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型的短篇小说(包括中篇小说),在欧洲,兴起于十九世纪中叶。英语称短篇小详为short story,其字义为“短的故事”。中篇小说,英语为novelette,其字义为“小型的小说”。而小说(novel)这个字的意义是“新奇事”。可知欧洲人的传统观念,以为“小说”都是以长篇巨制来叙述的新奇故事。 自从商业和工业相继勃兴,社会结构随之而大为改组。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由中世纪的闲暇懒散,一变而为紧张忙碌。旧社会的那些在灯下炉边阅读几百页长的小说的绅士淑女,逐渐消失了。代之而兴的小说的读者,大多是职业知识分子,或赋闲的人。他们阅读小说是为了暂时填充生活的空虚。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长篇小说,于是短篇小说应运而兴。 短篇小说并不是具体而微的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可以容纳很复杂的故事情节,可以叙述延续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故事始末。这些功能,短篇小说都无法具有。因此,短篇小说的题材内容、创作方法,逐渐地远离了长篇小说,自成一种文学类型。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欧洲出现了许多短篇小说作家,他们的作品的题材内容都是人生或社会现实的片段。通过这一段世态人情的突出描写,反映了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形象。 这一时期的文艺理论家给“短篇小说”下的定义常常举出一个短篇小说必须具有的条件是:通过少许人物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中的行为,表现了世态人情的某一方面典型。因此,人物性格与故事结构,成为短篇小说作家最重视的创作方法。契诃夫和莫泊桑的作品,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短篇小说的典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文学出现了新的动向。在新成立的苏联,作家强调写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意识形态;在西欧,由于弗洛伊德心理学说的影响,作家们注意到:一切世态人情,都有表象和内蕴两种状态。人的一切思想、观念、语言、行为,都不是单纯的思维成果,它们是各种矛盾的、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果。于是,有不少作家,不再以外在的人情世态为作品的题材,而以揭示人物内心的思维活动情况为题材,于是出现了心理分析小说,使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开发了新的题材领域,短篇小说也随之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方法。这些作品,我们称之为现代型的小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经过精心筹备,拟推出一套《世界文学大师小说名作典藏本》,责任编辑徐如麒同志,来要我写一个总序。我看了全书目录,觉得所选作品大致已可以概括欧洲短篇小说的发展过程。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他的著名小说《查第格》是为讽刺莱布尼茨哲学思想而作。从创作方法及故事结构两方面来看,它还不是近代型的小说。梅里美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的《嘉尔曼》是浪漫主义小说的杰作。从其结构及题材的处理方法来看,还是一部压缩了的长篇小说。屠格涅夫的两个中篇小说,也有同样情况。莫泊桑和契诃夫,各自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他们分别奠定了俄、法两国的近代型短篇小说的基石。马克·吐温是这一系列中唯一的非欧洲作家。他的小说以讽刺见长,可以说是伏尔泰的继承者。康拉德和吉卜林,专写他们个人独有的生活经验,在小说的题材方面,可谓独专一家。詹姆斯和卡夫卡的作品,已抛弃了十九世纪以来的旧风格,而创造了现代型的小说。 这样看来,这一系列中短篇小说,除了各篇小说本身所给予读者的精神感应之外,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种文学史知识:短篇小说的发展厉程。 我希望读者看了全书以后,还愿意什袭典藏。 1994年9月8日 (本文系《世界文学大师小说名作典藏本》总序。该丛书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原载:《书城》1995年0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