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作家的主体生命激情是创作方法的内核及理解任何方法的逻辑起点。作品的题材、创作主体的生命情调、思维方法、语言表现手段及作品的审美效应,是创作方法的五个基本要素,各要素的差异使创作方法体现为不同的形态。从五要素论断新诗创作中几种基本创作方法(写实主义、浪漫主义与超实主义)的特征并加以分类,是符合创作实际的。 关键词 创作方法 本体论 新诗逻辑起点 文艺创作史 关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问题,近年来文艺学界和文学史界不乏新说,然而多不尽人意。例如江锡铨的《中国现实主义新诗艺术发展考略》(载《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以下简称《考略》)一文,虽然不是文艺学专论,只是一篇诗歌史论,却以相当篇幅提出对新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见解。其基本观点是仅仅以文艺典型化这一般原则及叙事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去界定并取代“现实主义诗歌”的特殊规定性,结果处处捉襟见肘。何国瑞试图从本体论思考创作方法,根据艺术作品存在形态的三个构成因素“物素”、“心素”、“形素”,分创作方法为三大类:“写实主义、表意主义和形式主义”[1]。但他由于迁就自己的概念体系,而忽视了创作过程中种种复杂因素,结果给创作方法分类留下纰漏,如把古典诗词的创作都归入“形式主义”创作方法,就极牵强。 凡此种种,之所以对创作方法想起来似乎已很明了,一说起来却问题丛生,根本在于论者对创作方法的逻辑起点不甚了了。因此,寻找研究创作方法的逻辑起点并进而做一番本体论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 本体论首先需要坚实的逻辑起点—理论与研究对象间的对接点。同一对象身上本来存在着不同的对接点,因此应该允许理论有不同的逻辑起点,不过要以能否全面把握对象的本质为标准。然而对于创作方法问题,理论界多年来似乎形成一种思维惯性,仅仅从作品与其所描写的现实对象的反映关系去理解,如说现实主义就是忠实地描写现实,浪漫主义就是夸张地或理想地描写现实。于是引起现实主义作品中有无理想,浪漫主义作品中有无现实,诸如此类纠缠不清的问题,使我们的文艺学和文学史研究在这种思维的肤浅和理论的朦胧中徘徊不前。 在我看来,创作方法问题的逻辑起点应从其研究对象文艺创作过程所形成的多重关系和要素中去确定。这样就能认识到,创作方法,“在本质上不是认识论问题,世界观问题,从这些角度也不能合理理解它。在我看来,艺术创作方法是创作主体对外界信息加工处理时所运用的具体艺术思维方法或模式,它以主体的某种激情为动因,以一定的感觉方式、构思方式、表达方式等因素构成激情表达系统。”[2]这激情表达系统的诸构成因素首先来自文学创作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环节:林林总总的现实描写对象,以千变万化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作品存在形态,情趣各异的读者大众,驾驭以上各点的作家主体激情。主体激情是这系统的核心,它不单是作为“自然人”的本能,也不单是作为“社会人”的抽象理性冲动,而是二者在创作主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冲撞并凝聚而成的某种创造性冲动,或自我意识;它具有“式一能”本性,是不断寻求对象化的某种心理动势,因而是某种创作方法及具体创作的动因。在激情的催动下形成全部创作过程中各内在外在环节及相互关系,进而形成激情表达系统内在诸要素,亦即创作方法中不同层面的内容。因而,激情,应该是创作方法问题较确当的逻辑起点或核心范畴。 由此可以确定激情表达系统的诸要素:一、题材类型及性质。它体现作品与描写对象的关系,热衷于何种题材,往往反映着作家主体观照现实的视角的宽窄、视焦的远近,从而体现主体与现实审美距离的程度及性质。二、主体对现实内在感受的类型及性质。它反映主体与描写对象的深层关系。它被主体施以对象化,形成作品深层内容和审美质地。以上二者共同表现为某种创作精神或艺术精神,并构成作品的内容,但一为表,二为里。三、主体运思形式及状态,即构思作品时思维形式及状态,体现主体与作品的深层关系。四、作品的语言表现手法及主体语言感觉的性质和方式,体现主体与作品的表层关系。三、四共同构成作品的存在形式及创作方式或艺术手法,体现作品的审美强度。其三决定作品深层存在形式,其四决定表层存在形式,三为里,四为表。五、作品的审美效应之性质及程度。它反映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不难看出,这五层关系的要害还是主体,确切说,是主体的激情。一个作家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某种激情,但在某些具体的特定生活氛围中这激情则表现为某种独特的生活感受、生命情调,并由它激活对这独特的描写对象所发生信息进行操作的机制即对“艺象”(借用何国瑞教授的概念)的运思。因而,这激情一方面反映着主体特有的创作个性,另方面也促成他所独具的艺术思维方法。这样,当主体创造艺术形象时,激情就具体化为某种独特的主体感受,并在运思中寻求对象化的最恰当方式。这又一次证明激情是激情表达系统即创作方法的核心,是研究这系统的逻辑起点。换言之,不同创作方法的分水岭在于不同类激情在运动时使上述五层次呈现不同的形态、向度和性质。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