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十全大净”金少山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中国民族文学网 关纪新 参加讨论

    
    金少山(1889-1948),名义,字仲义,北京满族人,是民国年间名重一时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由于当时在京剧净行中所享有的无可争辩的首席地位,他曾被梨园界普遍地认定是一位“十全大净”。
    金少山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父亲金秀山,是清代末年票友出身而后“下海”的一位京剧名演员,专攻铜锤花脸一行,以擅长于在花脸唱腔中创用和揉入鼻音而著称,常与谭鑫培、孙菊仙等表演艺术家合作。
    少山自幼年起,就随父学艺,学习铜锤花脸的表演技艺。同时,他还向当时比较知名的架子花脸演员韩乐卿、何通海、屈兆奎、刘永春等学过一些戏。少年时期,跟在父亲身边,到北京各处的戏园子里演出一些小戏。为了有大的提高,父亲特地请了自己的挚友、满族京剧艺术家德珺如,来担当少山的“带道师”。在德珺如的悉心教诲之下,他的艺术修养果然大有长进。
    但是,金少山初登舞台的时候,正是京剧名家林立之际。要想真正被同行认可,并占据一定的位置,是很不容易的。26岁时,父亲故去了,少山在北京的戏剧界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于是,他只好前往烟台、上海等地演出。这时,他的嗓音日益好转并且逐渐定型,显示出了极为不凡的实力。于是,他便开始在上海的丹桂第一台、共舞台等有名的戏园子里,任长期坐包演员了。
    1922年的冬天,梅兰芳到上海举行公演。为了要演出他的名剧《霸王别姬》,不得不在上海当地选择一位有功力的花脸演员与自己配戏。斟酌再三,梅兰芳听从了王瑶卿的建议,物色了金少山为搭档。届时演出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金少山不仅与梅兰芳配合得十分默契,同时也展现了个人身材、扮相、气度、嗓音等多方面齐备的优势,使千古一人的楚霸王被塑造得栩栩如生。从此,“金霸王”的美名不胫而走,播遍大江南北的菊坛之上。
    1937年,金少山返回故都北平,组建了自己的“松竹班”,挑梁演出。在当时所有闻名的戏班中,他的松竹班是惟一的以花脸演员挂头牌的,而且一挂就是二十年长盛不衰,实为梨园之美谈。1943年,他又一次来到阔别数年的上海演出,戏园子门前的“客满”牌子,竟然连续悬挂了 6个月之久。
    金少山,正是这么一位得天独厚、堪称全才的净行艺术家。在他之前,在花脸行当里,曾经出现过许多天份极高的名角儿,例如以嗓音高亢闻名的何桂仙、以做功精细著称的黄润甫、以身材魁伟见长的李寿山、以武功娴熟享誉的庆春甫等等;然而,金少山的出现,竟然教这些前辈的艺术天才均为之黯然。特别是金少山的声音,异常洪亮响堂,直有声震屋瓦、震聋发聩之力度,更可谓一绝。
    金少山并不只凭自己的先天条件而夺人,他经过毕生的切磋磨练,在唱、念、做、表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扎实的功力。他还很有创新精神,能够突破传统的铜锤花脸与架子花脸的严格界限,推进京剧净行的总体发展局面,树立个人的流派风格。他的“金派”净角儿艺术,在当时是出类拔萃、首屈一指的,同时也和另外的“郝派”(郝寿臣)、“侯派”(侯喜瑞)一道,被时人看作是现代京剧舞台上三足鼎立的净行艺术派别。
    金少山幼年没有读书的机会,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他非常注意从各样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汲取营养。他的生活情趣格外广泛,琴棋书画、花鸟鱼虫、掼跤踢球、评书鼓词、庙会茶楼……没有他不喜好的。他常和别人说:“我的嗜好,也是为了演戏。”果然,他把花姿、鸟鸣等许多自然界的现象,都有机地化入自己的表演程式之中,常常产生难以预料的积极效用。
    他是一位热心肠的艺术家,每遇他人有生计之困时,总是慷慨解囊,为人排忧。可是,谁又曾想,40年代末,他自己竟也辞世于贫病交加之下。
    金少山的演出剧目相当多,其中常演的,就有《草桥关》、《锁五龙》、《捉放曹》、《白良关》、《御果园》、《法门寺》、《刺王僚》、《飞虎关》、《盗御马·连环套》、《断太后·打龙袍》、《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李七长亭》、《铡美案》、《霸王别姬》、《清风寨》、《法门寺》、《断密涧》、《取洛阳》、《太行山》等数十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