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出土金元散曲图文辑考[二]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图十
    图十枕藏于河南鹤壁市鹤煤博物馆,应为磁窑系产物。上书【朝天子】一首:
    是笑胜如哭,但闲散胜如拘束。无荣无辱,知足常足。盖得三间茅草屋,矮着名窗高种竹。休问卜,只此人间真福。  【朝天子】
    这首小令写知足常乐的归隐生活,以为不必求卦问卜,就是真正福气。此作独押入声韵,句字格律也与曲牌【朝天子】不同。宋词中有同名牌调,两相比较,这首小令应为词调,但与宋词格律也有小别。词牌计八句,押仄韵,与此作同。但句字有差。如第四句“知足常足”宋词作五字句。第六句“盖得三间茅草屋”,宋词为五字句。第八句“只此人间真福”,宋词为“3\2\2”步节的七字句。此枕的出土,可以说明金元之际词曲共生,互相同化的歌坛生态。
    元曲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牌子来自唐宋词,其中大部分格律相同。也有一部分略有差异,这可以视为词在转化为曲的过程中的变异。只有小部分词曲同名牌子格律全然不同。这个现象是曲学界的难题,不知道该如何说明其中原因。【朝天子】正属于这种情况。
    
    图十一
    笔者收藏有磁窑系产腰嘴瓶一支,上面刻写“左难右难”小令,与图九文字全同,仅“倒大”作“到头”。但是,曲牌不作【朝天子】而作【山河峰】。这个曲牌不见于唐宋旧曲及南北曲。据此推测,曲牌【朝天子】,原为民间俚曲【山河峰】,或因与旧词调【朝天子】在乐曲或格律方面有某些相似点,如曲调的六、七两个四字句约同于词调的三、四句,于是改名冒称【朝天子】。宋金流行市井民间俚曲牌子很多,有不少没有进入曲中。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所载宣和间汴京流行的“番曲”【异国朝】、【蓬蓬花】,江万里《宣政杂录》所记“【臻蓬蓬】歌”,刘祁《归潜志》所记金末流传的“俗间俚曲”【源土令】等,都不见于后来的南北曲名。是否如【山河峰】改冒旧词名而进行入后世曲中,尚待新的考古资料发现加以证实或证伪。
    五、庆东原
    
    图十二
    此枕出土于磁县,今藏于邯郸市博物馆。上书【庆东原】小令一首:
    终归了汉,始灭了秦,子房公到底高如韩信。幼年间进身,中年时事君,到老来全身。为甚不争名,曾共高人论。    石(右)庆东原
    这是一首咏史散曲,歌颂张良(字子房)功成身退,全身远祸的高明超远,事见《史记·留侯列传》。“高人”,指张良少年从学的神秘隐士黄石公。
    元曲双调中有【庆东原】一牌,从未闻有【石庆东原】的别名。我们认为此“石”字应为“右”字之误。“右【庆东原】”意为以上(即右边)作品为【庆东原】调。河南安阳市博物馆藏有一方上书【浣溪沙】“万烛(竹)风(中)一草堂”的瓷枕,末后标注“右浣溪沙”。可见古代磁州民间工艺师于词曲之后标牌时用“右”指称,并非孤例。
    六、红绣鞋
    
    图十三
    此枕藏于邯郸市博物馆,上书【红绣鞋】小令一首:
    韩信功劳十大,朱阁亮(诸葛亮)位治三台,百年都向土中埋。邵平瓜盈亩种,渊明菊夹篱开,闻安乐归去来。  【红绣鞋】
    此曲用“皆来”韵,“大”在《中原音韵》中读“代”音。“朱阁亮”即诸葛亮的讹写。文物考古者多把“阁”辨读为“客”,这是因为原文“门”旁草书与宝盖旁近似,这有本文的草书繁体“开”字为证。故我们认定原字是“阁”而不是“客”。“位治三台”不通,“治”应为“至”的讹写。“邵平”,  秦 故东陵侯,秦亡后沦为布衣,种瓜于长安城东青门之外,瓜味甜美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事见《三辅黄图》卷一。邵平与陶渊明是元曲中常常引用的隐士典型。
    七、喜春来
    
    图十四
    此枕藏于石家庄市河北省博物馆,上书【喜春来】小令一首:
    牡丹初放安排射(谢),朋友才交准备别,人生一世半痴呆。如梦蝶,不觉日西斜。 【喜春来】
    此曲感慨青春易逝,人生如梦,是元曲中的常见主题。“射”同“谢”,方言称花落为花谢。梦蝶,用庄子典故,极言人生如梦。
    这是一首典型的散曲,用“车遮”韵,四声通押,句句押韵。“呆”,北方方言读音如“捏”。“蝶”与“别”原为入声,唐宋时与其他“谢”、“呆”、“斜”等不同韵,在诗词中不能通押。元曲中合为一部,叫作“入派三声”。
    又日本松冈美术馆藏有一方三彩束腰枕,为为金代之物,,上书小令四支,其中有【喜春来】一支:
    人能克已身无恙,事不关已唾自安.损人利已有何难,悔复晚,天理有轮还。词寄【喜春来】
    “唾自安”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活用,意为遭别人唾面而无不安,盖心中无是非这争也。
    【喜春来】是金元时最流行的曲调之一,故有【阳春曲】、【喜春风】、【喜春儿】等多种别名,另又【摊破喜春来】一牌,实为【喜春来】的增句变体。根据金代瓷枕的版本,可以确定【喜春来】为本名,其他都是元代的后起之名。
    八、庆宣和
    
    图十五
    这是一方三彩束腰枕,藏于首都博物馆,上书散曲【落梅风】小令一首,(见上第三节【落梅风】),【庆宣和】小令三首:
    人生百岁七十多,受用了由它。拈指数、光阴急如梭,每日个快活。词寄【庆宣和】
    寒山拾得那两个,风风磨磨,拍着手、当街上笑哈哈,倒大来快活。词寄【庆宣和】
    荣华富贵我不知,来生(?)休(?)提。每日醉、醒来(?)再(?)沈睡(?),口不谈是(?)非。词寄【庆宣和】
    第一首写时光如逝,人生短促,应当及时行乐,内容与文字浅显明白。第二首借唐代两个狂僧歌颂放达不羁的自由生活。寒山与拾得皆为唐初僧人,隐居浙江天台山中,佯狂避世,是带有传奇色彩的两个诗僧。第三首表达逃出富贵名利场,以每日沉醉为事的快意,与上二首主题一致。但文字辨识难度极大,括弧中打问号的前一字都不能识,是我们根据文意补出的。
    又洛阳博物馆藏一方与此形制相同的三彩束腰枕,1969年当地出土,上书小令四支,其中【庆宣和】二首,文字全同于图十五的第一、二首。又日本松冈美术馆也藏有一方三彩束腰枕,与图十五形制雷同,上书小令四支,其中有【庆宣和】一支,文字同于图十五的第二首。
    【庆宣和】是北曲本生曲,不见于宋词。宣和是宋徽宗最后一个年号,由名责实,此调必为宋徽宗宣和(1119-1126)改元时由教坊所创制,也就是说创作于1119年。这是北曲本生调中最早的有明确创作年代的牌子。这个问题能够解决,不但证明了我在《中国散曲学史研究》一书中所论证的元人北曲起源于北宋末年的判断,而且可以类推,元曲中有争议的【庆元贞】、【大德歌】、【大德令】等也必然是元武宗时庆贺年号改元之曲,而不能解释成是以唐代高僧大德和尚为名的佛曲。虞集《中原音韵序》:“每朝会大合乐,乐署必以其谱来翰院请乐章,唯吴兴赵公承旨时,以属官所撰不协,自撰以进,并言其故,为延祐天子嘉赏焉。”乐署就是教坊,朝廷有重大活动都由进行教坊作曲并由翰林学士配词,以歌颂其事,应当是宋元时一个传统。
    这三方三彩枕学者多根据所书【庆宣和】定为宋代之物,这是个误会。【庆宣和】只能证明其牌子出自北宋,歌词作品却不是始调之词,因为与牌子所示庆贺改元的内容不合,明显是后来依声填词之作。但是分析这三首作品的格律,又与元曲有差。元曲【庆宣和】的常用句字格为“7、4、7、2、2”式,结末两个二字句,也有合为一个四字句的,是为又一体的变格。而三彩枕的曲文末句全为五字句,但其中都有一个虚字,如果看作衬字,则可变作四字句。又第二句七字句,有向八字句发展的趋势。现在我们加以归纳,瓷枕本最早,应为金代之物。元曲常用正格最晚。而又一体的变格则是中间过渡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