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峰。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曹雪芹这位语言艺术大师娴熟地运用这一工具创作了这部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以北京话为基础,并大量运用俗语刻画人物是《红楼梦》语言的主要特点,有人将《红楼梦》中的俗语比喻成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一般人看来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俚俗之语,一经曹雪芹的合理运用就变成了简约、灵活、明了、生动的文学语言,而且已经融化在了人物的语言中,和作品的整体语言风格浑然一体。恰如明斋主人所说:“所传俗语,一经运用,罔不入妙,胸中自有炉锤。”《红楼梦》是如何运用俗语来刻画人物的呢? 一、运用俗语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一,直接引用俗语用于人物的言谈之中。俗语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语句,通俗形象,并且广泛地流行于民间,是一种定型的语言。《红楼梦》中的人物自上至下个个能说会道,没有一个人说话时的音容笑貌不是栩栩如生,而这与人物言谈之中所引俗语是分不开的。对俗语的直接引用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之一,作者通过让人物直接引用俗语来叙述、说理、抒情,从而彰显人物个性。 第六回刘姥姥说的“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毫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里刘姥姥用俗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叙述她对贾家富贵的认识,极富粗趣。 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于凤姐时说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的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第三十四回袭人和王夫人的一番话:“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 秦可卿、袭人分别引用俗语来说理,言辞恳切而又发人深省。 第二十六回丫头红玉道:“也犯不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红玉用俗语“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来抒情,表达了对自身前途的担忧。 第二,在原来俗语的基础上,抽换其中一两个语素,用于人物谈话之中。 曹雪芹不但直接引用俗语来刻画人物,而且更多的是对俗语进行独到的加工改造,使其更符合作品的需要,更贴切、更流畅、更传神地融入作品之中,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有时形式上只是改换一两个语素,就改变了俗语的内容,但能立即让本来很平常的俗语活了起来,从而变成传神之笔。 第六十一回,柳家的对迎春的丫头莲花说:“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物件,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本来俗语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讲的是吃穿不愁,生活无忧。而作者从中抽换了一个语素,变“衣来伸手”为“水来伸手”,然后让柳妈这个厨娘说出来,确是贴切。 第七回,焦大骂主的话“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空虚家业,到如今,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本来的俗语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而在焦大口中却变成了“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只换了两个语素,可是这句话却成了传神之笔,把醉酒的焦大骂人时颠三倒四、词不达意的形态活画了出来。无怪乎脂砚斋批这一句时说“忽接此焦大一段,真可惊心骇目,一字化一泪,一泪化一血珠”,“是醉人口中文法”。 第三,改变俗语的结构形式,使之和人物语言融为一体。 《红楼梦》对俗语的运用更多的是创造性地使用。很多是俗语表达的内容不变,但为了修辞的需要改变了其结构形式,从而表达风格也有了变化,变得更灵活,更贴切。 第四十六回,凤姐劝邢夫人不要向老太太讨鸳鸯时说:“太太听听很喜欢咱们老爷么?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猛虎的鼻子眼儿去了。”这里的“倒拿草棍儿戳猛虎的鼻子眼儿去了”是对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加工改造。细想一想,凤姐说的这句话不知比原来的俗语要生动形象多少倍!而王熙凤这个人物的能说会道也由此可见一斑了。这都要归功于曹雪芹这位语言艺术大师改造语言的娴熟功力。 第四十二回,黛玉取笑宝钗后,宝钗笑骂黛玉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本来极粗俗的一句骂人的俗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到了大家闺秀薛宝钗的口中却变成了这样文绉绉的句式,一个饱读诗书的儒雅小姐形象栩栩如在眼前。 有时候不同的人物说同一句俗语,却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作者对俗语的加工改造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得更加明显了。 第六十八回,贾蓉为尤二姐一事向凤姐磕头赔罪时说:“这官司还求婶子料理,儿子竟不能干这大事。婶子是何等样人,岂不知俗语说的‘胳膊只折在袖子里’。” 第六十八回,凤姐对尤氏说的:“可是蓉儿说的‘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少不得嫂子要体谅我。还要嫂子转替哥哥说了,先把这官司按下去才好。” 第七十四回,凤姐为什锦春意香袋之事向王夫人说:“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得确实,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这叫做‘胳膊折在袖内’。” 以上三处用到了同一个俗语,而三处俗语的结构形式却不相同。贾蓉是直接引用这一俗语,它强调的是“折”。而凤姐对尤氏说的是转述贾蓉的话,转述时做了加工,改变了句式结构,强调的重点成了“藏”。俗语的内容没有变,但因说话人表达重点的不同,俗语的形式有了细微的变化。凤姐对王夫人说的,因当时情景的需要,她急切地向王夫人申辩,摆出一大堆理由,而“胳膊折在袖内”这种句式在这一大段入情入理的话中,显得简洁、明了,更衬托了凤姐的口才和当时的心情。 二、运用俗语刻画人物的作用 不管作者用什么形式来引用俗语,目的都是为小说的内容服务,尤其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这些俗语大多出现在人物的言谈之中,对刻画人物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凸现人物性格,形神兼备。 《红楼梦》中的人物四百多人,而这四百多人各有各的独特的姿态、个性,而每个人在言谈中所引用的俗语都恰如其分,很好地凸现了人物的性格。恰如脂砚斋所评:“此等世俗之言,亦因人而用,妥极当极。”根据不同的人物选择不同的俗语来刻画人物性格,达到“妥极当极”的程度,是曹雪芹运用俗语的卓越成就之一。 第四十六回,贾赦想讨鸳鸯为妾,鸳鸯不从并说道:“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吗?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子娘不成?”“牛不喝水强按头”这句俗语鸳鸯用反问的语气说出,表现了她面对利诱、恫吓,毫不畏惧的反抗精神。身为丫环而能说出这样的话,这个人物身上人性尊严的闪光之处很强烈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具有反抗性格的尢三姐在言语中引用的俗语又有不同。 第六十五回,尤三姐骂贾琏的一段话:“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我也知道你那老婆难缠,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二房,偷的锣儿敲不得。” 这是一段绝妙的骂辞,连用了几个俗语,形象地再现了尤三姐的智勇胆气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同时无情地揭露了贵族子弟荒淫无耻的嘴脸,尤三姐这个人物的反抗精神较之鸳鸯更加强烈,而且所引俗语还形象地刻画出了尤三姐泼辣的性格特征。 平儿也是贾府的丫头,她的性格和鸳鸯不同,这从她话中所用俗语可以更好地看出来。 第五十九回,平儿在处理小丫头和婆子吵架的事发表意见说“得饶人处且饶人”。第六十一回她劝凤姐对人要“得放手时须放手”。第六十二回又对林之孝家的说“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这几处所引俗语恰如其分地衬托了平儿通情达理、善良的性格特征,作为凤姐的亲信她不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反而对人平和大度。 俗语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的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贾芸在二十四回中对宝玉说的一段话:“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这是贾芸要认比自己小的宝玉做父亲时所说的话,他用这两个俗语来拍马屁。年纪小有什么关系呢?“摇车里的爷爷”还有呢,又将宝玉比做太阳,真是一副一心攀高枝的急相。同时这两个俗语还把贾芸乖巧伶俐的性格凸现了出来。 第二,刻画人物心理,细腻得体。 要刻画人物心理活动除了直接刻画人物心理描写之外,《红楼梦》还巧妙地通过应用俗语从侧面刻画人物心理,自然得体,对人物形象有精雕细刻的作用。如紫鹃这个人物,作者对其心理活动直接描写的笔墨不多,然而小说中有一处她的大段语言描写给人印象深刻。这个人物形象也通过这段话丰满了起来,其中她所引的几个俗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十七回,夜深人静时紫鹃劝黛玉:“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就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这一席话,紫鹃用了几组俗语来劝黛玉。用“一动不如一静”劝黛玉安心在贾府生活下去;用“老健春寒秋后热”说贾母年事已高像“春寒”和“秋后热”一样为时不多了,劝黛玉早日拿定主意;王孙公子虽多,“今儿朝东,明儿朝西,”都是靠不住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暗示唯宝玉是她的知己,要早做打算。 这些俗语由紫鹃口中说出,很得体也很细腻地刻画了紫鹃对黛玉的真挚情感。黛玉对待紫鹃情同姐妹,而紫鹃对黛玉更是忠心耿耿,她一心只为黛玉的爱情打算,为黛玉的处境担忧。所以在夜深人静之后悄悄将肺腑之言倾吐,这几个俗语的运用细腻地刻画了紫鹃此时对黛玉关心而又担忧的心理活动。真是个一片真心为姑娘的丫头,她的一番流露真情的言语,打动了黛玉,以致于她“直泣了一夜”。 第三,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恰如其分。 《红楼梦》中的人物分别处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出身地位各异,而这些人物的身份地位,无不与他们的语言相契合。尤其是一些俗语的运用更能反映说话人的出身乃至教育程度。 第六十一回,柳家的说:“这可是‘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第四十九回,宝钗说:“真如俗说‘各人有缘法’”。 比较两人所引用的俗语,很自然我们就能看出谈话人是属于哪一个阶层的。柳家的是贾府的奴才,管理厨房的,而宝钗是皇商家的小姐,博学多才,她引用的俗语自然就儒雅而隽永。 即使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的人物,因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引用的俗语也风格迥异。如同样处于上层地位的宝玉和凤姐,二人所引俗语风格就各不相同。 第五十七回,宝玉笑道:“所谓‘病笃乱投医’了。” 第五十八回,宝玉道:“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 第三十一回,宝玉笑道:“古人云,‘千斤难买一笑’,几把扇了能值几何!” 这些书卷气十足的俗语正符合宝玉这样一个饱读诗书的公子的身份。 第十六回,凤姐对贾琏说:“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的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 凤姐所引用的俗语粗俗但很形象,既反映了她能言善辩,又和她读书不多相契合。 总之,俗语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如珍珠般的俗语交织在整部《红楼梦》中,并且成为《红楼梦》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经过作者提炼加工的俗语用来刻画人物,均栩栩如生、生动鲜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原载:《承德民族师专学》2004/01 原载:《承德民族师专学》2004/0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