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出土金元散曲图文辑考[三]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九、小桃红
    
    
    图十六
    此枕藏故宫博物馆,上书散曲小令【小桃红】一首:
    幸逢佳诞笑语喧,喜贺今辰宴,馥郁馨香小庭院。画楼前,祥云冉冉分明现。南极老人,手把丹诏,寿赐一千年。
    这是一首祝寿之作,结末用南极老人典,即俗称寿星老人者。
    【小桃红】又名【绛都春】、【平湖乐】,据其别名,此曲可能出自山西。绛都指太原,平湖在临汾。元代前期作家王恽作有【平湖乐】23首,隋树森《全元散曲》收录。其中有《寿李夫人》6首,《寿府僚》2首,结合此首推断,此调可能是一支欢快的曲子,适合作祝贺之用。又旧题唐李白有词作【连理枝】12首,南宋末刘过填之改题【小桃红】,与曲调本无关。或者因为曲调“画楼前,祥云冉冉分明现”二句格律与旧词调【连理枝】末句相同,而冒名新曲。
    十、朝天子带快活三
    
    图十七
    
    图十八
    据王兴编著《磁州窑诗词》,此枕为私人收藏,出磁州观台窑。于正、侧三面各题有曲作,文物考古家不知为何物,其实这是三首带过曲:
    第一首图十七:【快活三朝天子】肉肥甘酒韵美,多一口便伤食。家传一瓮淡黄齑,吃过后须回味。恁地,老实,尚不可渔樵意。时首(乎)命也我尽知,无半点闲萦系。石枕眠云,蘧庐天地。正蝴蝶魂梦里。晓鸡,乱啼,又惊觉陈摶睡。
    第二首图十八上面: 【快活三】百年身能有几,叹白发故人稀。一年三百六十日,不如醉了还重醉。若知,就里,□(争)甚么名和利。你乖你劣落甚底,都不解天公意,玉兔金乌,般移兴废,叹光阴如过隙。若还省得,悟得,且做了全身计。【朝天子】
    第三首图十八侧面:老孤,面糊,休直待虚名误。全身远害倒大福,驾一叶扁舟去。烟水云林,皆无租赋,拣溪山好处居。相府,帅府,都与别人住。
    此枕底面有黑书“元至正十一年(1342)七月廿三日”字样,是作为冥器埋入墓中的时间,可证其为元代之物无疑。第一首实为元曲中期大家曾瑞之作,隋树森《全元散曲》据明人曲选《乐府群珠》卷一收录,题为“[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自误》”。曾瑞(1261?-1330后),字瑞卿,号褐夫,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后寓居杭州,终生布衣。著有散曲集《诗酒余音》,不传,今存小令95首,套数17篇。多为叹世之作。上录瓷枕本是目前所见惟一的元人版本。据《全元散曲》本加以辨识,发现二本文字具有高度相同性,仅有三处可校改。“时首”,误。《全元散曲》本作“时乎”,是。“尽知”,《全元散曲》本作“自知”。“石枕”,《全元散曲》本作“枕石”,义长。
    这首曲子表达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人生哲学,运用了庄子梦蝶,陈摶长睡的典故。“蘧庐”较僻,即古代传舍,如同今日旅店。出自《庄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句。“黄齑菜”,腌咸菜,指代贫困生活。“恁地”,北方口语词,那样地,如此地。
    第二首主题类同,见于《乐府群珠》,谢伯阳《全明散曲》据以收录,隋树森《全元散曲》未收。现在可以根据元人瓷枕本,可正《全明散曲》之误收,而补《全元散曲》之遗漏。“争甚么”,“争”字漫漶,只有最末一笔隐约可辨,此据《全明散曲》本补。“百年身”,《全明散曲》本作“百年人”。“天公”,《全明散曲》本作“天冷”,当以瓷器本为正。
    第三首失牌,其实也是曾瑞之作,《全元散曲》据《乐府群珠》卷一收录,题为“【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叹世》。瓷枕本只是删掉了【快活三】而选录了【朝天子】,是一首半截子带过曲。以《全元散曲》本校瓷枕本,除可补曲牌【朝天子】,还可补足其前支【快活三】曲文:“有见识越大夫,无转理楚三闾。正当权肯觅个脱身术,那的是高才处。”“老孤”,老年官员。如元杂剧《调风月》中小千户之父、《紫云亭》中完颜灵春之父、《拜月亭》中尚书王镇,均被称为老孤。“面糊”,浆糊,喻指糊涂。张可久【正宫·醉太平】《感怀》:“水晶环入面糊盆,一沾粘便滚。”“倒大”,《全元散曲》本作“到大”。“那与别人住”,《全元散曲》本作“那与他别人住”。“那”,同挪。
    带过曲是元人散曲中介于小令与套数之间的一种非常独特的体制,连缀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歌唱一篇曲词,至今仍有诸多基本问题尚不明白。这两首半带过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最可注意的是曲牌标示,与文献版本不同,既不用“带”或“过”、“兼”等字,曲牌书写也十分灵活。如第一首把【快活三】与【朝天子】直接连写,置于曲词之首;第二首则把一牌置于头,一牌置于尾;第三首则摘取后曲【朝天子】,连牌子也省去。这些问题都可做专题研究。
    十一、失牌俚曲
    
    图十九
    此枕出土于河北磁县东艾口村,今藏邯郸市博物馆。上书俚曲一首,无曲牌,无题目。不知是曲牌佚失,还是本无牌子的当地民间俚曲。曲文如下:
    渔得鱼,渔兴阑,得鱼满笼收轮竿;樵得樵,樵心喜,得樵盈担斤斧已。樵夫渔父两悠悠,相见溪边山岸头。绿杨影里说闲话,闲话相投不知罢。渔忘渔,樵忘樵,绿杨影里空惆忄厨。画工画得渔樵似,难画渔樵腹中事。话终所以是如何,请君识(试)问苏东坡。
    元曲前期作家胡祗遹有【双调·沉醉东风】小令,与此枕上俚曲格调相类,似有渊源:
    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胡祗遹,磁州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人。这首【沉醉东风】有可能是他吸收家乡民间俚歌以入曲,锻炼成篇。由此可推断元散曲的民间源头所在。
    十二、醉中天
    《中国文物报》1999年3月31日刊载王义印、万洪瑞、王民选《〈醉中天〉词文枕》一文,报告河南濮阳市博物馆藏有宋元白地黑花词文枕一方,枕面开光内墨书:
    【醉中天】相见如相爱,的(得)意笑颜开。善与人交君子哉。温(昆)仲别无外,弟兄皆因四海。久而间相大,有朋自远方来。
    这是一支散曲小令,采用了“四海之内皆兄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经典熟语,抒写朋友之爱,情同手足。括弧中是原文作者所加校文。我们虽未见原文物,但仍有可议可补。“温仲”的本字必是“昆仲”,此无疑。然“昆”误书作“温”,不可思议。民间书写错白字,或音同,或形近,总是有原因的。故疑原文可能是“混”,与“昆”音形相近而讹。由于书写草率,致报告作者辨识有误。辨识之误在出土词曲文物报告中是常见的,有待进一步考察原物原文之后再定。“久而间相待”之“大”字,不通,应加括弧勘正为“待”,(等待,期待之意)方与下句相属。“待”与“大”在周德清《中原音韵》中皆入“皆来”部去声,声、韵、调全同,所以形成同音误书。
    十三、赏花时
    洛阳博物馆藏当地出土三彩束腰枕一方,上书【庆宣和】、【落梅风】等散曲小令四支,(见前录),其中有【赏花时】一首:
    一曲廷(庭)前奏玉萧,五色祥云朱顶鹤,长生不老永逍遥。词寄【赏花时】
    【赏花时】最早见于诸宫调,由诸宫调直接传入元曲。此调使用频率极高,但从来不用于小令,而只用于散套或剧套“仙吕宫”的首曲。那么这支小令是一篇祝寿套曲的“摘令”吗?(摘令就是从一篇套曲中选摘其中一支小令的曲词进行歌唱,实为赏歌而非创作行为。)考其格律,答案是否定的。元曲与诸宫调中的【赏花时】皆为五句,其句字同为“7、7、5、4、5”格。而此瓷枕小令仅三句,均为7字句,与元曲牌子真有天壤之差。但进一步核查其平仄律,则发现枕曲与元曲前二句均用“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格,(鹤,诗词入声字,《中原音韵》派入“萧豪”部阳平声。又曲律一三五不论,大致与诗词律同。)有着高度一致性。据此推断,枕曲早于元曲,或为金代前期之物,还保留着市井民间小令的原始形态。诸宫调与元曲吸取为仙吕套曲之首曲,久之反而失掉了原来的身份。
    在元曲起源研究中,依据由简生繁的规则,学者普遍认同由小令而生成套曲的陈述,但是这个先验之论无法解释有不少曲牌只用于套而不用于令的事实。这首瓷器上的【赏花时】,透露了理解这一难题的信息。
    十四、金盏儿、一枝花、沉醉东风
     
    
      图二十                  图二十一
    这是元代的三只四系瓶,出土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图二十上书元曲牌子“金盏儿”私人收藏。(据马小青、李六存编著《磁州窑四季瓶》)图二十一上书元曲牌子“一枝花”,藏于邯郸市博物馆。(据邯郸市博物馆、磁县博物馆合编《磁州窑古瓷》)与其他题写“一枝花”的四系瓶不同,此瓶写作“一又花”,不是错讹,其实是“一枝花”的省写,可见元代民间书写的随意性。由此也可理解元杂剧角色名“卜儿”、“旦”之类的命名理据。图二十二上题元曲牌“沉醉东风”,私人收藏。(据马小青、李六存编著〈〈磁州窑古瓷〉〉)除此,笔者知见的还有题写“元和令”、“迎仙客”、“集贤宾”等北曲牌的一些出土古瓷瓶,或者题写“渔村落照”、“远浦归航”、“江天暮雪”等元曲家喜欢题写的所谓“潇湘入景”的四系瓶,(参见图二十三)由此可以证明元曲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度之深广。
    四系瓶专门的盛酒器皿。经过归纳,我们发现题于其上的曲牌不是随意拉扯,而是经过选择的。挑选标准就是与饮酒有关。“金盏儿”与“沉醉东风”自不必说,“一枝花”也与当时人所喜欢“花酒”相关。出土四系瓶中题写“花”字或“花酒”的特别多。由此足见元曲知识为群众所熟悉之程度。
    
     图二十二           图二十三
     
    图二十四             图二十五
    [作者简介]杨栋,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发表过专著《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