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文学事业走过60年历程,取得了很大成绩。人们在回顾中国当代文学发展道路时,不会否认今天的文学日趋成熟的现实,但不少人回忆起上世纪新时期发轫之初,常常认为那时的文学与时代构成一种同步的呼应关系,能为当时的人们认识时代、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提供新锐的观点,因而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更加迫切地希望今天的文学回到思想的前沿,重新建构起文学与当下时代强有力的精神关系,因为这不仅事关我们的文学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格局中的位置,也事关文学自身的根本责任。11月21日在珠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上,与会者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毕飞宇认为,思想的本质或基础是理性。当人类使用理性的时候,“勇敢”是至关重要的,这不单纯是能力的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同时我们还要重视思想是如何表达的。昆德拉评价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时说,如果陀斯妥耶夫斯基不是一个小说家,那他就不再是一个哲学家。这里有一个美学的立场问题,因为这种哲学毕竟不能从概念出发。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深刻思想体现在他对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社会场景乃至对一个物件的仔细描摹当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昆德拉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评价值得我们小说作者深深记牢。毕飞宇表示,我愿意把自己的脚永远站在文学基石上,迎着思想的光芒往前走,能否站在前沿不知道,但这个向度我会铭记在心。 魏微明确表示,如果有人说我的小说写得很深刻,我不觉得是赞扬我,因为我的思想显然被别人看出来了;如果别人说我的小说写得有自己的调子,而且有几个让人记住的人物形象,我会觉得很高兴,因为生动的人物形象首先是小说最重要的东西。小说的思想是和语言、叙事连在一起的。 龙一说,思想不是可以发明的,表达思想是有技术性的,至少要让民众听得懂,能够理解。小说表达思想的方式就是人物和故事的表演,作者的思想虽然不露痕迹,但是读者读完了以后会有自己的结论。 这种强调“形象大于思想”的看法,得到一些与会者的认同。施战军认为,现在许多人呼唤在文学中体现强有力的、引领潮头的、启人心智的思想,如果对此问题过分看重,可能会适得其反。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超越80年代之处,就在于艺术上的多样化。深邃的思想性完全有可能在对细微生活的艺术性表达中自然呈现。如果没有对现实审视的品格和浪漫的意趣,剩下的只有锋利的刀子。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作家,他既要有智商,也要有情商;既能对重大主题进行书写,也能从微小角度切入;既有文学表达的独特角度,又有正常的人类眼光,这样有价值的思想才会产生。作家内心应该追求博大、广阔和深邃,在提倡文学思想性的时候,首要的出发点必定是综合的艺术。 邵燕君也谈到,对文学性会被思想性吞没的担忧,前提可能正是当年文学与思想分离的焦虑。现在一些渴望文学回到思想性的人,有不少就是当年呼唤文学回归自身的倡导者。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个人化创作倾向多表现为与此前集体化的反向对抗,但这也造成了和思想性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时的个人不再是有思想的个人,这个“个人”与“他人”无关。其实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分的。面对当下处于变革中的复杂社会,需要我们的作家不断创造新的思想,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真正的活力。 一些青年作家也谈了自己的认识。黄咏梅说,写一个好看的小说并不难,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是对灵魂不避不闪的直面和思考,这是思想的基础。侯马认为,文学中的思考首先要从自己出发,把自己作为人类的一个标本,在写作中最大限度地不加掩饰地深刻认识你自己,然后才能诉诸读者,或唤起他的回忆,或引发他的认同。作家在创作中把强大的人格力量放到文本中去,就是思想本身。在创作中认识自己、表达自己,从而勾勒社会、见证时代,是创作的本能,也是我们不可推脱的职责。盛可以表示,作家不能随波逐流,应该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当说真话的勇气渐渐消失,就会缺少令人震撼的作品。因此,谈文学的思想性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把“思想”当作关在笼子里的鸟。 张清华说,如果一味指问当下文学没有站在思想的前沿,是否也存在一个对思想的感受问题。余华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写下了《活着》,他表示自己毫不怀疑写下了高尚的作品。这部作品从某个侧面深刻书写出了当代中国一段难忘的历史,也写出了这段历史背面的种种隐喻。而余华新世纪推出的《兄弟》则遭到过不小的质疑和批评。其实《兄弟》也是有深刻思想性的,不仅写出历史记忆,诙谐的笔调下体现出严峻的批判,在艺术处理上也很巧妙。但作品中思想如何得到正确的阐释,如何得到读者的正确认知,这是当下时代境况下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和我们当下的立场有关,和人们当下对思想性的要求有关。其实,就是一些表现庸常生活的作品也不乏思想性,也体现出作家对时代的思考,但思想性是有品质的,现在确实需要思想性的品质更高些、思想性的力量更强大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打开人们的精神空间。 谢有顺表示,文学有表达思想的独特方式,所谓思想就是对人性对生存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对世界独有的观念和认识。没有世界观和认识观的作家是很难想像的,作家不能仅满足于观察、记录,还应该是一个体验者。当思想开始成为一种世界观和认识论,在写作中发生作用,使得所要书写的当代人生有一种辩论的欲望,并在其中发现和呈现新的可能性,这才是文学的根本。 此次论坛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南方文坛杂志社、共青团珠海市委、珠海市文联、珠海市作协主办,珠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承办。与会的还有主办方、广东省作协有关人士李敬泽、黄晓东、温远辉、张燕玲、赵伟媛、黄河清、胡的清、卢卫平、邱华栋等,以及作家李洱、冯唐、田耳、李铁、邰筐、徐则臣、东紫、颜歌、东君、冯晏、朱山坡、马小淘、蒋方舟,评论家李云雷、申霞艳、霍俊明、梁鸿、张莉、杨庆祥等。其间还向被评为2008年度青年小说家、青年诗人、青年批评家的田耳、侯马和李云雷颁奖。 原载:《文艺报》2009年11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