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葬花吟》中有关"花"的意象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曾丽君 参加讨论
《葬花吟》是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也是作者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的重要作品。这首诗共52句,风格上模仿歌行体,抒情淋漓尽致,而且,作者在此诗中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和意象组合。给人无限美感之时,也引起了我们心灵上深深的共鸣。本文将重点分析此诗中"花"的意象,借以领略潇湘妃子的神韵和《红楼梦》风采之一斑。
    《葬花吟》一诗出现于全书二十七回,贾府正值元妃省亲之后的第一个春天,大观园内姐妹相聚赏花玩耍,独黛玉一个来到后山角下在花冢之前哭吟此诗。
    首句"花谢花飞飞满天",描写了一个极具动感画面,景色迷濛中到处是飞花,花人融为一体,使我们很容易将花与葬花人联系在一起。林黛玉所住潇湘馆"千百竿翠竹遮映"所谓"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竹影参差,苔痕浓淡",指的都是绿如翠玉,直挺玉立之竹。除了竹子以外,"出去则是后院,是一大株梨花兼着芭蕉。"而林黛玉本身,姓带双木,其来历亦是三生河畔一绛珠仙草,林黛玉自己也常称"草木之人"。当然,这个"草木"也包括了"花"的意象在内,因为"绛珠仙草"上就开有摇人心魄的小花,"花"成了林黛玉的象征意象。其实以花代表青春女性,前代人也已用过,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杨玉环"梨花一枝春带雨","芙蓉如面柳如眉",同时以梨花和芙蓉喻之,不但不错乱,恰是点睛之笔,"唐主眼中的芙蓉就是道士眼中的梨花。"(王国华《我看长恨歌中的梨花》)梨花乃食果之花,在百花中地位不高,《花经》中"五品四命",《瓶花谱》中"四品六命",梨花花小脆弱,一向表现不幸女人,传统上不及芙蓉那样高贵典雅。梨花多白,芙蓉多红,在唐主眼中是欲海之花,在道士眼中是空,看出其结果是"白绫吊死"的惨祸。曹雪芹禀承了这一传统意象,在林黛玉潇湘馆后院种着"一大株梨花",并在《咏白海棠》诗中写道"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隐含其不幸结局。同时曹雪芹亦以芙蓉写林黛王。在宝玉生日夜宴中所玩的象牙花名签子抽取"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在《红楼梦》中,作为其副本形象的晴雯死后亦是到"太虚幻境"中做了"芙蓉花神",这是有着特殊意味的暗示,一方面以芙蓉写其神仙之品,聪慧灵秀,纯真善良,灵魂之高贵;另一方面又以梨花代表父母早亡,家道败落,寄于豪门,与"公候小姐"们相比,身世之悲,结局亦悲。
    "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由落花引出身世之慨,父母早亡,无根之人寄寓它门,在"如履薄冰"之险境中艰难生存,"絮"即指"柳絮",林黛玉曾写《咏柳絮·唐多令》"草木也知愁,韵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以柳絮之白,飘泊天涯比其因悲愁而青春老死,此处"落絮"亦写其心境的苍凉。"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用对比之法写出榆荚之当令鲜艳与桃李的飘飞零落,写其在观园姐妹欢乐中孤寂的心灵,有过寂寞体验的人,很容易理解热闹中的寂寞更彻骨。此句出现"桃花"意象,林黛玉在《桃花行》中有"胭脂鲜艳何类似,花之颜色人之泪。""泪"指"血泪",是红色,桃花亦红色,美丽异常,与"柳絮"相映,一红一白,是一组相对相衬的意象,林黛玉之艳"赛过桃花"而止"病由此萌"桃红之下正是柳絮之白,预示其早夭。
    诗作由此,春之暮使其心愈悲,其情愈烈。"风刀霜剑严相逼",作者进一步借景抒情,明写花,暗悲己,"刀剑"正是贾府之人为环境,探春有语"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都如乌眼鸡一般,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林黛玉虽有贾母怜惜,毕竟是"外灶人",又如何能抵御无孔不入的倾轧,温言软语中寒气逼人,爱情的期待障碍重重,这个敏感纯真的少女身处于何其艰难的生存空间。因为她不同于"二木头"之类浑噩少女,林黛玉对生命的要求除了宝玉以外。是贾府甚至是那个社会中无人能理解的。她一直在探寻生命的真谛,"风霜"这自然伟力,使得花朵艳,难久持。人生何其短促,知音何其难觅,这沉重的思考更使得现实中的大观园是处处"严相逼"。花与人"鲜艳明媚能几时"这种无望几乎要"闷杀阶前葬花人"只能是"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传说湘妃哭舜时,眼泪滴在竹上变红,成"湘妃竹",此处以"血痕"指湘妃竹,其色翠中带红意指林黛玉的一派天然生机与痴情,泪亦是此诗中重要意象,"泪"乃晶莹之水,草木花朵需水滋养,宝玉"这块顽石"身受红尘污濛,更需"黛玉之水去濯清其心灵",(李颉《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泪"是林黛玉灵魂和智慧的倾泻,血泪点成之湘妃竹,正是那棵"绛珠仙草"尘世的化身。
    主人公伤春之情难抑,不忍再顾春光,扶锄归去。直至夜晚,丫环们已经睡着了;窗外春雨凄濛,恍乎间似乎感到"昨宵庭外发悲歌,不知花魂与鸟魂"。不幸之兆已进一步来到,它是对林黛玉"泪尽而逝"提前写照。后来在八月十五凹晶馆联诗中,黛玉与史湘王就曾联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句,两位如花少女冥冥中已经看到了命运的终极,"花魂"是林黛玉尘世间的受难之灵,为了理想与爱情,宁可"随花飞到天尽头",然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对人生终极归宿的思考使得这个"中世纪"时代的少女身上闪耀不问寻常的光芒。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不可能给她答案,而她也绝不愿苟活于浊世,"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落花归土,林黛玉在生死之间也没有第三条路去选,以至于贾母也说她不如宝钗有"福相","随分和时"。黛玉是重视生命质量的,她以"泪"去洗濯顽石,还其灵秀之质,也浇灌着自己的生命之"花","质木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在林黛玉看来,她甚至羡慕那些被她掩埋"还洁去"的落花,"他年葬侬知是谁",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是何等哀伤而沉重的询问,这是一个高傲灵魂的期盼与失望。以至于宝玉听到此处也"哭倒于山石之上",想到百年后"斯园、斯地、斯人、斯景都已无形可觅,两颗心灵在此产生强烈的共鸣。"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鲁迅先生曾说:"悲凉之雾,遍披华林,然而能呼吸体会者,唯宝玉一人而已。"其实,还应包括林黛玉,她也呼吸体会着"风刀霜剑"的无情"花落人之两不知"的宇宙生存的悲凉。
    "花"落了,理想幻灭了,性灵之光随之消散了;而"花"这个意象中所代表的女主人公的高傲的灵魂,杰出的形象却长久地驻足于一代又一代的人心中。
    "花"这个意象在全诗中共出现了十三次,贯穿始终,以"花谢"、"花飞"、"花魂"等意象组合而写出了封建末世对一切美好的摧残。
    一部《红楼梦》,对"花"及众多花的古典意象作了完美发挥和阐释,它对"青春"、"女性"、"爱情"也体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含义,本文力拙,只能从《葬花词》中略窥一斑,以后会做更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
    [2]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冯其庸.《红楼梦.会心录》序[J].红楼梦学刊.l992,(2):302
    原载:《丹东师专学报》
    
    原载:《丹东师专学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