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以思想之光烛照粤商历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彭程 参加讨论

    “追寻中国的现代化脚印”,是杨黎光写作报告文学《大国商帮》——连同较前的两部作品《中山路》和《横琴》——的明确宗旨,这就赋予了这部作品一种远大的抱负,一幅宏阔的视野。以2000年时间跨度为背景,作品对作为一个群体的广东商人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命运的关系,尤其是粤商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进行了详尽的铺陈,深入的揭示,观点的表达颇具说服力。
    丰富而扎实的文献价值,当是这部30多万字的作品给予读者的第一印象,也奠定了作者建构自己的理念大厦的基础。从秦始皇平定天下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开始,作者清晰扼要地梳理了岭南地区的历史沿革,以大量生动的资料介绍了其开放精神、重商传统的形成。受崇山峻岭的阻隔,据山海之险、得山海之利的地理环境,秦汉时代海外贸易的兴起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但使岭南大地经济社会生活的形态与内地相异,更孕育了一种有别于中原内陆的精神气质。粤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和发育,他们不仅是中国本土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东西方文明碰撞交流的结果。作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群体,他们得风气之先,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进取意识,“乐于面对蓝色海洋、勇于改变陈旧世界的文化血脉”。
    这些描述,仿佛是一张油画浓重的底色,映衬出了其后2000年间的历史舞台上粤商活跃的身影,以及他们的商业贸易活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作为中西方贸易交流的桥梁,粤商群体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每个关节点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重农轻商传统的古老社会,他们的活动空间又是有限的,行动明显受到官方政策的掣肘,社会政治形态决定了他们的生存面貌。特别是全球化浪潮肇始之时,欧洲人向海外大力扩张,而清朝统治者却实施闭关锁国,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粤商作为当时跨越政商、沟通中外的特殊角色,小心翼翼地游走于官府和洋人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艰难中生长。
    《大国商帮》有一个副标题:承载近代中国转型之重的粤商群体。“从商人境遇,看大国兴衰”,是贯穿整部作品的叙事主线,而在鸦片战争前后,两者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表现得尤其突出。鸦片战争是中国以惨痛的方式步入近代史的标志,不同角度的研究文章早已是车载斗量,但对一个重要的方面却仍嫌关注不够,即当时两国经济形态和商业观念的悬殊,以及商人境遇的截然不同,是导致这场战争爆发和决定胜负的关键性因素。本书从中英两国政府如何对待商人、商业的角度来加以阐释,自有其独出机杼之处,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容易令人服膺:“一边是近代商业文明的杰出代表,以贸易扩张为立国之本,为保护商人的财产不惜劳师远征;一边是失去了社会活力的老旧帝国,视贸易为对蛮夷外邦的恩赐和皇家的专享财源,把商人当作可以肆意欺凌的贱民。中英两国商人的不同境遇,标记了两种文明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运的兴衰。”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结束了广州一口通商的历史,五口通商,上海开埠,原来的广州十三行行商变身为广东买办,粤商新时代在上海开启。天朝衰败、虎狼环伺的严酷现实,直接促成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的兴起。粤商凭借其专长、资金和才干,在洋务运动中实际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他们在思想启蒙、国民教育、文化更新等方面都多有拓展和建树。深度参与社会变革,这正是他们与传统的晋商、徽商等商人群体的不同之处。他们由逐利商人变为社会改革的推动者,致力于将传统中国融入世界潮流,追求在这块古老土地上实现现代化,对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