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楚辞大师的“红楼"情结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吕启祥 参加讨论

    今之后生学子知道姜亮夫先生的大名都是由于他对楚辞学的贡献。姜先生和他同辈的许多学者一样,虽则早年留洋,却终身深研国学。他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就已写定成书的《屈原赋校注》,直至五十年代才得以出版;《楚辞书目五种》亦成于三十年代,经补充完善于六十年代初出版。新时期以来,姜先生老而弥坚,于八十年代又有更精深宏大的《楚辞学论文集》和《楚辞通故》等新著问世。《楚辞通故》全书十部五十六类,三千多个条目,四百余幅图,计120万字,堪称古今第一部大型详备的楚辞类书,没有长期的积累和深谌的学养不可能臻此境界。楚辞大师之于姜先生,确是当之无愧。
    正因此,当人们在八十年代初的一本红学文丛中看到一篇由姜亮夫先生口述的题为《关于现已不见的一种(红楼梦)续书》的短文时,便有一种意外的惊喜。姜先生说:“我读过一个《红楼梦》的稿本,里面曾说,宝玉后来做了更夫。有一夜,他过一个桥,在桥上稍息,把他手中提的一盏小灯笼放在桥边。这时,桥下静悄悄的,有一只小船,船内有两个女子,其中一个探出头来,看见这灯笼,惊讶地说道:‘这是荣国府的夜行灯啊!’就更伸出头来看这桥上的人,看了又问:‘你是不是宝二哥?’桥上的答道:‘你又是谁?’。那女子说:‘我是湘云。’‘你怎么会在这儿?’湘云说:‘落没了,落没了!你又怎么会在这儿?’宝玉答道:‘彼此彼此!’湘云哭着说:‘荣国府是全都星散了,没有一个不在受苦的。你当更夫,我在当渔妇呢!’便请宝玉下船谈话。船中另一女子是湘云的丫头。‘我现在便只这一个忠婢跟着我了!’原来湘云也早已无家了。谈了一回,宝玉便坐着湘云的船走了,以后便也不知去向。这书吴雨生、张阆声先生都看过,因和他们谈起过。”姜先生还说“此书是我在清华读书时看见的。但不是清华、北大及当时京师图书馆的书。我当时借书看的还有贝满女中及孔德学院图书馆,会不会是这两处的书,现已追想不及了”(见《我读红楼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这段话原是1980年姜先生在杭大对前去看望他的蔡义江先生讲的,因姜先生其时卧病,由他女儿姜昆武笔录。
    记得当时笔者也和许多爱好《红楼梦》的朋友一样,对这则短文很感新奇、很有兴味。同时还觉得作为楚辞研究家的姜老先生竟然对《红楼梦》也这样关注,并且有幸见到情节独异的“旧时真本”,心中不免有点小小的诧异,也因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由于某种机缘,笔者在1935年6月出版的上海《青年界》第八卷第一号上,发现刊载有姜亮夫的《红楼梦送我出青年时代》一文。这是登在该刊“我在青年时代所爱读的书”栏目中的一篇,文中写道:“至于爱读的小说,可就多了。最初同我见面的,是《三国演义》,接着是一些英雄派的小说,历史派小说,差不多都看过,然而还不曾真的‘入魔’。后来不知怎的,偶然间在书架上发现一部《红楼梦》,偶然的翻了几页,不料竟成了整个中学生时代的好伴侣。差不多一个中学时代,不曾离过他。我曾为贾府绘了顶顶详细的世系图,为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们画过像,又费了若干力去想像一个大观园的图模。这时我最赏识的是宝钗、探春、史湘云三人,其次才是黛玉、宝玉,为钗、探、湘、黛四人画了四张特别大的像,题了些歪诗,作了些详论四人的文章。《葬花词》不必说是读得烂熟,就是零零散散的诗词,也记得不少,也陪过黛玉落泪,也陪过宝玉相思,无所不为,只要想得到。后来是凡关于《红楼梦》的书,都搜了来看。第一步是看续《红楼梦》的书,如《红楼复梦》、《红楼再梦》、《红楼圆梦》、《红楼后梦》、《后红楼梦》等等,天天睡在《红楼梦》中。后来不知到什么时候,又在家里书架上翻到一本王静安先生的《静安文集》,这是我后来学问兴趣转变的一个大关键,读到《红楼梦评论》,才觉得自己所作过的评论文字太幼稚,同时也觉得这里边还有如许大的哲理。等到看了《红楼梦索隐》一类的书,更知道这里边还有如许多的曲折事实,这时似乎是明白些世事了!已不再从兴趣方面的爱好去探索了!我突然觉得知道了一些人生,突然觉得已离去了黄金时代的青年期!”
    遥想撰写此文时的姜先生也只有三十多岁,虽则早已进入屈赋研究领域并成绩斐然,而其实离青年时代并不远。文中回叙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是那么真切可感,一个对《红楼梦》痴迷“人魔”的青年学生的形象活现纸上;而《红楼梦评论》和《红楼梦索隐》等“红学”的经典之作竟对其后的治学和成长产生了如此强烈的震憾和微妙的点化。读了这篇旧文不仅使笔者心头原先那点小小的诧异冰释,而且恍然有所领悟。即《红楼梦》和“红学”可以称得上是精神文化领域里的一块公共绿地,不论你研修何种学问、从事哪项工作,这片绿地给予人的泽惠不是短暂的而是久远的,不是表浅的而是深层的。姜先生毕生深研楚辞学,同他早年的读书生活是有着某种内在的深刻联系的。
    姜老先生已于前年仙逝,不知他晚年是否还记得半个多世纪前写的这篇短文。不过从他八十年代的那一段谈话看,他始终没有忘记《红楼梦》,包括那样具体的一个稿本、一些细节。从青年,到老年,从入迷,到出悟,姜亮夫先生同《红楼梦》,真可谓是有缘了。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原载:《文史知识》(北京)1999年12期
    
    原载:《文史知识》(北京)1999年1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