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聊斋志异详注今评》(六篇)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聊斋志异详注今评》缘起
    赵伯陶
    蒲松龄撰写《聊斋志异》倾注其毕生心血,无论谋篇布局,抑或遣词造句,皆千锤百炼,反复推敲。小说用典信手拈来,如盐著水中,妙用经书成句,亦时见巧思。若囫囵读过,虽可略识其味,但作者文心曲折处,实难了然。张友鹤先生辑校会校会注会评本《聊斋志异》,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印行,问世后嘉惠学林,厥功甚伟。但注者皆为清人,科举中人于《四书》耳熟能详,故凡蒲氏用语涉及者,以为读者自明,概不注出,时代使然,不足为怪。八十年代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朱其铠先生主编之《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注释较诸“三会本”更上层楼,后出转精,三十馀年风行海内,为治《聊斋》学者所常备,更于经典之普及与有力焉。
    余自中学即喜《聊斋》,后于从事编辑之馀亦常瞩目,拜阅多种注本、选本,时有一得之愚,撰成小文,移祸梨枣。然细读之下,常发现“三会本”、朱注本等智者偶疏处,包括字义、注音等,在所多有,不觉手痒,亟思铅刀一割。加之目下文献典籍数码技术风行海内外,检索出典当易如反掌,乾嘉学者于某字某词困惑终生者,或瞬间可释然,于是详注今评《聊斋》之志始坚。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编室主任周绚隆先生知余心愿,盛情见邀,故不揣冒昧,再起炉灶,而上手之后方知蜀道之难,非虚语也。今已完成全书三分之一,若老天相助,全稿或可于明年底前杀青。今特选出其中六篇,借助网络,以求正于高明,幸诸君子有以教我!

              2002年5月28日于京北天通楼
    《聊斋志异详注今评》六篇
    赵伯陶
     
    耳中人
    谭晋玄,邑诸生也[1]。笃信导引之术[2],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3],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4]。”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5],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思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6]。一日,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俄觉耳中习习然[7],似有物出。微睨之[8],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9],旋转地上。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假物[10],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谭觉神魂俱失,不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11],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注释:
    [1]邑诸生:谓本县县学生员。诸生,明清经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生员,俗称秀才,文章中多以“诸生”称之。
    [2]笃信:深信。导引之术:导气引体,古医家、道家的养生术,即今天所云“气功”。《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道引,通“导引”。《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列传》记华佗语云:“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八:“凡人自摩自揑,申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揑,即名按摩也。”
    [3]趺坐:即“结跏趺坐”,或称“跏趺”,俗称“双盘”。佛教徒坐禅法,即交迭左右足背于左右股上而坐。分降魔坐与吉祥坐两种:前者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在上,诸禅宗多传此坐;后者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放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之上,相传即如来成正觉时坐法。
    [4]可以见矣:语本《孟子•滕文公上》:“吾今则可以见矣。”又《孟子•滕文公下》:“迫,斯可以见矣。”
    [5]丹:道家术语,有内、外丹之别,以烹炼金石为外丹,以修养龙虎、胎息、吐纳为内丹。这里谓内丹,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唐吕洞宾《敲爻歌》:“参同理,炼金丹,水火薰蒸透百关。养胎十月神丹结,男子怀胎岂等闲。内丹成,外丹就,内外相接和谐偶。结成一块紫金丸,变化飞腾天地久。”
    [6]觇(chān搀):观察。
    [7]习习然:形容痛痒一类的感觉。本书卷四《武孝廉》:“石觉森寒如浇冰水,喉中习习作痒。”
    [8]微睨(nì腻):悄悄地斜视。
    [9]夜叉:梵语的译音,佛经中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凶暴,能食人,后受佛之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
    [10]假(jiǎ甲):借。
    [11]颠疾:精神错乱一类的疯癫病。
    【简评】
    李学良《〈聊斋志异〉中“耳中人”篇的本事考证》一文(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2月第24卷第1期),从《丁耀亢全集》中发现《送谭晋玄还淄青谭子以修炼客张太仆家》一诗:“谭子风尘里,潜居有化书。鲁门疑祀乌,濠水乐知鱼。道气洪蒙外,玄言汲冢馀。幻形何处解,羽蜕近清虚。万物归无始,吾身患有终。神游方以外,天在道之中。客老苏耽鹤,人归列子风。茫茫沧海上,何处觅壶公。”并认为:“谭晋玄的功法与产生的效验非常类似于道经中常载的‘守庚申’法。而‘守庚申’的目的,则是斩断人体中所谓的‘三尸虫’。”可参考。按丁耀亢(1599—1669),比蒲松龄年长四十馀岁,则其所交游者谭晋玄亦当属于蒲松龄之乡前辈无疑。修练导引之术因不得法而出现偏差,如同今天练习气功而“走火入魔”,可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或身体器官的某种病变。这篇故事当系据乡里传闻的实录,其间幻听、幻视等状况皆已出现,属于典型的精神错乱。“可以见矣”两次出现,虽属日常习用语,却因携带有科举时代的读书人耳熟能详的《四书》信息而兴象无穷,耐人寻味,是作者狡黠之笔,今天的读者不可囫囵吞枣般读过。清昭槤《啸亭杂录》卷四《朱文正》谓朱珪:“晚年酷嗜仙佛,尝持斋茹素,学导引长生之术,以致疽发于背。”这也属于练功出偏之例,可与此篇参看。
    瞳人语[1]
    长安士方栋[2],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3]。每陌上见游女[4],辄轻薄尾缀之[5]。清明前一日[6],偶步郊郭[7]。见一小车,朱茀绣幰[8],青衣数辈款段以从[9]。内一婢,乘小驷[10],容光绝美。稍稍近觇之[11],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炫神夺,瞻恋弗舍[12],或先或后,从驰数里。忽闻女郎呼婢近车侧,曰:“为我垂帘下。何处风狂儿郎[13],频来窥瞻!”婢乃下帘,怒顾生曰:“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妇归宁[14],非同田舍娘子[15],放教秀才胡觑[16]!”言已,掬辙土飏生[17]
    生眯目不可开。才一拭视,而车马已渺。惊疑而返,觉目终不快,倩人启睑拨视[18],则睛上生小翳[19],经宿益剧,泪簌簌不得止[20]。翳渐大,数日厚如钱;右睛起旋螺[21]。百药无效,懊闷欲绝,颇思自忏悔。闻《光明经》能解厄[22],持一卷,浼人教诵[23]。初犹烦躁,久渐自安。旦晚无事,惟趺坐捻珠[24]。持之一年,万缘俱净[25]。忽闻左目中小语如蝇,曰:“黑漆似,叵耐杀人[26]!”右目中应曰:“可同小遨游[27],出此闷气。”渐觉两鼻中蠕蠕作痒[28],似有物出,离孔而去。久之乃返,复自鼻入眶中。又言曰:“许时不窥园亭,珍珠兰遽枯瘠死[29]!”生素喜香兰,园中多种植,日常自灌溉,自失明,久置不问。忽闻其言,遽问妻:“兰花何使憔悴死?”妻诘其所自,因告之故。妻趋验之,花果槁矣,大异之。静匿房中以俟之[30],见有小人自生鼻内出,大不及豆,营营然竟出门去[31]。渐远,遂迷所在。俄连臂归[32],飞上面,如蜂蚁之投穴者。如此二三日。又闻左言曰:“隧道迂[33],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右应曰:“我壁子厚,大不易。”左曰:“我试辟,得与而俱[34]。”遂觉左眶内隐似抓裂,有顷开视,豁见几物[35]。喜告妻,妻审之,则脂膜破小窍,黑睛荧荧[36],才如劈椒[37]。越一宿,幛尽消[38],细视,竟重瞳也[39]。但右目旋螺如故。乃知两瞳人合居一眶矣。生虽一目眇,而较之双目者,殊更了了[40]。由是益自检束[41],乡中称盛德焉[42]
    异史氏曰[43]:“乡有士人,偕二友于途,遥见少妇控驴出其前[44],戏而吟曰:‘有美人兮[45]!’顾二友曰:‘驱之!’相与笑骋,俄追及,乃其子妇,心赧气丧[46],默不复语。友伪为不知也者,评骘殊亵[47]。士人忸怩[48],吃吃而言曰[49]:‘此长男妇也。’各隐笑而罢[50]。轻薄者往往自侮,良可笑也。至于眯目失明,又鬼神之惨报矣。芙蓉城主,不知何神,岂菩萨现身耶[51]?然小郎君生辟门户[52],鬼神虽恶,亦何尝不许人自新哉!”
    注释:
    [1]瞳人:即瞳孔。人眼瞳孔中有看它的人的像,故称瞳孔为“瞳人”。
    [2]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3]佻(tiāo挑)脱:轻薄而活跃。仪节:礼法,礼节。
    [4]陌(mò莫)上:道路上。游女:出游的妇女。
    [5]尾缀:尾随。
    [6]清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
    [7]郊郭:城外,郊外。
    [8]朱茀(fú服)绣幰(xiǎn显):红色车帘,绣花车帷。茀,古代车上的遮蔽物。《诗•卫风•硕人》:“翟茀以朝。”唐孔颖达疏:“茀,车蔽也。妇人乘车不露见,车之前后设障以自隐蔽谓之茀。”幰,车帷。
    [9]青衣:青色或黑色的衣服。汉以后,多为地位低下者所穿。这里谓婢女。款段:马行迟缓貌。这里用如动词。
    [10]小驷(sì四):春秋时郑人献给晋惠公的马名,《左传•僖公十五年》:“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晋杜预注:“郑所献马名小驷。”这里借用为“小马”的意思。
    [11]觇(chān搀):观察。
    [12]瞻恋:仰慕,依恋。
    [13]风狂:即疯狂。
    [14]芙蓉城: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骑一素骡去如飞。”归宁: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澣害否,归宁父母。”宋朱熹集传:“宁,安也。谓问安也。”
    [15]田舍娘子:农家妇女。唐元稹《估客乐》诗:“村中田舍娘,贵贱不敢争。”
    [16]放教:使,令。唐白居易《春来频与李二十宾客同游因赠长句》诗:“可惜济时心力在,放教临水复登山。”秀才:唐初科举有秀才科之设,明初曾有荐举秀才任以知府等职的举措,以后俗称府、州、县学之生员为秀才,包括廪生、增生、附生。胡觑:随意偷看。明  汤显祖《紫钗记•墮钗灯影》:“玉天仙去也春光碎,这一双情眼呵,怎禁得许多胡觑?”
    [17]辙土:这里谓车辙中的干土面。飏(yánɡ扬):抛,丢。
    [18]倩(qìnɡ庆)人:谓请托别人。睑(jiǎn简):眼皮。
    [19]小翳(yì意):目疾引起的小片障膜。
    [20]簌簌(sùsù肃肃):泪水坠落貌。
    [21]旋螺:眼翳呈现螺旋状,意谓加厚。
    [22]光明经:即《金光明经》,四卷,北凉昙无谶译,佛教认为其与《法华经》、《仁王经》同为镇护国家之三部经。这里借用其名,意谓可令眼睛复明。
    [23]浼(měi美)人:央求他人。
    [24]趺坐:即“结跏趺坐”,或称“跏趺”,俗称“双盘”。佛教徒坐禅法,即交迭左右足背于左右股上而坐。详见《耳中人》注[3]。捻珠:即数珠,梵名钵塞莫。佛教徒诵经时用来摄心计数的成串的珠子,材料有香木、菩提子、玉石等,每串多者可有一百零八颗,最多可达一千零八十颗。
    [25]万缘俱净:意谓尘世中一切私心杂念消除殆尽。缘,佛教语,即尘缘的简称,谓心识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
    [26]叵(pǒ婆上声)耐杀人:令人难以容忍。
    [27]遨游:游乐。
    [28]蠕蠕(rúrú如如):昆虫爬动的感觉。
    [29]珍珠兰:即真珠兰,又名珠兰、金粟兰,以其蓓蕾如珠,故名。花极香,可用以熏茶。
    [30]匿(nì逆):隐藏。
    [31]营营:象声词,《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朱熹集传:“营营,往来飞声,乱人听也。”
    [32]俄:不一会儿。连臂:手搀手,臂挽臂,这里表示共同。
    [33]隧道: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这里比喻眼睛至鼻腔的暗道。
    [34]得与而俱:意谓左、右两瞳人共同使用左眼的通道。而,你,谓右眼。
    [35]豁(huò或):即“豁然”,目开貌,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一:“母目豁然即开,于此遂愈。”几(jī基)物:谓眼前家具等。几,古人坐时凭依或搁置物件的小桌。
    [36]黑睛荧荧:谓小窍透露出黑眼珠光亮闪烁貌。
    [37]劈椒:谓花椒的黑色内仁,这里用来比喻透露出的黑眼珠尚小。
    [38]幛:比喻眼翳的遮蔽,
    [39]重(chónɡ虫)瞳:黑眼珠中有两个瞳人,史载上古帝王虞舜与秦末项羽皆为重瞳。
    [40]了了:比喻视物清晰。
    [41]检束:约束检点。
    [42]盛德:品德高尚。《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43]异史氏曰:《聊斋志异》作者有意摹仿《左传》、《史记》等史学典籍中的“君子曰”或“太史公曰”的论赞体例,为狐魅花妖的故事直接发表议论或略加佐证的形式。异史氏,蒲松龄自称。
    [44]控驴:驾驭毛驴。
    [45]有美人兮:语本《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46]心赧(nǎn蝻)气丧:内心惭愧,外表沮丧。
    [47]评骘(zhì至):评定。亵(xiè谢):轻慢。
    [48]忸怩:羞愧。
    [49]吃吃:形容说话结结巴巴。
    [50]隐笑:强忍住笑。南朝梁何逊《拟轻薄篇》:“相看独隐笑。见人还敛色。”
    [51]菩萨: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之省,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这里谓观世音菩萨,即民间意识中的慈悲化身,属于救苦救难之神。
    [52]小郎君:谓左眼中小人(瞳人)。生辟:强行开辟。
    【简评】
    唐张泌《浣溪沙》词:“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鲁迅有感于当时上海“摩登少爷勾搭摩登小姐”的颓风,写有《唐朝的钉梢》一文(收入《二心集》),即引用了这首唐词。小说中读书人方栋因慕色“钉梢”而受“天谴”,若非洗心革面,决意自新,几致失明。“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旧时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奉为金科玉律,蒲松龄此篇的“戒淫”宗旨显然,苦口婆心,亦是儒家理念的反映。佛家对于淫念之起更深恶痛绝,其五戒、八戒、十戒,皆有“不淫邪”一戒,宋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释僧网篇》:“虽不与彼女人相合嘲调戏笑,于壁外遥闻女人璎珞环钏种种诸声,心生爱著,如是菩萨毁破净戒,污辱梵行。”西方基督教文化也有类似说教:“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他犯奸淫了。”(《马太福音》五章二八节)聊斋先生结撰小说,绮情丛生,幻想所至,颇涉艳情;其为人则谦谦君子,持身惟谨,认为“贪财猎色,损人之德行”(《为人要则•远损》)。南朝梁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聊斋志异》或可作如是观。“异评”所补述“轻薄者往往自侮”一则,警世之心尤著。嘉庆间有荆园居士仿效《聊斋》撰《挑灯新录》,中有《术自辱》一则,谓有操邪术肆奸之林姓者,因与二三友朋赌东道,致误令其儿媳裸立于众前,出乖露丑,终致家败人亡。其情节立意皆似受此篇“异评”之启发,可以参见。
     
    于公者,少任侠[1],喜拳勇[2],力能持高壶[3],作旋风舞[4]。崇祯间[5],殿试在都[6],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7],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之[8]。”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9]。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10],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11],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12]。一漏向尽[13],更无死法[14]。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15]。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16],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耎[17]。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18],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19],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20]。公方骇,鬼则弯矣[21]。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关矣[22]。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23]。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24],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25],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26]。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27]。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28]。或曰:“此翳形术也[29],犬血可破。”公如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30]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31]?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注释:
    [1]任侠:凭借勇力、财力或权威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史记》卷一〇〇《季布栾布列传》:“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2]拳勇:谓拳术等技击类武功。
    [3]高壶:谓古代游戏“投壶”中的“高壶”,多为铜制,故有一定分量。《礼记•投壶》,汉郑玄注:“《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淮南子》卷一五《兵略训》:“敦六博,投高壶。”又《金瓶梅》第七十二回:“抬过高壶来,又投壶饮酒,四个小优儿在旁弹唱。”投壶之戏为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滥觞于西周晚期,秦汉以后,它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宋司马光曾有《投壶新格》之作,清初以后,此戏逐渐衰落。21世纪初曾有明晚期一尊长颈球腹的铜投壶出现于厦门古玩市场,据介绍,此投壶通高30厘米,在壶颈顶端有大小相同、相互对称的双耳,均为圆筒状,直径与壶颈口的直径相同,在壶颈外表面上还有两条盘旋的龙,在壶的腹部有八卦以及动物纹饰。
    [4]旋风舞:当是类似于“胡旋舞”的高难舞蹈动作。胡旋舞为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中亚的康国,唐代传入中土,以各种旋转动作为主。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毬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毬子上,其妙如此也。”《新唐书》卷二一《礼乐志十一》:“胡旋舞,舞者立毬上,旋转如风。”
    [5]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6]殿试:或称廷试,历代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由皇帝亲临殿廷策试。明清殿试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中式者通称“进士”。
    [7]善卜者:谓以替人卜卦为业并号称灵验者。
    [8]禳(ránɡ瓤):谓除去邪恶或灾异。
    [9]罄橐:谓竭尽囊中所有。
    [10]倏忽:形容时间迅速流逝。
    [11]觇(chān搀):观察。
    [12]危坐:古人以两膝着地,耸起上身为“危坐”,即表示严肃恭敬的正身而跪。后泛指正身而坐。
    [13]一漏:近似于“一更”,相当于现代晚7时至9时的一段时间。漏,即“漏壶”,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又称“漏刻”,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向尽:谓将要完结。
    [14]死法:死亡的兆头或可能性。
    [15]窣窣(sūsū苏苏):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16]逾时:一会儿,片刻。
    [17]耎(ruǎn软):同“软”。柔软。
    [18]窗棂(línɡ灵):即“窗格”,窗上的格子,古时在上面糊纸或纱以挡风。这里即指窗扇。
    [19]剨(huò或)然:象声形容词,唐谷神子《博异志•李黄》:“堂西间门,剨然而开。”脱扃:解除门闩,即打开门。
    [20]手弓而腰矢:手握弓而腰间插箭。手、腰,用如动词。
    [21]弯:拉弓。《说文•弓部》:“弯,持弓关矢也。”
    [22]关(wān弯):引满弓。《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将注,豹则关矣。”晋杜预注:“关,引弓。”
    [23]战战:象声词。
    [24]猱进:轻捷地前进。猱,兽名,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
    [25]踝(huái淮):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突起部分。
    [26]柝(tuò唾):古代巡夜人敲以报更的木梆。
    [27]秉烛待旦:执烛以待天明,谓心有所戒备而夜不能寐。
    [28]瞥:突然。
    [29]翳(yì意)形术:隐身法。
    [30]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31]爽:差失,不合。《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简评】
    《论语•颜渊》记录子夏之语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儒家的宿命思想虽然浓厚,但却又不消极处世。这篇小说在破解妖术的描写叙述中,也存在某种悖论,即卜者有术,能为“十金”之利而兴妖杀人,却又不能预卜自家下场;于公为仆病担忧,故赴市井问卜,但又认为“生死已定,术岂能解”。这说明对于未来的渺茫性与不确定性的恐惧,属于人类的普遍心理,然而生活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正在于其有难以预测的轨迹,如果一场已知其结局的球赛,还会引来众多球迷的欢呼喝彩吗?《妖术》文字通畅,叙述井然有序,特别是篇末“异史氏曰”,三言两语,洞悉人心,有画龙点睛之妙。《左传•庄公十四年》议论“妖由人兴”,认为:“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俗语又有所谓“見怪不怪,其怪自败”之说,对人生皆有指导意义。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1],地大震。余适客稷下[2],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3]。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4]。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5]。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馀,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6],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7],沂水陷穴广数亩[8]。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9],夜起溲溺[10],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11],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当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12]
    注释:
    [1]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即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7时至9时左右。
    [2]稷(jì寄)下:战国齐都城临淄西门稷门附近地区,为当时各学派活动的中心,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刘宋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蒲松龄笔下之“稷下”或“稷门”常指济南,如其《珍珠泉抚院观风》诗有云:“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山东巡抚官衙在济南,珍珠泉为济南名胜。又如其《再到济南喜箬儿入泮》诗有云:“再到稷门菊尽霜,风催荷梗冻银塘。”诗题与诗句可证济南与稷门同一。参见赵蔚芝《聊斋诗集笺注》卷二《稷下毕振叔斋中》注○1(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页)。盛伟《〈聊斋志异〉校注》认为“该文所指之‘稷下’实山东省旧长山县”,缘由之一,下文提到之李笃之为长山县举人,而“长山县与临淄县是临县”,“旧长山县的一部分亦属临淄县范围内的一部分,故作者在这里泛称为‘稷下’。”可参考。长山,旧县名,治所在今山东邹平以东、淄川以北偏西,明清为济南府所辖。
    [3]李笃之:字元根,长山(今山东邹平)人,明崇祯九年(1636)山东乡试第三名举人。平生好赈穷周急。嘉庆六年《长山县志》卷一一《列女》后有传。
    [4]错折:摧折。錯,通“挫”。
    [5]鼎沸:形容喧闹、嘈杂。
    [6]倾仄:即“傾側”,倾斜。
    [7]栖霞:明清县名,治所在今山东省栖霞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辖于烟台市。
    [8]沂水:清初属山东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9]邑人:即作者家乡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
    [10]溲溺(sōuniào搜尿):解小便。
    [11]缓颊:原意为婉言劝解或代人讲情,这里用作“松嘴”解,略带调侃意味。
    [12]一何:多么。唐杜甫《石壕吏》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简评】
    据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清时期中国历史地震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出版),康熙七年六月的山东大地震,震中在莒州、郯城间(35.0°N,118.6°E),震中烈度达Ⅻ度,为最高,震级(M)经推定达里氏8.5级,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诸省及朝鲜等,有感半径达800多公里,馀震六年未息。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二:“康熙戊申六月十七日戌刻,山东、江南、浙江、河南诸省,同时地大震,而山东之沂、莒、郯三州县尤甚。郯之马头镇,死伤数千人,地裂山溃,沙水涌出,水中多有鱼蟹之属。又天鼓鸣,钟鼓自鸣。淮北沭阳人白日见一龙腾起,金鳞烂然,时方晴明无云气云。”如此“旷古奇灾”,由于当时物质条件以及封建体制的限制,救援相当迟缓。据《康熙实录》卷二六、卷二七记述,地震一个月以后,朝廷方令“命户部速行详议,分别蠲赈”,将近半年以后才下诏“免山东省地震地方(照水旱灾例)本年分额赋有差”。蒲松龄的友人张笃庆写有《地震谣戊申》歌行,其最后四句:“捐租之诏东南行,海岱之地歌更生。有司不识干天怒,犹自鞭笞日督赋。”更可见当时山东百姓在天灾以后又罹人祸的悲惨遭遇。这篇《地震》系作者亲身经历,尽管不处于震中,而且有些描述系得诸传闻,但仍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如“自东南来,向西北去”的记述,就符合当时地震横波的传递方向。应当指出的是,蒲松龄似未专意于对地震破坏性的记述,而于人们在危机时刻的异常表现,尤所瞩目。妇人狼口夺子的描写,印证了地震时刻“男女裸聚”的合理性,而对生活观察的细致正是出色的文学家所必须具备的。
    凤阳士人[1]
    凤阳一士人,负笈远游[2]。谓其妻曰:“半年当归。”十馀月,竟无耗问[3],妻翘盼綦切[4]。一夜,才就枕,纱月摇影[5],离思萦怀,方反侧间[6],有一丽人,珠鬟绛帔[7],搴帷而入[8],笑问:“姊姊[9],得无欲见郎君乎?”妻急起应之。丽人邀与共往,妻惮修阻[10],丽人但请无虑。即挽女手出,并踏月色,约行一矢之远[11]。觉丽人行迅速,女步履艰涩,呼丽人少待,将归着复履[12]。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13]。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移时,见士人跨白骡来,见妻大惊,急下骑,问:“何往?”女曰:“将以探君。”又顾问丽人伊谁[14]。女未及答,丽人掩口笑曰:“且勿问讯。娘子奔波匪易[15],郎君星驰夜半[16],人畜想当俱殆[17]。妾家不远,且请息驾[18],早旦而行,不晚也。”顾数武之外[19],即有村落,遂同行。入一庭院,丽人促睡婢起供客,曰:“今夜月色皎然,不必命烛,小台石榻可坐。”士人絷蹇檐梧[20],乃即坐。丽人曰:“履大不适于体[21],途中颇累赘否?归有代步[22],乞赐还也。”女称谢付之。俄顷,设酒果,丽人酌曰:“鸾凤久乖[23],圆在今夕,浊醪一觞[24],敬以为贺。”士人亦执琖酬报[25]。主客笑言,履舄交错[26]。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27]。夫妻乍聚,并不寒暄一语[28]。丽人亦美目流情[29],妖言隐谜[30]。女惟默坐,伪为愚者。久之渐醺[31],二人语益狎[32]。又以巨觥劝客[33],士人以醉辞,劝之益苦。士人笑曰:“卿为我度一曲[34],即当饮。”丽人不拒,即以弓杖抚提琴而歌曰[35]:“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36]?望穿秋水[37],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38]。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39]。”歌竟,笑曰:“此市井里巷之谣,不足污君听。然因流俗所尚,姑效颦耳[40]。”音声靡靡[41],风度狎亵[42],士人摇惑,若不自禁。少间,丽人伪醉离席,士人亦起,从之而去。久之,不至。婢子乏疲,伏睡廊下。女独坐,块然无侣[43],中心愤恚[44],颇难自堪[45]。思欲遁归,而夜色微茫,不忆道路。辗转无以自主,因起而觇之。裁近其窗[46],则断云零雨之声[47],隐约可闻。又听之,闻良人与己素常猥亵之状[48],尽情倾吐。女至此,手颤心摇,殆不可过[49],念不如出门窜沟壑以死[50]。愤然方行,忽见弟三郎乘马而至,遽便下问。女具以告。三郎大怒,立与姊回,直入其家,则室门扃闭[51],枕上之语犹喁喁也[52]。三郎举巨石如斗。抛击窗棂[53],三五碎断[54]。内大呼曰:“郎君脑破矣!奈何!”女闻之愕然,大哭,谓弟曰:“我不谋与汝杀郎君,今且若何?”三郎撑目曰[55]:“汝呜呜促我来[56],甫能消此胸中恶,又护男儿、怒弟兄,我不贯与婢子供指使[57]!”返身欲去。女牵衣曰:“汝不携我去,将何之?”三郎挥姊仆地,脱体而去。女顿惊寤,始知其梦。
    越日,士人果归,乘白骡。女异之而未言。士人是夜亦梦,所见所遭,述之悉符,互相骇怪。既而三郎闻姊夫自远归,亦来省问。语次,谓士人曰:“昨宵梦君,今果然,亦大异。”士人笑曰:“幸不为巨石所毙。”三郎愕然问故,士以梦告。三郎大异之。盖是夜,三郎亦梦遇姊泣诉,愤激投石也。三梦相符,但不知丽人何许耳[58]
    注释:
    [1]凤阳:明清府县名,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士人:儒生,即读书人。
    [2]负笈(jí极)远游:背着书箱,外出求学。笈,盛器,多竹、藤编织,常用以放置书籍、衣巾等物。
    [3]耗问:音信。
    [4]翘盼:翘首盼望。綦(qí其)切:极为迫切。
    [5]纱月摇影:谓月光透过窗纱映出树影摇曳。
    [6]反侧:翻来复去,转动身体,谓难以入睡。语本《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展轉反側。”
    [7]珠鬟绛帔(pèi佩):谓发髻插戴珠宝,肩披深红色的衣饰。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帔,类似于今天的披肩,《释名•释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
    [8]搴(qiān牵)帷:撩起帷幕,这里是推门的意思。
    [9]姊姊(zǐzǐ子子):姐姐。
    [10]惮:畏惧。修阻:路途遥远而阻隔。
    [11]一矢之远:即“一箭之地”,谓距离不远。
    [12]复履:即“复舄”,复底而用木的鞋。《方言》第四:“屝屦,麤履也。徐兖之郊谓之屝,自关而西谓之屦。中有木者谓之复舄,自关而东谓之复履。”
    [13]凿枘(ruì瑞):“方凿圆枘”之略语,比喻两者不相投合。语本《楚辞•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凿,卯眼。枘,榫头。
    [14]顾问:询问。伊谁:谁,何人。
    [15]匪:同“非”,不。
    [16]星驰:连夜奔走。
    [17]殆:困乏,疲惫。
    [18]息驾:停车休息,这里即谓休息。
    [19]顾数武之外:看见数步以外。武,半步。
    [20]絷(zhí执)蹇(jiǎn简):谓将白骡拴缚。蹇,劣马或跛驴,这里谓士人之白骡。檐梧:檐下廊柱。清何垠注:“小柱为枝,大柱为梧。”
    [21]体:谓人的肢体,这里特指双足。
    [22]代步:谓可代步行的交通工具,多指骡马等坐骑,这里即指士人之白骡。
    [23]鸾凤久乖:谓夫妻多日别离。鸾凤,鸾鸟与凤凰,这里比喻夫妇。乖,隔绝。
    [24]浊醪(láo牢):即“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醪,汁渣混合的酒,又称浊酒,也称醪糟。觞:盛满酒的杯。
    [25]琖(zhǎn展):小杯子。酬报;谓举酒回敬。
    [26]履舄(xì戏)交错:形容男女杂坐不拘礼节之态。《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男女同席,履舃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履舄,古代单底鞋称履,复底鞋称舃,故以“履舃”泛称鞋。
    [27]游词:轻薄的言辞。
    [28]寒暄:谓问候起居寒暖的家常话。
    [29]美目流情:形容丽人与士人眉目传情之状,语本《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0]妖言:谓胡乱妄言的调情言语。隐谜:即“隐语”,谓不直说本意而借其他词语加以暗示的话。
    [31]醺(xūn熏):沉醉。
    [32]狎(xiá侠):戏谑轻慢。
    [33]巨觥(ɡōnɡ公):谓大杯的酒。
    [34]度:按曲谱歌唱。
    [35]弓杖:稿本此二字漫漶不清,底本、铸雪斋钞本与省博物馆本作“牙杖”,青柯亭本、二十四卷本作“牙板”,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详上下文,疑为‘牙拨’。”诸说似皆有误。按以“抚”为动词,并非弹拨动作,“提琴”亦非弹拨乐器,故“牙杖”当以作“弓杖”为是,即系马尾以“抚”琴弦之琴弓。“弓”、“牙”形近,易讹。又,“牙杖”或谓镶有象牙的弓杖,亦通。提琴:古代拉弦乐器,类似于板胡,两轴、两弦,不设千斤,用马尾弓拉奏。相传明代嘉靖、隆庆间(1522—1572)由魏良辅用于昆山腔伴奏,明清以来主要用于昆曲清唱伴奏。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丝竹》:“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丝音之最易学者,莫过于提琴,事半功倍,悦耳娱神。”清毛奇龄《西河词话》卷二《提琴起于明》:“若提琴则起于明。神庙间,有云间冯行人,使周王府,赐以乐器,其一即是物也。但当时携归,不知所用。其制用花梨为干,饰以象齿,而龙其首,有两弦从龙口中出,腹缀以蛇皮,如三弦然而较小。其外则别有鬃弦绊曲木,有似张弓。众昧其名,太仓乐师杨仲修能识古乐器,一见曰,此提琴也。然按之少音,于是易木以竹,易蛇皮以匏,而音生焉。时昆山魏良辅善为新声,赏之甚,遂携之入洞庭,奏一月不辍,而提琴以传。”
    [36]嗑牙:闲谈,斗嘴。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37]望穿秋水:形容急切盼望的心情。秋水,喻指眼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38]潸潸(shānshān姗姗):泪流不止貌。唐元稹《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分司别兄弟,各各泪潸潸。”
    [39]鬼卦:又名“鞋卦”、“相思卦”,古代闺中一种用抛掷鞋占卜所思念男子能否归家的游戏。清吕湛恩引《春闺秘戏》:“夫外出,以所著履卜之,仰则归,俯则否,名‘占鬼卦’。”《金瓶梅》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烧夫灵和尚听淫声》:“(潘金莲)盼不见西门庆来到,骂了几句‘负心贼’。无情无绪,用纤手向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儿来,试打一个相思卦。”元孟昉《思情•迎仙客》曲:“傍芝兰吸露花,游宇宙步云霞,我则见窄弓弓藕芽儿刚半紥。践香尘,踏落花。浅印在轻沙,印一对相思卦。”
    [40]效颦(pín频):即“效矉”,谓不善摹仿,弄巧成拙。语本《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效,仿效。颦,通“矉”,皱眉。
    [41]音声靡靡:谓柔弱、颓靡的音乐。汉王充《论衡》卷二二《纪妖篇》:“此师延所作淫声,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42]狎亵:放荡,淫秽。
    [43]块然:孤独貌,《荀子•君道》:“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
    [44]愤恚(huì惠):怨恨。
    [45]自堪:自己能胜任,能忍受。《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吾气力犹足自堪,岂以垂朽之年累诸君也。”
    [46]裁:刚刚,方才。
    [47]断云零雨:即“云雨”,谓男女欢会。语本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48]良人:古时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49]殆:几乎。
    [50]窜沟壑:谓野死于外。《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汉赵岐注:“君子固穷,故常念死无棺椁没沟壑而不恨也。”
    [51]扃(jiōnɡ炯阴平)闭:关闭。
    [52]喁喁(yúyú鱼鱼):形容人语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53]窗棂(línɡ灵):即“窗格”,古时在上面糊纸或纱以挡风,亦指窗扇。
    [54]三五:约举之数,这里表示窗棂碎断数目不多。
    [55]撑目:睁大眼睛,形容发怒。
    [56]呜呜:谓低沉的哭诉声。
    [57]贯:通“慣”,习惯。
    [58]何许:如何。
    【简评】
    俗话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实际上梦的成因异常复杂,现代科学仍无法完美解析梦的来龙去脉。“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唐白居易在其《长恨歌》中虽系代唐玄宗而言,但梦不受人主观意志控制的特点,想必世人皆有此经验。然而据说在马来西亚丛林中有一个土著部族,经过一种特殊训练,即可以意志支配梦境,道听途说,不足为据。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瞌睡中梦见自咬尾巴的蛇,从而得到灵感,揭示了苯的环状结构,成为一桩世界科学史上的趣闻。人的梦境受潜意识的支配,19世纪末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佛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明确此论,并强调梦与“性”的关联,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凤阳士人》写三人同做一梦,并非别出心裁,蒲松龄显然受到唐人有关传奇的影响,如薛渔思《河东记》中“独孤遐叔”一篇、李玫“张生”一篇。至于白行简《三梦记》传奇,开宗明义即云:“人之梦,异于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凤阳士人》据此生发,构思出一篇饶有趣味的小说,读者不必追诘这种三人同梦的真实性,所瞩目者当在于其妙笔生花描写的生动性。夫妇久别十馀月,因思念而造梦境,性意识在其中至关重要,所谓“丽人”也者,也是“疑心生暗鬼”的产物,作者篇末以“不知何许”了结,透露出运思的高妙。这篇小说最优长之处,在于描摹风俗人情方面的栩栩如生,心理刻画也炉火纯青,的确非同凡响。
    夜叉国[1]
    胶州徐姓[2],泛海为贾[3],忽被大风吹去。开眼至一处,深山苍莽[4]。冀有居人,遂缆船而登,负糗腊焉[5]。方入,见两崖皆洞口,密如蜂房,内隐有人声。至洞外,伫足一窥,中有夜叉二,牙森列戟[6],目闪双灯,爪劈生鹿而食。惊散魂魄,急欲奔下,则夜叉已顾见之,辍食执入。二物相语,如鸟兽鸣,争裂徐衣,似欲啗啖[7]。徐大惧,取橐中糗糒[8],并牛脯进之[9]。分啗,甚美。复翻徐橐,徐摇手以示其无,夜叉怒,又执之。徐哀之曰:“释我。我舟中有釜甑可烹饪[10]。”夜叉不解其语,仍怒。徐再与手语[11],夜叉似微解。从至舟,取具入洞,束薪燃火,煮其残鹿,熟而献之。二物啖之,喜。夜以巨石杜门[12],似恐徐遁,徐曲体遥卧,深惧不免[13]。天明,二物出,又杜之。少顷,携一鹿来付徐,徐剥革,于深洞处流水,汲煮数釜。俄有数夜叉至,群集吞啖讫,共指釜,似嫌其小。过三四日,一夜叉负一大釜来,似人所常用者。于是群夜叉各致狼麋[14]。既熟,呼徐同啖。居数日,夜叉渐与徐熟,出亦不施禁锢,聚处如家人。徐渐能察声知意,辄效其音,为夜叉语。夜叉益悦,携一雌来妻徐。徐初畏惧,莫敢伸,雌自开其股就徐,徐乃与交,雌大欢悦。每留肉饵徐,若琴瑟之好[15]
    一日,诸夜叉早起,项下各挂明珠一串[16],更番出门[17],若伺贵客。命徐多煮肉,徐以问雌,雌云:“此天寿节[18]。”雌出,谓众夜叉曰:“徐郎无骨突子[19]。”众各摘其五,并付雌;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数,以野苎为绳[20],穿挂徐项。徐视之,一珠可直百十金。俄顷俱出。徐煮肉毕,雌来邀去,云:“接天王。”至一大洞,广阔盈亩。中有石,滑平如几,四圈俱有石座,上一坐蒙以豹革,馀皆以鹿。夜叉二三十辈,列坐满中。少顷,大风扬尘,张皇都出。见一巨物来,亦类夜叉状,竟奔入洞,踞坐鹗顾[21]。群随入,东西列立,悉仰其首,以双臂作十字交。大夜叉按头点视。问:“卧眉山众[22],尽于此乎?”群哄应之。顾徐曰:“此何来?”雌以“婿”对,众又赞其烹调。即有二三夜叉奔取熟肉,陈几上。大夜叉掬啗尽饱,极赞嘉美,且责常供。又顾徐云:“骨突子何短?”众白:“初来未备。”物于项上摘取珠串,脱十枚付之,俱大如指顶,圆如弹丸,雌急接,代徐穿挂,徐亦交臂作夜叉语谢之。物乃去,蹑风而行[23],其疾如飞。众始享其馀食而散。
    居四年馀,雌忽产,一胎而生二雄一雌,皆人形,不类其母。众夜叉皆喜其子,辄共拊弄[24]。一日,皆出攫食,惟徐独在,忽别洞来一雌,欲与徐私,徐不肯。夜叉怒,扑徐踣地上。徐妻自外至,暴怒相搏,龁断其耳[25]。少顷,其雄亦归,解释令去。自此雌每守徐,动息不相离。又三年,子女俱能行步,徐辄教以人言,渐能语,啁啾之中有人气焉[26],虽童也,而奔山如履坦途,与徐依依有父子意[27]。一日,雌与一子一女出,半日不归,而北风大作。徐恻然念故乡,携子至海岸,见故舟犹存,谋与同归。子欲告母,徐止之。父子登舟,一昼夜达胶。至家,妻已醮[28]。出珠二枚,售金盈兆[29],家颇丰。子取名彪,十四五岁,能举百钧[30],粗莽好斗。胶帅见而奇之[31],以为千总[32]。值边乱,所向有功,十八为副将[33]
    时一商泛海,亦风飘至卧眉,方登岸,见一少年,视之而惊。知为中国人,便问居里,商以告。少年乃曳入幽谷一小石洞,洞外皆丛棘,且嘱勿出。去移时,挟鹿肉来啖商。自言:“父亦胶人。”商问之,而知为徐,商在客中尝识之。因曰:“我故人也。今其子为副总。”少年不解何名。商曰:“此中国之官名。”又问:“何以为官?”曰:“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34],此名为官。”少年甚歆动[35]。商曰:“既尊君在胶[36],何久淹此[37]?”少年以情告。商劝南旋[38],曰:“余亦常作是念。但母非中国人,言貌殊异,且同类觉之,必见残害,用是辗转[39]。”乃出曰:“待北风起,我来送汝行。烦于父兄处,寄一耗问[40]。”商伏洞中几半年。时自棘中外窥,见山中辄有夜叉往还,大惧,不敢少动。一日,北风策策[41],少年忽至,引与急窜。嘱曰:“所言勿忘却。”商应之。又以肉置几上[42]。商乃归,径抵胶,达副总府,备述所见。彪闻而悲,欲往寻之。父虑海涛妖薮[43],险恶难犯[44],力阻之。彪抚膺痛哭[45],父不能止。乃告胶帅,携两兵至海内。逆风阻舟,摆簸海中者半月。四望无涯,咫尺迷闷[46],无从辨其南北。忽而涌波接汉[47],乘舟倾覆,彪落海中,逐浪浮沉。久之,被一物曳去,至一处,竟有舍宇。彪视之,一物如夜叉状。彪乃作夜叉语。夜叉惊讯之,彪乃告以所往。夜叉喜,曰:“卧眉,我故里也,唐突可罪[48]!君离故道已八千里[49]。此去为毒龙国[50],向卧眉非路。”乃觅舟来送彪。夜叉在水中推行如矢,瞬息千里,过一宵,已达北岸。见一少年,临流瞻望。彪知山无人类,疑是弟,近之,果弟,因执手哭。既而问母及妹,并云健安。彪欲偕往,弟止之,仓忙便去。回谢夜叉,则已去。未几,母妹俱至,见彪俱哭。彪告其意,母曰:“恐去为人所凌。”彪曰:“儿在中国甚荣贵,人不敢欺。”归计已决,苦逆风难度。母子方徊徨间[51],忽见布帆南动,其声瑟瑟[52]。彪喜曰:“天助吾也!”相继登舟,波如箭激[53],三日抵岸,见者皆奔。彪向三人脱分袍裤。抵家,母夜叉见翁怒骂,恨其不谋,徐谢过不遑[54]。家人拜见家主母,无不战慄。彪劝母学作华言,衣锦,厌粱肉,乃大欣慰。
    母女皆男儿装,类满制[55]。数月,稍辨语言,弟、妹亦渐白皙。弟曰豹,妹曰夜儿,俱强有力。彪耻不知书,教弟读,豹最慧,经史一过辄了[56]。又不欲操儒业[57],仍使挽强弩,驰怒马[58]。登武进士第[59],聘阿游击女[60],夜儿以异种,无与为婚。会标下袁守备失偶[61],强妻之。夜儿能开百石弓[62],百馀步射小鸟,无虚落。袁每征辄与妻俱,历任同知将军[63],奇勋半出于闺门[64]。豹三十四岁挂印[65],母尝从之南征,每临巨敌,辄擐甲执锐[66],为子接应,见者莫不辟易[67]。诏封男爵[68]。豹代母疏辞[69],封夫人[70]
    异史氏曰:“夜叉夫人,亦所罕闻,然细思之而不罕也。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71]。”
    注释:
    [1]夜叉国: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四七《四裔考•流鬼》:“流鬼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馀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设靺羯船行十五日。无城郭,依海岛散居,掘地数尺深,两边斜竖木,构为屋。人皆皮服,又狗毛杂麻为布而衣之。妇人冬衣豕鹿皮,夏衣鱼皮,制与獠同。多沮泽,有盐鱼之利。地气冱寒,早霜雪,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其上,以践层冰,逐及奔兽……其长老人传言,其国北一月行,有夜叉人,皆豕牙翘出,噉人。莫有涉其界,未尝通聘。”夜叉,梵语的译音,佛经中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凶暴,能食人,后受佛之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这里似乎带有对于当时海外非华夏族原住民的某种想象与误解成分,故以“夜叉”称之。
    [2]胶州:今属山东,在今青岛市西北,东临胶州湾。按,底本与各本皆作“交州”,唯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作“胶州”,下文凡涉及此地名者亦皆为“胶”,今从,原因详“简评”。
    [3]贾(ɡǔ古):商人。《周礼•地官•大宰》:“商贾阜通货贿。”汉郑玄注:“行曰商,处曰贾。”
    [4]苍莽:广阔无边的样子。宋苏辙《黄楼赋》:“山川开阖,苍莽千里。”
    [5]糗腊(qiǔxī秋上声西):炒熟的米麦一类干粮与干肉。
    [6]牙森列戟:谓牙齿密布如同官府门前的仪仗般排列。列戟,宫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陈戟于门前,以为仪仗。
    [7]啗啖(dàndàn淡淡):即“啖啖”,或作“啖噉”(见卷一《鬼哭》),贪得并吞貌。《荀子•王霸》:“不好循正其所以有,啖啖常欲人之有,是伤国。”唐杨倞注:“啖啖,并吞之貌。”
    [8]糗糒(bèi备):干粮。
    [9]牛脯(fǔ辅):牛肉干。《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生肉为脍,干肉为脯。”
    [10]釜甑(zènɡ赠):釜和甑,皆古炊煮器名,这里泛指炊具。《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宋朱熹集注:“釜,所以煮;甑,所以炊。”烹饪:烧煮食物,做饭菜。
    [11]手语:谓以手势传达意思。
    [12]杜门:堵住门。
    [13]不免:谓无法幸免于难。
    [14]狼麋:谓狼与麋鹿等猎物。麋,一种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的哺乳动物,俗称“四不像”,这里泛指鹿类动物。
    [1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琴瑟,谓弹奏琴瑟,《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6]明珠:光泽晶莹的珍珠。汉班固《白虎通•封禅》:“江出大贝,海出明珠。”
    [17]更番:轮流替换。
    [18]天寿节:五代后周以及金、元时期,以天子的生日为天寿节。《金史》卷九《章宗纪一》:“诏以生辰为天寿节。”《元史》卷六七《礼乐志一》:“遇八月帝生日,号曰天寿圣节。”这里谓夜叉国“天王”的生日。
    [19]骨突子:谓珠子串联成的项练。骨突,通“骨朵”,原指宋、元时一种面作的圆形小点心,这里即形容大的珍珠。
    [20]野苎(zhù注):谓野生苎麻。苎麻,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茎皮纤维坚韧有光泽,可编结为绳索。
    [21]踞坐:坐时两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在古代这是一种傲慢待人的姿态。鹗顾:瞋目四顾,如鹗之觅食一般,形容目光凶恶。鹗,鸟名,雕属,性凶猛,趾具锐爪,栖水边,捕鱼为食,俗称鱼鹰。
    [22]卧眉山众:作者虚构夜叉国之一“卧眉”国的众庶。
    [23]蹑(niè聂)风:追逐疾风,形容极其迅速。《淮南子》卷六《览冥训》:“骋若飞,骛若絶,纵矢蹑风,追猋归忽。”
    [24]拊(fǔ抚)弄:同“抚弄”,抚摸逗弄。
    [25]龁(hé荷):咬嚼。
    [26]啁啾(zhōujiū周究):形容小儿语声。人气:谓人的气质、感情等。
    [27]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28]醮(jiào叫):古代冠礼、婚礼中的一种简单仪节,常谓女子嫁人,宋以后又常指女子再嫁。
    [29]盈兆:极言获利之多。
    [30]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王府则有。”唐孔颖达疏:“《律历志》云: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31]胶帅:谓驻守胶州的军事长官。这里当谓清代绿营兵的高级将领总兵,所辖为绿营最高组织“标”,位在提督下,秩正二品,又以所辖之部称镇,故俗称“总镇”,并多以所驻之地为名。所属有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
    [32]千总:清代绿营兵基层组织“汛”的领兵官,秩正六品,掌巡守营哨汛地,也称营千总。
    [33]副将:清代绿营兵武职官名,统理一“协”军务的领兵官,故又称“协镇”、“协台”,位在提督、总兵之下,秩从二品,下辖参将、游击等。下文之“副总府”,即谓副将官府。
    [34]“侧目视”二句:谓不敢正视,不敢正立,形容对人畏惧或敬重的神态。
    [35]歆(xīn新)动:谓欣喜动心。
    [36]尊君:旧时对人父亲的敬称。
    [37]淹:逗留。
    [38]南旋:谓南归。后周庾信《李陵苏武别》:“李陵北去,苏武南旋。归骖欲动,别马将前。”
    [39]用是:因此。辗转:谓反复难定。
    [40]耗问:音信。
    [41]策策: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声。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牕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
    [42]置几上:这里当谓放置于船中之几上。底本“校记”云:“二十四卷本‘置几上’作‘掷船上’。”似更通畅。
    [43]妖薮:谓妖魔怪物聚集之所。
    [44]犯:谓冒险。《易•大畜》:“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宋程颐传:“有危则宜已,不可犯灾而行。”
    [45]抚膺:抚摩或捶拍胸口,这里表示悲愤欲绝。
    [46]迷闷:神志不清。
    [47]涌波接汉:谓波浪连天。
    [48]唐突:冒犯。
    [49]故道:谓原航道。
    [50]毒龙国:与“卧眉国”同,皆为作者虚构的夜叉国国名。
    [51]徊(huái怀)徨:徘徊彷徨,形容惊悸不安或心神不定。
    [52]瑟瑟: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声。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53]波如箭激:谓船迎浪疾驶,若离弦之箭。
    [54]谢过不遑:谓连声道歉。
    [55]满制:满族的服装款式。《清史稿》卷七八《舆服二》:“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
    [56]了:明瞭。
    [57]儒业:谓读书应科举之业。
    [58]体健气壮的马。《后汉书•第五伦传》:“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唐李贤注:“怒马,谓马之肥壮,其气愤怒也。”
    [59]武进士:清代武会试中式者称武进士。武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各省武举人与现任绿营千总、把总,门、卫、所千总等,年龄在六十岁以下,通晓文义者皆可应试。试分三场,内容与武乡试略同,首场马射,二场步射与技勇(演弓、刀、石),三场默写《武经》。
    [60]游击:清代绿营兵武职官名,位于参将之下,秩从三品,掌营汛军政或充各镇中军官。
    [61]标下:部下。标,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名称。守备:清代绿营兵武职官名,位于都司之下、千总之上,秩正五品,统领营兵,分巡守汛。
    [62]石(今读dàn旦):量词,计算弓弩强度的单位。清周永铨《义卒行》:“佩刀三尺馀,挽弓三石强。”《清史稿》卷四九二《童添云传》:“饶膂力,能开五石弓,射必命中。”可见“开百石弓”属于极度夸张的说法。
    [63]同知将军:当谓副将,参见注[33]。同知,清代知府、直隶州、州之佐官皆可称同知,此与“将军”连用,故当谓总兵之佐官,即副将。
    [64]奇勋:谓卓越的功勋。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诗:“当令千古后,麟阁着奇勋。”闺门:妇女所居之处,这里借代妻子。
    [65]挂印:当谓挂总兵印。参见注[31]
    [66]擐(huàn换)甲执锐:穿上甲胄,手执锋利的兵器。语本《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67]辟(bì避)易:退避。《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唐张守节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68]诏封男爵:谓皇帝下令晋封男爵。男爵,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五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69]疏(shù述)辞:谓上奏章辞去爵位。
    [70]夫人:古代命妇的封号,王莽封崔篆母师氏为义成夫人,为命妇有“夫人”封号之始。《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一》:“命妇之号九:一曰一品夫人,二品亦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八品曰八品孺人,九品曰九品孺人,不分正从。因其子孙封者加‘太’字,夫在则否。”
    [71]“家家”句:意谓各家都有一位“母夜叉”般的凶悍妻子,当属于一时调侃语。
    【简评】
    朱一玄编《〈聊斋志异〉资料汇编》以宋洪迈《夷坚志•甲志》卷七《岛上妇人》一则与《夷坚志补》卷二一《猩猩八郎》一则为此篇之本事:《岛上妇人》所言者为泉州一海贾欲往三佛齐(今南洋一带)经商,船触礁沉没,其人漂浮至一岛,与岛上唯一妇人同居八年,生三子,后巧遇泉州故人船误来此岛,终于得救返回故土。《猩猩八郎》则谓金陵商泛海舟溺,至一山岛,与“猩猩国”一女为偶并生一子,三年后携其子搭故乡他船返乡。两则故事皆没有所谓“夜叉国”之说,但蒲松龄构思《夜叉国》极有可能参考了洪迈的笔记。至于“夜叉国”之名,蒲松龄亦有所本,并非杜撰。唐杜佑《通典》卷二〇〇与本篇注[1]所引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四七《四裔考•流鬼》有关夜叉国的记述略同,皆言夜叉国在北海之北的“流鬼国”之北,流鬼国“地气冱寒”,夜叉国当更寒冷,绝非南海热带气象。但唐刘恂《岭表录异•周遇》所记夜叉国为五岭以南事,则当在南海:“又到夜叉国,船抵暗石而损,遂搬人物上岸,伺潮落,阁船而修之,初不知在此国,有数人同入深林采野蔬,忽为夜叉所逐,一人被擒,馀人惊走,回顾见数辈夜叉同食所得之人,同舟者惊怖无计。”除二十四卷抄本外,其他各本《聊斋志异》此篇皆以“交州徐姓”开笔。按交州,古地名,为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所设十三州部之一,辖区在岭南至印支半岛一带,其治所后世屡有变迁,东汉在广信(今广西梧州市苍梧),三国吴时在番禺(今属广州市),后又迁至交趾。古人言“交州”,一般即泛指今两广一带。蒲松龄此篇中屡谓返乡航程为“南旋”或“待北风起”,若事发交州,则泛海只能向南,绝无乘北风返乡之可能。显然作者心目中的夜叉国并非位于南海者,否则其地理概念就南辕北辙了!若事发胶州,则泛海必东行出黄海,再被大风吹去向北,或经日本海漂至一荒岛,如此方有小说中“南旋”返乡的逻辑,也符合《通典》或《文献通考》对于夜叉国方位的记述。有关世界的地理概念,清初之蒲松龄未必如今人有精确之地图可加参考,但其大致方位不会混淆乃至南北不分则可以肯定;况且“胶州”属于山东近海地域,写入小说就比“交州”更显亲切。有明于此,小说中除对非蒙古利亚人种的想象因少见多怪而有所错位外,可以推想作者构思小说时也并非天马行空般任意驰骋,而是具有一定的文献典籍依据的;从而也可知半部稿本以外,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的版本价值也不容忽视。小说中对于世间为官者神气活现的三言两语勾画,对于男权社会 “母老虎”个别现象的调侃,也显示出作者机智幽默的性格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