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吊明反清思想管窥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朱光东 参加讨论

    据脂批透露,对《石头记》进行“披阅增删”开始于1744年,亦即明亡一百年。这不是巧合。第一回有一脂批曰:“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介乎?”这一批语反映了当时亡国之痛还没有被遗忘。笔者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吊明反清的作品,一部明亡百年祭。下面试对作品的吊明反清思想作一粗浅分析。
    一、《红楼梦》与清初反清思想的渊源关系
    清初的民主主义思潮一直延续到戴震(1723年??1777年)的时代,亦即《红楼梦》诞生的时代。因此,要理解《红楼梦》,应该把它与清初民主思想家的思想联系起来。
    一般认为,清初民主主义思想是明清之际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这固然不无道理,但是,它为什么出现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清初,而不是出现在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康乾时期?为什么它的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反清人士?为什么随着清初反清斗争转入低潮,清初的民主主义也随之成为过去?可见清初的民主主义仅仅用资本主义萌芽来解释是不够的,还应该从民族矛盾的激化来理解。
    清初民主主义思想家对程朱理学的猛烈抨击,是由救亡复国运动推动的。一方面,程朱理学空谈心性,是一种“误人才,败天下事”、亡国亡天下的学说。它“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颜元语),“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在民族危亡关头束手无策,对救亡复国毫无用处。另一方面,清贵族把程朱理学奉为正统,用“君为臣纲”等封建思想来禁锢人民的反抗意志,程朱理学成了维护清朝统治的思想工具。因此,清初反清的思想家对程朱理学进行了猛烈批判,为反清提供思想武器。清初民主主义是为反清斗争服务的,是反清斗争在思想战线上的反映。
    例如黄宗羲的《原君》,揭露了皇帝的强盗本质,得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猛烈抨击“君为臣纲”思想,批判“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小儒”,称赞武王伐纣的精神,其目的是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清朝的统治。
    又如唐甄在《室语》中指出,皇帝实是“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贼,从而得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结论。文章历数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屠城的暴行,矛头直指制造“嘉定屠城”、“扬州十日”惨剧的满族贵族,并且表达了“吾不忍为之臣也”的反抗思想。因此唐甄《室语》中的反清思想,与黄宗羲的《原君》是完全一致的。
    而《红楼梦》的反理学和反清思想,与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反清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对君权的批判。作品借贾雨村之口,把唐明皇等封建帝王看作与优伶一样的常人,这是与黄宗羲、顾炎武关于皇帝只是级别最高的官僚而不是至高无上的“天子”的观点是一致的。作品中关于“成则王侯败则贼”的议论,也是与唐甄关于“凡为帝王皆贼也”的思想是一致的。再往前追溯,“成则王侯败则贼”这个命题曾被元代爱国思想家邓牧用来反对元朝统治者。书中的“群芳髓”一词,脱胎于黄宗羲关于皇帝“敲剥天下之骨髓”的思想。这些都反映了作品与清初反清思想的内在联系。
    (二)、对程朱理学空谈误国的批判。清初反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从救亡复国的目的出发,提倡经世致用和“明道救世”,号召人们学习对救亡复国有用的知识,抛弃空谈心性的程朱理学,重振民族精神。贾宝玉关于“文死谏、武死战”是文武大臣的“疏谋少略”,误国误己;死名死节,“何如不死的好”的言论,就是对空谈误国的程朱理学的批判,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救亡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三)、宣传华夷之辨。民族主义是反清的思想武器。顾炎武认为,“君臣之分,犹不敌华裔之防”。王夫之认为,“不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夷夏之通义”。而贾宝玉把岳飞坟前之松与孔子庙前之桧并列,把秦桧称为应劫而生的人物,把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称为中华之患,谴责他们对中原的侵略,并把芳官扮成小番来作贱他们。这些都是宣传夷夏之辨思想。
    (四)、不仕清的立场。清初反清思想家都坚持不仕清的立场,而且还把仕清看作丧失立场、人格的行为。顾炎武把卑躬屈膝投降清朝,以求得一官半职的人称为“阉然媚于世者”和“狐鼠”。贾宝玉的“禄蠹”一词,显然与顾炎武的“阉然媚于世者”和“狐鼠”的含义相同。因此贾宝玉拒绝走仕途经济道路,是一种反清立场的体现。由于热心功名者连廉耻和民族大义都不顾,所以贾宝玉嘲讽他们:有什么资格谈“代圣贤立言”呢?
    可见《红楼梦》的反理学思想,与清初的民主主义思想,属于同一思想阵营,是为反清斗争服务的。
    二、抒发亡国悲痛
    脂批说“无材补天”是“书之本旨”。那么“无材补天”的含义是什么?
    书中的“嘲顽石诗”云:“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其意思是说:顽石经历了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后,又再次进入荒唐的世界演绎“大荒”的故事。“补天”的故事发生在“大荒”的故事之前。《山海经?大荒北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山即今长白山,肃慎氏即满族人的祖先。因此
    ,“演大荒”是指演绎清朝的故事。而顽石进入尘世之前所经历的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就应该发生在清朝之前,亦即明朝。女娲补天的故事暗示了一个天崩地解的事件。黄宗羲就把明朝灭亡比喻为“天崩地解”。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者是把明朝灭亡比喻为“天崩地解”,“补天”就是指挽救明朝灭亡。“无材补天”的惭恨就是亡国惭恨。
    (一)、宝黛爱情悲剧与亡国悲痛。
    从贾宝玉自称为“大舜之正裔”来推断,贾府是汉族大官僚地主家庭。贾府自“国朝定鼎”以来就“功名奕世”,说明它是因投降清朝有功而获得爵位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府“运终数尽”,“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为此,把“略可望成”的贾宝玉规引到仕途经济的“正道”上去,使家族能够“延世泽”,是贾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但是,贾宝玉是一位具有反清思想的人物,其反清立场就体现在反理学和拒绝走仕途经济道路上。这样贾宝玉就面临选择:或者为了家族利益和个人的荣华富贵,放弃民族主义立场,走仕途经济道路;或者坚持民族主义立场,抛弃家族利益和个人前程。
    贾宝玉的爱情也受到家庭的压力。在读书考功名问题上与贾宝玉有着相同的立场,把“圣上亲赐”的念珠“掷而不取”,骂清朝皇帝是“臭男人”的林黛玉,应该也是一位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青年。而进京本来是为了待选“才人赞善”、一心想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的薛宝钗,其民族立场与贾宝玉相反。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和对薛宝钗的厌恶,是建立在民族立场上的。作品对薛宝钗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揭露和批判。如为了讨好贾府当权者,薛宝钗竟然说金钏之死是失足落井,即便是自尽,也不为可惜,这表明她对被压迫人民生命的漠视;明知贾宝玉爱的是林黛玉,却处心积虑地谋取“宝二奶奶”的位置,置林黛玉生死于不顾。这些都表明薛宝钗是一个虚伪奸诈、阴险毒辣、厚颜无耻的反面人物。封建家长为了达到使贾宝玉走上仕途经济道路的目的,选择薛宝钗而迫害林黛玉。
    面对压力,贾宝玉也曾经想妥协。他希望通过读书考功名来缓解家长对他与林黛玉的爱情的压力。在“奉严词两番入家塾”之后,他明确地对林黛玉说:“还提什么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因此他强迫自己读书完全是为了挽救他与林黛玉的爱情。但是,封建家长为了家族利益,不肯接受林黛玉这样的叛逆,从而决定了宝黛爱情的悲剧性结局。
    因此,宝黛爱情悲剧,是民族主义的悲剧。在林黛玉被迫害致死以后,贾宝玉与封建家庭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作者暗示,贾宝玉最后走上了反清道路。这个暗示就藏在“离尘歌”里。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的意思是:我虽然生活在清朝,但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故国。“青”隐指清朝,“鸿”(红)隐指明朝。
    “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 的意思是:我四处游历的目的是结交同志,看谁愿意与我同游,谁是我可以追随的人。
    “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的意思是:我的奋斗目标是把满清贵族赶回老家去(“归彼大荒”)。尽管这个目标的实现还很渺茫,但我义无反顾,矢志不渝。这是暗示贾宝玉最后走上了反清道路。而“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真正面目是反清志士,是贾宝玉走上反清道路的引路人。
    清初反清斗争被镇压后,反清志士并没有放弃。如顾炎武,“春谒长陵秋孝陵”,遍历南北各省,结交豪杰,时时刻刻意图恢复。《精卫》一诗表达了他的救亡复国抱负和矢志不移的决心。“离尘歌”反映的正是反清志士的这种活动和抱负。
    (二)、贾府破败与亡国悲痛。
    一般认为,贾府的腐败和破败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贾府是什么民族没有关系。但是,作品不仅暗示它是汉族贵族家庭,还暗示它以前是明朝显赫的贵族家庭。因为“笏”在清朝已经不再使用,“笏”只能作为明朝官僚的象征,而不能作为清朝官僚的象征。因此作品描写从“笏满床”到“陋室空堂”的变化,是要反映汉族贵族家庭在明清之际的命运,抒发亡国悲痛。
    根据作品的暗示,贾府可能还是明亡后投降清朝的原明朝皇族。
    众所周知,《红楼梦》里的人名、地名多有隐寓,如“甄英莲”寓“真应怜”等等。甚至一些次要人物的名字也有隐寓,如“牛清”、“柳彪”等名字分别寓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那么主要人物的名字有没有隐寓?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如果主要人物的名字没有隐寓,那么就没有必要在次要人物名字上作文章。批书人没有点明主要人物名字中的隐寓,是因为其中隐含的正是不能明说的东西。因此,理解作品里的隐寓,是理解作品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按照脂批暗示的方法,如果我们把四大家族的姓氏排列成“贾、王、薛、史”,就可发现其隐寓是“假王血史”。“假王”是指什么人?在“护官符”里,隐藏着对“假王血史”的解释。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是暗示贾府是真正的王府。“贾不假”是说“贾”不是假的,而是真的。汉乐府《相逢行》里说:“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金作马即金马,汉宫门名。这里说贾府以金马为门,以白玉为堂,暗指贾府是真正的王府。
    那么贾府又是什么王府呢?这在主人公的名字里有隐寓。
    贾宝玉、林黛玉前世今生的名字、住所,都与石头(玉)和红色有关,如“赤瑕宫”、“绛洞公子”、“怡红院”、“绛珠仙子”、“神瑛侍者”等等。作品名称《石头记》、《红楼梦》及书中的许多人名、地名如“脂砚斋”、“悼红轩”等等也与石头和红色有关。而石头与红色都可以映射明朝和明朝皇族。石头即石头城,即南京。南京是明朝最早建都的地方,是明朝的陪都,还是南明王朝兴亡之地,因此是一个最容易使人联想到明朝的地方。明朝皇帝姓“朱”,所以书中的石头和红色应该是影射“朱明”王朝。
    与之相对应,作品用金、水、雪和青色映射清朝。因为满族人的祖先女真贵族曾建立“金”国,清朝的前身是“大金”,姓氏“爱新觉罗”的意义是“金”。清皇太极改“大金”为“清”,是因为“清”用水作偏旁,而“明”字含火义,以清代明,犹如水灭火。因此皇太极是利用迷信为自己夺取全国政权造舆论。脂批在解释“牛清”这个名字时就明确指出:“清属水,子也”,暗示作品用“水”映射清朝。“雪”是水变化而来,满族人原居住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因此“金”、“水”、“雪”和青色应该是用来映射清朝的词。如北静王的名字就叫“水溶”。“金玉良缘”的隐寓应该是满汉结合。“薛”与“雪”同音,因此薛家可能是满族贵族。“薛宝钗”的隐寓可能是“满族贵族女子”(“宝”者贵也)。而其兄的名字“薛蟠”的含义可能来自元代爱国思想家邓牧的一句话。邓牧说:“茫茫九原,龙蛇居之”,把元代统治者比喻为蟠居在中原的“龙蛇”。作者借“薛蟠”这个名字,一方面暗示薛家是满族贵族,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与邓牧相同的民族主义思想。
    因此,贾府可能是明亡后投降清朝的原明皇族,作者(顽石)就是明皇族后裔。在作者看来,明朝皇帝才是“真王”,清朝皇帝是“假王”。当满族贵族这些“假王”变成“真王”,明朝的“真王”就成了“假王”。这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句话的意思。林黛玉外号“潇湘妃子”,暗示她是一位“王妃”,因为贾宝玉也算是明朝的亡国“王子”。自称为“畸笏”的批书人,可能是明朝贵族的后裔。“畸”作零星、剩余解,“畸笏”即珍藏着祖上遗留下来的笏板的人,一个不忘明朝的人。
    由此可见,描写贾府破败不是要反映封建社会腐败和灭亡的趋势,而是要抒发亡国痛楚。作者把到贾府抄家的人称为“穿靴带帽的强盗”,也反映了作者对民族压迫的否定态度。
    既然通过贾府破败抒发的是亡国痛楚,那么贾府复兴的安排是否改变了作品的思想?回答是否定的。
    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贾府作为汉族贵族,固然受到满族贵族的压迫,但它与满族贵族的矛盾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是悲剧性冲突。而贾宝玉与封建家庭在民族立场上的冲突是必然的,是故事的悲剧性冲突。最后被毁灭的只能是贾宝玉而非其家庭。
    另一方面,悲剧人物性格必须具有忠于理想的坚定性,具有实现理想的勇气和力量。在贾府破败的结局里,贾宝玉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出了家。他的悲剧,是家族破落造成的,而不是他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他的命运,按黑格尔的说法,只是悲惨的,而非悲剧性的。作者把贾府破败改为贾府复兴,这样他的悲剧命运就是他坚持反清立场的结果,从而成为悲剧人物,符合悲剧对英雄人物的要求,体现了悲剧的崇高。
    抒发亡国悲痛,不仅表现在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描写上,还表现在对劳动人民悲剧的描写上。作品对当时社会黑暗腐败的描写,应该理解为对清朝民族压迫的揭露和控诉,理解为对所谓的康乾盛世的否定。
    三、诗词中的吊明反清思想
    《红楼梦》的诗词大部分是吊明反清诗。它们与书中人物的思想性格无关。它们可能是作者和其他反清人士在不同时间创作的,作者把它们收录在作品里。下面试对其中几首(组)作一粗浅分析。
    (一)、记录清朝暴行,抒发对清朝仇恨的诗。
    1、“芦雪广即景联句”。第四十九回的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的“琉璃”暗寓“流离”;“白雪”暗寓清朝统治;“红梅”暗寓反清人士。“腥膻”则暗寓满族贵族。因为北方少数民族是游牧民族,食物以牛、羊等腥膻动物为主,故以“腥膻”喻之。“割腥啖膻”与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的意思相同。因此联句可能是反清人士在颠簸流离中的一次聚会上的作品。
    联句用满天大雪形容清兵入侵,用大雪中的酷寒形容人民遭受的苦难。
    “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形容清兵入侵,一夜之间打到家门口。
    “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是暗指抗清斗争失败,国家沦陷。“龙斗”形容大规模战争。“坤轴陷”与“女娲补天”出自同一典故,形容国家沦陷。
    “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等句描写清兵大屠杀后的惨景。查继佐在《国寿录》中写道:清兵陷嘉兴时,“城中被屠,郭外数十里无人迹至者”。朱彝尊的“夏墓荡”一诗,描写了夏墓荡在清兵烧杀虏掠数月后,仍然是“飞遍芦花不见人”的惨景。上述“苇蓑”两句诗就是借柳宗元的《江雪》所描写的酷寒死寂景象来形容清兵大屠杀后的惨象。“霞城隐赤标”句中的霞城即赤城山,在浙江天台县。诗中描写的芦苇又是江浙一带的常见植物。因此诗中描写的可能就是“嘉定屠城”、“扬州十日”惨剧后的景象。
    “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形容清朝统治下的白色恐怖。
    “寂寞对台榭,清贫怀箪瓢”是激励人们穷且益坚,不坠救国之志。
    2、“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该联句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到“更残乐已谖”,描写中秋夜的欢乐景象,暗喻清兵入侵前人民的安乐生活。第二部分从“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开始,描写深夜雪霜降临后的情景,形容清兵入侵后的凄凉恐怖景象。其中“箫增嫠妇泣”、“啼谷一声猿”等句描写的是清兵烧杀掳掠后的惨景。第三部分从“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开始,告慰人们黑夜即将过去,不要过分悲伤(“有兴悲何极”),要以乐观的姿态度过最后的黑暗时刻,迎接灿烂明天的到来(“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3、“咏蟹诗”。蟹系青色,隐“清”字。“螯封嫩玉双双满”隐“满”字。“卿八足”映射“清八旗”。因此螃蟹隐喻满洲贵族。“横行公子竟无肠”等句是抨击满洲贵族的残暴野蛮。
    (二)、歌颂民族精神和民族英雄的诗。
    1、“菊花诗”和“红梅诗”。这两组诗通过赞扬菊花孤标傲世和红梅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民族反抗精神。
    2、“交趾怀古”通过缅怀马援的功绩,歌颂民族英雄。
    3、芙蓉女儿诔。晴雯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知己,因此也是一位有民
    族反抗精神的女子,受到与林黛玉相同的迫害。所以作者把她的死与鲧和贾宜相比较。屈原、贾宜因坚持进步的政治理想而受到反动势力的排挤打击,而鲧的正直刚烈,正是屈原所肯定和效仿的精神。因此“芙蓉女儿诔”是对鲧、屈原、贾宜所代表的刚强不屈、为理想献身的民族精神颂扬。而对奴性十足的袭人,作者则用“破席”来形容。这说明作者心中的袭人,不仅是一个告密的“?奴”形象,而且是一个丧失民族立场的、奴颜婢膝的女子形象。这样才能理解作者对这两个人物鲜明的、深沉的爱憎感情。
    (三)、讽刺和抨击统治者腐败无能、贪生怕死和变节投敌的诗。
    1、“赤壁怀古”通过孙权据长江之险英勇抗曹、以弱胜强的故事,抨击南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荒淫亡国。
    2、“淮阴怀古”通过赞扬韩信“一饭之恩死也知”的忠义,抨击背信弃义、变节投降的行为。朱彝尊曾作《韩信论》为韩信辩冤。他认为,韩信“以漂母一饭之不忘,忍负解衣推食之高帝哉?”因此他认为“信不反也。”“淮阴怀古”表达了与朱彝尊相同的观点,并以韩信的忠义讽刺、抨击统治阶级的变节行为。
    3、“广陵怀古”和“马嵬怀古”是借隋炀帝、唐玄宗的故事抨击封建统治者耽于安乐、荒淫误国。“青冢怀古”和“明妃”把汉元帝比如为不能成材的“樗栎”,批评他把“予夺权”交给画工,是对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判。
    4、“桃叶渡怀古”是借讽刺所谓的“六朝栋梁”,批判明朝官僚阶级只顾自己的享乐,不顾国家的安危,最后也落得个“桃枝桃叶总分离”的可耻下场。“钟山怀古”是借“周子”欺世盗名的故事讽刺和批判变节分子。
    5、“虞姬”、“绿珠”是通过虞姬和绿珠的殉情行为,抨击贪生怕死、变节投敌行为。
    此外,“真真国女儿诗”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朱楼”喻明朝,“水国”喻清朝,汉南指故乡、故国。
    综上所述,《红楼梦》是一部吊明反清作品,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反清思想是一致的。它的原创者“石头”可能是明皇族后裔。作品的演变过程、作者和增删者等问题,我们以后再作进一步探讨。
    原载: 《桂海论丛》2004年增刊
    

    
     相关文章
    
    
    “三春去后诸芳尽”释
    曹雪芹考证质疑
    红楼梦因何伟大
    揭开薛宝钗的画皮
    红楼梦与“薙发易服”
    《姽婳词》民族主义浅析
    红楼梦与清初民族斗争管见
    是“大骂异族”还是“歌颂满洲”
    “顽石”与“补天”
    为什么说后四十回不是伪续
    “顽石”与“补天”
    从“自比夷齐”看贾宝玉出家的原因
    “盛世”还是“末世”
    
    
    

    原载:《桂海论丛》2004年增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