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东北民俗文化、核心传统与区域社会转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吉国秀 参加讨论

    东北民俗文化能够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什么?它仅仅是一种可供开发和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吗?抑或是一种具有内在秩序的精神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民俗文化采用钟敬文的定义,是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民俗,即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它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 。核心传统是那些被认同为民俗学的构成基础,并在社会中延续的要素 。论文延伸了该概念工具,用以指代构成民俗文化基础的主要元素,并使区域社会成为独特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和地方性特质。而社会转型则是指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社会变迁,即从传统经历社会主义然后走向现代的过程,或者是传统与社会主义同时走向现代的过程 。如同古典社会学学者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那样,新教伦理所包含的资本主义精神为当时的社会变迁,即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精神动力。目前东北所面临的社会转型同样需要一种精神支撑。这种精神上的驱动力和支撑并不是一种需要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力量,外在于地方性,而是蕴含于原有的区域民俗文化中。于是,如何寻找东北民俗文化中的核心传统,尽快实现区域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创新,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区域社会转型中的民俗文化
    传统研究大多从经济因素来寻找区域社会转型的动力,而对于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关注得往往不够充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经济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将区域社会转型研究引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将社会因素、制度因素等引入到社会转型的分析过程中。运用新视角的研究发现,包括文化传统、社会网络、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政府制度等在内的社会与制度条件,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社会转型的重要前提。而基于民俗文化的创业精神或者企业家精神,以及基于社会资本或社会网络的社会关系体制,是影响与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社会转型方向的关键动力。这一发现,对于重新认识东北地区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却相对滞后。造成这种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充分激活东北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并把这种优势与区域社会转型有机结合,却单向度地考虑经济因素的作用,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个区域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就难以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转型,反而可能成为深层次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将这种民俗文化基础,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络或社会资本,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相结合,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二、关于民俗文化功能的争论
    民俗文化对于区域社会转型有什么作用?它在区域社会转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对于该问题的认识莫衷一是,争议也一直不断。一种观点认为,民俗文化延缓、削弱,甚至阻滞了社会转型的进度。例如,一些经济学学者将民俗文化对经济和社会互动的削弱作用形象地称之为“紧箍咒” 。这是因为经济学将社会转型理解为单向度的经济增长,并将民俗文化与经济增长放置在二元对立的两端,前者代表传统,后者则代表着现代。于是,象征着传统的民俗文化就成了与现代格格不入的一种旧事物,一种不适应现代经济增长及其相关政策的过去。
    无论是以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理论,还是当代学者所强调的以研究中国、前苏联、东欧为研究对象的转型理论,面对的基本问题都是一种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那么,如何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呢?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引进了一个衡量标准——社会价值体系,并提出五组模式变量(pattern variables)作为相应地衡量指标,这就是著名的模式变量理论。于是,每组变量的后一项选择的组合就成为现代社会,而前一组选择组合则成为传统社会 。列维(M. Jr Levy)推进了帕森斯的研究,指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并非截然分开,而是一个连续体 ,从而将传统与现代从二元对立中解放了出来。
    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民俗学界也得以更新。过去民俗学者将民俗文化理解成一个“过去”的时间概念,即一成不变的过去的传统。而现在民俗学者更倾向于认为传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时空中不断地延续和变异。如果传统只是过去的代名词,而不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体,研究其又有何意义?我们研究传统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现在和未来 。这也就意味着,民俗文化是一种联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体,而不是与现代经济增长相对立的一种过去。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及其相关政策是嵌入到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民俗文化中的,而不是相反。社会转型这一走向现代社会的实践进程,就要求经济发展适应民俗文化,因此“金箍咒”的比喻是无视现实的。民俗文化不是现代社会的过时现象,而是现代社会成功的先决条件 。
    与“金箍咒”相对立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可以使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结合到一起 。钟敬文就十分强调民俗文化的凝聚力量,认为“这种近乎神秘的民俗文化凝聚力,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纤绳捆束在一起,把现在活着的人跟已经逝去的祖宗、前辈连结在一起;而且它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五大洲的华侨、华裔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 。换言之,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维系社会团结的力量,不仅可以起到纵向的历史联系,同时还可以将处于不同空间的社会成员联系到一起。相对于现代制度化的社会控制而言,这种基于非正式规则基础之上的软约束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
    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力量还体现在,它能够为社会转型提供认同的基础。“现存的某些新的方面(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必须被卷入到传统意义的世界中,而传统也必须为新的群体成员及其世界所理解。显然,群体的维系不仅是通过保留传统,更是通过对传统的再确定实现的” 。认同涉及到一个国家、区域民众最为珍贵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是否能传承下去,而且这些认同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世代相传的。由于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因而成为今天和未来生活必不可少的属性和组成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身份认同特点所遭受的侵蚀,世界所有地区的人民总是如此关注。这种侵蚀是对他们的文化核心和生活方式的打击” 。
    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力量可以为社会转型提供认同的基础,这种基础减缓了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和不确定性。这一功能无论对于整个中国,还是某一区域在社会转型期的平稳过渡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就意味着,民俗文化是社会良性运转的非正式制度保障,它所发挥的作用与众多的制度保障是同样的。
    三、寻找东北民俗文化的核心传统
    只有站在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够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它在区域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东北民俗文化的核心传统是什么?换言之,什么是东北民俗文化中的基础因素?是什么力量促使东北区域成其为现在的社会?
    在民俗学界,通常用民俗文化的主体——民来界定俗。这里也采用上述研究模式,用构成东北区域社会的民来探讨东北民俗文化的地方性。民俗文化的地方性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在区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直接产生的地方民俗文化;第二种是通行民俗文化的地方化 。这两种地方化形式共生于东北民俗文化的发展和演化中,因为移民进程一直贯穿当地区域社会。据历史记载,早在夏商时期就有箕子、伯夷等进入辽东地区,在两汉战乱时期也有移民流入东北。清朝初年,清政府为了保持东北满族聚居区国语骑射之风,防止满族汉化,修建柳条边门,对东北实行封禁,严禁其他各民族尤其是汉族进入。封禁政策到了鸦片战争以后开始松动,华北地区一些破产农民开始跨越柳条边门流入东北拓荒,这就是著名的“闯关东”现象。到了1897年东北已经全部开禁,1923-1930年移入东北的人口就有600万 。历史上的东北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肃慎、鲜卑、契丹、女真、蒙、满等少数民族是组成东北地域民族结构的重要成分。而鸦片战争以后,俄国、日本对东北的经济和文化活动又带来了部分移民,这就为东北区域社会的民众成分增添了更多的异质性。这种持续不断的移民进程对东北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东北区域文化体系中,以移民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是一组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核心传统,这种核心传统铸就了创新精神。移民跨越柳条边门以后,需要开拓进取的精神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求得生存。因此,东北移民并不是简单的移民,也没有形成其他地区的客家文化,而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闯关东”,“闯”字充分体现了移民文化的创新精神。于是,在东北地区持续发生的移民潮,就使得文化创新成为一种不间断的过程,基于该过程的创新精神支撑着东北从游牧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又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这种文明的转换,包含着产业转型、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等诸多社会转型的基础。“一五期间”东北获得156个重点项目中的58项,“北大荒屯垦”、“大庆石油大会战”等成就了“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共和国的装备部”、“共和国长子”等荣誉,使其在长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工业集群区域城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东北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直到今天,东北在中国的工业体系中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49年以后的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不可能脱离原有区域社会的基础,不可能脱离民俗文化的核心传统。它是对民俗文化的重新开拓和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发明。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孕育出了“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与“雷锋精神”等适合于当时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时代精神。创业精神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动力,使东北区域社会经历了三次创业期,很好的适应了下来,创造了光辉的片断。要想实现东北地区的社会转型,就需要重新回到民俗文化的核心传统中去寻找。能够生产出“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的东北区域社会,也能够生产出与当代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实现区域民俗文化的发明和创新。
    从原住民的角度看,移民文化还包含有另一层次的文化特质,即包容精神。包容精神使得东北地域社会兼容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与边陲文化、中国文化与异国文化、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特征,因而是一种高异质性的文化。原住民的包容精神,整合了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文化,促进了东北地域文化濡化与民族融合。持续的移民化进程,又强化了包容精神的深度和广度,使其发展成为东北民俗文化核心传统的组成成分。这种包容精神与创新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前者可以容纳移民的异质文化,然后与原住民文化相互激荡产生一种新的民俗文化,从而完成区域民俗文化的创新。包容精神体现为民众勇于接受改革和变化,具有开放性与合作精神,这些核心传统也是东北区域社会转型需要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它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和体制空间,为容纳不同体制、观念、政策的共存提供了文化基础,在急遽的社会转型中显示出其弹性和适应性。中国的改革开放生产出一种不同以往的境遇,在这种境遇中国家体制与市场经济并存共生,学者形象地将其描述为“开放的经济+连续性政体” ,或者是计划经济机制+市场经济机制的“新二元社会” 。表述虽然存在差异,但都是强调看是相互矛盾对立的两种不同元素的共存。中国社会转型所呈现出的这种特殊性,在东北地域社会中展演得尤为明显。如果我们将包容精神作为一种影响因素引入其中,就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东北区域社会转型的特征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
    四、东北民俗文化核心传统的确立
    如今的东北社会转型之所以缓慢,并不是因为传统民俗文化所具有的“文化阻滞力” ,而是因为其核心传统——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用“官本位”思想、“顺民性格”、“现代化人格的缺失” ;“缺乏成熟的文化心态和清晰的空间意识” ;“缺少职业流动习惯,安土重迁;安分守己、不求革新、缺少成就动机” ;“单位制文化”与“计划经济” 等来寻找东北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其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地域民俗文化的核心传统,不是使东北社会成为这样一个社会的主导性力量,不是使其区别于“温州模式”或其他东南沿海的个性化特质,而是民俗文化被意识形态、政治力量、精英文化与大工业经济挤压后呈现出的一种断裂状态。
    具有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的东北民俗文化,原本是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文化,帮助它从狩猎文明顺利过渡到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北民俗文化原有的核心传统与本质精神,就被挪移到以“二人转”为代表的地方戏曲和艺术中得以释放。于是,二人转就为其他地域了解东北社会以及东北民众的一面透镜,通过这面镜子,其他地域完成对东北地域的想象。如同巴厘岛的岛民将戏剧化的“斗鸡”游戏视为“对自己心理经验的解读,是一个他们讲给自己听的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一样,东北民众将二人转想象成是说给自己听得一种民间叙事,里面充满了伦理道德、社会秩序与社会转型的规劝和理想。
    之所以把东北社会转型缓慢、经济发展迟缓置于民俗文化之上,是因为无论从意识形态层面,还是社会科学的学科位置层面,民俗文化本身都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无法替自己申辩和言说。一旦有需要,民俗文化就会成为传统与守旧的代名词和替罪羊,需要被批判、割裂、改写。学者寄希望于用时间的倒错——让民俗文化来适应经济增长或代表着现代性的其他方面——寻求社会转型迟缓的原因,结果却是因果倒错,缘木求鱼。“不言说本身就是一种言说,无立场本身就抱持着某种立场” ,民俗文化的核心传统始终以沉默的内在逻辑运行,从而构成东北民间社会运行的基础,这就是它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民俗文化的本质并不在与为历史赋予意义,而是区域民众理解他们在当代世界中位置的一种途径和方式,这种理解既带有历时的顺序,又具有空间的秩序。换言之,民俗文化是区域民众理解宇宙和现在的凭籍与根基。因此,民俗文化在展现历史的同时,也被民众用来构建未来。但是,我们何曾认真倾听民俗文化的声音,倾听它为未来所作的规划和安排,以及它作为一个连续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通常强调社会转型自上而下的含义,忽略了民众对公共政策的回应,以及民众与官方的互动,使社会学理论或者经济学理论成为悬浮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经验之上的解释。这里的民众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社会转型事实的整体,不是一个具有能动性,能够创造性完成社会转型的主体。如果社会转型表达的是与资本主义文明相对应的共产主义文明如何走向现代的问题,那么将民俗文化放到区域社会转型应有的位置,关注社会转型中的民间社会、底层社会,可以更好的理解区域社会转型的含义。
    结论
    

    “新东西的产生一般要有旧的凭借” 。民俗文化的核心传统是社会转型依托的基础,它更像一条文化轨道,影响到什么是未来可以做的,什么途径是未来可以采用的,从而使东北的社会转型趋向于可预期的区域社会行为,不会出现更大的社会波动和社会冲突。先民的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是东北区域社会值得珍视的核心传统,是我们从民俗文化中所要寻找的东西,我们暂且称其为东北精神,或者东北模式。从东北精神或者东北模式中汲取活力和发展的源泉,是东北社会转型能够持续运转下的精神支撑。重新认识和寻找东北地区的创新精神与包容精神,找回失去的区域文化认同,完成民俗文化的创新,以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也许是东北区域社会转型的可行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