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重新回到问题与学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辽宁作家网 李桂玲 参加讨论

2007年,辽宁文学批评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年来,辽宁评论家和当代文学学者发表于全国性、省级权威报刊上的文学评论文章近百篇;在创作形态上,显现出理论探讨沉稳,作品分析视野开阔,积极在文化研究大环境中探寻文学研究方法、路径等几个特点。虽然辽宁的批评家队伍较之2006年没有较大变化,但资历较深的批评家与近些年逐渐成长起来的批评新锐,都保持了旺盛的创作状态。他们在提高自身学术修养,拓宽批评视野,敏锐捕捉文坛新现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而且研究探索锐气不减。重要的是,这一年的文学批评,大家普遍注意文学评论的学理性,在注重加强评论话语的学科化和学术研究品质的同时,努力恢复当代文学批评对文学和生活的“发问”能力,也就是,重新回到了问题,回到思想和学理。
    一、总结性批评理论坚实,涵容量大,频有新意
    在2007年初,辽宁文学批评研究中的回顾、总结性文章,较重要的几篇有:林建法的《回到问题,回到学理——〈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六年文学批评〉序》(《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1期);孟繁华的《“文化乱世”中的“守成”文学——新世纪中篇小说观察》(《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贺绍俊的《肩负现实性和精神性的蹒跚前行——2006年的中短篇小说述评》(《小说评论》2007年第2期);张学昕《长篇小说写作的文体压力》(《光明日报》2007年8月24日);古耜的《现代散文史与文化大散文》(《光明日报》2007年3月23日);周景雷的《政治伤痕的文化记忆——近年长篇小说创作考察之一》(《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面对2006年的中篇小说创作,孟繁华在其文章中指出,文学在当前文化娱乐化日甚的环境下,在顽强地保持着一种“守成”状态,即对文学信念的坚持和对文学基本价值的理解。而恰恰是这种看似处变不惊的“守成”性,才使得文学在惊慌失措的“文化乱世”中,最大限度地坚持了文学的艺术性,为人类基本价值尺度的维护作了力所能及的承诺。这在2006年的文学创作中,“底层写作”仍是一个重要特色,贺绍俊在《肩负现实性和精神性的蹒跚前行——2006年的中短篇小说述评》中认为底层写作的持续升温,其越来越严重的相似性倾向,已经使得底层写作倾向于成为苦难的渲染途径,阻隔了人们对底层真正现实的接近与认知把握能力。这篇文章触及当下文坛的焦点、热点问题,分析精到,论证谨严,对文学与现实关系做出了自己独到的判断。
    张学昕在《长篇小说写作的文体压力》中,以当代作家普遍的“焦虑”症侯为观察点,解析近年来长篇小说写作中所出现的一些共同性问题,如对“创造经典”的盲目追求,在“全球化”语境压力下对一切艺术形态的疯狂颠覆,对小说文体形式的过分依赖,这些表现在作品中,就出现了思想性普遍弱化,精神性与艺术性割裂、游离等问题。他认为文体对写作已构成巨大压力。周景雷在《政治伤痕的文化记忆——近年长篇小说创作考察之一》中对八十年代伤痕小说与近年对“文革”反思、书写的新伤痕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指出相对于前者的政治性记忆与政治情感而言,后者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记忆、个人情感;由政治控诉向政治承担和自我承担转化,由批判他者转向批判自我。新伤痕小说是对伤痕小说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中国小说创作自身的一种进步。
    林建法在《回到问题, 回到学理》中深入强调如何在学理层面阐释文学批评与研究中的“中国问题”,追求学术活动的“有效性”,避免研究的“泡沫化”倾向,倡导建设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学术生态。可以说,这篇文章,既有对以往文学批评现状的清醒认识,也有对今后文学研究更高的学术期待。可以视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向性策略。
    二、重视文化研究,在大环境中探索文学批评路径
    在文化大环境中探讨文学问题,使文学与非文学环境进行交流互动,互为借鉴,多角度探讨问题,已成为近几年文学批评与研究的一种常见手法。孟繁华在《边缘经验与“超稳定文化结构”——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两种倾向》(《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中运用了文化研究中的“文化结构”理论,分析小说创作中的恒定性结构的存在与意义。他认为文学创作总是围绕着一定的“文化结构”在进行,而无论是被各民族各时代所共同传承下来的超稳定的结构,还是被边缘化的文化,都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常态,正是对这两种状态的书写,形成了长篇小说创作的两种重要倾向。
    当下社会文化环境中媒体势力日益强大,媒体尤其以娱乐化为重要特征的大众媒体对于文学批评的发生与传播,形式甚至内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文学批评与传媒的关系也成为一条探讨文学批评发展的重要因素。贺绍俊的《媒体时代的文学和批评》(《文学报》2007年8月16日)中指出应将时尚化批评与实质性批评区别开来,文学应该有意识地摆脱大众媒体的影响,摆脱消费意识形态的控制,更多地加强文学报刊等小众媒体的传播力度,推动实质性批评的成长。古耜的《现代散文史和文化大散文》从文化和文学史的高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充分而辨证地考察并肯定了文化散文的独特价值、审美意义,对这一晚近崛起的文学样式做出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学术界定。可谓有理有据,切中肯綮,无疑是近年散文研究的重要文章之一。
    这几篇文章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将文学研究与批评置于一个更大的文化、社会背景下,都能显示出作者较大的理论视野和理论勇气。
    三、追踪文坛老将新秀,发挥权威期刊优势
    2007年,辽宁的文学批评研究者继续保持了对文坛中坚力量作家群的追踪研究。其中有贺绍俊的《发现埋在心底的精神“哑炮”——读刘庆邦的〈哑炮〉》(《北京文学》2007年第4期)和《颠倒花腔在李洱》(《文化艺术报》2007年9月12日);赵慧平的《论宗璞小说的“本色”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6期)、《王充闾散文创作审美心理分析》(《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6期);古耜的《为历史增添精神重量和文化资源——王充闾散文创作论纲》(《渤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在历史旋流中高扬美的风帆》(《文艺报》2007年8月21日)等对近年来持续高产作家的关注。其中,张学昕近年对于苏童持续的追踪研究,成效显著。仅在2007一年中,他就发表了《自由地书写人类的精神童话——读苏童的长篇小说《碧奴》》(《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1期)、《孤独“红粉”的剩余想象——苏童小说人物论之二》(《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论苏童小说写作的“灵气”》(《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4期)、《苏童的短篇小说》(《文艺报》2007年2月17日)、《南方想象的诗学》(《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等关于苏童及其作品的重要研究、批评文章,进一步稳固了其在国内苏童研究的学术地位。
    对写作新秀的发现与扶植一直是文学批评活动责无旁贷的使命之一。2007年里,进入辽宁文学批评者研究视野的写作新秀数量众多。如对于乔叶、张学东、罗伟章、魏微、张宏杰、于晓威、马晓丽、林雪等写作新秀及其新作的研究评论。这些批评,对于写作新秀们不仅是大有禆益的,尤其是文学批评对于文学创作新元素的一种能动的激励、较正与推动。
    为倡导文学批评新风尚,促进辽宁文学批评的发展,作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文学评论期刊《当代作家评论》,在2007年还专门开辟出了“辽宁作家评论专辑”,以展现辽宁批评研究者的学术思想。其间共发表辽宁批评家理论文章15篇。其中有10余篇被全国性报刊转载,扩大了辽宁文学研究和批评在全国的影响。
    总的说,2007年的辽宁文学批评在全国的文学批评大背景下, 进一步地跳出了地域局限的小圈子,表现出在更高的位置上,对全国范围内的文学状况进行批评研究的阔大视野,稳定的批评状态和不追求华丽、标新立异的平实批评心态,以及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学理化特色和品质。而回到问题,回到学理的文学批评必将使文学研究获得更大的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