巨大转变是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的。我们知道,当基督教最初出现在罗马帝国的境内时,它是作为一种蛊惑人心的妖术受到罗马人,特别是帝国的统治者强烈的排斥。但是,在外部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内部淫靡风气和下层人民遭受极度惨重压迫的多重作用下,基督教逐渐在下层人民中间立住了脚跟。到了君士坦丁时代,君士坦丁皇帝也不得不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开始对基督教采取了扶持的态度。4世纪中叶,基督教的信众已经占罗马人中的大多数,基督教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到5世纪30年代,基督教变成大多数有教养的罗马城市市民的宗教,除了极少数例外,占统治地位的上流人士全是基督徒。”[2]如果说,在此前的几百年间,基督教面临的一个中心任务是生存问题的话,那么,到了5世纪,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此时,“殉道者的敌人已经由手持利剑的罗马统治者变成了在自身之中蠢蠢欲动的肉体欲望。”[3]当那么多的惟利是图、腐败成性的罗马人纷纷涌入基督教会中来的时候,基督教如何保持它的纯洁性就已经成为了它所面临的新的重大的,甚至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尤其是这个问题又是和当时北方的蛮族的铁骑已经动摇了罗马民族的生存的根基、帝国的大厦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的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现实就逼迫人们必须回答,基督教如何适应诸多的意志不坚定的人涌入以后的新变化?为什么强大的罗马帝国会在短短的时间内摇摇欲坠?在新的历史文化现实面前如何保持人们思想上和意志上的统一?这些现实问题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在即将到来的社会里,人们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安静?换言之,人类的幸福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心灵世界?
    奥古斯丁正是在《忏悔录》和《上帝之城》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做出了两个方面的回答。这诚如威尔·杜兰所指出的那样:“奥古斯丁的初步回答,是罗马的遭受惩罚并不是因为其新教,而是因为其继续不断的罪恶。......奥古斯丁的第二个回答是一种历史哲学——试图以一个普遍性的原则,说明有史以来的各种事件。”[1]58这个回答的结论是:人类分为两种,其一是按照人类之法而生活,其二是按照上帝之法而生活。他呼吁人们抛弃地上之城的生活而走向上帝之城。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古斯丁的写作活动并不是无病呻吟的无聊之举,而是关注时代提出的问题而要给出历史文化发展的答案。
    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奥古斯丁为什么要采用“忏悔录”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他的思考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解释。但我认为,这是与奥古斯丁本人的思想和精神发展的强盛有关。
    我们知道,“忏悔录”这种文学体裁形式都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第一,它一般都是表现个人的隐秘行为和展示个体隐秘的思想情怀的。换句话说,能够写忏悔录的人,一般都是具有自觉地要把自己隐秘的东西公开展示出来的渴望的人,是有强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暴露意识的人。那么,这实际上就说明,一个人能够写出真正的忏悔录,其实就表明这个人的思想能力和精神活动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奥古斯丁本人在当时已经在思想和心智上已经高出了他的时代。
    第二,“忏悔录”这样的文学形式,一般又是作家在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尺度下对自己在原有的价值尺度下的所作所为进行的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一个人只有思想发展了,精神进步了,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用新的价值尺度来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思想行为,或进行忏悔或进行反思。所以,“忏悔录”这种文学样式的出现,也说明新的社会文化要求已经出现,新的思想价值观念已经产生。因为只有在一个新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下,一个人才能真正反思自己过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的对错成败。
    第三,“忏悔录”这类作品既然包含着强烈的反思精神和否定精神,即作者往往通过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的否定,来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否定的精神,这就决定着“忏悔录”的文学形式在艺术上都有强烈的哲理性特点,体现了精神探索的强烈特征。奥古斯丁《忏悔录》的写作实践,恰恰符合了上述的三个特点。
    因此,“在一个权力让位于一个信仰的时代”,在这个“西罗马帝国败落、贫穷的蔓延及暴乱的扩大等需要有某种新的理想和希望,以使人们在苦难中有安慰,在劳役中有勇气”[1]63的时代,奥古斯丁成为了强有力的一位伟大的神学思想家和文学家。
    二
    《忏悔录》写作于公元400年前后。它既是宗教著作,又是一部非常优美的散文作品。可以说,“忏悔录”作为一种西方散文文学样式,源起自于奥古斯丁。所以,有人称它是“所有自传的始祖和最著名的”。[1]57全书共分为13卷,全面地记述了他年轻时所犯下的肉体罪过,生动地表现了他如何皈依基督教的过程。卷一由歌颂天主写起,忏悔的是他出生和童年时代的事情。他自己说,从一出生开始,他就按照自然的欲望行事。“舒服了就安睡,什么东西碰痛我的肉体,我便啼哭”。(第六节)童年时代,仍然根据自己的自然欲求而不是天主的要求放纵形骸:“我喜爱游戏,喜欢通过打败别人而自鸣得意,愿意听虚构的故事,越听耳朵越痒心越热,渐渐地,我的眼睛对大人们看的富于戏剧性的竞技表演也产生了同样的好奇心了。”(第十节),特别是对异教文化的那些东西,如“对于木马腹中藏着的战士,大火焚特洛亚城,‘克利攸塞的鬼魂显灵’等等,却觉得津津有味!”(第十四节)甚至还“说了许多谎话,蒙骗伴读的家人,蒙骗老师和父母,……还在父母的厨房间中,从餐桌上偷东西吃,以满足我的食欲”(第十九节)。卷二忏悔了他少年时代的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欲的野草便长地超过我的头顶”,他已经成为肉体欲望的俘虏,“在淫乱之中,勇往直前,无所顾忌。”对母亲的劝阻,听而不闻,越污秽越感到自豪。为了观赏偷窃与罪恶的成果,领略偷窃中的快感与刺激,他甚至和几个伙伴在一天晚上偷了一棵梨树上全部的梨并把它拿去喂猪!卷三则反思了他在迦太基求学时的恶行。除了没完没了的恶作剧外,19岁之前的他欲火燃烧,“在肮脏的泥坑中、在错误的黑暗中爬行,估计有九年之久”。卷四回忆的是自己十九岁到二十八岁期间的生活。“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沉溺在各种恶行之中。”(第一节)作者写到,这些年里,他为了满足性欲一直和一个女人同居着。卷五表现的是他在罗马和米兰前后的教书生涯。在这里,他信奉了摩尼教,甚至为了躲避母亲的劝阻,他故意撒谎,欺骗了要跟随他一起前去罗马的母亲。(第八节)然而正是在罗马,他遇到了安布罗西主教——他的领路人。卷六写的是他的母亲在米兰追上了他,并给予了他巨大的影响,使他“虽然尚未获得真理,但已经开始从错误中翻身而出”。(第一节)然而思想转变是艰难的和复杂的。所以,这段时间里,他仍然试图通过自己的探索而不是对上帝的信仰来走出困境。并且,由于性欲的缘故,“我担心我没有一个女子的拥抱,生活可能太痛苦。”(第十一节)。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决定结婚。而他要结婚,那个一直跟他同居的地位低下的女人,又成为了障碍,于是,他便把她送回了非洲。“我的心早已被她占有,所以(分离)像受到刀割一般。”但是由于新娘太小,需要他等待两年。性欲的折磨使他又寻找了另一个情妇,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保持到正式结婚。卷七记述了思想转变的过程。青年时代的逝去,壮年时代的到来,使他抛开了摩尼教的影响,开始走向了敬奉上帝的路途。特别是“在我看了柏拉图派学者的著作后,才知道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真理。”(第二十节)卷八集中描写了他接受基督教前后激烈的思想斗争的经过。“我以不同寻常的严峻态度训斥我自己,我在束缚我的锁链中翻腾打滚,想把它们全部折断。”“猛烈的风暴起来了,带着倾盆的泪雨。”但当他读完《福音》后,“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驱散了阴霾笼罩的疑团。”卷九记述了他皈依基督教接受洗礼的情形和母亲逝世前后的一段事迹。其中包含着他对基督教坚定的信仰。卷十记述了著书时期的思想状况。后三卷是对《旧约·创世纪》的诠释。全书在赞美天主伟大中结束。[4]
    从上面转述的内容可以看到,这部著作既是奥古斯丁人生经历真实的赤裸裸的记录,同样,也是他一生思想发展探索的展示和总结,更是西方文化由古典转向中世纪的一个重要标记。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任何忏悔文学作品在写作时都是在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对作者本人过去所作所为的反思和忏悔。奥古斯丁的写作也不例外。从全篇的主旨可以看出,他的《忏悔录》是直接写给上帝的,这是他这部巨著的思想逻辑起点。因此,在全书的最初几行里,他就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主,你真伟大,你应得到一切赞美:你有巨大的能力,无穷的智慧。’一个人,作为被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赞颂你;这人全身带着死的气息,全身带着罪恶的证据,全身证明‘你不接纳傲慢的人’。但这人,被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赞颂你。你感召他乐于赞扬你,因为你创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灵如不安息在你怀抱中,便不会安宁。”这篇开明宗义的话,就告诉世人,他是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从精神信仰纯洁与否出发,从对上帝的信仰是否虔诚的角度,来忏悔自己写作前半生的所作所为的。
    那么,他的这种宗教的狂热有积极作用吗?如果我们把它放在文艺复兴及其以后的历史阶段中来看,当然是否定的。但是,当罗马社会走向解体,新的信仰维系关系开始建立的时候,特别是当时社会处于淫乱奢靡,摇摆动荡的时候,它强调要用上帝的信仰来观照人的精神是否纯洁,要用基督教的上帝观念来统一人心,这就需要重新解释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他向上帝忏悔的伟大意义。
    第一,他的《忏悔录》以向上帝忏悔的写法,其实隐含着一个历史时代的巨大文化转型。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标志着人开始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巨大转变。
    我们知道,人类在早年的时候,被称为“自然人”。所谓自然人,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那时的人总是遵从着自己本能要求或自然欲望行事——即人的自然要求和自然欲望是人类一切行动的动因,同样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与结果。通俗而言,就是热了就想脱衣服,饿了就想吃东西,困了就想躺下睡觉,这种出于本能的自然要求和欲望是支配着他们全部活动的,当时一切的社会规则、道德法律和行为准则等等,都是围绕着这个本能的要求出发而建立起来的。因此,人们才把此时的律法称为自然法,把此时出现的道德称为自然道德。这里我们必须纠正对古希腊人的一个误解。很多学者在谈到古代希腊人的时候,总是把他们的社会文化提到了理性的高度,似乎希腊人之所以是“人类正常的儿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富于理性。我们知道,一个儿童是否正常,决不在于他是否很小就有理性,一个孩子是正常的儿童,根本问题就在于他的天性的发展。换言之,只有那些遵从着自己的本性在行事的儿童才是正常的儿童。假如一个孩子在儿童时代就像一个大人那样用理性去思考和判断,去做事和行动,那么,这个孩子决不会是正常的儿童而是超常的儿童了。其实,当我们认真思考古代希腊,乃至罗马社会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希腊人和罗马人虽然是比较自觉地把理性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的民族,尽管他们在用着很理性的形式在追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甚至用一些很理性的社会制度、法律形式来维系着自己的生存,但是,正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希腊和罗马的理性主义从来没有战胜过人类情感的自然欲求,他们也从来没有完全脱离开“人与自然”知识型构的制约。希腊人所做的这一切的出发点仍然是他们自己的本能在意识深层起着作用东西,即自然欲望。换言之,他们仍然是用符不符合人的自然要求来评判他们所做的一切的。[5]例如,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古代希腊民主制度,其实也不过是当时人们自然要求的产物——一个社会中谁说了算,谁是领导人,并不是靠武力打出来,也不能靠篡位的阴谋而获得,而必是大家同意了才能算数,即必须是符合人心的——而这个符合人心又不过是符合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欲望和要求。所以,这是自然人的本能在政治上的体现。
    但是,当一个社会发展到了不再需要根据人的本能欲望行事,而必须根据人的精神要求行事的时候,这就是人已经开始脱离了自然人的文化形态而进入到社会的人(此时社会的人内涵是指精神的人)的文化形态。“社会人”的文化形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当一个人或这个民族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再是首先考虑人的自然本能的需要是什么,而要首先考虑的是超出本能欲望和自然欲求的要求人能够干些什么,即不再遵照自然欲望行事,而是遵照约定俗成一种精神性的社会集体的规范行事。这是一种新的社会的价值尺度。所以我们说“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其实就说明人发展了,精神性的社会价值尺度取代了本能欲望的价值尺度。
    尽管在奥古斯丁生活的时代,西方社会已经经历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洗礼,但是,希腊人和罗马人作为自然人的特性并没有完全改观。再考虑到罗马晚期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帝国末期荒淫无耻、放纵情欲的风气,以及蛮族入侵者——他们是典型的自然人——是从更为原始的文化中进入罗马帝国的现实,我们可以说,奥古斯丁的时代,仍然是从“自然人”的文化时代转向“社会人”的时代。而奥古斯丁的恰恰用自己《忏悔录》的创作,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这样一个伟大的任务。
    这样,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首先把矛头对准了自己肉体本能的欲望,并在上帝面前进行了深沉的忏悔。在第二卷的开篇,他就写到:
    我愿回顾我以前的污秽和我灵魂的纵情于声色,并不是由于我迷恋过去,而是为了爱你,我的天主,因为为了我喜爱你,所以才这样做:怀着满腹的辛酸,追溯我最险恶的经历,为了享受你的甘露,这甘露不是骗人的甘露,而是幸福可靠的甘露;为的是请你管束放任自流的我,由于背弃了独一无二的你而散失在许多事物之中的我。我年青时一度狂热地渴求以地狱的欢乐为满足,滋生了各式各样的见不得人的欲望,我的美丽枯萎凋谢了。我在你面前不过是腐臭之物,可我却自以为得意,并竭力想讨好别人。
    从这段引文中可以看出,奥古斯丁为自己过去放纵肉欲、依据本能行事的行为,表达了深深的忏悔。在他眼中,自己过去一直认为是正确的生活方式,在精神生活的新的历史文化要求面前,不过是像动物一样在追求着肉欲和欲望情感的满足,是把自然人的要求当成全部人生活动的追求。这样,信不信奉上帝,就不仅仅是个人信仰的选择问题了,而是变成了是做真正的精神意义上的“人”还是做像动物一样依据本能行事的“人”的大问题了。所以,从向上帝进行忏悔的意义来说,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就深刻地表现了当时人类的精神发展风貌和特征。在这里显示出的是,自然人的本能的、肉欲的要求已经被人的精神追求所取代的历史文化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就是时代历史文化发展对人自身的新的要求的产物。
    第二,作品体现出了西方人的精神结构基本特征。或者说,正是在《忏悔录》中,作者为后代的欧洲奠定了看待世界和认识人自身的基本的思维方式。
    《忏悔录》隐含着西方人的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在奥古斯丁看来,人有肉欲的世界,另一方面人又有精神的世界,两个世界是根本对立的两极——这个思想其实在古代希腊的柏拉图的哲学中就已经出现了。但是,恰恰是在《忏悔录》中,以及在其后写成的《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做了形象化的说明和阐释。在奥古斯丁看来,世界的本质是上帝,一切其他的事物,包括人类的社会都是上帝创造的。“你是主,是你所创造的万物的主宰,在你身上存在着种种本原和本质,一切变和不变的枢机,一切暂时的无灵之物。”(第一卷第七节)“一切存在都来源你,因为只要是存在的世界都来源于你。”(第十二卷第七节)“主,毫无疑问,是你创造了天地。毫无疑问:‘原初之始’就是你的智慧,在智慧里,你创造了一切。毫无疑问:这有形可见的世界分成两部分,用天地二字能够概括你所创造的一切。”(第十二卷第十九节)“就是说天主在与他共属永恒的‘道’中,创造了有理智的和可感觉的,或者是精神和物质的世界。”(第十二卷第二十节)
    这样,在奥古斯丁德意识里,上帝一切的原创者,是最初的因。而天国之城和地上之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是上帝的造物。这样,“上帝”就成了真正的“逻格斯”。同样,上帝在创造了天国之城之后,又同时创造了地上之城。这体现着西方世界思想认识领域的“二项对立”原则。“上帝”作为本原,在奥古斯丁看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是隐含在一切具体之物之中的本质。所以,本原必须要创造出一切有形之物从而显示自己的存在。由此一来,上帝的造物一定是不纯的。造物离上帝越远,不纯的成分越多。因此,地上之城的肉欲成分就成为与上帝格格不入的东西而必然受到排斥。而与上帝较近的天国精神成分必然会受到推崇。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古斯丁推崇精神纯洁,排斥肉欲生活的根本原因。
    同样,从人自身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们也会发现,生活在地上之城的人,也有一个对待天国和地上的态度问题。既然上帝创造了一切,那么,人也是上帝的造物。并且人这个造物又是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的。只不过上帝是至高,至全,至善,而人作为上帝的造物是不全,不至善,不完整。这样,人自身也成为了一种二元对立。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既有肉欲和本能的要求,又有精神的要求。这就决定着人或者升入天国,或者下到地狱。因此,人要想得救,就必须完全服从上帝,人必须要不断地克服自身的本能欲望、自然欲求而不断地向精神世界追求,并通过精神的纯洁回复到上帝(本原)本身。
    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中,就完整地提出了这种中世纪的思维模式。而这个思维模式不仅仅是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世界现象和本质的看法,同时又给后代的欧洲人,乃至整个的西方世界的思维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第三,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也是提出了中世纪初期欧洲人理解问题的特有的“信仰的理解”的方式。我们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理解问题的方式。人类从来没有一个能够涵盖一切文化时代唯一的理解问题的方式。这正如人类早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未知事物、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一样,奥古斯丁在罗马帝国的晚期和中世纪即将到来的时代,在信仰维系方式已经开始出现的文化时代,根据基督教在欧洲发展的实际,用《忏悔录》的创作,表达了一种新的理解问题方式——“信仰的理解”。所谓“信仰的理解”就是要求人们首先无条件信仰某种东西,然后在信仰中感受到了它的伟大,也就等于理解了它。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其中有着对自己信奉基督教过程的细致描绘和思想发展的认真总结,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对上帝、对基督教坚定不移的信仰。其实,基督教进了欧洲以后,最初很多人并不知道基督教的上帝是怎么回事儿。因为当时罗马人有罗马自己的神祗,蛮族有蛮族的神祗,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神祗。这样,当一些虔诚的基督教信徒想让人们去信奉一个新的神——基督的时候,必然会受到抵制。在此情况下,“信仰的理解”,即先无条件的信仰,然后就能够理解它,就是必然的选择了。《忏悔录》中,不去论证究竟有无上帝,也不去揭示为什么上帝能够创造世界,更不解释上帝的一切能力是如何来的。而是把上帝当成了一个不容质疑的前提,就是这种理解方式的体现。正是与血缘维系方式向信仰维系方式转换的历史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所以,我们说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体现了中世纪的前期理解问题的基本方式。
    第四,《忏悔录》也体现了早期基督教思想家探索真理、探索至善的热诚,开创了用精神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滥觞。可以说,正是奥古斯丁这种探索真理,探索人类至善的热忱,才使整个欧洲在古典文明崩溃的时候,保持住了前进的步伐,才使欧洲的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在其辉煌之后,没有断裂。过去人们一讲到中世纪的时候,就说中世纪的是个黑暗的时代,是个大倒退的时代。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在欧洲处于一片废墟的时候,保留了一个完整的东西——基督教。美国著名的学者威尔·杜兰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在他看来,欧洲中世纪文化后退的基本原因,不是基督教,过去我们说基督教造成了欧洲的萧条,造成文化后退的看法是不准确的,其黑暗的基本原因不是基督教文化,而是野蛮的习俗,不是宗教,而是战争。换言之,早期中世纪文化后退不是基督教造成的,而是蛮族破坏造成的。相反,他认为,如果不是基督教及其教会在这个崩溃的文明中,维持了某种程度的秩序,那破坏可能会更为严重。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可以看到,正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把当时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出路落实到了精神领域。换言之,他要在精神领域中解决社会出现的问题。这样就显示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即从精神上解决问题的方式。一般而言,社会问题的解决大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实的解决的方式,一个人没有衣服穿,大家给他募捐买件衣服,这是一种现实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种,就是精神解决的方式。所谓精神解决的方式就是超越具体的物质解决的方式走向精神上的超越。例如,当一个人现实的需要无法解决的时候(比如一个人非常渴望脱离现实苦难而又做不到的时候,幻想死后的世界是美好的天国,从而减轻了心灵上的恐惧,就是一种精神解决的方式——早期的基督教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方式;还有一种是当现实的难题无法破解的时候,人们换个思维角度,转换一种思维方式,从而使问题在新的高度得到解决,这也是一种精神解决方式)。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改变了希腊以来用现实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始从精神领域解决罗马社会晚期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就体现了奥古斯丁探索真理的高度热情和进取精神。这一点对后代西方社会的影响极为巨大。
    三
    《忏悔录》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且对后代的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新创和再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成就之一,这部作品适应精神层面解决问题的历史要求,开创了从心理层面进行文学创作的传统。经过研究我们知道,在奥古斯丁之前的欧洲文学,基本上展示的是生活的描写,人物的性格和社会事件大致都是根据行动表现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亚里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把人物的行动放在悲剧艺术最突出地位的原因。虽然其中有些作品里面也有某些人物心理的描写和展示,但这种心理描写,特别是精神上的剖析是非常简单的,力度也是不够的。而《忏悔录》的出现则开始造就了欧洲一个新的文学传统。这个传统就是一部作品可以不写故事,可以不塑造人物,甚至没有外貌刻画和情节构成,全部作品就是表现主人公自己的内心世界,全部作品都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这是奥古斯丁《忏悔录》最伟大的艺术功绩之一。换言之,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艺术形式,准确地把人的精神世界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了,并且通过对人的心理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现实和精神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寻找后代心理小说写作的源头的话,可能《忏悔录》就是最早的范本了。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写实主义作品的话,那么,奥古斯丁创造的就是心理写实主义。
    成就之二,作品塑造了能够不断地自醒的个人形象。在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史诗以及个人创作的作品中,虽然都出现了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形象虽然引人入胜,但他们大多都缺乏丰富的精神活动或细腻的心理世界。即使出现了有心理活动的形象(如欧里匹得斯的《美狄娅》等),也都是局部的或者零散的。但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我们看到的是,主人公“我”则是一个精神世界非常丰富、心理活动极为强盛的人物。按今天的话说,“我”是一个抒情主人公。他通过忏悔,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整地、细致地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作品中的“我”的内心世界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他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其中既有对上帝坚定不移的信仰,也有对自己隐秘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既有当时社会生活中大事的评判,也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节小事的忏悔。可以说,既有作家对“大宇宙”问题的思索,又有对“小宇宙”的深入探究。可以说,在罗马社会晚期,能出现这样一部表达人隐秘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作品,非常不容易,这表明当时人的精神世界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第二,具有强烈的反思精神。他能够站在社会发展的新的制高点上,对个人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评判,显示出了欧洲文化发展的巨大进步。这正如我在一篇文章中所言,当人们能够从抛开现实世界的肉欲和功利目的的束缚,去建立一个精神世界的时候,这是人类历史和人类文化的巨大进步。尤其更值得称道的是,奥古斯丁的反思是非常细腻,非常深刻的,并把这种反思上升到非常优美的程度,这也表明了这部作品的价值是非凡的。
    成就之三,《忏悔录》创造了一种通俗的个性化语言。应该说奥古斯丁作品的语言是非常通俗的,并且富于激情和形象。《忏悔录》作为一部表达隐秘思想的作品,却写得如此通俗,如此富于激情,同样又如此富有感染力,是非常了不起的。那么,为什么作家把一部写给自己的作品,写的如此高妙,引人入胜呢?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文学创作的使命的自觉。当宗教,或者说,当任何一个思想体系要深入民心,希望被民众接受的时候,必须要用老百姓热爱的语言和形式,否则就不会被接收。罗马末期和中世纪初期,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很快走向民间,固然有很多历史文化上的原因,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这些文化的先行者非常知道老百姓想知道什么,知道就用老百姓明白的话语去传播自己的思想。所以奥古斯丁的语言这么平实,这么引人入胜,和基督教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在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上,特别是对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文化和文学的建立上,起了非常重要的转折和铺垫的作用。
    [作者简介]刘建军(1955-),男,内蒙古开鲁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文学与文论。
    [参考文献]
    [1][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信仰的时代[M].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53.
    [2][英]约翰·麦克曼勒斯主编.牛津基督教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61.
    [3]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197.
    [4]奥古斯丁.忏悔录[M].王敬超,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7.
    [5]刘建军.演进的诗化人学——文化视界中西方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原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