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揭晓,总是会成为我例行书评关注的对象:尽可能迅速地向读者介绍诺奖获得者的作品和生平,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写作特色和文化背景,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文学评论者必须更新和了解的文学常识,而在阅读和介绍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时,让我享受着作为一个普通阅读者的快乐。 因为我很喜欢他的作品,相对于他的小说,我更喜欢他的随笔,相对于他虚构的世界,我更喜欢接近他思绪涉及的真实世界,喜欢分享他的记忆、遐想、素描、访谈与旅行,因为他细密的思绪,细腻的笔触传递着他内心丰富的体验,还有他对文学的理解和执着。 “写作,就是要将这种凝视内心的眼光化为语言,去探讨一个人幽居独处时所进入的那个世界。而且,他要怀着极大的耐心、执着和愉悦之情来做这一切。一连数日、数月、数年,我坐在桌前,慢慢将新的词句写到空白的纸上,我感到自己正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正在我内心分娩另一个自我,就像有些人建造桥梁或是穹顶那样,他也要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往上砌。而作家使用的石头,就是词语。 作家的秘密并非灵感——灵感从何而来并不清楚。作家的秘密是执着,是耐心。在我看来,人们当初创造‘以针挖井’这句可爱的土耳其谚语时,他们的脑海中所想的,大概就是作家。” 早在2008年帕慕克来华访问时,我们就听说了他的散文集 《别样的色彩》,在早春的三月,迎春花在寒冷的空气中,无所畏惧地绽放着鹅黄的时候,我们终于可以阅读到中文版的《别样的色彩》。 《别样的色彩》以土耳其语首版于1999年,删减增补后于2007年出版英文版。此次中文版自2007年的英文版译出。这也是帕慕克继《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之后出版的第二部散文集。 2008年5月下旬,当帕慕克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正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不久,帕慕克在抵达后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首先表达了自己对地震灾区人民的深切问候,随后他在北京与上海的两场签售活动中进行了义卖。因为帕慕克曾亲历过1999年伊斯坦布尔大地震,他对地震的灾难感同身受。而近日,日本发生的地震与海啸震惊了世界,无数人都在日本人民祈祷。在《别样的色彩》一书中,帕慕克用了两个章节来书写自己所经历的及伊斯坦布尔的地震,那种伤痛的记忆难以忘怀。 这部作品从多个方面展现出帕慕克作为一个勤奋的小说家,一个好书的读者,一个需要戒烟的老烟枪,一个没能成为建筑师的作家,一个惊恐地震的伊斯坦布尔人,一个无法向理发师撒谎的小孩,一个溺爱女儿的父亲……正如帕慕克自己所言,“本书由生活的一些点滴想法、影像和片断构成,它们至今无法在我的任何一部小说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因此,我把它们集结于此,合成一个连贯的作品。 ”这就是帕慕克的第一部“碎片式组合集”。 一部通过记忆、遐想、素描、访谈与旅行,展现作者多个自我的优美篇章,向我们透露出更多面的帕慕克。在书中,帕慕克展现了自己的童年回忆,告诉了我们他最幸福的时刻,记叙了他如何创作小说,还有他的旅行随笔。在这里,帕慕克回忆了他拥有的第一本护照,他的第一次欧洲之行,女儿如梦的小时候,还讲到父亲的过世,谈及他不久前的官司。他还写到了几位对他影响深远的作家,如劳伦斯·斯特恩、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以及略萨…… 当然,少不了他对伊斯坦布尔和纽约的描写,那是他所有作品成形的地方。伊斯坦布尔是他写作的起点与归宿,而他在纽约生活过两年。应该说,这是一部帕慕克三十年创作生涯的个人精选集,展现出他独特视角下,他对孤独、文学、书籍与城市的执迷。 帕慕克还专门为此书中文版撰写了前言,他向中国的读者敞开了心扉:“一本小说,通常都是由许多小体验,一些不可分割却又真实的瞬间组成的,我们会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稍作变化,将它们赋予我们的主人公们。然而还有另外一些我们所经历的事情,却无法为它们找到一个小说的主人公。我在这本书里讲述的就是这些事情。例如,我走在街上时,从一个小贩那里买点东西吃。 2008年5月,当我漫步在中国的街道上时,我看见北京人和伊斯坦布尔人一样,也在马路上边走边吃东西;1999年我们在伊斯坦布尔所经历的地震,以及随后我在废墟间带着痛苦和无奈所感受到的东西。我知道,四川人在2008年的地震后会有同样的感受。当我记录和女儿如梦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时,比如送她去上学,我知道,世界各地的读者都会理解。 ”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发生成千上万件被忽略的小事,只有文字才能让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我也有同感,帕慕克希望中国读者在阅读此书时,不仅去思考土耳其人的人生,也会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愿意去发现平凡人生中的忧愁和美好…… 真正的文学就是这样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我也感谢译者的文笔,让我自然地分享着帕慕克对作家的感受,对文学的理解。 《别样的色彩》帕慕克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载:新闻晚报2011年03月23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