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论紫鹃——《红楼梦》人物论之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邹文生 参加讨论

    紫鹃是黛玉的侍女。她原本是贾母身边的一个小丫头,后来才被派往潇湘馆服侍黛玉的。在贾府众多的婢女中,紫鹃并不是作者泼墨浓彩的描绘对象。首先,在太虚幻境中,没有她的册子;其次,对于她的容貌,作品中也没有作过正面描写,只是在六十四回中顺便带过一笔:五儿生得与“平、袭、鸳、紫相美”(指平儿、袭人、鸳鸯、紫鹃-引者注)。对于她的事迹,作者大多是围绕着对黛玉的描写来展开的。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丫鬃,却成了黛玉的莫逆知己。紫鹃和黛玉的关系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主奴关系,紫鹃对黛玉的情谊,也绝非是一般所说的“义仆”所能概括得了的。
    1
    紫鹃是黛玉的莫逆知己,首先表现在她对黛玉的理解和体贴上。这种理解和体贴,不仅表现在对黛玉衣食起居的无微不至的关照,而且表现在对黛玉精神的体贴入微的理解。在《红楼梦》第八回中,有这样的一段细节描写: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鬃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会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得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鬃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黛玉“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第八回),这是众人都知道的,就连刚到贾府不久的薛姨妈也挂在嘴上。但就在这样的冰天雪地的情况下,梨香院的女主人薛姨妈、薛宝钗却没有一个人想起应该给黛玉生起一个手炉来。是薛家没有吗?绝对不是,“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第四回)的薛家吃穿用度应有尽有,这一点人人皆知,黛玉心里也清楚,所以她才说“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得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是薛姨妈、薛宝钗认为没有必要,抑或是考虑不周吗?也不是。请看:那天宝玉一进梨香院,“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道:‘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第八回),接下来,宝玉要吃冷酒,薛姨妈和薛宝钗都连忙劝阻。一个说: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另一个说: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他们母女二人对宝玉的关怀,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了,但唯独没有想到在一旁的黛玉。其原因说穿了,就是因为黛玉家道败落,父母双亡,己成为寄人篱下的孤女,不是贾府的正经主子。真正为黛玉“费心”,时时想着黛玉的只有紫鹃。紫鹃对黛玉的关怀,不仅仅是在尽一个侍女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出于对黛玉的同情和理解。在这方面,紫鹃与袭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袭人对宝玉的日常生活,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这与紫鹃关心黛玉是相同的。但袭人对宝玉的关怀,一是出于奴才对主子的尽心,二是出于向上爬的欲望。因为袭人知道,“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第六回),有朝一日成为宝玉的姨太太,所以才这样死心塌地地为宝玉效劳。
    紫鹃不但对黛玉的生活关怀备至,而且对黛玉的感情体贴入微。黛玉父母双亡,寄居在外祖母家,容易触物伤情。在《 红楼梦》 第六十七回中,“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黛玉收到薛蟠从苏州带来的笔、墨、纸、砚,各色笺纸等土特产品,“触物伤情,想到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不觉的又伤起心来了”。由于“紫鹃深知黛玉心肠”,但她却不说破,而是以“宝姑娘素日看姑娘很重”, “老太太为姑娘的病体,千方百计请好大夫配药诊治”,姑娘“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遭踏了自己的身子”等巧言来进行解劝,要黛玉摆脱烦恼,保重千金贵体,早日恢复健康。如果说,紫鹃这样作,还仅仅是对黛玉的思乡之情体贴入微的话,那么,更为可贵的是她对于黛玉与宝玉之间爱情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感情纠葛,更是洞若观火,体察得深入细致。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和三十回中,宝玉因张道士提亲,心中不大受用,反而受到黛玉的奚落,二人口角起来。事过之后,“紫鹃度其意,乃劝道:‘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三十回)
    自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之后,宝黛爱情己发展到心心相印的成熟阶段。宝玉的一番肺腑之言,使黛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当务之急,是促使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能对宝黛的婚事有个明确态度。但是时情况对黛玉已经不利,贾元春通过“赏赐”的不同规格,明确表示她选中宝钗作为宝玉的贤内助;贾母表示她相中了宝琴,只是宝琴已与梅家定了亲,这件事才作罢。但由此可以看出贾母并没有挑选黛玉为宝玉配偶的打算,至少说还没有明确的表示出来。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利用贾母对宝玉的溺爱,让宝玉在众人面前公开他已选中黛玉,“促使”贾母等人把注意力集中到黛玉身上,认可宝黛业己成熟的爱情。紫鹃的一番苦心日月可鉴。在《红楼梦》第五十七回里,“慧紫鹃情辞试宝玉,慈姨妈爱语慰痴肇”,聪明的紫鹃用一个“妹妹回苏州老家去”的谎话,逼宝玉说出了“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的海誓山盟。紫鹃在这件事后,曾向黛玉明白无误地讲明了自己的心曲:“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若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话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多么聪明而又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紫鹃,他不但试出了宝玉的真心,也道出了长期藏于黛玉心底而羞于启唇的话。紫鹃不愧是黛玉的知己,是黛玉“知疼着热”的“好妹妹”。
    2
    紫鹃对黛玉不但“知疼着热”,而且对黛玉忠心耿耿,一腔赤诚。她对待“主子”, 既不像平儿那样逆来顺受,更不像袭人那样奴颜媚骨。对黛玉,她具有一副令人肃然起敬的侠骨柔肠,尤其是在黛玉的婚姻问题上,她敢于直言进谏,陈明利害关系,又能够矢志不二,不向新“宝二奶奶”卖身求荣;就连手持生杀大权的贾母、王夫人、琏二奶奶,还有那些狐假虎威的管家婆们,她也敢于违抗命令,以死进行抗争。在《红楼梦》第三十回中,宝玉与黛玉发生了口角,紫鹃不但敢于评派黛玉“太浮躁了些”,说“姑娘倒有七分不是”,而且敢于在宝玉前来赔不是,黛玉一气之下说“不许开门”时,批评黛玉“姑娘又不是了。这么热天毒日头底下,晒坏了他如何使得呢!”边说边给宝玉开了门,并巧妙地化解了宝黛二人的冲突,使他们重归于好。五十七回“试玉”之后,紫鹃又进一步为黛玉筹划,希望黛玉及早拿定主意,“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紫鹃告诫黛玉:“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而“宝玉的心倒实,听见咱们去就那样起来。”上面的一番话,句句是为黛玉着想的肺腑之言,字字闪现出明察秋毫的智慧之光!紫鹃从贾琏、贾芸等公子王孙的胡作非为中,从尤二姐、王熙凤等人的婚姻悲剧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她鼓励黛玉抓着机遇,大胆地追求幸福的婚姻。这,从本质上就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一个挑战,是对“金玉良姻”的大胆否定!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紫鹃的一席话,无疑是代表黛玉所发布的一篇追求幸福婚姻的战斗宣言,从中也可以看出紫鹃的朦胧的民主主义思想的火花!
    但是,宝黛爱情的结局注定是个悲剧。紫鹃的一切努力也只会付之东流。这是因为,“对于王公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婚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① 贾家要挽救日渐没落的厄运,一个难得的机会就是与号称金陵四大家之一的薛家联姻。终于,贾母选中了皇商出身的封建淑女薛宝钗,希望借着这次联姻重振贾家的门庭,引导贾宝玉走上光宗耀祖的“正路”!在《红楼梦》 第九十六回中,宝玉丢失了通灵宝玉而处于“疯颠”的状态。贾母要给宝平冲喜,与王熙凤等人合谋,采用“掉包儿”计,对宝玉明说娶的是林妹妹而暗中娶薛宝钗。消息败露,黛玉心碎肠断,儿次昏迷。在黛玉病危期间,与黛玉朝夕相伴的只剩紫鹃一个人。紫鹃忿恨贾母等人“竟这样狠毒冷淡”,恼恨宝玉的心“真是冰寒雪冷”!她一面宽慰黛玉,说:“事情到了这份儿,不得不说了。姑娘的心事,我们也都知道。至于意外之事是再没有的。姑娘不信,只拿宝玉的身子说起,这样大病,怎么做得亲呢。姑娘别听瞎话,自己安心保重才好。”(九十七因)一面找宝玉,向宝玉兴师问罪。
    黛玉是封建宗法制度的受害者,宝玉也同样。此时的宝玉,唯一能作到的就是任人摆布。面对这两个封建宗法制度下的殉情者,紫鹃除了悲愤之外,就是尽自己所能,照料好生命危在旦夕的黛玉。她叫来黛玉的奶妈来护理黛玉,又请来珠大嫂子李纵来帮助料理后事。
    其情其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伤心落泪!紫鹃的哭,一是为黛玉的不幸夭亡而伤心,二是为自己将要失去黛玉这位闺中知己而难过。黛玉和紫鹃互为知己。用黛玉的话说,“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虽是老太太派你伏侍我这几年,我拿你就当我的亲妹妹。”(九十七回),紫鹃呢,则说:“(老太太)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偏她又和我极好,比她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五十七回)黛玉和紫鹃的关系,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主仆关系,成了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紫鹃痛惜自己失去了一个生死与共的知己,痛惜自己所为之奔波的理想婚姻的破灭,愤恨以贾母等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对年轻一代叛逆者的镇压和扼杀!也正因如此,正当紫鹃悲痛欲绝地守候着弥留之际的黛玉时,林之孝家的走来传达贾母和凤姐的命令,要紫鹃丢下黛玉不管,去扶侍宝钗以骗过宝玉。紫鹃再也忍耐不下去了,她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严辞拒绝了来自贾府最高统治者的命令。真是义胆侠骨!紫鹃既然敢于无视那掌握生杀大权的贾母和王熙凤,那么,对于那位乘人之危,顶替冒名的新“宝二奶奶”更是不屑一顾!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胆略!紫鹃并非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何种命运,但她宁可玉碎,决不瓦全!紫鹃宁可“独卧青灯古佛旁”,将自己的青春葬送在荒山古寺,也不愿向封建统治者摆尾乞怜,她不屑于随风转舵,向新主子宝二奶奶讨好!
    每当读完《红楼梦》,掩卷而思,紫鹃的形象总会突兀在我的面前。她有别于贾府中任何一位侍女形象:平儿善良公正,和平委婉,但有时却助封为虐,替凤姐包庇营私;晴雯风流灵巧,纯真刚强,但有时却任气使性,期负小丫环;鸳鸯善良厚道,热心助人,但有时却显得古板,不善于应变…… 唯有紫鹃,既聪敏伶透,善解人意,又有义胆侠骨,刚强正直。有人说:平儿使人爱,晴雯使人怜,鸳鸯使人敬;而紫鹃呢,集使人爱,使人怜,使人敬于一身,成为一个完美的侍女形象。她不但是黛玉的莫逆知己,更是真、善、美的化身。作为十八世纪中国文学中侍女形象的典型代表,紫鹃的形象,将活在每一位读者心中。
    注释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原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3期1997年5月
    
    原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3期1997年5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