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 ——信息媒介时代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求索 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语文教师。虽然建国后经历了几番大讨论、几次大动作,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甚至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为基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感到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当然也引发了我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于媒体,来自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接触紧密、让人既爱且恨的文化环境。 困惑之一:拿什么拯救你——名著阅读 语文学习是慢功夫,靠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积累和训练,这似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真理。那么,大量的阅读,特别是对于经典文学名著的精研细读,应当说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基础和关键。但在这个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静下心来读名著,对很多学生来讲似乎已经成了奢望。这些看着电视、玩着变形金刚、翻着卡通漫画、操着鼠标键盘长大的新新人类,从诞生之初就接受着各种媒体的轮番轰炸。他们注重直观,欣赏戏说,偏好搞怪,崇尚叛逆和颠覆。因而,尽管全国各级教育机构和教师不遗余力地提倡名著阅读,甚至将其列入考试范畴,但很多学生还是没兴趣、不买账。他们宁可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开博灌水、游戏聊天,也不肯抽出时间去拜读名著;他们宁可去追捧一些功底并不深厚的当代写作明星,也不肯低头瞧一瞧那些哲思精深、才华横溢的近现代伟大作家。 通过长期的调查和接触,我发现,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阅读和了解是极其有限的。除了部分家庭读书氛围较好,或者本人酷爱读书的学生之外,真正阅读过几部文学名著的学生很少。他们更多的是从一些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动画片、卡通读物里面了解了名著的故事梗概或情节片段。我们都知道,这其中戏说、歪说乃至编造的成分较浓。同时,中学生对待名著的功利主义态度也是制约他们进行深入阅读的一大原因。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使学生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他们阅读时大多选择那些轻松、幽默、贴近现实的作品,因而漫画、青春小说、网络小说受到青睐。而对于经典名著,学生们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稍加浏览,或干脆找一些相关的内容简介来恶补。所以,一些学生的作文始终摆脱不了语言水平低幼化、思想观点偏激化的缺陷。具体地说,就在于学生从小接受的是直观的、形象的,却也是简单的卡通画式的语言熏陶,同时又受到贴着“时尚”的标签却难免浅薄庸俗的网络文学的影响。以至于很多学生成了“形体上的巨人”“语言上的矮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当今复杂的媒体环境造就了这一代患有“媒体幼稚病”的“患儿群体”。 困惑之二:网络语言——想说爱你不容易 语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工具性。特别是从秦朝“书同文”开始,汉语和汉字就成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因而,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性也就成了语文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责任。为此,语文教师可以说是不停地与各种污染汉语的行为做着斗争,比如,日益泛滥的广告语、生搬硬套的外来语等等。但不知从何时起,在网络上仿佛一下子冒出了令人目瞪口呆的“火星文”(如涐諟焱謃亼——我是火星人)和“颜文字”(—高兴、b——流汗、T_T——哭得很伤心等等),更出现了像“斑竹”“囧”“雷人”“打酱油”等等一大批颠覆传统意义的网络词语。这些“浑身长满反骨”的“语言文字”似乎并不甘心仅仅满足在网络中异军突起、独领风骚的地位,正迫不及待地向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教育领域扩张。 学生在日常说话交流、回答问题和习作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嗲声嗲气的港台腔,短信、聊天、bbs中的灌水用语和符号,甚至出现网络上一些极为口语化、恶俗的词语。他们很随意地不加分辨地滥用从一些大众传媒中学来的“说话”方式,比如“我所叙述的故事绝对真实,如有雷同,纯属你模仿我”之类。这些语言貌似风趣幽默,实则是以饶舌代替幽默,以玩笑消解庄严,它是和语文教学所提倡的或典雅或妩媚的散文语言、尖锐深刻意味深长的论说语言、委婉曲折摇曳多姿的叙述语言背道而驰的。在“时尚”“新潮”的华丽外衣的掩盖之下,多数学生所理解和运用的大众传媒语言,不过是漂浮于泥沼之上的一些枯枝败叶。可见,如何引导学生透过传媒语言斑斓的色彩,去粗取精,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困惑之三:成语运用——雾里看花 许多年前我们曾经惊叹于“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高妙创意,也沉浸于某打火机品牌“不打不相识”的浑然天成。但好景不长,广告人似乎不约而同地,一窝蜂地将广告词与成语结成了对子,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你能“随心所‘浴’”(淋浴器),我也就“开门见‘衫’(衬衫)”……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就这样被强“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登堂入室,实在让人心有不甘。当然,这还不是最“雷人”(在此用这个词倒是最合适不过)的成语广告。直到有一天,当我看到一则红歌星演唱会的广告词“爱那莫深”之后,我才真的为广告人的创意所“绝倒”。但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同意用如此阉割嫁接词语或成语的方式来为那英、莫文蔚两位歌星做宣传,就如同大家不能同意为了提高知名度故意弄瞎自己眼睛弄残四肢一样。 不过,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不敢武断地判定街市、媒体广告中成语的对错,更不敢随意以一个语文工作者的身份对广告指手画脚。起初或许是对媒体与生俱来的信任与敬畏,后来则成了欲说还休的困惑与无奈。也许,面对媒体的层层包围,面对越来越多的曲解、滥用、割裂成语的现象,对一个基层语文教师而言,所能做的也就是坚守住课堂这块主阵地,在心情彷徨的同时,依然要奋力地呐喊。 困惑之四:山寨文化——美丽的神话 在2008网络流行语中,“山寨”绝对是一个排名靠前备受追捧的词语。这个发源于广东的地方词语,仿佛是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由山寨手机、相机、MP3,到山寨版《流星花园》(《红苹果乐园》),到酷似周杰伦、李宇春、刘翔等人的山寨版明星,再到风靡全国老少喜爱的山寨舞台——卡拉ok练歌房,大有祖国无处不山寨的磅礴气势。甚至一些专家级头面人物也纷纷为山寨产品正名拉票、摇旗呐喊。固然,“山寨”文化的兴起和繁荣自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山寨产品火爆的背后,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漠视和公然侵犯,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公平价值观的扭曲和挑战。其他方面姑且不论,单从语文教育的角度而言,既然允许山寨产品和作坊的存在,那就应当允许改头换面、东拼西凑式“山寨”作文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应当否定那些以营利为目的专门提供抄袭作文的网站的存在。 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上,这些年我们已经“山寨”得有些远,并不“逊色”于山寨手机、山寨MP3等任何“山寨”产品。学生的作文特别是中考、高考作文,鲜见真情,或胡编乱造,以亲人、朋友的“横死”为代价赚取同情;或投机取巧,以嫁接、拼贴高考满分作文为能事。长此以往,随着“山寨作文”的大行其道,不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会明显下降,更会动摇我们经过长期教育实践树立起来的诚实守信、勤奋刻苦的语文学习观念。“一叶落而知秋”,山寨文化的繁荣,可能会动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价值观。 面对语文教学中接踵而至的困惑,我的做法是,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真心爱书,潜心读书,用自己的热情和学识去点燃学生读书的热情。因为,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语文教师,是学生热爱语文、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其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焦点。比如,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和热情,我和学生一起关注“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及媒体对《红楼梦》重拍的争议和热点报道,倡导学生去分辨网络论战的是与非,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走进《红楼梦》,进行探究性阅读,质疑问难。对于媒介语言侵蚀经典文学语言的问题,我努力引导学生分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再对各种语言材料进行“拿来主义”式的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争取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待那些经过传媒渲染得甚嚣尘上的错误价值观,则要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文为人都能弘扬正气,从善如流。 总之,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这些新问题提醒我们,在媒体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人不可能关起门来学语文,两耳不闻读诗书。这就要求今天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依照传统的教学原则和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又不能忽视各种传媒对学生思想和语言的影响,应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最大限度地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学生识别、筛选、辨析、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尽情享受信息社会的便利和优越,成为成熟的、理性的新型中学生。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 200911B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0911B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