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中)--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民族艺术》2004年第1 巴莫曲布嫫 参加讨论

    【提  要】彝族史诗的调查、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起步较晚,研究的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这种局面与整个东西方学界关于“史诗”的概念和界定有直接的关联,也潜在地驱动了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两度发生的“大规模”的史诗“生产运动”。它们既为我国的史诗学建设提供了更丰富的学术资源,打开了更广阔的理论空间,同时也为后来的文本阐释、学理规范、田野实践建立了一种能动的反观视野,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史诗的文本形态、史诗的传承方式、史诗传统内部的基本叙事法则等问题带来了深刻的反思:⑴ 彝族史诗是怎样从乡土社会走入学者视域的;⑵反思史诗文本《勒俄特依》从本土社会的文化语境中被迻译为汉文阅读和学术阐释的“民俗学过程”(folklore process);⑶检讨《勒俄特依》文本及其相关的文本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⑷说明“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的主要弊端以及相关学术史的批评尺度。
    关键词: 学术反思 民俗学过程 文本制作 民间叙事传统 “格式化”
    作者简介:巴莫曲布嫫 女,彝族,法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邮编:100732
    



    三、史诗《勒俄特依》及其“文本迻录”过程的反思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文革”前后两个时期。 前一个阶段,也就是50年代后期,在“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的民间文学工作方针指导下,各地民间文学机构相继成立,在民间文艺采风工作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仅“民间史诗、叙事诗就有上百部”之多,云南、四川的彝族史诗搜集、整理正是在这样的“运动”中孕育的。从1957到1960的三年之间,除了撒尼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之外,从调查、搜集、翻译、整理到出版,后来被称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的作品均已面世,其中就包括诺苏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由巴胡母木(冯元蔚)、俄施觉哈、方赫、邹志诚共同整理的翻译本,收入四川省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辑的《大凉山彝族民间长诗选》,于196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一个阶段,也就是“文革”后的80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停滞已久的民间文艺事业开始迈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时,彝族“四大创世史诗”中两部作品还在继续完善之中,《查姆》经郭思九、陶学良进一步整理、修订后,于1981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勒俄特依》的彝文本与汉文本也由冯元蔚进一步整理、翻译,并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勒俄特依》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的确是凉山彝族文学的一件盛事。从彝文到汉文的翻译工作,既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也是一件意蕴深远的大事。至此,译本改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彝学界一直仅将“勒俄”作为阐述彝族历史、社会等级、奴隶制度的“旁证”材料,并将作品的文学特质及其诗歌属性引入了民间文艺学的探讨,进而被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界纳入到彝族“四大创世史诗”之列[1],在彝族文学史上给予了诺苏彝族这一古老的文学传承以应有的地位,同时也让广大的汉文读者了解到:在20世纪50年代惟一存在的“奴隶社会活化石”──大小凉山,除了“触目惊心的阶级压迫和暗无天日的奴隶主统治”之外,彝族人民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是《勒俄特依》汉译本面世的积极意义所在,也是本文在此要特地强调的一点。
    今天对这段文本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的学术史给以客观评价是必要的。但正如钟敬文教授所指出的,“评价必需符合事实的真正性质和保持恰当程度,否则就容易丢掉科学性……评论一种历史上的学术、文化活动,既要弄清楚它本身的性质、特点、产生与演变过程及社会功能等,又要究明它产生、存在的历史、社会背景,究明当时社会运动的根本要求和它对这种要求的对应性及其程度。要达到这点,评论者必须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料,必须进行过艰苦的分析、综合、推断、论证等过程,至于那种只凭用惯了的一套现成公式,或一时爱恶、感想去进行判断的作法,结果恐怕是要跟历史的真实相去遥远的。”[2] 我离先生的这一要求还很远,因而以下回顾或许只能算是一种感想,尤其是作为一名彝族学人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的感想,而非判断,更非抨击。因为史诗本身的搜集、整理工作有着一个比较特殊、也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比较全面地结合史诗文本《勒俄特依》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的历史实际与相关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会看到:还原诺苏彝族史诗传统多相性的文本形态,对建设一种“立足过去、面对未来”的民间文艺学批评,抑或是对今后制订口头史诗记录文本的制作规程,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也有实践意义。
    ㈠《勒俄特依》的制作流程: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
    为完成学术史的梳理,我于2003年2月先后在凉山州首府西昌市和成都两地对当年参加史诗搜集、整理、翻译的两位彝族学者曲比石美和冯元蔚进行了专题访谈。这里我们不妨按两种汉文译本出版的先后次序,重新回顾一下“文革”前后相继面世的《勒俄特依》汉译本,从搜集、整理、翻译到出版,到底走过了哪些重要的文本转换流程,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界定这些史诗文本类型的批评尺度。
    2003年2月19日,冯元蔚先生在笔者的访谈中详细地回忆了他本人两度参与史诗搜集、整理、翻译工作的来龙去脉,他的夫人赵洪泽先生还提供了不同版本的《勒俄特依》(彝文本)。在此,我们引述其中的一些访谈片段:
    --------------------------------------------------------------------------------
    [1] 朱宜初、李子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第146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 钟敬文:《六十年的回顾》,原文系1987年钟老为纪念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立60周年而撰,收入季羡林主编、董晓萍编的“世纪学人文丛”之一《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自选集),486~487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