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著有《鲁迅六讲》《在语言的地图上》《在失败中自觉》等。 厦门大学一位名叫易中天的教授,也许平时课上得出色,属于校园名人一类,对此我没有调查,猜测而已,但在学术界肯定并不闻名,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专著,只是偶尔得了机会,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推销其通俗性学术研究,遂意外受到广大电视观众欢迎,电视讲座副产品《易中天品三国》更引发本年度书籍市场的地震,一次签售据说就有数千册之多,总销量更是惊人。 但又怎样呢?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了。 首先,它说明中央电视台真不愧为中央电视台,不仅“新闻联播”、“春节晚会”无人争锋,偶尔搞点文化,也仍然可以发挥强势媒体的绝对优势。凭这种优势,今后实在应该可以做出更多有利于国计民生和文化事业的善举罢。 其次,它说明我们的电视节目至少目前还很不像话,广大人民群众整天被迫吞吃大量文化垃圾,偶尔来点绿色食品,就犹如久旱逢甘霖,禁不住要感恩戴德、誓死捍卫了。 最后,它说明我们的电视观众还太缺乏文化常识,太需要普及文化常识。在一个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比较低下或文化已经被折腾被破坏得差不多的社会,偶有某人的文化研究被普及,便很容易观者如堵,欣喜若狂,前有余秋雨,后有易中天,就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我绝对没有轻视余秋雨文化大散文或易教授品三国的意思,我也绝对不敢说在当下中国没有像样的学术文化,我只是说,至少在电视所覆盖的并不狭窄的公共空间,文化的空气是比较稀薄的,所以前余后易暴得大名,多少粉丝忘情追随,也就难怪了。 我不太能理解的不是上面这些连锁反应,而是文化人和教授先生们为什么也和粉丝们一样见识,嘁嘁喳喳,闹个不休。 歪着脑袋稍微想了想,不免就有以下若干并不高明的联想。 首先我反对“酸葡萄”说。“酸葡萄心理”肯定有,但并非一切议论都是“酸葡萄”,否则易教授就变成老虎屁股摸不得了。如果议论一下易教授或易教授现象就是“酸葡萄心理”,那么沦为这样的老虎屁股的粉丝又该如何说呢? 当然粉丝文化锐不可挡,犯不着在这里做无谓的较劲,只是这种“我喜欢的你就说不得”的蛮横,似乎并不符合我同胞素来羸弱的国民性啊。“我喜欢的”多去了,而“我喜欢的”被人议论、被人糟蹋的也实在太多,好像并不都这么爱惜,您说是吧? 但何以独爱易教授乎?我劝乙迷们三思。 其次,这也是我们这里经常发生的,就是无论教授学者还是乙迷,似乎都不太明白面红耳赤,究竟所争为何物。比如,关于易教授讲座的内容部分,涉及的就很少。有人指出他善于用《三国志》史书来刁难《三国演义》小说,这已经属于难得的空谷足音了。 当然仅仅提出这点还不够。为什么就不可以用史书来判断小说?史书难道不是判断小说的一个有效参照吗?用史书判断小说的合理性及其应该顾及的界线在哪里?这都可以讨论。 另外,易教授喜欢玩酷,直接用流行话语调侃古人,也引起种种非议。其实玩酷并非自易教授始,鲁迅就喜欢打趣古人,比如说孔子有胃下垂,孔子喜欢赶时髦(圣之时者),等等。问题是这样的打趣调侃,目的与功用何在,有没有一个度? 最后,我还想提一个也许非常不合时宜的问题。 我其实一直等待有专家学者出来,抛开上述一切,抛开炙手可热的央视及其百家讲坛,抛开吃酸葡萄的学者,抛开易教授和他的虽然好玩但决不高明的品三国及其粉丝团,真正借此次三国热,正面强攻,给我们大家实实在在地谈一谈中国特色的“三国文化”究竟有哪些值得反省的地方。但我等来等去,最后还是失望了。没有这样的声音,而只有令人昏倦的嘁嘁喳喳。 如果说专家学者对易教授、乙迷、酸葡萄教授表示沉默,乃是正常而且值得尊敬的高贵姿态,那么他们对于被如此炒来炒去的“三国”本身继续表示沉默,任凭外行信口雌黄,就有点让人费解了。中天一出,谁与争锋,这固然不错,但如果真有关于“三国”的精彩研究广为人知,也就省得易教授、乙迷、酸葡萄教授们继续搞笑了。 关于小说《三国演义》,“五四”时期有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学术讨论。当时《新青年》集团鼓吹“文学革命”,为了追认白话文学的前驱,就把《三国演义》抬得很高,从此《三国演义》就登上古典名著的宝座,巍然峨然,批评不得了。但也有人并不赞同高抬该书,钱玄同就认为《三国演义》“以愚谬之见解,造前代之野史”,根本不入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屡引前人批评,所谓“太实则近腐”、“七实三虚惑乱观者”,鲁迅自己的评价也不高,比如认为该书整体上“据旧史即难于抒写,杂虚辞复易滋混淆”,“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那么,《三国演义》到底是不是我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究竟包含(反映)了我中华民族怎样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根性?后人(学者、读者和电视剧的制作者与观众)对该书的不同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类推,我们甚至不妨也趁机谈一谈《水浒传》、《红楼梦》,再来一回“五四”式的文学史检讨如何? 我知道,这些问题都太迂腐,太陈旧,太不符合高贵的央视和同样高贵的粉丝文化的口味,所以在此次易中天事件中全不见踪影,也很自然。但我仍然想说,其实这才是真正值得关心的问题啊。 如果这些问题始终不肯或不能浮出水面,我们就始终不能摆脱文化轻佻症,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惊慌失措。今有易中天,超女,好男儿,明年不知道又有什么别的刺激神经的玩意儿了。拭目以待可也。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