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某某地方”在文学作品中是个颇为流行的说法,而以这个说法作标题的作品往往带着些许浪漫的情调,丝毫没有读者所期许的那种迷茫怅然的感觉。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讲的虽然是一个“迷失”的故事,但是贯穿全文的却是清新的历险经历和温馨的童年回忆。主人公那份迷惘于陌生世界的紧张感和拘束感早已被惊喜与愉悦所取代。而这份惊喜与愉悦,正是因为爱丽丝的迷路经历让她见识到了一个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新世界,一个不是按照事先预定好的安排形成的缤纷家园,一个跳出了课本常识和正常理念的奇异王国。再如《桃花源记》之所以成为众多文人墨客心中的理想家园,正是因为那身陷纷扰红尘的云游之人可以“迷失”于这片人间净土之中,了却世间忧愁烦恼。 同样也是因为迷路,我在寻找的途中发现了这本《墙上的斑点:英国名家短篇小说精选》,继而身陷其中,一发不可收拾。“Atruly happy person is one who can enjoy the scenery on a detour”(真正幸福的人是能够在绕行的路上欣赏沿途风景的人),这话一点不假,此刻的我忽然发现找到“正确”的出口已经毫无意义,倒不如就这样迷失于此地,感受此刻的轻松惬意。 从狄更斯到劳伦斯,从伍尔夫到曼斯菲尔德,《墙上的斑点》把这些顶级作家们鲜为人知的短篇小说带给了读者,而我则因为这份偶一为之的迷路经历与这本书结下了缘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因为漫无目的而拥有了自由徜徉的理由。中国古代诗人常爱云游各地以收集素材、体验民风,当然在更多的时候这种游历是毫无目的性的,就像是天空中漂浮的云朵,随性而动,自由洒脱。仔细想想,云朵的意义并不是到干旱的地方施雨,而在于随性的逍遥畅游。若是把施雨这种副产品提升到了主要位置,云朵存在的意义便浅了很多。 读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获取知识而读书,自然是明智之举,然而漫无目的地翻书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实际上好的学问并不是像闭门造车那样憋出来的,而是在积累沉淀到了一定时候因为某种情况偶然做出来的。就好像是脑中的某一根神经被触发,继而带来电闪雷鸣般的轰动效果。在如今这个信息空前爆炸的时代,能够吸引我们这些普通读者的书本来就为数不多,而那些本该吸引我们的书却因为被冠上“学术”的标签而被少数人所独占。正如伍尔夫在她的散文集《普通读者》中所提到的那样:“他既不应该是批评者,也不应该是研究家,因为他不是靠读书写字谋生的。他读书是为了怡情于自我,而不是为了给予他人知识或是指正他人观点的错误。”作为占据绝大多数的普通读者的我们,读书不是我们谋生的手段,却是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美国作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西方经典》中曾这样感叹道:“学者中把读书作为人生的爱好而读书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者只是顶着学者的头衔,剥夺他人读书权力的伪学者。真正的读者读书不是为了廉价的乐趣,也不是为了洗赎社会的罪恶,而是为了扩展独立的生存。”即便文化精英与普通读者之间距离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作家们对于普通读者的关怀之心还是不可缺少的。哪怕是学术书籍,也不应该用尖酸晦涩的字眼混淆普通读者的判断力,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当我们不再把读书看作是一种只属于文化精英的特权,抑或是一种每日必须完成的工作的时候,读书的热情就该回来了。而今迷失于这《墙上的斑点》的我,正切实感受到一种激情充溢着我的全身。若将读者与书的缘分同读者的情感生活做个类比的话,“闲来读书”好比是男女间浪漫的邂逅,“为了读书而读书”则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向往浪漫爱情的我对这本偶遇之书是无法抗拒的,但是更令我无法抵抗的是作者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的默默关心:简要的作者介绍,朴实中肯的文笔,贴切流畅的译文和那散发着淡淡墨迹的清香令我无法对这本《墙上的斑点》说不。 读书不易,做人很难,若能迷失在这片书海中,也算是人生乐事一件了。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04月0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